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性强。货币市场是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财政部门直接大量参与的市场,货币市场在满足参与者调剂资金余缺、补充流动性资金等要求的同时,也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实施创造了条件。商业银行的同业拆借、票据贴现等活动直接决定着货币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财政部门的国库券发行等也直接影响着货币市场的运行。而资本市场与之相比,上述机构对其的影响和控制要小得多。
二、货币市场的分类
我国的货币市场按借贷关系可分为同业拆借市场、票据贴现市场、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市场和短期证券市场。
(一)同业拆借市场
我国的同业拆借市场始于1984年。在此之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统一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钱到地头死”,银行间的资金余缺只能是通过行政手段纵向调剂,而不能自由地横向融通。1984年10月,针对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而且银行体制已经形成新的金融组织格局,对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也实行了重大改革,推出了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实贷实存、相互融通的新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允许各专业银行互相拆借资金。新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实施后不久,各专业银行之间,同一专业银行各分支机构之间即开办了同业拆借业务。不过,由于当时实行严厉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同业拆借并没有真正广泛地开展起来。1986年1月,国家体改委、中国人民银行在广州召开金融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会上正式提出开放和发展同业拆借市场。同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也对专业银行之间的资金拆借做出了具体规定。此后,同业拆借在全国各地迅速开展起来。1986年5月,武汉市率先建立了只有城市信用社参加的资金拆借小市场,武汉市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人民银行的拆借市场也随之相继建立。不久,上海、沈阳、南昌、开封等大中城市都形成了辐射本地区或本经济区的同业拆借市场。到1987年6月底,除西藏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建立了不同形式的拆借市场,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大中城市为依托的、多层次的、纵横交错的同业拆借网络。1996年1月3日,经过中国人民银行长时间的筹备,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正式成立。这个市场有两级网络组成:一级网通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通讯网络和计算机系统进行交易,由各类商业银行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银行牵头的融资中心参加;二级网由融资中心牵头,经商业银行总行授权的分支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共同参与交易。一级网会员直接在网上交易,统一报价,各自成交,各自清算;二级网各会员之间的拆借活动通过当地的融资中心就地交易,差额部分由融资中心拿到一级网平衡。两级网同时运行,交易信息在网上同步公开。拆借利率随行就市。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建立,使得我国从此形成了一个信息公开、统一报价、交易集中的半封闭的市场体系,标志着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同业拆借市场的参与者
(1)资金需求者。在同业拆借市场上,资金需求者主要是一些大商业银行。原因在于:其一,商业银行作为一国金融组织体系中的主体力量,承担着重要的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职能,同时又是中央银行金融调控的主要对象,其在运营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准备金头寸、清算头寸及短期资金不足的现象,有进入同业拆借市场的主观要求和基本动力;其二,进入拆借市场融资的拆入方一般无需提供抵押或担保,因而该市场对拆入方的信用要求很高,大商业银行则恰恰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良好的社会信誉;其三,进入拆借市场,融资过程简便、快捷,且不需交纳法定存款准备金,这为商业银行实行主动负债和流动性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除大商业银行外,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也通过拆借市场去融通资金。
(2)资金供给者。同业拆借市场上的资金供给者,主要是有闲余超额储备的金融机构,包括大商业银行、地方性中小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等。这些金融机构将暂时闲置的超额储备在拆借市场上运用出去,一方面可获得利息收入;另一方面,由于资金拆借期限较短,风险较小,又可及时收回补充流动性资金,有利于其实行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
(3)市场中介人。这是指在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给者之间牵线搭桥,起媒介作用的市场中介机构。在拆借市场上,当拆入方与拆出方能够及时、准确地洞悉市场上的各种信息并且彼此了解时,便可以直接协商成交,而不需中介机构介入。这种成交方式交易成本低,成交迅速,拆借利率的弹性也较大。不过,当拆入方拆入资金数额较大,需要多个拆出方提供时,或拆入、拆出双方对市场上的资金供求信息及拆借行情不甚了解时,则往往要借助市场中介人来完成成交过程。有中介人参与拆借活动,交易双方可省时省力,但因需支付给中介人佣金,因而交易成本较高,且拆借利率的弹性也较小。
同业拆借市场的中介人可以分为两类:一来是专门从事拆借市场及其他货币市场子市场中介业务的专业经纪商,如日本的短资公司,就属于这类中介机构;另一类是非专门从事拆借市场中介业务的兼营经纪商,其大多由商业银行担当。同业拆借市场的中介人收集和储存市场各类资金供求信息和拆借行情信息,沟通拆借双方并促成交易,其在引导资金合理流动,平衡市场供求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同业拆借市场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同业拆借市场中介人队伍的存在和发展壮大,是构造结构健全、运作规范的同业拆借市场的基本条件,是同业拆借市场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2.同业拆借市场的交易内容
头寸拆借。所谓头寸拆借,是指金融机构为了轧平头寸、补足存款准备金和票据清算资金而在拆借市场上融通短期资金的活动。当头寸拆借用于补足存款准备金时,一般为日拆,即“同业隔夜拆款”,今日拆入,明日归还,拆借期限为一天。
与以补充存款准备金为目的的头寸拆借相比,以调整清算头寸为目的的头寸拆借则更具有普遍性和经常性。银行在扎平当日票据交换差额时,对少头寸的银行来说,可以及时通过拆借来补足头寸,保证清算顺利进行。这种拆借方式较之向中央银行再贴现或再贷款取得资金,要便利、快捷得多。
同业借贷。头寸拆借以调整头寸为目的,而同业借贷则以调剂临时性、季节性的资金融通为目的。对于拆入方的金融机构来说,同业借贷可以使其及时获得足额的短期资金,扩展资产业务。对于拆出方的金融机构来说,同业借贷为其短期闲置资金的运用找到了出路,可以增加经营收益。由于这两种拆借方式融通的资金在用途上存在差别,所以,同业拆借较之头寸拆借的期限要长。
3.同业拆借市场的拆借期限与拆借利率
同业拆借市场是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同业拆借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不过,由于拆借目的不同,不同拆借交易在期限上也存在明显差别。头寸拆借的期限很短,大多为一天。而同业借贷的期限相对长一些,最长可达一年。
