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23400000011

第11章 开创时期(10)

高原上打篮球既是适应性体能锻炼,又能增添点野外生活的乐趣,还是增进友谊的桥梁。加之当年小组有几个“球鄙”,到哪里总爱“惹祸”。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在阿坝地区也就小有名气。翻开当年的日记有记载:1964年6月30日,天气晴,东线组为庆祝党的43周岁生日,特邀了松潘中学教师(据说是县的冠军队)进行了一场友谊赛。结果我队58:116败北。但大家是那样的愉快。7月的8、9、10日利用休整时间又连打了三场,8日对热窝小学(即马拉登),9日对热窝联队,10日又对热窝小学,胜负都有。8月中旬队工作组随我们由松潘至若尔盖途中又与一支驻高原部队小分队比赛,因力量悬殊,这场我们输得惨。当若尔盖边缘任务完成后,我们与当地联队遭遇,在五分钟的加时赛后仍然输给对方。要讲精彩的一场则是回到汶川后的10月,会合后我们的力量有所加强,但与兄弟的404地质队友谊赛,力不从心,又输了……

以二区测队大队长葛思良为首的工作组8月初到东线组检查指导工作,与小组同吃同住同劳动,工作组的领导们在政治思想、生活、健康方面都给予我们关心和鼓励,体现了良好的干群关系。有的同志深有感触地说,“百万组”思想比较活跃,党员吃苦在前,处处体现的是同志关系,并表示要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创造条件加入党的组织。职工讲的是心里话。小组在技术业务上充分发扬民主,各抒己见,直到认识的统一。

在恶劣的环境中,队员们充分发挥了艰苦奋斗,勇于自我牺牲的品格。比如,杜锡渊、杨志成二人从茂县沟口乡穿越海拔4000多米的二十四个和尚头分水岭,在北川县的石龙村路线观测时,两人轻装到只带雨衣、火烧玉米馍、小铝锅,露宿了三夜,完成工作后经石太关到松潘会合。现在老杜重温那段野外生活仍有余悸地讲“那时不晓得哪来那么大的劲头啊!”那时,人们头脑里装的尽是“雷锋精神”,这样的精神处处得以体现。当时,每个人都有“五好”规划,其中一条是“节约”,记得我们到达松潘的第一天首先选择便宜的旅店——“团结桥旅馆”,两人同住一个铺。我和张能德就睡一张床,搞后勤的也是同样的“待遇”。但大家仍是乐呵呵的。现在仍觉得,人还是要有点精神,才能面对和战胜困难,才能领悟人生的价值,才会有使不完的劲儿。

“百万组”全面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受到了奖励和表彰。时过境迁,44年不算太长,经有关同志回忆,1964年“百万组”被评为二区测队年度先进集体。郑裕民同志代表全组上台领奖,不过那已是过去的故事,却总让人忘不了那段岁月……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人类永远铭记这个时刻,四川汶川突发了8.0级特大地震。昔日二区测“百万组”曾经“恋战”的漩口、映秀、茂县、汶川、理县、松潘、北川、平武、青川和绵竹汉旺、清平等地区,美丽的锦绣河山已夷为平地,印着千万只地质队员足迹的石板路荡然无存,千千万万骨肉同胞被埋没……灾民的新居、地震遗址、抗震救灾纪念塔、博物馆等,都值得世人参观和怀念。重游故地,向遇难同胞默哀,是地质儿女永远的心愿。困难当头,我们应挺直腰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发扬中华民族的大无畏精神,重建美好的家园。用我们的双手,在废墟上描绘更加灿烂辉煌的画卷。

2008年5月12日

广西援川队

邹成敬

一、震出来的题目

“5·12”汶川大地震将我束之高阁多年的一本泛黄的记事本震落在地。顺手一翻,第一页竟是写着“广西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支援四川队第一次会议。65-3-28,南宁。张书记指示”的会议记录。顿时,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冯屋坡区调大队礼堂内外,那铺天盖地的、鲜红的支援四川的“决心书”、“申请书”突现脑海,那令人热血沸腾,而又忐忑不安的记忆如潮涌来。大家既为能亲自参加祖国三线建设而欢欣鼓舞,又为对大三线的人文环境、自然地理和地质矿产的一无所知而提心吊胆,也为即将离开那熟悉的并为之流血流汗的山山水水而留恋不舍。特别是张书记那富有时代特色的讲话,也进一步激起了已被忘却多年的记忆。现将它们作为往事记述之。

