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驭好敬业的三驾马车:乐业、爱业、精业
乐业、爱业、精业是敬业工作的三驾马车,这三驾马车只有齐头并进,才能使职场之路走得更稳、更远。乐业的员工对于自己的工作具有一丝不苟的态度,他们会为工作付出全部心血,从中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只有让乐业精神深入你的骨髓中,你才会深爱你的工作,并能从工作中体会到更大的快乐,也能够获得更多的经验和更大的成就。而这些经验也就成为员工更为精业的积累和沉淀,是员工向上发展的台阶,对于员工的个人成长大有裨益。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现代社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公司的存亡,取决于员工的敬业程度。只有具备忠于职守的职业道德,才有可能在工作中有所成就。在职场中,一个人即使很有才华,但如果没有敬业精神,也很难成为最棒的员工,也难以取得事业的成功。
所有最棒员工的成功都和他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分不开。工作上的马虎失职,短时间内不会影响你的职位,但是如果养成习惯,便会最终葬送你的前程。一位成功大师在谈到敬业精神时,对所有的大学生提出忠告:“有很多优秀的大学生,当学业有成、步入职场时,对工作缺乏敬业精神,结果往往抓不住成功的机会,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将会是一生的遗憾。”
日本有一项国家级的奖项,叫“终身成就奖”。无数的社会精英一辈子努力奋斗的目标,就是为了能够最终获得这项大奖。但其中有一届的“终身成就奖”,颁给了一个“小人物”——清水龟之助。
清水原来是一个橡胶厂的工人,后来转行做了邮递员。在最初的日子里,他没有尝到多少工作的乐趣和甜头,于是在做满一年以后,便心生厌倦和退意。这天,他看到自己的自行车信袋里只剩下一封信还没有送出去,便想:我把这最后的一封信送完,就马上去递交辞呈。
然而,这封信由于被雨水打湿而使地址模糊不清,清水花费了好几个小时的时间,还是没有把信送到收信人的手中。因为这将是他邮递员生涯送出的最后一封信,所以他发誓无论如何也要把这封信送到收信人的手中。他耐心地穿越大街小巷,东打听西询问,好不容易才在黄昏的时候把信送到了目的地。原来,这是一封录取通知书,被录取的年轻人已经焦急地等待好多天了。当年轻人终于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他激动地和父母拥抱在了一起。
看到这感人的一幕,清水深深地体会到了邮递员这份工作的意义所在,同时,他也深深体会到这份工作带给他的快乐。他意识到:邮递员是在传递人们的各种丰富的情感。他不再觉得乏味与厌倦,他深深地领悟了职业的价值和尊严,他爱上了这份工作,一干就是25 年。
为了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他把自己所管辖的邮区的住户做了分类,把生活不便的人列为重点对象,为不识字的老人代写书信。他还举办各种活动,让住户更多地了解邮递员工作,也让邮递员更好地倾听大家的意见,以此来改进工作。
从30 岁当邮递员到55 岁,清水创下了25 年全勤的空前纪录。他在得到人们普遍尊重的同时,也于1963 年得到了日本天皇的召见和嘉奖。
由于能力、经验和经济等方面的原因,目前你所做的工作很可能不是你喜欢做的,但是你仍需要努力接受它,以虔诚和认真的态度完成。作为一个敬业的员工,不仅要快乐地接受工作、享受工作,还要爱自己的工作。努力做好你所做的事,也是为将来寻找更适合的工作做准备。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但要想得到别人的肯定,关键还在于你自己。业务技能精湛是乐业、爱业的基本条件,也是适应竞争的需要,所以,我们要乐业、爱业,更要精业,这也是具有敬业感的员工的重要素质。
一个具有敬业精神的员工,首先是一个快乐工作的人,无论什么工作,他都能从中享受到属于他的乐趣;一个具有敬业精神的员工,必定是发自肺腑地喜欢自己从事的工作的人;一个具有敬业精神的员工,也肯定是干一行精一行的员工,唯有如此,他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公司创造出更多的效益。
具有敬业精神的员工,永远能做好现在,赢得未来。
成功是因为你比别人做得更多、更彻底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也就是说耕耘与收获是成正比的。要想比别人取得更多的成就,唯一的方法就是比别人做得更多、更彻底。
诚然,在每个公司,每个人的工作相对明确,并不一定有许多“分外”之事让我们去做。获得成功的秘密就在于不断付出自己的努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让自身不断升值。反观当今职场,有一些员工做事喜欢斤斤计较,只追求“独善其身”的境界,这样的人迟早会葬身于职场的海洋,失去生存的机会。
蔡何春,37 岁,一家著名服装公司的总经理。有一天晚上,公司里因有十分紧急的事要发通告信给所有的专卖店,所以,需要全体员工协助。不料,当他安排一个做财务的下属去帮忙时,那个年轻的员工傲慢地说:“这不是我的工作,我不干! 我到公司里来不是做这项工作的。”
听了这话,蔡何春一下就愤怒了,但他仍平静地说:“既然这件事不是你分内的事,那就请你另谋高就吧!”
