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67800000010

第10章 班长手中的铁勺

炊事班长手中那把铁勺手腕一抖,就出事了,而且出了一件大事。连长吹了紧急集合号,空气一下紧张起来,全连被紧急集合在会议室里,大家面面相觑。

正是晚饭时间,刚才大家正排着队打饭。部队实行分餐制,饭和汤盛在大堂里,任人盛,不受限量,菜却由炊事班掌控,所有人都得端着大碗到厨窗领菜,一日三餐都是如此。

炊事班只有六七人,除司务长和买菜的上士,其他人每天都要轮流下厨做饭。那天正好轮到炊事班长郭金旦带班做饭,他掌勺,其他人负责生火和蒸饭。部队的饮食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北的以面食为主,早晚多是馒头或面条;我们的部队在长江南,长江以南以米饭为主,午晚一般都是米饭,早餐馒头。部队的早餐相对简单,就几个小菜,另有一些粥。午晚是一荤两素,加上汤就是三菜一汤。那天晚饭,郭班长掌勺负责给大家分荤菜。郭班长来自晋西北农村,人高,一头卷发,深目,鹰钩鼻,长脸。我曾怀疑他的血统,说不定就是一个色目人的血统,难保他不是匈奴人的后裔。他看人时眼光涣散,永远无法知道他的焦点在哪里。但他眼散心不散,打菜时尤其如此,他手中的铁勺永远听他指挥,该打多少,不用看,他都心中有数。

无论是炮弹还是炸弹,它都都靠引信引爆。引信里的装药远比梯恩梯那些炸药敏感,一碰就着。年勇是连队最有名的憨小子,爱理棱角头,他的头发总是光光的,两鬓推得尤其光亮,性子急,脾气暴,大家管他叫引信。

那天,年勇和大家一块儿排队打菜。当晚是土豆烧牛肉一个荤菜,另有豆芽和笕菜两个素菜。郭班长把这出锅的三大盆菜刚摆在窗台上,开始和张旭东、陈国平两个炊事员给大家分菜。每递进一个小盆来,他们各打上一勺菜,这看似简单的一个重复动作,其实大有学问。一个食堂上百人就餐,谁的盆里菜多菜少,分的是鱼头还是鱼尾,大排是大块还是小块,肥肉多还是瘦肉多,全凭这三个人手中的那把铁勺。碰上老乡或是玩得好的,他们勺里的菜就盛得满,盛得实;要是碰上关系一般,甚至和自己不好的人,那盆里的菜不但少,而且烂。同样土豆红烧肉,别人盆里土豆少,红烧肉多,你的盆里尽是些土豆,顶多还有几块肥肉。有时明明看他从盆里捞起一大勺子鸡块,待你盆伸上前去接时,他手腕微微一抖,又有几大块鸡肉掉回大盆里。有时他铁勺往盆里一捞,一大勺荤菜里有半勺汤。等到老乡或关系好的人上前,他的铁勺长了眼睛似的,一勺起来,实实的,全是精华。大家端在一张桌上吃饭,一眼看去,就领教了这些炊事员手中铁勺的功夫。全连每一个人的口粮,尽在这些炊事员手中一把铁勺里。

那天,年勇把盆伸进去分菜,郭班长给他打的一勺土豆烧牛肉,尽是土豆,不见牛肉。年勇很生气,他让郭班长再打几块牛肉补偿他。郭班长不干,他说一个人只能要一勺,没有一人要两勺的道理,是土豆还是牛肉是每个人的运气,不是他故意的。年勇这个引信一下被郭班长引爆,当时就炸开了,他把小盆往大盆里一扣,踹门进到厨房去找郭班长要牛肉去。年勇想用拳头要回牛肉,他的拳头还没挥出去,郭班长的铁勺已经到他脑门上。牛肉没要着,年勇脑门却瞬间开花,血流如柱,被众人抬去卫生院。连长看到情况,马上吹响紧急集合哨,我们被连长紧急集合到会议室里。

连长批评郭班长的铁勺用错地方,本该往盆里给大家分牛肉,却在自家战友头上开瓢,连长感到心痛。他说人家父母把孩子送到部队来,就为吃几块肉,你把人家的脑瓜开瓢了——郭班长你说这对不对?连长情绪很激动,激动得眼泪都流下来了,激动得质问也失去方向。我觉得问题关键不在于为几块肉吃,而在于郭班长手中的那把铁勺,在于炊事员每个人的手,在于他们的眼睛,在于我们没长成统一的面孔。铁勺不是秤,是秤也称不出汤多还是肉多,是土豆多还是牛肉多,更称不出肥瘦。

