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家具突然就风靡一时,而且少府还在其中吃独食大赚特赚。作为太子的心腹,晁错自然会关注这家具的由来。很快,陇西李广的名字伴随着他的所有档案资料,一并就送到了晁错的案前。
李信之后,世代受射,雀山以寡击众,格杀群盗十余,旋又与族人鼓捣出新式家具……哪怕是在长安这种天下精华所在的都城,哪怕是待在太子身边,见惯了少年英俊,晁错也被李广给晃了一下眼睛。
汉家不缺勇士,刘邦带着一帮伙计马背上打天下,现在正是军功贵族们横行朝堂的年代。经历过无数血战、杀人如麻不眨眼的军中猛士无数。李广三兄弟杀十余群盗又算得了什么。晁错看重的,是李广化腐朽为神奇的思路。
在此之前,天下谁都知道跪坐极不舒服。可偏偏就没有人去想到改变这个问题。李广的奇思妙想,拯救了千千万万有足疾的人。而且他自己家赚得无数钱财,人们还要对他歌功颂德。
能持兵杀人很了不起,能开财源也很了不起,李广两者兼之,又还年少,就更了不起了。这样的人,晁错心里自然是有兴趣的。
不过,他不能主动表现出来。太子稳坐储君之位已经多年,今上诸子,以太子年最长,地位稳固不可动摇。所以李广迟早都是太子的囊中物。那么急干什么?
当然,太子主动问了起来,晁错还是据实回答了。做为太子近臣,负责为太子揽材进贤,也是他的职责之一。
太子刘启听了晁错的回答,当下就笑了起来,他颇感兴趣的看着晁错,问道:“卿以为,若孤招之,当委以何职?”
刘邦登基为帝,吸取秦始皇迟迟不立太子结果导致胡亥上位、扶苏自杀的悲惨教训,立马就立嫡子刘盈为太子。然后允许太子拥有自己的势力。所以现在的太子,宫中的官员那也是多得很。
太子太傅和太子少傅就不用多说了,这都是德高望重之人或是元勋大臣才能担任的要职。下面还有太子率更令、太子庶子、太子舍人、太子家令、太子洗马、太子卫率等一大批官员。这些人,都是天子与朝廷在各个系统里精心挑选出来的,留给太子以后治理天下的精英。
底层拼搏出来的军官、勋贵功臣子弟、地方官员!经过层层选拔,他们会被送至朝廷,等候太子和朝廷的挑选。然后跟随在太子身边,从此成为太子的爪牙。只等太子登基之后,就瞬间翻身,从此三公九卿、出将入相不在话下。
这些人跟在太子的身边,负责为太子讲解各地风俗人情,调查天下民情现状,分析朝廷政务决策。陪着太子一同成长。正因为有着诸般的好处,所以北宫中的各个官职,热门抢手得很。无数人挤破了脑袋,也只为在太子潜邸占有一席之地。
感情是可以慢慢培养的,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只要有耐心,指不定哪天就会被太子看中了呢?未来的事,谁能说得准。
而朝廷和天子,对于太子的事,也是重视无比。哪怕是储君之位悬而未决之时,太子诸官皆罢,太子舍人这个官职,也是从来不空缺的。史书有解释:凡(天子)初登位,未有太子,官属皆罢,唯舍人不省,领属少府。
也就是说,哪怕是没有太子,少府也要负责太子舍人的选拔,为未来的太子培养人材。刘启做了十来年的太子。地位稳固无比的同时,身边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位置被人给占得满满的。现在刘启问晁错,晁错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当然,就算他有什么想法,他也没法决定什么。
太子门大夫、舍人、洗马、庶子等官员属太子太傅、少傅;太子率更令、家令、仆、卫率等官员属太子詹事。给个小官轮不到晁错说话,给个重要位置,朝廷也有资格插手。关键还是得看太子的心思。
于是晁错就沉吟半晌,乃道:“臣以为,宜当辟其为仓令或门大夫。”
太子仓令,六百石,主仓谷;太子门大夫,六百石,职比郎将,负责北宫宿卫。晁错也是费尽苦心了。
因为太子洗马、舍人、庶子等都是太子亲随,早就被人给占满了,在无过错的情况下,那是谁也动不得。那背后的利益盘根错节,能动谁?就算是太子也不行,你无缘无故的把人给辞退,还要不要名声了?
太子仓令和门大夫,比起前几个官职来,就显得不是那么的重要了。把原仓令和门大夫选个好去处,让他们给李广腾位置,想来他们也是能够欣然接受的。
刘启不知道一瞬间晁错的心里就想了那么多。他讶然道:“门大夫孤能接受,不知卿欲以李广为仓令,乃是何故?”
晁错心想,你身边的贴身猛士多李广一人不多,少李广一人不少。但李广年纪轻轻,却能别出机杼的搞出家具来生财,这天下少的就是这种人,殿下你身边少的也是这种人啊。于是便对道:“殿下,朝廷之患,在于国库空虚。李广能作家具,可见其生财之道。猛将易得,良臣难求。若那李广真有理财之能,殿下宜献之于朝廷。”
刘启这下就有点吃惊了。晁错很看重李广啊。只差没明说李广就是出将入相的苗子了。能打能冲,还会赚钱。这样的臣子,刘启摸了摸下巴,忽然就开始有点期待起来。
李广不知道,自己被天子和太子同时惦记上了。这会他在成纪,撒了欢似的和王延年两人开始瞎折腾。
以少府和诸侯王为代表全力推行的新式家具,这股潮流终于也影响到了陇西。而陇西作为源流之地,陇西李氏占据先机,真正的是赚得盆满钵满,上上下下男女老少那是笑得合不拢嘴了。
巨大的利益当前,自然也有人眼红。但李家也不是好惹的。当年秦灭汉兴,李家与诸多咸阳贵族,一路西迁到了狄道。他们一起抱团取暖,然后又帮助汉朝大臣治理陇西。所以他们的子弟才得以纷纷出仕。这样的地头蛇,一般人又有谁惹得起?
当然,惹得起的,也看不上李家的这点产业。像陇西郡守,他得了李家的好处,又怎么会去侵害李家的利益?当官的吃相太难看,前途是不会太光明的。
作坊慢慢的建立起来了。因为这个季节收的诸柘(以后就直接说甘蔗了),还没到成熟期,糖份不多,不是很甜。所以王延年与李广决定,就把目标先放在了更容易产生效益的皮毛上。
成纪县外羌人武的部落,按照与李广的约定,把皮毛源源不断的送到了李广的铺子中。李广也没有欺骗他们,按照成纪县的最高收购价再上浮一成来收购羌人的皮毛,把武感动得不要不要的。直嚷嚷李广是他最好的兄弟。要是这会有烧黄纸斩鸡头的风俗,武肯定就会这么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