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可乐推崇一种深入持久的“业绩决定论”文化,强调公司员工要“主动执行”公司的任务,百分之百地去完成它。那些业绩优秀的员工总能得到公司的嘉奖,而那些业绩不佳的员工则不断地被淘汰。这种以“业绩论成败”的企业文化塑造了一支有着极强战斗力的员工队伍,从而使百事可乐逐渐成为可口可乐强劲的对手。
敬业的员工,开展工作也好,服务于老板也好,都把如何帮助企业赚到更多的钱作为他们义不容辞的使命。
一家著名的证券公司总裁曾经说过,衡量一个员工是否优秀,并非看他做了多少事、说了多少话、发了多少名片,而是看他为公司创造了多少利润。一个随时都能为公司赚得更多利润的员工,任何一家公司都会重金聘用,他的成就和辉煌是可以预见的。
在IBM ,每一个员工工资的涨幅、职位的晋升,都以一个关键的参考指标为依据,这个指标就是个人为公司创造了多少利润。只要是IBM 的员工,就会被纳入这个考评体系。为了更好地执行这个体系,IBM 每年都要制订计划。制订计划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员工和直属经理坐下来共同商讨这个计划怎么做更切合实际,几经修改,确定计划。当员工在计划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时,其实已经和公司立下了一个一年期的“军令状”。他要做的就是超越计划里的数字,为公司创造更多的利润。
到了年终,直属经理会在员工的“军令状”上打分,这一评价对于日后的晋升和加薪有很大的影响。当然,直属经理也有个人计划,上级经理也会给他打分。这个考评体系是面向所有人的,谁都不允许搞特殊,都必须按这个规则走。IBM 的每一个经理都掌握着一定范围内的打分权,可以分配他领导的小组的工资增长额度,并且有权决定分配额度,超额完成任务的可以晋职,原地打转甚至大不如前的就降职、降薪,直至辞退。IBM 的这种“利润至上”的考核办法很好地体现了其所推崇的“高绩效文化”。
在这个以“你能为公司赚取多少利润”为衡量标准的业绩时代,没有能力改善公司业绩、为公司赢得更高利润的员工,是没有资格要求企业给予回馈的,因为这种人恰好是公司打算“去掉”的人选。敬业的员工永远只想着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为公司赚更多的钱,创造更大的利润。当然,他也会比别人收获更多。
工作中仅仅“差不多”是不够的
现代职场中,很多企业的员工凡事都得过且过,要求“差不多就行了”,于是在他们的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5%的人看不出来是在工作,而像是在制造矛盾,无事必生非= 破坏性地做;
——10 %的人正在等待着什么= 不想做;
——20 %的人正在为增加库存而工作=“蛮做”、“盲做”、“胡做”;
——10 %的人没有对公司作出贡献= 在做,但是负效劳动;
——40 %的人正在按照低效的标准或方法工作= 想做,而不会正确有效地做;
——只有15 %的人属于正常范围,但绩效仍然不高= 做不好,做事不到位。
但是我们常听到的一个词语是“差不多”,现实中,诸多的不到位所造成的结果却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一位伟人曾经说过:“轻率和疏忽所造成的祸患,将超乎人们的想象。”排除掉一些偶发的重大事故与损失,存在于日常工作中的马虎轻率更是不胜枚举。企业中,缺少责任感与敬业心的技术人员对专业技术工作不求进取,马马虎虎,得过且过,对存在的技术问题懒得思考,对遗留的技术隐患不去克服,没有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敬业精神缺失的营销人员总想着为公司做大规模的广告,不好好地做经销商的工作,做事不精益求精,只求“差不多”。这些由看似不起眼的“差不多”带来的小疏忽,往往会成为企业发展的重大隐患,使你得到的结果与当初预想的结果“差很多”。
99 ℃的水不能够沸腾,只是因为差了那1℃;对于企业来说,100 -1 就有可能等于0。工作中有太多的人只是将“把事情做好”这句话挂在嘴边,而不是落实到行动中。
徐辉是合肥燃气集团管道公司维修所副所长、西园维修站站长。作为面对千家万户的窗口行业,“让用户办顺心事、用放心气”是徐辉的服务宗旨。徐辉公开承诺:西园维修站维修服务及时率、处结率、满意率做到3个100%!为此,徐辉在最常去的地方准备了3个工具包——一个放在维修所,一个放在西园维修站,一个放在家里——接到报修电话,他背上工具包就出发。
徐辉1990年进入合肥燃气集团工作,主要负责燃气维修。19年来,只要用户找到他,他一定会尽心尽力地帮忙解决。“没有气,就不能做饭,能不着急吗?我能帮上的当然就帮了。”这是他最质朴的解释。为尽快为用户解决问题,17年前他申请了3个工具包。形影不离的工具包,让他随时都能为用户服务。
2002年冬的一天,徐辉16岁的儿子眼巴巴地等着爸爸回家吃饭,而徐辉却在省测绘局大院一栋楼的黑暗而寒冷的楼道里苦苦等待着。原来下午住这大院的刘先生打电话报修。但徐辉到的时候,刘先生还没下班。
一直等到18时,刘先生的孩子放学回家。徐辉怕孩子不放心,向孩子说明了身份,让孩子先进屋,打电话告诉父母。一小时后,刘先生匆匆赶回家让徐辉进屋,故障排除后已是晚上8点多了。
2006年夏的一天,徐辉在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里正常检修后准备离开,经过一段下水道时,他忽然停下,耸着鼻翼闻了闻后,立即蹲下检查,果然,一段天然气管道经过下水道沟,已经严重腐蚀。徐辉立即蹲在局促的下水道沟里维修,天气太热,修理好后徐辉差点晕倒,还是被同事搀走的。