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十分重视对同业拆借期限的管理。早在1988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就明确规定,拆借期限最长不超过2个月。1990年3月规定,最长期限一般为1个月,其他金融机构对专业银行拆出资金期限最长不得超过4个月。从1996年7月1日起,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又推出了1天(隔夜)的拆借品种。从拆借市场现实的运行情况看,如按拆借期限划分,我国的拆借市场主要有1天、7天、30天、60天和120天等5个品种。1天~30天的拆借为较短期,31天~120天的拆借为较长期。
同业拆借利率作为拆借市场上的资金价格,是货币市场的核心利率,也是整个金融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利率,在整个利率体系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它能够及时、灵敏、准确地反映货币市场以及整个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对货币市场上其他金融工具的利率具有重要的导向和牵动作用。拆借利率的升降,会引导和牵动其他金融工具的利率同步升降。同业拆借利率的确定和变化,要受制于银根松紧、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图、货币市场其他金融工具的收益率水平、拆借期限、拆入方的资信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在一般情况下,同业拆借利率低于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或再贷款利率。否则,资金需求者宁可向中央银行申请贷款。不过,当中央银行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申请贷款较为困难时,只能从同业拆借资金以应急需。这样,就会出现同业拆借利率高于再贴现率或再贷款利率的现象。
在国际货币市场上,比较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同业拆借利率有三种,即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新加坡银行同业拆借利率(SIBOR)和香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HIBOR)。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是伦敦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之间相互拆借英镑、欧洲美元及其他欧洲货币时的利率,由报价银行在每个营业日上午11时对外报出,分为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两种报价。资金拆借的期限为l、3、6个月和1年等几个档次。自20世纪60年代初,该利率即成为伦敦金融市场借贷活动中计算借贷利率的基本依据。后来,随着欧洲货币市场的建立,国际银团贷款业务及各种票据市场的发展,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在国际信贷业务中广泛使用,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关键利率。目前,世界上一些重要的金融市场及许多国家均以该利率为基础,确定自己的资金借贷利率。新加坡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和香港银行同业拆借的生成和作用范围是两地的亚洲货币市场,其报价方法与拆借期限与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并无差别。不过,其在国际货币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较之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要大为逊色。
中国人民银行对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拆借利率实行了较为严格的管理。1990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同业拆借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同业拆借的利率高限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根据资金供求情况确定和调整,拆借双方可在规定的限度之内,协商确定拆借利率。当时规定同业拆借利率最高不得高于中国人民银行对专业银行日拆性贷款利率的30%。以后随着人民银行日拆性贷款利率的调整,同业拆借利率的最高限也相应变动。1996年1月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建立之后,中国人民银行运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对不同交易量、不同利率、不同期限等的拆借的品种进行汇总,并据此在加权平均的基础上生成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加权平衡利率(CHI.BOR)对外公布,以适应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为了使利率真正由市场资金供求关系自发决定,推进利率的市场化改革,以便为最终实现市场均衡利率创造条件,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996年6月1日起,取消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上限限制,这是推进和完善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重要举措。随着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两次下调存贷款利率,同业拆借利率运行平稳,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下降趋势。同业拆借利率对国家重大经济、金融政策的调整及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的反应日趋敏感,其作为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的指示器的作用开始显现出来。
(二)票据贴现市场
票据贴现是一种票据转让行为,即票据持有者将票据出让给贴现银行,以取得相应的资金。但从性质上看,票据贴现体现的是贴现银行对贴现申请人的授信行为。这种授信行为并非仅仅与银行信用相联系,而是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有机结合的产物,体现的是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互相交叉的双重的信用关系。
票据贴现按贴现关系人和贴现环节的不同,可分为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所谓转贴现,是指贴现银行在需要资金时,将已贴现的票据再向同业其他银行办理贴现的票据转让行为。它是银行之间的资金融通,涉及的双方当事人都是银行。由于这种资金融通方式安全性强,且期限较短,为银行实施有效的流动性管理提供了便利,因而商业银行普遍乐于接受。
再贴现又称“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在需要资金时,将已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再向中央银行贴现的票据转让行为。它是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角色和地位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实施信用调控,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作为票据贴现的具体形式,都是经济主体之间的票据转让行为。不过,从宏观层面分析,三者对市场货币供应量和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程度则有明显差别。再贴现和转贴现过程中,授信主体是商业银行。用于贴现与转贴现的资金,只是在持票人(企业)与银行之间、银行与银行之间发生位移,只影响充当授信主体的贴现的资金存量,并不对总的社会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而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则是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重要渠道。通过再贴现流入商业银行的资金,成为放款的初始资金来源。在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的派生存款机制作用下,其能够形成数倍于自身的货币供应量,从而对物价上涨率、经济增长率等宏观经济指标产生影响。所以,和贴现、转贴现相比,再贴现并非仅仅作为资金融通形式而存在,更重要的,它是中央银行调节市场银根、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