二、张书记指示(要点)

同志们:支援四川队今天正式成立了,你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是自愿报名,经领导认真研究批准的,也有的是根据工作需要,服从组织安排的。你们肩负着光荣的使命,是贯彻毛主席的伟大战略思想,是根据我国工业布局重大调整去支援三线建设的。国民党时期的五大兵工厂(沈阳、太原、汉阳、上海、重庆),除重庆外都在东部,西部基础落后、工业很少。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是百废待举,只能在旧的基础上开始建设,走了些弯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政策方针从“第二个五年计划”就开始调整了,号召大家到西北、西南去搞建设。现在是原子时代,工业更不能集中,要分散到山里去。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贼心不死,妄想反攻大陆,他打回来占领几个省也不是不可能的。因此要到西部去建设,作好两手准备。

地质部去年就开始调整了,而且是很大的调整。广东省大降坪的工作刚上马就停止了。石油第二队(原松辽队)已调入四川继续搞石油,石油第四队也调入贵州、云南了。地质部1965年的重点地区是康滇地轴、祁连山、河西走廊、秦岭和长江中上游。

区调工作在全国开展得是极不平衡的。像广东省1:20万区调已快搞完了,我们广西才完成了小半,而河北省只有二十几个人,刚准备搞。听说四川省已有两个区测大队,工作情况不清楚。初步考虑派你们去西昌支援一区测队。

同志们,你们去吧!虽然那里是高原地区,气候寒冷而干燥,与我们广西有很大差别,但是会慢慢适应和习惯的。要发挥地质队“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相信你们能克服一切困难!

在技术上问题也是不大的,我们经过反复考虑,你们的人员组成是完整的,技术力量是过硬的。如果你们对地质矿产情况不熟悉,通过学习和工作会逐渐熟悉的。你们到四川后要服从他们的安排和调动,就是让你们单独工作也没有问题,你们有多年从事区调工作多年的老同志。希望你们把承担的任务完成好,不辱使命,维护广西区测队和南岭区测队的荣誉。

最后说一下生活方面。你们要注意,那里很冷,要多带衣服。关于家属,有家的先送回家,没有家的就送柳州局家属宿舍。以后可能都要去四川的。

同志们,祝大家一路平安,祝大家在新的岗位上取得更大的成绩。有机会常回来看看,我们还是地质战线上的战友嘛!

三、踏上新征途

支援四川的队伍是根据广西区测队和南岭区测队多年区调工作经验组建的,它有一个完整的野外工作分队,加上室内各专业工种组成。分队有队长一人(唐成辉),技术负责一人(张培焕),行政管理一人(莫长文),地质组四个,矿产组两个,共六个野外组。每组有组长一人,助手一至两人(人员有文沛然、左静先、邹志敬、吴廷漪、毛君一、孙志宏、龙国华、周朝政、陈璜忠、陈柳美、陆其林、黄培琅、黄建修、巫鹏云、唐大云、汪天文、许祖茂等),物探员一人。室内工种有岩矿(林鉴威)、地层古生物(邹映志)、重砂鉴定(黄书宜)各一人,化学分析一人(程家俊),绘图一人(刘远福),资料保管一人(高玉珍),总共技术人员有32人(其中六名物探人员调西昌,名字忘记)。分队成员全是中专以上学历。专业有地质、矿产、水文、物探、古生物等。援川分队还建有党支部,设书记一人,支委两人,均为兼职。

援川分队全体成员在1965年4月25日前,按时到达成都。大家在四川省地质局报到后,临时住在成都市人民北路万福桥头的人民旅馆。当时局里已决定成立第三区域地质测量队,开展1-100万昌都幅区调工作。除六名物探技术员调去西昌外,其余全员转三区测队。援川队就此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

