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这是一种新的人寿保险合同,保险公司不知道那些投保人以往的情况。”
格林:“你们不能核算一下吗?”
经理:“我们没法预测未来的情况,而且法律上也不允许对未来的收益作预测。”
但是,格林手中的那份计划书却极大方地核算出了未来20年的收益。
格林:“谢谢,希望很快能在生意上与您合作。”
挂断电话后,总裁一言不发。格林平静地坐在那里看着他。他抬起头,看看格林,看看他的助手们,说:“好啊,这就是事情的本来面目。”
毫无疑问,生意是格林的了。
案例分析
的确,在谈判中,采用“让事实说话”的辩论术通常能起到扭转谈判局面的作用。在这个案例中,保险推销员格林就是采用这一策略取得谈判胜利的。
对格林来说,广告设计公司的保险业务是一桩大生意,为此双方见了几次面,本以为这个单可以拿到手,没想到在最后一次会面时却出现了意外,被告知这笔业务已经给了别人。这让格林非常吃惊,但他不愧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推销员,他很快镇静了下来,并要求对方给他看看竞争对手的计划书。从这里可以看出格林出色的右脑处境判断能力和快速决定能力。
当他看到竞争对手的具体数据时,马上意识到这份计划有误导的地方,它把投保人的收益夸大了(体现了左脑的知识性和专业性),在左脑准确地分析判断之后,格林想好了对策:“我能用您的电话吗”,接着又说:“您能不能在另一部分机上也听听?”这个做法充分体现了格林的机智(右脑能力的体现)。通话结束后,真相大白,格林得到了这笔生意。
在与客户的谈判中,总会有意外情况发生,这正是考验推销员右脑能力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够在自己的左脑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发挥自己右脑的机智,就一定会扭转局面,成功签单。
案例7.4 “这根棍子只能弯到这个程度”
——使用形象化语言,右脑策略破解销售难题
王亮是某PC保护屏的推销员。在推销这一产品时会用到很多专业的词语,客户很难理解,所以小王就把那些难懂的术语形象化,让自己的客户能够很好地理解。
有一次,王亮的公司想把这一产品推销给当地的一家企业。但经过数次的公关说服,都没能打动这家企业的董事们。
突然,王亮灵机一动,想到以表演的方式代替口头游说。他站在董事会前,把一根棍子放在面前,两手捏紧棍子的两端,使它微微弯折,说道:
“各位先生,这根棍子只能弯到这个程度。”(说完这句话,他把棍子恢复原状)
“所以,如果我用力过度,这根棍子就会被毁坏,不能再恢复原状。”(他用力弯曲棍子,超过棍子的弹性度,于是它的中央出现折痕,再也不能恢复本来笔直的形状)
“它就像人们的视力只能承受到某个程度的压力,如果超过这个程度,视力就难恢复了。相信贵公司的领导和员工们会经常接触到电脑,并且时间肯定也比较长,那么电脑对身体的伤害就不言而喻了。而我们的产品不但能够抵御电脑的各种辐射,还能够缓解视力疲劳。”
结果,该公司董事会筹足资金,向王亮购买了一批PC保护屏。
案例分析
用客户听得懂的语言介绍产品,这是最简单的常识。如果客户不能理解该信息的内容,那么这个信息便产生不了它预期的效果。客户能理解产品对他的意义,却不一定了解一些专门术语。所以推销员应该用一般人能理解的用语,简明扼要地加以说明,并且陈述你的产品所能给他提供的好处。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PC保护屏推销员王亮在与客户谈判时,灵机一动想了一个好办法(右脑开始发挥作用):用一根棍子的弯曲度来解释电脑对人体造成的危害程度,结果这种形象化的语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客户向王亮购买了一批PC保护屏。
由此可见,作为推销员,你对产品和交易条件的介绍,内容必须简单明了,表达方式必须直截了当,否则就可能会产生沟通障碍。案例中的王亮就是在谈判中及时发挥了右脑的优势,通过把那些难懂的术语形象化,让客户充分理解后成功签单的。
案例7.5 “今天天气很热,请允许.我脱掉外衣,好吗”
——利用环境的特点,以右脑应对左脑成功签单
彼得是一名空调设备的推销员,但是在空调设备安装刚兴起的时候,由于当时空调售价相当高,因此,很少有人问起。要是出去销售空调,那更是难上加难。
彼得想销售一套可供30层办公大楼用的中央空调设备,他进行了很多努力,与公司董事会来回周旋了很长时间,但仍然没有结果。一天,该公司董事会通知彼得,要他到董事会上向全体董事介绍这套空调系统的详细情况,最终由董事会讨论和决定。在此之前,彼得已向他们介绍过多次。这天,在董事会上,他强打精神,把以前讲过很多次的话题又重复了一遍。但在场的董事长反应十分冷淡,提出了一连串问题刁难他,使他疲于应付。
面对这种情景,彼得口干舌燥,心急如焚,眼看着几个月来的辛苦和努力将要付诸东流,他逐渐变得焦虑起来。
在董事们讨论的时候,他环视了一下房间,突然眼睛一亮,心生一计。在随后的董事们提问的阶段,他没有直接回答董事的问题,而是很自然地换了一个话题,说:“今天天气很热,请允许我脱掉外衣,好吗?”说着掏出手帕,认真地擦着脑门上的汗珠,这个动作马上引起了在场的全体董事的条件反射,他们顿时觉得闷热难熬,一个接一个地脱下外衣,不停地用手帕擦脸,有的抱怨说:“怎么搞的?天气这么热,这房子还不安上空调,闷死人啦!”这时,彼得心里暗暗高兴,觉得时机已到,接着说:
“各位董事,我想贵公司是不想看到来公司洽谈业务的顾客热成像我这个样子的,是吗?如果贵公司安装了空调,它可以为来贵公司洽谈业务的顾客带来一个舒适愉快的感觉,以便成交更多的业务,假如贵公司所有的员工都因为没有空调而感觉天气闷热,穿着不整齐,影响公司的形象,使顾客对贵公司产生不好的感觉,您说这样合适吗?”
