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过程》本是布鲁纳对伍兹霍尔会议讨论所作的总结报告,但它不是单纯会议记录或意见的汇总,而是在他自己的研究基础上对集体讨论结果做了更加科学的概括,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阐明了美国六十年代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过程》被列为“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教育著作之一”,并被誉为“教育理论的一个里程碑。”
[作者简介]
布鲁纳(JeromeSeymourBruer,1915—)是当代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哈佛大学教授、哈佛“认知研究中心”的创立者。1915年出生于美国纽约。
1937年在美国杜克大学获学士学位。1941年获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后又获西北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坦普尔大学等9所高校的荣誉学位。
1943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海外服役。1945年,他回到哈佛,任讲师。1947年发表了“论需要在影响知觉中的重要性”一篇有价值的论文,为美国的认知心理学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951年在哈佛大学组织认知研究小组,开始从事认知机能的实验研究。1952年在哈佛大学晋升为正教授。1956年他发表了《意见与人格》研究报告,以后又与别人合作出版了《关于思维的研究》一书。
1960年他同米勒一起创立了哈佛大学认知研究中心,自1961年起任该研究中心主任。从1962年起先后承担认知研究中心主任、全美心理学联合会主席、美国社会问题心理研究会主席、美国科学促进会理事、美国教育研究院研究员,1962—1964年任白宫教育委员会委员。1972年后任英国牛津大学心理学教授。他还先后荣获美国优异科学奖(1962年),美国教育研究联合会和教育出版社机构联合奖(1969年)等。
他的著作主要有:《人民的委任》(1944年)、《思维的研究》(1956年)、《论认识》(1962年)、《教育理论》(1965年)、《认知理论研究》(1966年)、《教学论探讨》(1966年)、《认识成长过程》(1968年)、《教育的适合性》(1971年)、《论教学的若干原则》(1972年)。其中的《教育过程》、《教学论探讨》和《教育的适合性》三本专著,一般被公认为是他的代表作。
[作品内容]
美国科学院于1959年在伍兹霍尔召开了有关教改的讨论会,美国科技学术界35位知名学者专家参加了会议,布鲁纳任大会主席。会议着重讨论了如何改进中小学学科,特别是数学和科学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问题。
在大会结束时,布鲁纳做了总结性发言,发言稿名为《教育过程》。会议结束后,他以自己的结构论思想为主导,综合了专家们在会上发表的意见,最后写出了《教育过程》这本名著,于1960年出版。之后,很快传遍美国,而且也迅速传播于世界各国。
《教育过程》全书共分六部分,其结构如下:1977年版新序;原序;伍兹霍尔会议出席人员名单;正文:一、引论;二、结构的重要性;三、学习的准备;四、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五、学习的动机;六、教学辅助工具。
全书主要是“按照结构主义表达知识观”,和“按照直觉主义表达研究认识过程的”。书中所提及的有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理论都是经过实验假设所验证的结论。它围绕着课程改革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种大胆的、坦率的和新颖的理论。
一、引论
“我们将教什么?达到什么目的?”这种对教育质量和智育目标重新出现的关切,所表现的一个地方,就是中小学的课程设计。许多大学的学者、科学家和在各自学科里做出卓越成绩的知名人士,他们为中小学准备的教程,不但反映了自然科学和艺术上的新成就,而且也体现了对教育工作性质的大胆设想。这种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编写出有效的教材,也就是既重视内容范围,又重视结构体系的教材。
任何人只要一开始问到关于各专门课程的价值问题,他就是在问关于教育的目标问题。美国是个变动着的民族,他们在地理上的流动性,迫切需要在中小学里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但是美国社会和美国生活的多样性又同样迫切需要课程具有一定程度的多样性。虽然可以把追求优异成绩作为教育的一般目标,但是它在这里指的是,不仅要教育出成绩优良的学生,而且也要帮助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好的智力上的发展。
二、学科结构的重要性
布鲁纳继承并发展了“结构”主义的基本主张,提出了所谓的“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他强调指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布鲁纳认为,知识总是有结构的,知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构造的一种主观模式。合理的知识在于使主观模式或者说结构能与客观事物相符,能很好地说明事物。既然知识是由人来构造的,那么就应为学校的课程设计最好的知识体系。布鲁纳所指的‘学科的基本结构’也就是该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布鲁纳在解释学科的结构时,举例子来加以说明。
例如,数学中的解方程。布鲁纳注意到,代数学就是把已知数同未知数用方程排列起来,从而使未知数成为可知的一种方法。在求解未知数过程中,可以运用三个基本法则:交换律、分配律和结合律。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三个基本法则所体现的思想,他就能认识到,所要求解的“新”方程式完全不是新的,只是一个熟悉的题目的变形罢了。在布鲁纳看来,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
要掌握某一学术领域的基本观念,不但包括掌握一般原理,而且还包括培养对待学习和调查研究、对待推测和预感、对待独立解决难题的可能性的态度。要在教学中培养这些态度,就要求比单纯地提出基本概念有更多的东西。一个重要因素是对于发现的兴奋感。曾经从事于自然科学和数学课程设计工作的各方面人士,都极力主张在提出一个学科的基本结构时,可以保留一些令人兴奋的部分,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它。
学科的基本结构的作用归纳起来有两点:一是“单纯化”:它可以把错综复杂的教材内容“单纯化”。这种单纯化可以给我们带来经济性的效果。例如,落体运动,单纯化后,可以以公式来替代,它可以用来求自由落体的下落距离。这使学习者容易理解和记忆。二是“迁移”:它可以使学习者具有一定的“迁移”能力,在今后的学习中易于举一反三,扩大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总结出了四点作用:(1)理解了基本原理就可以使学科更易于理解;(2)对人类记忆的研究表明,一件件放进构造很好的模式里的东西更容易记忆;(3)领会基本的原理和观念是迁移的基础。布鲁纳指出:“把事物作为更普遍的事情的特例去理解——理解更基本的原理或结构的意义就在于此——就是不但必须学习有特点的事物,还必须学习一个模式,这个模式有助于理解可能遇见的其他类似的事物”;(4)经常反复检查中小学教材的基本特性,能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以解决由小学至大学进程中碰到的部分困难。
三、学习的准备
布鲁纳在强调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同时,又提出了“任何学科都能够用在智育上是正确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这个大胆的假设。从而表明了他对儿童的早期教育的鲜明立场。
布鲁纳的这一思想是与他结构主义思想有着内在的联系的,也于近年来儿童身心发展均有“成熟加速化”的趋势有关。他以其关于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为基础,从3个方面论证了儿童早期学习的可能性。
(一)儿童智力的发展
布鲁纳指出给任何特定年龄的儿童教某门学科,其任务就是按照这个年龄儿童观察事物的方式去阐述那门学科的结构。任何观念都能够用学龄儿童的思想方式正确地和有效地阐述出来;而且,这些初次阐述过的观念,由于早期学习,在日后学起来会比较容易,也比较有效和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