李门子本名李大利,是府中老爷李知敏的远方亲戚,得于这层关系,来到李府做了偏门的门子。老爷李知敏早年考过秀才,中过乡试,是位举人老爷。后来进士无望,走了后门去常州府下面的一个县做了几年县尉,在江南那富庶之地捞足了钱,之后又花重金托同年运作,到安徽宿州一个中等县谋了个知县。按理说举人能做知县已经不容易,谁知道这李知敏官运亨通,当上知县后七拐八拐攀上了朝中大佬吏部侍郎董盼的大腿,虽说两人地位天差地别,李知敏没什么机会见到董大人,但是每年的孝敬是断不了的,也正是靠着董侍郎的照顾,举人出身的李知敏以正六品的河务同知致仕,回到了老家洪山县养老。
李知敏的母亲李老夫人依然健在,过几天是她的七十大寿,所以最近府中上下异常忙碌,至今日才捋清头绪,半下午时候下人们才偷点清闲。李大利来到后厨时没见到掌管厨房的厨务,焦急之下,拉过一个在劈柴的问道:“三石,看见厨房的焦厨务没?”
叫三石的下人道:“大利哥,找焦厨务有什么事?他在外头忙吧,还没回来”!
李大利听到厨务还没回来,正不知如何是好时,三石问道:“大利哥,有急事”?
李大利边到处张望边道:“是啊,三石,这事急得很呢。对了,掌勺的张师傅呢”?李大利这是被沈不凡许的半两银子冲昏了头脑,一个掌勺的哪有权利去决定这种事?
三石道:“兴许在西院陪李管家下期呢”。
说来也是奇事,这个李府中的掌勺师傅幼时家中富裕,其祖父和老爹连着两代败家子,等落到张师傅成人,家里已经败光了家财,好在小时候念过几年书,除了烹饪水平极佳在外,又自幼嗜好下棋,等到来了李府做掌勺的,已是个小有名气的掌勺棋手。府里的李管家也是嗜好下棋,两人得空时经常切磋。
这会儿在西院的亭子里,李管家在陪着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下期,张师傅倒是在旁边看,偶尔插嘴几句就被下棋的笑骂道:“君子观棋不语,观棋不语”!显然张师傅不以君子自居,消停不到片刻又技痒难耐,插嘴干扰。终于听到李管家对着面前的老者道:“杨夫子,承让承让”,那被称呼为杨夫子的老者看着颇有些气度,见输了棋弈也不恼,笑呵呵地道:“李管家近来棋力大有进步,看来老夫也要下番功夫才行”,又扭头对身旁的张师傅道:“该你了,张师傅”!张师傅也不推辞,杨夫子显然熟识他的秉性,不以为意,退到一边来观看。
老者就是洪山县的教谕杨望年,受李知敏所托,近日在李府给李知敏的几个儿女和李家其它的适龄在读的子弟指点学业。杨老夫子几日来在安排李府弟子课业后在院子里闲逛时,碰到李管家和张师傅下棋,嗜好下棋的他也就参与了进来,几日来三人早已熟悉。
张师傅刚刚摆好棋盘,要和李管家杀个你死我活,就听到一个下人过来说道:“张师傅,门子李大利说有人送上好的食材来,焦厨务不在,想问问您老的主意”。
张师傅先前在旁边观看时就心痒难耐,这会儿哪顾得上这等事,一摆手道:“休得呱噪,拒了就是”,又对李管家催促道:“李管家,第一步还是天元”?
李管家作为诺大李府的管家,沉稳的多,想着过几天老夫人要办宴席,需要的东西很多,那门子特地跑过来说与这事,想来不会太差,对张师傅道:“莫急,老夫人大寿在即,此事要紧”!听李管家说得郑重,张师傅也就按耐住了心思,对传话的下人道:“李大利说的好东西是何物”?
下人道:“那李大利过来时催得甚急,小的急着通报,倒是望了问这茬”,说罢低下了头!
李管家道:“无妨,叫那李大利过来”,又对杨老夫子道:“府中御下不严,让夫子见笑了”。
杨老夫子笑道:“李府待下人以宽仁,有仁德之心”!
不多时,李大利就过来了,立在门口道:“小的见过夫子管家张师傅”。
李管家道:“你说有人送上好食材来,可知是何物”?
李大利急忙回答道:“是新鲜的小鱼啷,那人昨日下河捞上来的”!
张师傅闻言大怒:“混账,小鱼啷算得什么好食材”?
李管家也有些失望,只是有外人杨夫子在他不好发作,对李大利道:“下次做事稳重些,不可冒冒失失”!
小鱼啷虽说市场上不多,对大户人家来说算不得什么,李大利作为看门的自是觉得是好东西,最主要的是沈不凡给他许一厚利,这才巴巴地赶忙起来。此时听管家责怪起来,有些后怕也有些失落,答道:“小的记住了,下次再也不敢了。我看那送货来的是个书生模样的人,信了他的话,以为能给老夫人的寿宴上添道菜那也是小的对老夫人的孝心”!李大利作为个看门的,机灵是少不了的,眼见事情不妙,这番话既为自己辩解又表了一番忠心。
李管家和张师傅倒没有准备再追究此事,旁边的杨老夫子之前一言不发,听到李大利说送货的是个读书人,开口问道:“你可确定确实是个读书人”?杨夫子为人品行端正,也有点清高古板,作为一县教谕,平时对读书人就一直要求克己守礼,这会儿听到有士子做卖鱼的营生,心里颇为不喜!
李大利不知夫子的意图,如实回答道:“小人确实见那人是读书人模样,他还说自己是猫儿屯的”。
“猫儿屯?”,杨老夫子想到,那不是好友秦致知教书的村子吗?也不多想,道:“你带我去看看”!说罢就走了过去,前面带路的李大利一脸惶恐,不知到底出了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