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义务教育的校际差距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实施重点学校制度。当时的办学思路是,在全国教育水平相对低下和教育资源稀缺的情况下,首先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点学校,通过严格的筛选机制,选拔优秀尖子,为迅速实现工业化和建设强大的国防力量培养和输送人才。这种义务教育阶段的精英培养思路在改革开放以后被尽数继承,使得有限的教育资源集中在少数的重点学校中,教育经费、生源和师资等各方面都向这些重点学校倾斜,导致了义务教育阶段校际办学质量存在巨大差距,是“择校风”、“教育腐败”现象的根源。
杭州市将这些办学质量不一的学校划分为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优质学校指的是那些在经费投入、办学条件、教育设施设备、师资水平、办学质量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的学校,是学生和家长奋力争取的目标。而薄弱学校则经费短缺、校舍陈旧、教育设施设备匮乏,是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瓶颈。
4.义务教育的个体(阶层)差距
个体差距主要表现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和不同社会阶层享受教育资源的差距。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水平看,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推行,数以千万计的农民涌入谋求新的发展。据统计,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已达1.14亿,占农村劳动力的23%,其中举家在外务工的劳动力有2430万,随同父母进入城市的6~14岁的流动人口子女有7.4万,占流动人口总数的3.22%。日益家庭化的流动导致大量流动人口子女出现。这些流动人口子女与城市、城镇居民子女在享受义务教育上具有非常明显的差距。相当多数量的流动人口子女面临就学困难或虽能就学但没有质量保障的不利地位。一方面,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缺乏稳定的经费来源,民工学校办学条件简陋,教学质量低下;另一方面,公办学校教育资源有限,无法容纳这些处于不断流动中的适龄儿童,也无法对这些儿童数量进行精确估算,给学生入学带来困难。
在不同阶层受教育差异方面,强势阶层占有优质教育资源的现象在中国有加剧的趋势。知识分子阶层可以从小对子女进行良好的教育熏陶,有权阶层、有钱阶层具有较强的择校能力,因而能够享受优质的义务教育。据统计,在重点中学,干部、知识分子和高收入家庭子女占学生总数的70%以上。而优质学校可以通过各种名目的“择校”,为学校发展获得更多的机遇和资源,从而减少校际差距。
二、现代学校制度理论
学校制度与学校教育相伴而生,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而变革。现代学校制度问题的提出,是现代学校教育正在经历的变革在制度层面上的反映。现代学校制度是以现代市场机制和法律制度为基础的学校制度,是与构建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目标相适应的学校产权制度、学校管理制度、学校组织制度的统一体。所谓的现代学校制度可以有多种构想,也可以有多种设计。但无论它要表达什么价值观,体现什么政治意志,追求什么目标,作为现代学校制度都应当具有如下特征: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校分开,管理科学。
(一)现代学校制度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为了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率、改革薄弱学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有效配置,开展了以公立学校制度为对象、市场化为指导的教育改革。在这种背景下,西方社会出现了多种新的办学体制和机构,磁石学校、特许学校、家庭学校等多样化的办学形式不断涌现,教育券、择校权等促进校级竞争、提升学校质量的手段不断创新。在市场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过程中,重新思考、研究如何选择教育服务以及如何给教育定位等问题。与此同时,关于教育行政机构向学校放权、校本管理、学校效能建设、学习型校园等方面的研究也是方兴未艾。这些教育改革实践,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育体制创新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我国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有其现实的背景。从学校发展的外部环境看,我国的学校教育正在经历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指令主导型,向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学校、社会、市场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的学校制度转变。从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看,既拥有领导能力、创新创业能力、逆向思维能力,又具有专业背景和专门技能的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基础教育阶段应该逐渐转变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方式,与时俱进地培养学生掌握社会所需的能力。从学校面临的压力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校制度面临着自它从工业社会产生以来最巨大的挑战与压力。社会对教育所寄予的越来越高的期望和并不相称的支持之间的矛盾;政府投入不足,质量要求却越来越高,学校为获取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引发了许多制度失范的现象。学校正处于传统和创新的十字路口。在此背景下,我国学者从20世纪末开始关注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近年来,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更是备受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育理论工作者以及学校管理者的关注。2003年2月,《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报告将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作为教育制度创新的基本目标。随后,中央教科所进行了国家级课题“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同年7月,教育部开始在全国范围确定八个实验区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试点。
2004年2月,《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具体要求“继续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学校法人制度。高等学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进依法办学、民主治校、科学决策,健全学校的领导管理体制和民主监督机制。中小学要实行校长负责、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教代会参与管理与监督的制度。职业学校可建立由行业、企业代表组成的理(董)事会制度。积极推动社区、学生及家长对学校管理的参与和监督。”遵循“从严治教,规范管理”的原则,加强学校制度建设,逐步形成‘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社会监督’的机制。建设‘精简、高效’的学校管理机构,完善校务公开制度,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这些要求为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提出了方向性的建议,引发了国内对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研究与实验的热潮。目前,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正在作为一项改革举措,在从教育部到基层学校的各个实践层面逐步推开。
(二)现代学校制度的内涵、目标、类型及特征分析
1.现代学校制度的本质内涵
现代学校制度作为一个相对性的概念,是在现代教育历史沿革的过程中提出的一个理论框架,更是一个实际问题。作为一个在实践中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的动态概念,对其本质内涵和外延进行精确界定是相当困难并且是不现实的。因为面对急速变革的教育现实和越来越多元化的学习要求,学校教育制度锐意创新,不断变革。对现代学校制度本质内涵的理解,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现代学校制度是指符合现代教育基本理念,坚守教育本真,构建学校法人制度以确定学校的主体地位,以学校组织制度、管理制度和新型政校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制度。其中,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前提,确立学校的法人主体地位是关键。
——现代学校制度特指在知识社会初见端倪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的社会背景下,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以完善的学校法人制度为基础,以现代教育观念为指导,学校依法自主、民主管理,能够促进学生、教职工、学校、学校所在社区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
——现代学校制度是指在新的社会背景下,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以学校法人制度和新型政、校关系为基础,举办者产权与学校日常管理权基本分离,学校依法自主管理,由教育管理行家负责学校日常管理,教职工依法民主参与,学校与社区中的各种组织及家长密切合作,指导和约束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