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全体员工都站在上司的立场考虑问题,关键要使他们感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
——美国管理学家、目标管理理论的创始人彼得·杜拉克
企业的灵魂是工厂,工厂的灵魂是工人。
——爱立信创始人拉斯·马格纳斯·爱立信
社长并不是高高在上,而是站在职员背后推动他们前进的人。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
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建立员工参与管理制度;与员工分享信息等等这些都会使得员工感到被尊重,使员工感觉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从而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关心企业的发展,为企业获取更大成就而努力。
在沃尔玛,任何一个员工佩带的工牌上除了名字外,没有标明职务,包括最高总裁。公司内部没有上下级之分,见面就直呼其名,这种规定使员工们放下了包袱,分享到了平等分工的快乐,营造了一个上下平等的工作氛围。
员工是“合伙人”,这是沃尔顿所要强调的。山姆·沃尔顿强调:公司领导是员工的公仆。公仆领导,也就是领导和员工之间是一个“倒金字塔”的组织关系,领导在整个支架的最基层,员工是中间的基石,顾客永远是放在第一位。领导为员工服务,员工为顾客服务。只有把“老板”伺候好了,员工的口袋里才会有更多的钞票。员工作为直接与“老板”接触的人,其工作精神状态至关重要。
因此,领导的工作就是指导、支持、关心、服务员工。员工心情舒畅,有了自豪感,就会更好地服务于顾客。沃尔玛公司拥有全美最大的股东大会,每次开会,沃尔玛都要求有尽可能多的部门经理和员工参加,让他们看到公司的全貌,了解公司的理念、制度、成绩和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每次股东大会结束后,沃尔顿都会邀请所有出席大会的员工约2500人到自己家里来举办野餐会。在野餐会上,沃尔顿与众多不同层次的员工聊天,大家畅所欲言,交流对工作的看法,提出对公司的建议,讨论公司的现状和未来。每次股东大会结束后,被邀请的员工和没有参加的员工都会看到会议的录像,而且公司的刊物《沃尔玛世界》也会对股东大会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报道,让每个员工都能了解到大会的每一个细节,做到对公司确实全面的了解。沃尔顿说:“我想通过这样的方式使我们团结得更紧密,使大家亲如一家,并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但是,只有让员工真正拥有企业,成为企业的主人,那么激励的效果才会明显。比如,让员工以公司合伙人的身份参与公司利润分配,在一定程度上这才能够使员工具有真正的主人翁责任感,从而激发起极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尽管企业将利润的很大部分支付给了员工,表面上看是增加了成本,减少了企业盈利,但由此带来的凝聚力、向心力的形成,无疑将十分有助于企业实现长期利润最大化,而这是每个企业所孜孜以求的最高目标。
例如,沃尔玛员工的利益与企业是紧密相联的。除了让工资奖金与员工自身的工作业绩挂钩外,沃尔玛还实行职工入股、利润分享等制度。
沃尔玛视员工为“合伙人”,坚持让员工从公司的成长中获得好处。沃尔玛的最大股东是员工分红信托基金组织。1977年,该基金只有440万美元,到1983年已达9850万美元,随着沃尔玛的成长,该基金也不断增加。1982年,沃尔玛发给每一位员工的红利,相当于其年薪的5.6%。此外,沃尔玛的员工可以利用扣薪的方式购买公司股票,公司补助15%的价款。沃尔玛股票从80年代开始成为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明星,从1977年到1987年,股票价格上涨了20倍,1992年,沃尔玛公司董事会宣布自1971年以来的第10次一分为二的股票拆细,20年的股票回报高达近4000倍。参加股票购买方案的员工都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正因为沃尔玛与员工利益紧密相联,沃尔玛的每个基层店,都挂有这样的标记牌:“今天我们公司的股票价格,就靠我们的工作。”通过一个与利润增长相关的公式,沃尔玛把每个够格的员工的工资按百分比归入这个计划,员工们离开公司时可以现金或股票方式取走这个份额。
正是这种视员工为合伙人的平等精神,造就了沃尔玛员工对公司的强烈认同和主人翁精神。在同行业中,沃尔玛的工资不是最高的,但其员工却以在沃尔玛工作为快乐,因为他们在沃尔玛是合伙人。
同样,星巴克要打造的不仅是一家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和创造新体验的公司,更是一家高度重视员工情感与员工价值的公司。公司总裁霍华德·舒尔茨将公司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伙伴关系”。他说:“如果说有一种令我在星巴克感到最自豪的成就,那就是我们在公司工作的员工中间建立起的这种信任和自信的关系。”
在星巴克公司,员工不叫员工,而叫“合伙人”。这就是说,受雇于星巴克公司,就有可能成为星巴克的股东。
1991年,星巴克开始实施“咖啡豆股票”,这是面向全体员工的股票期权方案。其思路是:使每个员工都持股,都成为公司的合伙人,这样就把每个员工与公司的总体业绩联系起来,无论是CEO,还是任何一位合伙人,都采取同样的工作态度。20世纪90年代中期,星巴克的员工“跳槽”率仅为60%,远远低于快餐行业钟点工的140%~300%的“跳槽”率。
杰斐逊在《独立宣言》中说:“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不管是管理者还是普通的员工都是平等的。让员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平等地对待员工,体现出了对员工最大的尊重和认可,必将激励员工更加努力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