5月5日开始分组收集资料,6月3日向局里汇报收集资料的情况,6月4日到达名山水碾坝,6月15日昂首挺胸奔赴高原,接受新的考验,这已属三区测队的活动了。年底一区测队李中海带领的百万大组和二区测队郑裕民带领的百万大组从野外直接收队于名山水碾坝,三股势力合并,1-100万昌都幅的区调工作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2008年6月,于华阳

区调往事回顾

毛君一

毕业后,分配到广西区测三分队,在湘、桂、黔交界的三江幅工作。三年里,经历了1:20万区调工作的全面锻炼,在实践中使学得的知识得到了一次飞跃。印象最深刻的如震旦系、寒武系铁、磷矿的检查评价,大苗山县元宝山西的元古界板溪群剖面测制及富禄、水口地区地质填图工作等。还有那鳞次栉比的侗寨,别具一格的侗族风雨桥,宽阔碧绿的融江水,每隔五里、十里一座的凉亭、茶亭等都是难以忘怀的美景。

1965年春天,“四清运动”刚刚结束,地质部下令从广西调一个分队到四川支援“三线建设”,任务是到西昌开展1:20万区调。全大队职工纷纷踊跃申请、表决心,特别是四川人更积极报名。不久,即组成了有30多名技术人员的建制分队。就这样,我们离开了工作和生活了三年的美丽富饶的融安县,回到了阔别数年的家乡,从此加入了四川的区调队伍。

第一次接受任务

4月中旬,在四川局报到后,我们住在招待所,后转移到人民北路人民旅馆。不久,四川局的王朝钧总工就召见我们,得知要新成立第三区测队,开展1:100万昌都幅区调。我们开始在局资料室收集和熟悉测区资料。4月下旬,局里通知我和龙国华、周朝政三个组的同志(包括陈璜宗、巫鹏云、汪天文)及二区测队的方治齐、卫之沛共八人到局里开会,王总交给我们配合地科院川西地质科学研究队的工作任务,川局同志由我负责,这是我们到四川后第一次接任务。王总交代,要求我们一是向专家学习,二是为昌都幅区调设计收集资料。在局里领了劳保用品和装备后,我们即与川西队会合。川西队共有30多人,队长李廷栋,副队长任纪舜、项礼文,队员还有李永森、张勤文、汤耀庆、伍家善、刘茂强、韩同林等同志,他们多是地层、构造、岩石、古生物、矿产各专业的专家。第一阶段在宝兴-夹金山-达维工作,我们住在夹金山脚下的藏族硗碛乡政府。测制了硗碛-夹金山的志留系、泥盆系、二叠系剖面、硗碛-锅巴岩(东大河)泥盆系剖面、西大河古生代剖面等。重点观测了志留系碳质千枚岩的层、劈理及劈理面上的揉皱构造、玄武岩枕状构造、二叠-三叠系菠茨沟组界线等。碳质千枚岩前人将它归属泥盆系,这次我们新发现单笔石和腕足,将它定为下志留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枚笔石由我队龙国华发现,腕足由我采得。谈到这枚单笔石化石,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有一天,我们在山上追索和观测了二叠、三叠系界线,下山后龙国华在路边不经意地敲下一块碳质千枚岩,看了看,嘿,这不是一块笔石吗!他马上递给副队长,三叶虫专家项礼文同志,项工一看就鉴定为单笔石,属志留世,这就改变了这套地层多年来的时代归属。为了慎重起见和获得更多的化石,决定第二天全队人员再去采集,大家带上钢钎、二锤,把新鲜岩石逐层钻下,分由各人剥采化石,可是20多人花了半天多的时间,再没有采得第二枚笔石,这时项工宣布,如果哪个再采得第二块化石,招待他吃一份蒸肉(我们在森工局搭伙),直到下午时刻,我才采得一块腕足。这套碳质千枚岩地层中的生物化石是特别难采的,直到20世纪80年代我队开展1:20万区调,终未再能获得生物化石,确实是太奇怪了。第一阶段工作结束后,由李廷栋队长、项礼文副队长带领我们经雅安、翻二郎山、折多山,另一部分由副队任纪舜带领翻夹金山,经达维,两队人马在丹巴会合,开展第二阶段工作。在丹巴测制了变质岩剖面和大河边下古生代剖面。在这里,我第一次坐牛皮船。丹巴北西几十千米的小成都索桥被风吹翻,我和部里的汤耀庆同志只好坐牛皮船过河,圆形的牛皮船可乘客人加船工四人,四人等距离蹲下,不能动,由船工划动木片,船在流水中顺水旋过对岸,在汹涌湍急的大渡河中坐这样的船,确实使我惊吓了一次。之后又对甘孜、德格作了三叠系的地质剖面。通过本年的工作和老同志、老专家的传、帮、带,我们八人进步很大,同时也收集了不少的资料,又经过了第一次上高原的锻炼,完成了局里交给我们的第一次任务。

