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席,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形式,要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立法和监督职能,维护其权威,使其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是正确处理党派关系的基本依据。要加快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进程,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为目标,要围绕经济建设,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五)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强调实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封闭只能导致落后。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持续近半个世纪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进入了一个多极化的新的时期。然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发展中国家经济恶化,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加大,这一切,仍然影响着世界的发展。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面临的首要问题。
2.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我们党和国家依据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的特点,为发展我国对外关系而制定的。维护国家的独立及主权与领土完整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核心;维护世界和平是总目标;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是基本要求;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经济、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重要任各。
3.对外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对外开放,包括对发达国家的开放,也包括对发展中国家的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的开放。对外开放政策的提出,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是对当代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发展敏锐观察的结果。实行对外开放,要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
(六)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和保证。它使得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一个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有一个团结稳定的环境。有一个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立国的根本方向,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们立国治国的根本保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立国治国的领导核心,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七)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抓住时机,争取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又比较好的阶段,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步富裕又是不可能的,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1.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来的。它是指: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下世纪中期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2.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这个政策,以承认差别为前提,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条件,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在整个经济改革和发展中起了重大作用。它符合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符合按劳分配原则,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形成先富带后富、后富赶先富的波浪式发展的良性循环,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
(八)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不断改善和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执政常的党风,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1.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四个现代化能否实现的关键。加强党的建设,要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而加强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环节,加强党的建设还要重视制度建设,坚持克服党内的消极腐败现象,重视党风建设。
2.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决定了党必须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紧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建设和改革最基本的动力,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强大而集中的社会力量。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广大农民不但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我国的知识分子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教育科学文化工作的基本力量,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着重大的历史责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和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持军队坚定的政治方向,是我军建设的根本原则。
(九)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愿望。“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一国两制”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构想。它是邓小平同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实事求是,把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这个构想,体现了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灵活性。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概括地说,就是要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它既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又能充分体现市场经济的要求,是一种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新型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
1.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化思想不断解放的必然结果。
这一目标的确立,是认识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必然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要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理论的确立,打开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思路,使我们的认识又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目标的确立,是改革实践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针对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我国开始进行从农村到城市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简政放权,发挥市场经济作用。十四年来,引进市场机制的改革,为我国经济注入了旺盛的活力。在农业生产、商业流通、对外贸易、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事业等各个方面,市场作用已显着扩大。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实践证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
这一目标的确立,是思想不断解放的必然结果。邓小平同志早在1979年就曾说过:市场经济不只限于资本主义国家。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时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一科学论断,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是社会基本制度的传统观念,诊治了我们在市场和市场经济问题上常犯的“恐资病”,启发了人们重新思考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党的十四大对此作出了明确肯定的决定,这是继80年代初提出“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之后,在计划和市场关系问题上的又一次思想大解放,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2.从我国改革和建设现状来看,要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也需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