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一提老北京是“皇都帝里”,就会有人挑剔了:那么说叫作“封建思想”,或者还有更严厉的批判言词。其实呢,假若不是如此,那北京怎么会成为那样一种天下绝无、世上仅有的建筑规格、人文气象呢?讲历史,按事实,若不实事求是,又如何能真正了解与理解北京的一切?刘姥姥都懂得“……终是天子脚下”;林黛玉平生第一次进入“神京”,眼见的就是“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因何独此“不同”?不同何在?要想回答此问,离开“封建思想”的“皇都帝里”,你又有什么样的“反封建”的解释?愿聆雅教。
听老北京人说,北京自明及清,已经历了几大巨变:在早的不论,最严重的是庚子之变外国军队入侵的破坏,尤其东单牌楼一带炮击之点,连带东江米巷(后讹为“东交民巷”,成了外交使馆),旧貌荡然无复可寻了。其次是辛亥革命之后,政治移设南京,旧都原貌被一些不学之辈乱拆乱改,又有大批皇都旧观归于销灭。到我这个学生于一九三九年(民国廿八年)入京,则所见者实在已经很可怜了——然而今日想来,就是那些残景也成为“天上人间”了。这大约也就是我写此书的理由之一端吧。
诗曰:
每依北斗望京华,负笈燕园爱国家。
痛惜古都沦陷后,神州犹有不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