难忘的1966年

一、令人最为感动的

1966年4月,在完成1:100万昌都幅总体设计后,立即开展野外调查工作。我们一分队的主要任务是东半幅南部1:20万东义幅内的踏勘和剖面测制、重砂取样及矿点检查。分队长田富昌、指导员莫长文、技术负责李中海,共五个组26人。两个剖面组,我和郭达玖任组长;一个矿产组,组长周朝政;两个重砂组,组长张存德和黄书宜。4月的内地还是春光明媚,我们一行26人——平均年龄26岁的小伙子们坐着队上的敞篷货车,唱着《勘探队员之歌》,顶着风,冒着雨,颠来抖去,“吃”尽灰尘,历经三天才到达木里县的新县城——博瓦。

分队首先向县领导汇报工作,了解交通、社情、治安等情况,县领导十分欢迎我们到木里地区开展工作,承诺不管到县内区、乡都保证我们的生活物资供应和马匹运输,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次日上午,我们正在地铺上开小组会,县上干部的家属们突然到来,不由分说,一人抱着一床被盖就走了,她们洗干净后,又高高兴兴地送来,全分队职工无不感动,表示一定战胜各种困难,搞好工作,完成任务,以实际行动来回报地方党政干部和群众对我们的支持、关心和帮助。

二、分队长的“神锤”

同类推荐
  • 海明威书信集:1917-1961(上册)

    海明威书信集:1917-1961(上册)

    《海明威书信集(1917—1961)》将呈现一位有史以来最为有趣的书信达人。作为百年来所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最为我国读者所知的一位作家,海明威的公众形象、传奇人生早已通过其作品为人所知,但这批世人陌生的私人书信却让一个崭新的海明威浮现出来。海明威研究专家卡洛斯·贝克从海明威留给世人的卷帙浩繁的海量书信中精选了其从18岁至逝世这40多年间写就的近600封信件,书信中的海明威用作品外的“私人”语言坦诚地向各色人群——家人、朋友、敌手、编辑,以及当时几乎所有的知名作家——揭示了自我,记录了他生活与写作生涯的方方面面,称他为有史以来最为有趣的书信作家也不为过。作品所选的书信不仅记录了作家人生各个转折点,更展现了他的性格与智慧,及其对狩猎、垂钓、饮食等的特殊嗜好。其流露出的幽默与狂野大大超过了他的作品,称得上是一部非常规的作家自传。而其中描画的众多国际性、社会性事件,以及一众名噪一时的艺术家、文学家,更是从侧面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国际风云与艺术影像。这些信不仅成为一般读者的指南和阅读享受,而且为认真研究文学的人提供了考证二十世纪美国文坛巨人之一的生平与成就所需的原始文件。
  • 多少爱在时光中来不及

    多少爱在时光中来不及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做一本书,而是给每一个人布置一片风景,让总是匆匆而过的脚步和心灵,可以慢一些,停一停,看看窗外的阳光和星辰,看看很久没有因为感动而流泪的眼睛。
  • 任超夜话

    任超夜话

    本书是《任超夜话》的记事文本,是按照录音带整理成的,分为论事、问病、议政、说戏、品文和听众评《任超夜话》六大部分,值得一读。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左拉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左拉

    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往昔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它将帮助青年朋友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文学的素养。
  • 北宋词史

