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不理你们了,我去买包子了,去晚了该卖完了!”说着走到阳台,穿上外套准备出发。
王洋跟出来,帮我拉上衣服拉链说:“要不我去吧,你累不累?”
我说:“我什么都没做有啥累的……”
小左在屋里喊:“不就去买个包子嘛有啥恋恋不舍的,安雪,要不让他去,你回来陪我们聊天。”
我朝屋里喊:“咱俩天天在办公室聊天,你还没聊够呀?让王洋陪你们聊天吧!我去买包子喽……”随即又小声“威胁”王洋:“你不许和他们胡说八道!”
王洋拍着我的肩膀说:“放心吧!不会的……你路上慢点骑车啊,这帮家伙饿一会儿不要紧的。”
我点点头,走到楼下院子里,推上自行车往门外走,临出门时又不自觉的回头向二楼望了一眼,看到王洋还没有进屋,他戴着我用报纸折叠的船型帽子,正趴在栏杆上笑眯眯地看着我。
我笑着冲他挥挥手,指指我们的新家,只用口型没有发音地吐出两个字:“走了……”
房东嫂子正在院子的水池旁边洗衣服,看看楼上的王洋,又看看我,自言自语地感慨道:“看这俩人好的!”
卖“九龙包子”的铺位在我们厂医院门口的自由市场上。这家店生意极好,无论什么时候去,门前都排长队,尤其是夏季,中午下班懒得做饭的年轻职工居多,他们常常用一斤包子两瓶啤酒就解决了一顿饭。小左中午就经常买他们家的包子,吃完了在办公室迷糊一会儿,有时我们下午上班,刚走到办公室门口就能闻到那股熟悉包子味儿。
今天是星期天,买包子排队的队伍比上班时间的短点,我站在队伍的最后一个,伸头数数前面有十一个人。我今天买的比较多,担心排到跟前包子卖完了或者不够我买的,于是走到队伍前头问收费的老板娘:“老板娘,我要买六斤,能轮到我吗?”
老板娘麻利地边收钱,边用手指着排队的客人一个一个问:“你几斤?你几斤?”大家像报数似的依次回答自己要买多少,还好,像我这么买几斤的没有。老板娘又用方言冲正在上笼屉的师傅喊了一句什么,得到确切回答后又把方言“切换”成普通话对我说:“可以的,你去后面排队吧!”
我说声“谢谢”便踏踏实实地站在队尾排队。老板娘人很精明,边收钱边用眼睛的余光扫着排队的人数,我后面不一会儿就又排了几个人,老板娘指着最后一个干脆地说:“你不要排了,包子不够了,你下午再过来吧!”
包子是按半斤装在一个塑料袋里的,我一下拎了十二个袋子,车框里根本放不下。我问老板娘要了两个大袋子,平均装在里面,挂在自行车的左右把上,摇摇晃晃地上了车子向新房骑去。
刚进院子,看到他们几个正在一楼洗手,房东嫂子已经把一个小方木桌放在院子当中,上面有倒好了的茶水。我把包子放在桌子上说:“你们赶紧吃吧!一会儿凉了就不好吃了……”说着拿出一个包子递给房东嫂子的儿子小牛牛。
小牛牛有些认生,抱着树站在院子里远远地望着王洋几个人,想看又不好意思,不看又好奇,我走过去拉着他的手说:“牛牛快过来……”
我不过去牛牛还好好的站在院子里,看我拉他手立即挣脱掉跑进厨房,房东嫂子在厨房听见我说话,说:“雪儿,你赶紧让小王他们吃吧,别凉了!农村孩子不像城里的孩子活泛……”
王洋拿起一袋包子走到厨房,什么话都没说放到案板上就出来了。
小左和几个同学围坐在小方桌前,边吃边嘻嘻哈哈地说笑。
房东嫂子腰上扎着围裙,手里拿着一个暖水壶从厨房中走出来,她把水壶放在桌子上,又折身进去把王洋放在案板上的那袋包子拿出来说:“不和你们做假,我真吃过饭了,牛牛不是我不让他吃,是这孩子从小就不吃肉……”牛牛站在妈妈身后,抱着她的双腿看着我们。
小左逗他:“牛牛,男子汉怎么能不吃肉呢?不吃肉就没有劲儿,打架打不过小朋友怎么办?”
我说:“喂,你能不能教小朋友点好的,上来就教打架呀?”又问嫂子:“牛牛为啥不吃肉呀?你们家人都不吃吗?”
房东嫂子笑着说:“全家人都吃,就他一个人不吃……他不是只不吃肉,连菜也不好好吃的,吃米饭只把菜汤浇在上面,让他吃点菜难死了……”
我担心地说:“不吃菜营养跟不上,会影响孩子发育的,牛牛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嫂子,你们应该带他去医院看看的……”
房东嫂子毫不在意地说:“农村人哪有这么金贵……你国豹哥说了,不吃就是饿得轻,真饿了啥都吃!他说他们哥几个小时候连饭都吃不饱,更别说吃菜吃肉了,现在还不是一个比一个结实……”
我笑笑没有吱声,心想:这套言论和我母亲倒有异曲同工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