在徐辉的眼里,对顾客的服务体现在每一次的细节中。“现在用户都非常忙,最好的服务就是送到家门口。”这个想法让徐辉在2000年成立了“徐辉假日服务小分队”,起初是每月服务一次,由4-5个小分队成员带着一块牌子、一张桌子,在周末深入宿舍或小区,为用户义务维修灶具并宣传安全知识。现在,燃气集团管道供应公司的200多人全是中国注册志愿者,小分队每个双休日都出动。
“服务小分队方便了用户,徐辉更忙了。”有同事算了一笔账,徐辉是维修所副所长,双休日两天中,有一天他要值班,另一天中有半天是小分队服务的日子,徐辉每次必到场,还剩下半天时间是自己的,但这半天中一般都会有用户“点名”要徐辉去服务。“可以说,一年365天,他天天都在工作。”
徐辉没有做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他只是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维修事务,但能坚持这么多年,时刻为用户准备着,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在人们谈论徐辉的话语中,听到最多的就是对徐辉的赞扬。
的确,徐辉并没有做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但是,他将自己的工作做到位了,这就是不凡的成绩!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标准。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军人的职责是保卫祖国,教师的职责是培育人才,工人的职责是生产合格的产品……社会上每个人的位置不同,职责也有所差异,但不同的位置对每个人却有一个最起码的工作要求,那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各行各业,无不在呼唤能将工作做到位的人。齐格勒说:“如果你能够尽到自己的本分,尽力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那么总有一天,你能随心所欲从事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反之,如果你凡事得过且过,从不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到位,那么你永远也无法达到成功的顶峰。
因为“差不多”,往往使我们多走弯路,“差不多”是造成我们工作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任何一个有责任心的人都应为自己定下一个标准,这个标准不是“差不多”,而是将工作做到位。
因此,在职场中这样“差不多”的心理是坚决要不得的,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避免陷入到这个误区当中去。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多问自己几次:“真的可以‘差不多’吗?”
当我们不再以“差不多”作为自己的准则,将工作做到位视为自己的本分,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干好自己的工作。
永远都不要说“我做得够好了”
一个人成功与否在于他是否做什么都力求做到最好。成功者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不会轻率疏忽,满足现状;相反,他会在工作中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能做到最好,就必须做到最好。敬业的员工永远不会说“我做得够好了”,而在老板眼里,这样的员工才是最有价值的员工。
在职场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人,他们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了。当任务完成得不理想时,他们总是习惯说:“我已经做得够好了。”工作中习惯于说自己“做得够好了”的人是对工作不负责任的人,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人。每个人的身上都蕴涵着无限的潜能,如果你能在心中给自己定一个较高的标准,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自我,那么你就能摆脱平庸,走向卓越。
彼得现在是一家公司的老板,以前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推销员。他发奋工作的原因是他在一本书上看到的一句话:每个人都拥有超出自己想象10 倍以上的力量,没有够好,只有更好。在这句话的激励之下,他反省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态度,发现自己错过了许多可以和客户成交的机会。于是,他制订了严格的工作计划,每一天都按计划去做。三个月后,他回过头看看自己的工作进展,发现业绩已经增加了两倍。数年以后,他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在更大的舞台上验证着这句话。
大多人都有一种突出的才能,各有特点,不尽相同。无论你的特点是什么,你都不要把它藏起来,而应该积极地把你的才能发掘出来并将它发挥得淋漓尽致,把事情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