    北宋词史

    《北宋词史》对北宋时期诗词名家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一一评说,对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学史的读者,《北宋词史》将有很大参考价值。词的抒情功能在他们手中有了极致的表现和复杂的变化。宋词的风格表现更是多姿多彩,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如晏殊的温润秀洁、柳永的靡曼谐俗、苏轼的清雄旷逸、周邦彦的精美典丽、李清照的清新流畅、姜夔的清空骚雅、辛弃疾的沉郁顿挫、吴文英的密丽幽邃、王沂孙的晦隐缠绵……
热门推荐
  • 白衣阿七

    白衣阿七

    修仙界的一股泥石流,有史以来最小气的修仙者,被誉为修仙界的鬼见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爱神迷踪馆

    爱神迷踪馆

    在一场山泥倾泄的灾难里,夏雨瞳借助尹熙妍的身躯复活了,这令她和尹熙妍的男友日凉产生了痛苦悱恻的感情。日凉的好友沐小轩决定拯救夏雨瞳,协助她到伍德切斯特公馆寻找复活的机会,却先后遇到九宫王族背叛者偃柒夜和吸血鬼殇夕。殇夕因此发现了夏雨瞳的纯吸血鬼体质,为得到她的能力而搞出许多是非,并且利用尹熙妍来打击她这段复杂的感情。
  • 大辽之挥洒风采

    大辽之挥洒风采

    每个王朝都有别样的新的崛起,一个当兵的人在一次喝醉酒情况下,成为了未来的辽国的皇帝,他在辽国不断的改革,最终打败了自己的对手一统天下。
  • 魔都伪娘咖啡厅

    魔都伪娘咖啡厅

    在瓷之国与全世界的交流中心,魔都,有着女生般精致可爱面容的男孩莫城囧,一直以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直到某日在地铁中的一次善举,彻底地改变了他原来的生活轨迹。倒在地铁里的日本女醉鬼,竟在被扶起后,利用地铁掳走了莫城囧,当他醒来的时候,已经一丝不挂地躺在一间陌生的房间里,而那里,竟然是开在魔都的第一家,以伪娘服务生为卖点的咖啡厅。性格各异的可爱男孩子们脑洞大开的搞怪日常,就此拉开了序幕。
  • 混沌之主的无限

    混沌之主的无限

    一本十分纯洁的无限流小说!一本十分纯洁的无限流小说!因为很重要所以要说两遍!黑暗死亡七罪鬼畜男主角的无限之旅!
  • 无限穿越之网游王

    无限穿越之网游王

    一颗隐陨从天而降,引发了陆小咪等人与军方部队穿越时空进入了高维度宇宙。罗莫打宝军团副团长莫无名研究来的结果让人感到意外。龙筑天用了一张最平凡的魔卡就废了地仙空山大师的几百年修为,后空山大师也来了副本世界。其后,三界六道为之震动,纷纷派各路敢死仙,佛,魔,神,人,鬼等等前往网游王系统探索情报!最终主角陆小咪会成为第一代网游王么?尽请看推顶王第一部大作《无限穿越之网游王》!
  • 九叔师侄的自走棋

    九叔师侄的自走棋

    穿越成九叔师弟千鹤道长的徒弟,林北感觉很慌,特别是看着旁边押运的那口金棺他就更慌了,直到发现了自己的金手指,林北不慌了。四目:师侄啊,为什么你的这只跳僵竟然能打得过一只铜甲尸啊?林北:师伯你不知道三只相同僵尸放在一起就可以升级的吗?我这虽然是最低级的跳僵但连升六级,怎么可能打不过一只区区一级的铜甲尸啊!林凤娇:师侄啊,为什么你驱使的鬼魂可以不惧阳光,百鬼日行啊?林北:凤娇师伯你不知道吗?集合多只厉鬼是有阳属性抵抗加层的,我这么多厉鬼别说白日出行,就算是被三味真火烧都没有问题。某大帅:我管你是什么妖魔鬼怪,比得上我的洋枪大炮?林北:哈!魔怪类提升友军防御抗性,妖兽类提升生命值上限,精灵提升法术伤害!再加上我有嗜血、迷惑、虚弱、杀戮、感染,在配合五行、八卦、天罡、地煞,就算你有千军万马飞机大炮又奈我何?
  • 存韩

    存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