那时我还是个新兵,经常领教这把铁勺的厉害。看着这把铁勺在盆里搅来搅去,让我想起童年,郭班长手中这把铁勺多像童年生产队长手中那把铝瓢啊。

童年时,每年夏收双抢季节,每天中午生产队都蒸大锅饭。按劳力分配,一个劳力一瓢饭。那时全家六口人,父母算全劳力,姐姐算半劳力,我们家每天中午都能分两瓢半的饭。父母和姐姐都在田里劳作,哥哥常年身体不好,弟弟还小,每天由我端着大锅到生产队长家分饭。那时全村十户人家有四户是在外工作的干部家庭,父亲四兄弟是外来农民。这些干部家的女人和成年子女也都下地干活,在生产队,只要是成年劳力都要下地。这样每到中午时,全村每户人家都有一个小孩都端着一口大铝锅,往生产队长家去分饭。不用吹哨,不用集合,只要看生产队长家屋顶的炊烟没了,太阳快把人照没影了,就到分饭时间。全村的小孩都去,没端锅的也去,大家围着生产队长家那口大铁锅,看他把大锅盖一掀,一大团雾气腾腾升起,一大锅实实的白米饭冒着热气。这时,生产队长用一把大饭铲先把米饭翻身,拍松。再拿过一个大铝瓢,一铲一铲地往瓢里盛满,再用大铲拨平,算一个劳力的口粮。

我看着生产队长给大家分饭,给全村人分口粮。这些干部家庭的孩子把锅递上去时,他几铲子把一瓢饭盛满,拍一下,再拨平,扣到这家锅里。轮到我时,他总是先把锅里的饭铲松,挑几铲到瓢里,一拨平,倒进我的锅里。队长分给我家的饭少拍了一下,我感到我家那口锅里的米饭总是那么的蓬松,那么轻。米饭分完了,锅底还剩有锅巴。锅巴不按劳力分,一般会赏给我们这些围在灶台边的孩子,这也是我们爱围观生产队长分饭的原因之一。

锅巴可香啦,一面黄,一面白,嚼起来格外脆。这些分来的米饭是一家人的口粮,我端回家去不敢乱动,要等大人回家时我们才可以一块儿吃。这些锅巴就不同了,每次都被没下地干活的小孩先吃了,锅巴是我兄弟三人童年最好的零食。生产队长很会铲锅巴,他能把一整个锅巴拿出锅来,像一顶金黄的斗笠。他拿这顶斗笠在我们面前炫耀了一下,转眼间他又把它拆成一片片。他会很有秩序地把撕开的锅巴先往这些干部家庭的每个锅里放一大片,每一片足有一个盘子大小。当然,也不忘往自家锅里也放上一大片。剩下不多的一片,又会被他撕成更碎的小片,每小片不会超过一个碗的大小,分到我们几个孩子的锅里。

铁勺和铝瓢都没长眼睛,是郭班长和生产队长的手先长了眼睛,再让手里的勺和瓢也长上了眼睛。长了眼睛的手,才称得上巧手。用这样的巧手干什么都错不了。用这巧手拿勺和瓢,心想什么,勺和瓢都知道。

2014-05-06于鲁院612

同类推荐
  • 村情:西部农民生活实录

    村情:西部农民生活实录

    历史像一摊积水,印在地上。历史像一根箭,射向远方。作者从魏家大山上走下来,从这样的历史土壤上走过去,带着一身风尘,说着地道的土话,走进他的乡村,走进民间,不设防地扯谈,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触摸、用心交流、用脑思考,用民间的语言记下一些事情和人们的生活。本书对西北地区的农民生活进行了调查研究,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讲述了西部农民生活实录。
  • 抱一为天下式

    抱一为天下式

    本书收录有作家晋侯的散文代表作共十三篇。分为三类:一是以福建、山西两地为依托,对具有历史人文意味的古迹名胜予以深入的个性化解读与追溯。二是作者颇富哲理意味的诗意表达。三是作者亲赴晋北浑源县马咀村采风,走访马咀村唯一的一户人家,用诗意的笔墨,勾勒出这片远离尘嚣的土地上日泉一家几口人的生存状态和种种困境。晋侯写诗,所以他的散文读起来会自然生出诗的渺远和惆怅,如一曲曲牧歌沁入骨髓。同时,他的散文又有阅历和理性共同作用的痕迹,在诗意的表层下,涌动的是对时间和生命的敬畏,对人类和世界的反思。
  • 白马少年,衣襟带花