每一个驰骋在职场中的“健儿”都有战胜对手的决心,然而,成功者毕竟是凤毛麟角,要想成为职场赢家,你必须拥有比别人做得更多、更彻底的信念和意识。很多员工对自己的现状不满,却没有把这种不满转化为工作的动力,而是把它转化为消极懈怠。忧虑、消极并不能改变现状,不管是想得到晋升机会还是想提高自己的能力,都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特别是那些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的员工,要想超越自己,成功晋升为“重要”员工,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就像在比赛中拿到金牌的运动员,当他已经取得一定成绩时,他还想跳得更高、跑得更快,他还要向自己的极限挑战,所以需要付出的努力也就更多。
曾经有一位成功的商人,他身兼数职,但是所有的工作都做得有声有色。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还出了几本书,投入市场立即成为畅销书,在各大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人们都对他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感到意外,很多人奇怪他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时间。他的回答是:“为了拥有成功的机会,我比其他人更加积极地工作。当别人在咖啡厅和剧院的时候,我在办公桌边;当别人在熟睡的时候,我在书桌边。”这样的投入,让他取得了别人望尘莫及的成绩。
著名的投资专家约翰· 坦普尔顿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多一盎司定律”。他指出,那些取得突出成就的人与取得中等成就的人几乎做了同样多的工作,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仅仅只是“多一盎司”而已。但正是这多投入的一点点,让他们从众人中脱颖而出。
著名企业家彭尼说:“除非你希望在工作中超过一般人的平均水平,否则你便不具备在高层工作的能力。”那些真正敬业的员工不管职位高低,不论从事的工作是不是自己所爱的,都不会想什么是自己该做的、什么不该做,在他们心中,企业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多做一点、做得更彻底些是他们做事的原则。因此,他们总能享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与满足。
其实,有两种员工是永远无法超越别人的:一种是只做别人交代的工作的员工;另一种是连别人交代的事也做不好的员工。也许你会发现,多数人只对自己分内的事负责,对同事表现出来的是“只管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冷漠,对上司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故步自封的懒散和执拗。
一个员工能力再强,如果他不愿意付出,就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一个愿意为企业全身心付出的员工,即使能力稍逊一筹,也能够创造出最大的价值。
在工作中,如果你能够经常比别人多投入一点,做得更多、更彻底,并渐渐把这种习惯应用于全部的生活,你就会得到超值的回报。在别人投入了99% 的努力时,你可以为了达到100% 的结果,而多付出1% 的努力。正是这更多、更彻底的一些投入,让你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潜能,从而使你不断升值。
兢兢业业,成为最能为企业赚钱的员工
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说过:“企业家不赚钱就是犯罪。”那么,作为企业的员工,为公司获取利润便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
利润是每个公司发展的原动力,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如此。因此,老板们都希望员工头脑中有一个简单却至关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公司的每一个成员都有责任尽力为公司赚钱。一旦员工的头脑中输入这个概念,并习惯基于这个概念行事,就一定会收到良好效果。
但是,在很多公司都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自己的公司内,处理事情时老板往往独断专行,他的阅历比其他人丰富,自信心很强,总是认定自己的想法是最好的。这就让有些员工认为唯命是从、毕恭毕敬就能讨得老板的欢心,甚至有些能力平庸的员工会以曲意逢迎来换取老板的赏识。
其实,乖乖听话、俯首听命的伙计不一定能“飞黄腾达”,因为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老板首先要考虑的是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高帽戴着再舒服也比不上企业利润的增长。因此,老板心中最高分数的员工,一定是那些能给公司赚更多钱的人。
每年开年终大会的时候,那些业绩好的员工一定是表彰大会的主角,他们得到鲜花、美酒,当然丰厚的奖金也是少不了的。很多世界级企业,每到年终就会进行以业绩为主的员工排位,排在前列的员工不用说一定会趾高气扬,而排在后面的不但脸面无光,还随时有被老板解雇的可能。这当然怪不得老板,面对严峻的生存形势,老板只能如此。百事可乐就是这样一个以“业绩决定员工成就”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