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用货币制度下,用物价指数来计算的货币购买力是决定汇率的基本因素,而汇率变化又反过来会影响物价水平。现实中,一国发生通货膨胀会导致本币对外贬值,本币贬值又会产生物价上涨的压力。如果政府当局不能有效地加以控制,则会陷入“贬值一通货膨胀一贬值……”恶性循环中。因此,汇率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是汇率理论与政策研究中一项重要内容。
(五)汇率变化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影响
汇率变化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浮动汇率下汇率频繁变动使企业进出口贸易的计价结算对外债权债务中的风险增加。具体地讲,进口商品计价货币升值,或应偿还借款货币升值,都意味着债务方实际支付的增加;出口商品计价货币贬值,或应收贷款货币贬值,都意味着债权方实际收入的减少。因此,对进口商和外债债务方来说,货币升值不利,应力争使用软货币;对出口商和外债债权方来说,货币贬值不利,应力争使用硬货币。但是,软、硬货币只是相对而言的,而且市场汇率变化会使其不断地发生转变,这就要求企业和商人能够对汇率变化有一个较为准确的预测,否则,汇率变化的风险随时可能转化为现实的损失。因此,外汇风险的预测及防范已成为微观经济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六)汇率变化对于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浮动汇率产生后,外汇市场上各国货币频繁的、不规则的波动,不仅给各国对外贸易、国内经济等造成了深刻影响,而且也影响着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
如果一国实行以促进出口、改善贸易逆差为主要目的的货币贬值,尤其是以外汇倾销为目的的本币贬值,往往会引起对方国家和其他利益相关国家的反抗甚至报复,这些国家会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直接地或隐蔽地抵制贬值国商品的侵入,“汇率战”由此而生。
货币竞相贬值促进各自国家的商品出口是国际上很普遍的现象,由此造成的不同利益国家之间的分歧和矛盾也层出不穷,这加深了国际经济关系的复杂化。
汇率决定理论
不同货币的兑换比率是如何确定的?外汇汇率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对这些问题所作的回答就是汇率决定理论。汇率决定理论历来是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各种新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层出不穷。在此将对几种主要的汇率决定理论作简要概述。
一、铸币平价说
铸币平价说(Gold Parity:Doctrine)是完全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决定理论。在完全金本位制度下,货币发行必须以黄金作为发行准备,货币与黄金之间能够自由地不受限制地兑换。在黄金能够自由输出人的情况下,两国货币的兑换汇率相当于铸币的含金量之比,即铸造平价。用公式表示如下:
r=G(下标A)/G(下标B)(1)
其中:r为汇率,即铸造平价;G(下标A)为A国货币的含金量;G(下标B)为B国货币的含金量。
二、国际借贷学说
国际借贷说(Theory of Internat.ional Indebtedness)认为汇率的变动决定于外汇的供给和需求,而外汇的供求是由国际借贷引起的。
对国际借贷说做出系统解释的是英国经济学家戈申(G.J.Gosehen),他是在1861年出版的《外汇原理》中提出这一学说的。他认为,一国的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差额,构成一国的国际借贷差额。在一定时期内,如果一国国际收支中的债权超过债务,即构成国际借贷出超,国际市场对该国货币需求大于供给,该国货币对外币汇率就会趋于上涨;反之,债务大于债权就形成国际借贷入超,该国货币需求小于供给,该国货币汇率下降。
国际借贷说是建立在金本位制度之上的,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升值或贬值对汇率产生的影响,往往与国际借贷无直接关系,因此很难解释汇率的波动。
三、购买力平价说
购买力平价学说(Purchasing Power Parity Doctrine)是最早用数量方法表达的汇率决定理论,它出现于19世纪,但是一般认为系统地提出这一理论却是在20世纪初期。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G.Cassel)在1922年出版的《1914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理论》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购买力平价理论。他把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与汇率之间的关系称为购买力平价,并认为,汇率之所以要调整,是为了抵消各国不同的通货膨胀差异。在卡塞尔之后,西方经济学家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作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关于购买力平价的有关问题及其对它的解释,构成了汇率决定理论的中心问题。购买力平价说分为两支,一支是绝对购买力平价说,一支是相对购买力平价说。