    白马少年,衣襟带花

    《白马少年,衣襟带花》是90后十大暖男作家之一云鲸航的青春纯美散文集。作者以清新细腻的笔触描摹生活,书写青春时期独特的成长体验,直抵青少年内心世界。文风清新柔美又极具深情,所记录的人与事引人入胜,感人至深。每篇文章都由作者精心挑选,字里行间纯美至极,是青少年美文阅读的优秀读本。
  • 短笛

    短笛

    诗,是大自然的夜明珠,而语言文字只是夜幕,好让它更能显现出……
  • 从革命到共和——清末至民初时期文学与文化转型

    从革命到共和——清末至民初时期文学与文化转型

    本书是有关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文学、电影与文化的研究,按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四篇文章,是讲清末“革命”话语的;第二部分的三篇探讨民国初期报纸副刊与文学杂志的政治文化;第三部分的三篇关于中国早期电影与都市文化;第四部分讨论的是文学文本、类型与文学主体,最后两篇是谈张爱玲的,涉及1940年代欧美现代主义与本土文化的接受和挪用等问题。
热门推荐
  • 巫皇苏醒天道轮回

    巫皇苏醒天道轮回

    被封印的巫皇掉进了二十四重世界,当巫皇碰到世家少爷,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故人斯长卿

    故人斯长卿

    收拾完秦晟墓周的最后一根杂草,她拍了拍身上的泥土在暮色四合时应了上官的约。十年又十年,二人终于再次坐在了廊下一起饮茶,反反复复摩挲这十年又十年的岁月。
  • 苍穹之魁

    苍穹之魁

    林魁自小就是属于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二十多岁的他本该碌碌无为一生,守着自己的妹妹和养父养母,成为世上多的不能再多的工薪族,在一次公司组织的旅游中,阴差阳错来到了一个名为玄天大陆的世界,修仙,丹药,阵法,傀儡术,这个完全就是属于小说中的世界,林魁的以后该何去何从..................................................................................................
  • 续晋阳秋

    续晋阳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和我的佛系老公

    我和我的佛系老公

    双商在线的女律师刘倩嫁给了家境优渥、性格佛系的老公吴浩,却遭遇身份体面的公婆对其事业、生活的强势干涉,冲突不断。而丈夫吴浩每每只会选择和父母站在同一阵线,而不是维护夫妻共同体的利益。孤立无援的刘倩不仅要应对生娃、丈夫不孕、婆媳关系等婚姻里的焦头烂额,还要与事业上可怕的竞争对手林颂斗智斗勇……
  • 虽遇明城亦难辞溯

    虽遇明城亦难辞溯

    顾辞若在订婚宴上毅然与顾家决裂,不知是因为对亲情绝望,还是不想......“我不是那个辞若,我不值得任何人特别是你!......做任何没有意义的事。”她久居深渊,他却偏偏想试着拉她上来。“霍明城,我扔不掉刀,但你可以扔掉我。”
  • 逗比妈咪:爹地,要追你

    逗比妈咪:爹地,要追你

    六年前,她误打误撞爬上了他的床,六年后,她带着两个萌宝[一个蓝孩纸,一个女孩纸]来到了他身边。她躲着他,他缠着她,还很不客气的拐跑孩砸,收买丈母娘......最后,她忍无可忍了,她吼道:“苏景阳!我到底有什么好的,我改还不行吗”他却说“亲爱的,你哪里都好,不用改”
  • 我们的向日葵

    我们的向日葵

    曾经的青春年少,曾经的美好年华。我们在单纯中成长,却又不得不被挑染的更加出色。平凡的高中女生,和一些平凡的高中生活。
  • 我的末日王国

    我的末日王国

    末日来临,这是个有丧尸,变异兽横行的世界。无意间刘龙得到了超级系统,随身带着一亩地一口泉,能发展农业,还能造基地,建造无污染的工业体系,看我轻松写意末日游。别人活的像条狗,老子天生是国王。
  • 学会长大的代价

    学会长大的代价

    从幼稚园开始,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上高中之前感情懵懂,高中害怕中带着热烈,怕老师,怕家长,确又带着义无反顾。大学啊,大学呵!激情,奢侈,欲望,形形色色,堪称小江湖。最近高校之间有句名言,大学不谈一场恋爱,对不起曾经付出过的年少青春。从此,在校生们再恋爱这条路上越跑越远,越跑越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