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你们几个在啊。”
沈纪推开会议室的门进来,看到闻昶在这,几步走过去,将刚出来的尸检报告递过去。
“在死者体内,也检测出了氯丙嗪。”
闻昶拧着眉,问,“你之前说过,氯丙嗪多用于治疗精神疾病,心理方面的问题,算吗?”
周继青,“一般来说,精神病属于心理疾病的范畴。如果这个药是凶手在服用,他可能患有狂|躁症,或者是多重人格障碍。”
周继青垂首,轻声道,“这种药不太好查啊。”
能够开具处方药,都是看过心理医生的,但病人的信息都是保密的,不存在数据库供警方调查。
更别说凶手这么严谨的人,可能买药走的也不是正当途径,其中牵扯到的利益关系,不是警方能轻易打破的。
“不如先去吃饭吧。”周继青起身笑道,“饿了,感觉大脑供氧不足,没办法思考。”
高砚棠也站起来,“我请客,叫上偲偲姐他们一起。”
她说着就看向闻昶。
闻昶捏着眉心,都决定好了,还问什么。
高砚棠眉眼一弯,跟周继青说,“崇宁街那边有一家食客,专门做北方菜的,我记得周师兄老家是北方的,要不要去试试?”
“好啊。”
缩在办公室当鹌鹑的漆长江几人,一听见请客吃饭立刻满血复活。
除了没回来的念波和李骥,一群人开车去了崇宁街。
正是午餐时间,食客里人满为患,高砚棠去前台订桌,被告知需要等待至少一小时。
他们没那么多时间,高砚棠也没打算让大家分在几个桌上,跟前台报了一个包厢号。
前台查询之后一脸惊讶,“不好意思,这个包厢是......”
“高领导长期预定的,我知道。”高砚棠把身份证递过去,说,“查查使用人开放权限。”
开放权限里,高砚棠的名字就排在高守维之后。
前台愣了片刻,语气变了几变,赶紧叫来一个服务员带他们过去。
高守维的权限高,江城有名的酒店、餐厅等,几乎都有为他专门预留的包厢,就是怕他临时决定请人吃饭,却找不到合适的地方。
当初宋菁办这件事的时候,也根本没想到,高砚棠才是最先享受优待的人。
在包厢等着上菜的间隙,许偲双手托着下巴喃喃地问。
“波波去哪儿了?骥哥不来都没人陪着喝酒了。”
“波波不在办公室?”闻昶拿着毛巾擦手,一根一根手指捏过去,“什么时候走的?”
没人说得出来。
闻昶动作停顿了一瞬,抬头朝周继青看过去,周继青微微勾着唇角,仿佛事不关己地喝着茶。
刑侦组的主要成员,除了李骥和念波,刚好都在。
闻昶定下心神,轻声开口。
“趁着现在,我说件事。林浅蓝案中,我们调查周雪逸遇到阻碍,后来知道是受他身份影响,我就没提。”
漆长江若有所觉,目光沉沉地落在闻昶身上,听见他继续说。
“警局,或者说刑侦组,有鬼。”
最后两个字他放得又轻又缓,袁落翔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许偲脱口反驳,“不可能!”
漆长江双手搭在后脑勺,闲闲地往后靠在椅背上,不置可否。
一时间没人敢说话,闻昶口中的有鬼,当然不是指真的有鬼,是说他们刑侦组有内鬼。
刑侦组每个人都算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不说万里挑一,至少也是千里挑一。
他们有些是警校毕业分配过来的,像念波、袁落翔,也有是从下级推上来的,像漆长江、李骥、许偲。
反而是刑侦支队长闻昶,三年前空降江城,身份背景皆成谜。
许偲的想法很简单,不管是警校学生还是地方警员,进刑侦组之前都经过严格的政审,往上祖宗十八代记录在册,不是清清白白根本过不了。
要说有内鬼,确实不太可能。
可是闻昶既然说了,就不会是空穴来风。
许偲忽然失声似的,下意识去看漆长江,见他丝毫不惊讶,心底更是一沉。
“从何俊奕案开始,我就觉得不对劲了。上次周雪逸的事情之后,我跟周博士聊过,他说了几点,让我确定是内部问题。”
“我们查到被害人苏怡的身份,只知道她是孤儿,却不知道她曾经离异。”
“友谊巷的监控里出现的嫌疑人,通过路径依赖锁定凶手,可惜没有任何一段视频里有他的正脸。”
“张跃新意外发现这个人是苏怡的前夫,漆哥私自带他去了红树洲。”说到这里,闻昶目光移到漆长江身上,显然对他不知轻重的举动甚是不满。
“漆哥当时只联系过念波,按理说他应该通知警局,哪怕张跃新没问题,但他没有。”
许偲这时弱弱举起一只手,“闻队,后来不还是波波提起这件事,我们才知道张跃新说谎的吗?”