(一)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汇率是由两国之间的价格水平比决定的。设E为汇率(每一单位外汇的本国货币价格),P为国内价格指数,P*为外国价格指数,绝对购买力平价的关系可写为:
P/P*=E(2)
公式说明两国货币的汇率等于两个价格指数之比。不过这里要注意各国价格指数之间必须有可比性。公式(3)也可以写成:
P=EP*(3)
也就是说国内物价水平等于外汇的本币价格与外国价格水平之乘积。公式(3)又称“一价法则”(Law 0f One Price),也就是说同一商品在世界范围内卖同样的价格。
显然,实际情况要比该理论表述复杂得多。由于各国在产品制造和销售方面存在很大不同,不可能所有相同商品都有相同的价格。当然也有一些可能按“一价法则”交易的,如黄金,它的美元标价在各国基本上被普遍接受。另外,由于国际贸易牵涉到关税与运费,因此绝对购买力平价难以解释每一种商品的情况。最后,并不是所有商品都参加国际贸易,但是它们都包括在了一国的价格指数中。当非国际贸易商品价格变动时,价格指数也随之变动,然而汇率可能不变,因为非贸易商品价格的变动不会引起货币的供给和需求的变化,而这种货币供求变化本应是由贸易商品价格的变化所导致的国际贸易形态的变化所引起的。
(二)相对购买力平价说
绝对购买力平价说认为汇率等于价格指数之比率,而相对购买力平价说则认为汇率决定与价格水平的变化律,也就是说,本国价格水平的变动率等于外国价格水平与汇率的乘积的变动率,或说汇率的变动率等于(P/P*)的变动率。这样一来是否会因忽略E和(P/P*)的实际值而丧失其作为一种假说的必要性呢?不然。因为绝对购买力能解释的,相对购买力能解释;绝对购买力不能解释的,相对购买力也能解释。
总而言之,购买力平价说虽然表述简单,但它揭示的经济关系却很深刻,对汇率在长期内的变化有较强的说服力,因而成为汇率决定理论的先驱和基石,并对后来的汇率决定理论产生重大影响。但与其他经济实证研究一样,购买力平价说也有其缺陷,比如该理论几乎忽略了外汇市场上货币供求变化对外汇汇率的影响;另外,在运用该理论比较各国货币的购买力方面也存在一些实际的困难。
四、利率平价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Interest Rate Parity Theory)不是从商品价格和货币购买力着手,而是从国际间的资本套利着手分析汇率波动的原因和规律。该理论认为短期汇率波动是由本国与外国的相对利差决定的,当汇率升水(或贴水)不等于两国利差时,便产生了资本的补利套汇。在没有资本管制的情况下,国际资本流动的最后结果是汇率升水(或贴水)等于两国利差。
利率平价理论的早期系统表述一般归功于凯恩斯,后经其他西方经济学家的发展,系统地揭示了利率与汇率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联系。尤其在远期汇率的决定上,该理论说明了汇率取决于两国货币的相对收益,以利差作为汇率变动的主要原因,给远期汇率预测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工具,弥补了仅从商品和劳务角度考虑汇率决定的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不足,成为解释国际间短期金融资本流动及短期汇率剧烈动荡的首要理论。
(一)古典利率平价理论
根据是否进行抛补,古典利率平价理论可以分为“无套补的利率平价理论”(uncovered Interestrate rate Parity)和“套补的利率平价理论”(Covered Interes trate rate Parity)。所谓“套补”,是指外汇市场上套利者、借贷者为消除或减少外汇风险,以防因汇率不利的变动而使拥有的外国资产的价值遭受损失,而将所持有的外汇处于资产等于负债的封闭或平衡部位的风险保值行为。无套补利率平价实际上是假定两国间的套利活动是无风险的,预期利率变动正好等于两国的利差,然而现实生活中,预期汇率通常与实际的远期汇率有差异。为了锁定资本的套利收入,套利者要进行对冲(Hedging),即进行套补交易,把预期汇率确定下来。
(二)现代利率平价理论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随着欧洲美元市场及离岸金融市场的兴起,资本流动出现了新特点,并对汇率决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适应这一变化,西方经济学家对古典利率平价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正,由此产生了现代利率平价理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如下:
1.升贴水原理