听完彼得的这番话,董事们连连点头,董事长也觉得有道理,最后,这笔大生意终于拍板成交。
案例分析
成功的推销员要善于利用周围的环境,利用得当,会对推销成功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
案例中,空调推销员彼得为拿下一座30层办公大楼的中央空调设备的项目进行了很多努力,可依然没有结果。在一次洽谈会上,彼得又向董事们介绍了这套空调系统的详细情况,并回答了董事长一连串刁钻的问题,这种情景让他意识到签单无望了,这个过程中,推销员左脑虽进行了详细的计划与准备,但客户也正在使用左脑进行理性思考,左脑对左脑,推销员显然处于劣势。要想成功签单,推销员必须改变策略。
焦急让彼得倍感燥热,当他环视房间时,突然来了灵感:“今天天气很热,请允许我脱掉外衣,好吗?”这句话转移了话题,同时让客户的右脑感知到天气确实很热,使客户的思维从刚才的理性逐渐转移到右脑的感性。达到这个目的后,接下来彼得一番有理有据地分析让客户觉得确实如此,于是在右脑的作用下做出了购买的决策。
在这个案例中,起关键作用的显然是彼得及时抓住了所处环境的特点,发挥了自己右脑的优势,恰到好处地利用了环境提供给他的条件,采用了与周围环境极适应的语言表达方式,化被动为主动,达到了目的。
案例7.6 “最后一幅画能与三幅画卖一样的价钱吗”
——以退为进,右脑灵活机智让谈判对手“束手就擒”
一位商人带着三幅名家画作到美国出售,恰好被一位美国画商看中,这位美国人自以为很聪明,他认定:既然这三幅画都是珍品,必有收藏价值,假如买下这三幅画,经过一段时期的收藏肯定会涨价,那时自己一定会发一笔大财。于是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买下这些名家名作。
主意打定,美国画商就问商人:“先生,你的画不错,请问多少钱一幅?”
“你是只买一幅呢,还是三幅都买?”商人不答反问。
“三幅都买怎么讲?只买一幅又怎么讲?”美国人开始算计了。他的如意算盘是先和商人敲定一幅画的价格,然后,再和盘托出,把其他两幅一同买下,肯定能便宜点,多买少算嘛。
商人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只是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美国人沉不住气了,说:“你开个价,三幅一共要多少钱?”
这位商人是—位地地道道的商业精,他知道自己画的价值,而且他还了解到,美国人有个习惯,喜欢收藏古董名画,他要是看上,是不会轻易放弃的,肯定出高价买下。并且他从这个美国人的眼神中看出,他已经看上了自己的画了,于是他的心中就有底儿了。
于是漫不经心地回答说:“先生,如果你真想买的话,我就便宜点全卖给你了,每幅3万美元,怎么样?”
这个画商也不是商场上的平庸之辈,他一美元也不想多出,便和商人还起价来,一时间谈判陷入了僵局。
忽然,商人怒气冲冲地拿起一幅画就往外走,二话不说就把画烧了。美国画商看着一幅画被烧非常心痛。他问商人剩下的两幅画卖多少钱。
想不到商人这回要价口气更是强硬,声明少于9万美元不卖。少了一幅画,还要9万美元,美国商人觉得太委屈,便要求降低价钱。
但商人不理会这一套,又怒气冲冲地拿起一幅画烧掉了。
这一回画商大惊失色,只好乞求犹太商人不要把最后一幅画烧掉,因为自己实在太爱这幅画了。接着,他又问这最后一幅画多少钱。
想不到商人张口竟要12万美元。商人接着说:“如今,只剩下一幅了,这可以说是绝世之宝,它的价值已大大超过了三幅画都在的时候。因此,现在我告诉你,如果你真想要买这幅画,最低得出价12万美元。”
画商一脸苦相,没办法,最后只好成交。
案例分析
以退为进是谈判桌上常用的一个制胜策略和技巧,是指当推销员尝试推销被拒绝之后,与其勉强且直接反驳客户的问题,不如先转移当时的话题,让客户认为你不会再继续说服他购买,等到气氛稍有改变之后,再继续尝试促成。应用这个策略就需要推销员具备察言观色和灵活机智的右脑能力。
就像这个案例中的那位卖画的商人,他凭借对美国人习惯的了解和对这个美国人表情的观察,知道对方已经有了购买欲望。商人做出这个判断,一方面依靠的是其左脑掌握的情况,收集到的信息,另一方面依靠的是其善于察言观色的右脑能力。
得出这个结论后,商人知道自己在这场谈判中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谈判陷入僵局后,他机智地利用了美国人爱画的心理,连烧两幅画(优秀的右脑能力),并且抬高了原来的价格,最终迫使美国人高价成交,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以退为进的策略,并且是“退一步,进两步”,于是他取得了谈判的胜利。
可见,在谈判过程中,“以退为进”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推销员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不妨向那位商人学习,积极发挥自己的右脑优势,采用“以退为进”的策略让谈判对手“束手就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