“嗯,他没想让任何人出事。”闻昶点了下头,“他只是在拖延时间。”
按照闻昶和周继青讨论的结果,念波并不想伤害任何人,他所有不经意的举动,都只是在拖延警方查到真相。
如果在苏怡的身份确定之后,念波就将她离异的事情说出来,闻昶一定会让人去查她的前夫。
何俊奕的身份暴露,运气好的话,说不定有人能认出,友谊巷里出现的那个陌生男人,就是何俊奕。
那么后面的意外都不会发生,警方处于主动,何俊奕才是被动方。
就因为这小小的过失,让一环接一环的线索断开了,整个查案的过程完全颠倒。
“可是,这也不能说明波波就是故意的。”许偲说,“当时我们都在会议室,是网上突然爆出崇宁街的事,转移了我们的注意力。也许,也许波波忘了说苏怡离过婚呢。”
闻昶盯着她看了半晌,意味不明地说。
“许偲偲,我知道这件事让人难以接受,你安静点好好想想,他就没有任何异常吗?”
许偲大脑一片空白,也根本没办法安静下来,下意识看向身侧的漆长江。
漆长江觉察到她的目光,双手从后脑放下来,拨着面前的小酒杯玩儿,语气淡然。
“我只是有点怀疑,在红树洲的时候。我带走张跃新不合规定,警局竟然没有一个人跟闻队报备。联系念波的时候,是他把那几张聊天记录发给我的,他不可能没看。就像闻队说的,他应该第一时间通知其他人,但他没有。”
“那天是我跟骥哥审讯赵鹏和肖军。”一直在旁边默默听着的袁落翔忽然开口,“发现漆哥和张跃新不见之后,我有问过骥哥要不要报备,他拒绝了。”
漆长江一番话,直接把李骥和念波都圈定了嫌疑。
每多一个人发言,气氛就沉重一分。
闻昶开始抛出的话就像一点火星子,随着他们加油添火,一路烧得毫无阻碍,仿佛下一刻就要引|爆深埋的炸|药。
“其实......”
突然又有人开口,许偲简直要被他们折磨疯了,瞪着眼睛看向身侧的沈纪,崩溃道。
“沈医生,你怎么也来凑热闹?!”
沈纪眼睛微弯,淡淡一笑。
“闻队带人去抓何俊奕之前,在解剖室给我留了个问题,当时案子接近尾声,我想得比较多,就有一种,一切都被算计好的感觉。”
他没有过多参与案件调查,只是在即将尘埃落定的时候,回顾整个过程,觉得像是被人安排好的。
“我还以为是近墨者黑,被闻队影响得阴谋论了。”
沈纪不好意思地垂着头,要不是今天闻昶提起刑侦组有内鬼,他可能也不会再想到这个。
闻昶被组里的人说近墨者黑,首先不动声色地瞥向高砚棠,后者一言不发,跟周继青一样当个旁观者,脸上没有丝毫动容。
闻昶也不知道是失落还是庆幸,默默吐出一口气。
“周博士说,何俊奕案中有他的同行干预,开始以为是高砚棠,后来知道不是,他就怀疑刑侦组有问题了。”
“今天把这件事摊开来说,只是想让各位有所警惕,不管李骥还是念波,都只是我们的怀疑,他们到底是不是内鬼,是怎么跟凶手有所关联,一切都是未知。”
未知才是恐怖的来源。
敲门声打断了包厢里近乎压抑沉闷的气氛,服务员鱼贯而入,上菜了。
高砚棠拆开筷子递给周继青,“周师兄,不是说饿了吗,快尝尝。”
北方菜在“八大菜系”里排不上号,却被称为“第九菜系”,受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
周继青老家在吉林,只不过他父母很早就移民美国,他也很多年没回去过了,北方菜自然也很少吃。
他扫了眼上桌的主菜,没忍住笑了,筷子伸过去夹中间的小锅。
“东北乱炖啊,我高一没转学的时候,还经常跟朋友出去,每餐必点的就是这道菜了。”
那段记忆于他而言已经很遥远了,周继青颇为感慨。
北方菜大概跟北方人一样,热烈、豪迈、浓郁,一菜多味,咸甜分明。
一般人看来也不过是把一堆材料丢进锅里混着煮,其中的门道一点不懂。
漆长江爱重口,北方菜十分合口味,吃得不亦乐乎。
“偲偲姐,多思无益,别辜负面前的美食啊。”
高砚棠歪着头,看向神思不属的许偲,轻声出言提醒。
她还没能从李骥和念波或许有一个是内鬼的消息里回过神。
漆长江没那么多讲究,给她夹了一筷子锅包肉,语重心长地说。
“偲偲啊,你这样不行,一回去见了人你就得露馅了!”