在外汇市场上,每一种货币都有即期和远期两个平行的市场。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之间存在一个升贴水率,即期汇率相对于远期汇率的年变化率公式为:
升贴水率=(远期汇率一即期汇率)/即期汇率×365/n×100%
式中,n为即期到远期交割之间的天数。
一般情况下,远期汇率等于市场参与者对未来某一时期的即期汇率的最佳估计值。如果市场预期未来的即期汇率低于远期汇率,则会发生更多卖出远期外汇的交易,迫使远期汇率降低以适应市场的预期;反之亦然。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士升(贴水)
2.利率平价原理
利率平价原理系统阐述了国际货币市场上利差与即期汇率、远期汇率之间的关系。假设一笔美元可以投资于利率水平不同的欧洲美元或欧洲英镑,其收益取决于远期美元(或英镑)的收入加上美元(或英镑)的利息收入。如果投资于英镑,抛补行为是投资者在投资时就将远期的英镑利息和本金全部转化为远期美元。美元即期市场与远期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条件是:
(远期汇率一即期汇率)/即期汇率=英镑利率一美元利率
这就是利率平价公式。它表示了这样的汇率变动趋势:利率较低的货币远期汇率必然升水,利率较高的货币远期汇率必然贴水,直至升贴水等于两种货币的利差。即期汇率、远期汇率及两种货币利差之间只有满足利率平价公式,套利才能停止,外汇市场才能稳定。
尽管利率平价理论在推理上是很严密的,但由于它忽略了外汇交易的成本因素,也未考虑外汇管制等限制资本流动的因素,因而使得按理论预测的远期汇率同即期汇率的差价(升水或贴水)往往同实际不符。特别是在货币危机的条件下,按该理论预测的远期汇率同即期汇率的差价更同实际相距甚远。
由于购买力平价理论与利率平价理论都存在着缺陷,一些经济学家便主张把这两个理论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综合评价理论(Comprehensive Parity Theory)。这种理论把两国间通货膨胀率与利率的差异看成是决定两国货币汇率及其变动的共同因素。汇率的决定与变动,便是由两国间实际国民收入的变动率、货币数量的变动率以及利息率等方面的差异共同造成的。由于综合评价理论从多种因素来考察货币汇率的决定与变动,就比较符合1973年以后西方国家货币汇率变动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它设法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来确定各种因素对汇率作用的系数,建立大型经济计量模型,就使综合评价理论在预测汇率上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五、货币学派汇率理论
20世纪70年代末,货币学派的经济学家们从货币数量、资产市场(包括外汇市场)均衡出发,提出了汇率的资产市场学说(As.sets Market Approach of Exchange Rate),其中包括“汇率货币论”、“汇率超调模型”(Overshooting Model)、“资产组合平衡论”(Theo-ry of Portflio Selection)等等,对汇率特别是即期汇率的变化进行系统的解释。
(一)汇率货币论
根据汇率货币论,汇率实际上是一个货币问题,货币价值本身的变化会引起汇率的波动,如果货币的价值被定义为可以通过货币发行量来调节的外生变量,那么,汇率就是货币数量的一个因变量。
(二)汇率超调模型
美国经济学家多恩布什(R.Dombusch)认为,货币供求均衡应该是资本市场、商品市场和外汇市场的同时均衡,但是由于各个市场的主体及运动规律不同,资本市场的利率变化可以保证货币供求的瞬时调节,而商品市场的价格调节因各种时滞而进行得较为缓慢。只要商品市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中某一个市场均衡不能完成瞬时调节,就可能出现其余两个市场的“超调”。更具体的表达是,当经济均衡体系中的某些变量发生变化时,商品市场调节的滞后性会导致货币或资本市场的汇率超调,汇率的最初变动幅度将大于它长期的变动幅度,随后会出现一系列反方向变动。根据多恩布什的汇率超调模型,如果货币供给量增加,资本市场的瞬时调整将使汇率出现超过购买力平价的较大幅度的贬值,随后,开始出现汇率升值。货币供给将通过影响资本市场的利率和市场参与者的预期,使实际汇率偏离长期均衡水平产生波动。
(三)资产组合平衡理论
资产组合平衡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由美国经济学家布朗逊(W.H.Branson)、多恩布什(R.Dornbusch)及弗兰克尔(F.A.Frenkel)等经济学家创立并发展起来的,该理论是汇率货币论的进一步拓展。
这些学者认为,传统的汇率理论强调进出口、投资、消费等实质因素对汇率决定和变动的影响,忽视了货币因素的作用,在外汇市场交易日益脱离贸易、投资等实质因素的今天已经不能用来指导汇率预测及汇率政策。汇率货币论虽然从货币角度分析汇率形成和汇率波动,但是仅仅强调货币市场均衡在汇率中的决定作用,而且假设各国资产具有完全替代性,具有较大的片面性,也不符合实际。由此,他们将托宾的“资产组合选择理论”运用于汇率决定分析,提出了“资产组合平衡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