许偲恍然,食不知味地咬了一口。
高砚棠侧过头,微微靠近闻昶,压低了声音说,“你下次别当着我的面说这些事,我可不在警局编制。”
“不能说?”闻昶垂眸看着她,额头几乎要抵上她的头顶,“你会乱说吗?”
高砚棠白了他一眼,“当然不会。”
闻昶坐直身体,一声轻笑闷在他嗓子里。
“所以,有什么关系呢?”
高砚棠:“.........”
重点是这个吗?
她想了想还是觉得这样不好,回去途中车上只坐了她和周继青,没那么多顾忌,她跟闻昶说。
“之于警局,我的确是个外人,有内鬼这种事情还是应该谨慎一点。”
闻昶用余光瞥了她一眼,语调清冷。
“你有怀疑的人选吗?”
高砚棠摇头,她很少关注除了案子之外的事情,跟警局其他人的接触也不多,在饭桌上听了他们的讨论,才知道其中有这些弯弯绕绕。
“那你觉得我有怀疑的人吗?”
“......念波?”
“李骥和念波,在何俊奕案结束后都来找过我。”
闻昶面无表情,俊美无双的侧脸线条冷硬,不辨喜怒。
高砚棠隐约有些明白,难怪在食客的时候他语焉不详,只抛出线索和问题,却丝毫没有分析的意思。
“有趣的是,他们两个相互怀疑。”
李骥是先找的闻昶,就在何俊奕案一审结束后,他和李骥去火车站送蒋木春回来。
李骥当时只是凭着作为刑警的直觉,隐晦的向闻昶提了自己的猜测,他没有任何证据,甚至这种感觉也微乎其微。
闻昶从来不愿意怀疑任何人,所以他没跟组里其他人说。
本来他没在意,还没过多久,李骥怀疑的对象就找来了。
念波是数据控,他向来只用科学方法证明,他编写了一套程序,能够根据程序预测每个人的行为。
当然,他怀疑谁也没有点名道姓,他把警局所有人的数据都做了汇总对比,异常数据最多的那个,就是李骥。
无风不起浪,闻昶心里埋下了怀疑的种子,一旦遇到不合常规的事情,就忍不住去想其中的不合理。
林浅蓝案中,当他知道周雪逸的身份无法查询,第一反应不是去想周雪逸本身的特殊性,而是怀疑背后是不是有人。
细想之下,刑侦组负责身份查询的人,一直都是念波。
那天,他和周继青视线交汇,大概从他的沉默中看出了端倪,周继青就把他在泉山的猜测跟闻昶提了。
“刑侦组的人跟了我三年,每个人都是知根知底。李骥是江城人,跟父母还有奶奶住一起,家就在梅堰附近,我去过一次。”
“念波......”闻昶顿了顿,才继续说,“他老家在汾湖,独生子,父母健在、家庭幸福。军校毕业后就进了警局,关队亲自挑的好苗子。”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念波的电脑技术如果能够应用到破案中,对于警局来说是非常大的帮助。
关毓鸣就是看中他的能力,才在念波一毕业就破格让他进入刑侦组。
李骥有多年刑警的直觉,敏锐且自律;念波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给他一台电脑,就是警局必不可少的活百科。
这两个人,无论是谁有问题,都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