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城巡乡前,好友张子绂曾向他展示过自己与藩台黄彭年相互唱和的五首《潦农谣》。此刻,张、黄二位的原韵已经记不太准确了,但李超琼还是吟出了五首自己的《潦农谣》,以记录此番勘灾中所见到的元和农民抗灾求生的真实情景:
早稻生芽田又绿,晚禾入水浪翻黄。更闻高阜全无粒,愁说明荒又暗荒。
没胫刈禾唯得半,凭船捞稻更无多。终朝呵冻犹胼手,无食无衣苦奈何。
年年晒稻就田干,今年晒稻缚竹竿。莫怪吴农场未筑,家中积水深至腹。
典衣买竿不嫌苦,无竿可买稻终腐。昨日城头竹市空,退水但忘西北风。
北风猎猎寒刺骨,携镰下水行屡蹶。稼穑艰难我亦知,此情未见谁信之?[2]
李超琼在元和县任上的第一年遭遇的这场水灾,实际是中国自然灾害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史称“己丑水灾”。在这之前,中国的大面积水灾集中在黄河,而从这一次开始,大面积水灾在长江流域的下游三角洲发生了。春夏时节,两江总督曾国荃向朝廷报告,江苏风调雨顺,“田禾畅茂,正期秋后丰登。”谁能料想,“八月下旬连遭淫雨,九月三旬几乎无日不雨,以致转丰为欠,被灾均重……”。[3]
据江苏巡抚衙门灾后统计,全省受灾区域以苏州府为最重,松江府与太仓州次之。而在苏州府下属的各州县之中,又以地处太湖行洪区域的震泽、吴江、元和、昆山四县为最严重。此四县悉被水淹,遍地积潦。被淹之地,不仅本年绝收,即使是来年的春耕春种,也将面临极大困难。直至当年年底,还有近一半左右的“未经涸出之田”。二到三成的田地,“田畴宛在水中”。
冬十月,光绪皇帝谕旨:“谕内阁:本年江苏久雨为灾。自八月以来,连旬不止,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太仓各府州属俱遭水患。兼以浙西皖南蛟水下注,江湖并涨,禾稼淹没,粮价陡长。该省猝被奇灾,朕心实深悯恻。著于该省藩库拨银五万两,以资急赈。复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懿旨,著发去宫中节省内帑银五万两,作为苏州等府赈款;著刚毅分拨灾区,妥速散放,用副深宫轸念穷黎至意。钦此。”最后,意犹未尽,再追补一句:“该处钱漕赋课,并著查明,分别奏请蠲缓,藉纾民力。”[4]
最早呼吁“备赈请蠲”的元和知县李超琼,遵旨申报蠲免钱粮当然不会有丝毫犹豫。他和长洲知县王筠庄、吴县知县凌焯联署禀文,以“今岁民力既绌,恐难征漕”的理由,向上请求动用藩库存银赈灾并蠲免当年赋税。禀文一递上去,就获得了批准。元和县这一年应征的实物田赋——漕米四万多石,“概行蠲免”。十二月十七日,元和全县“停征漕米”。
停征漕米,对每年必须上缴皇粮的田户来说,的确是减压、是纾缓,但对元和县财政,则是压力陡增。清朝财政都是“一人财政”,可支配钱粮都跟着县令走。县令每换一任,都与前任有个“结算交代”,以分清责任。李超琼在溧阳县任知县四年,其中,光绪十三年溧阳水灾,李超琼通过实地勘荒,减免了部分受灾的农户的田赋;光绪十四年水稻灌浆时节,又是连旬旱灾。四年中两度遭灾,所以,来元和上任时,李超琼的财政积余所剩无多。
一到元和就遭遇灭顶大灾,当年的田赋究竟是征是免,对县令是一场严峻的考验。李超琼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全额蠲免。这就意味着他主政的元和县当年财政的新增财源将完全断绝。这样严重的后果,都必须由李超琼一肩扛起。
最可怕的是,元和县是江苏首府苏州的三首县之一。全省的主要衙门大都设在苏州,应付上级、平级官僚之间繁复的迎来送往供张用度,每年都是一笔巨额开销。习惯成自然,这早已是不得稍有怠慢的官场成例。省、府的一切供张开销,按例都由三首县分摊,或者轮流做东。各县的支出都来自在田赋上加收的所谓“火耗”。一年中最主要“火耗”来自冬季“下忙”收来的田赋。既已取消,今后去哪里弄钱呢?
己丑水灾带来的难题还远不止这些。当初,元和与长洲、吴县共同申报的是“银米并缓”,但是巡抚衙门的答复口径是“不准缓银,而米独全蠲”,执行的只是实物田赋的蠲免,而对货币田赋仍坚持征收。
这样计算下来,元和县本来可以征收上来的被称作“火耗”的附加税一万五千两银子,“涓滴皆绝”。不但下一年全县所有用度都将“一无所出”,而且仍需上缴一万七千多两银子的附加田赋。后果之严重,连李超琼自己都“未知何以自度”。
关键在于江苏巡抚刚毅。[5]刚毅其人,李超琼最初见到他时,就感觉此人貌似质朴诚恳,而实际“其心历练精明”,做官的道行,确是不同一般。皇帝同意赈灾和蠲免钱粮的谕旨下达后,李超琼每次谒见刚毅,向他“陈述地方情状及征赈之轇輵”时,都觉得这位巡抚大人“以不肖之心相待”。这种不阴不阳的态度,叫人“悒悒无已,欲退不能”。
其实,刚毅向来是不肯相信别人的。于是,他干脆自己微服下乡,察视长、元、吴灾情,还把较远的常(熟)、昭(文)、昆(山)、新(阳)等几个县也捎带都跑了个遍,然后才做出“米全蠲,而银不准缓”的决定。
其中玄机,说来话长。约莫两百年前,大清朝处于盛世,国家财政充裕,康熙皇帝有过一个施惠于民的庄严承诺——“续生人丁,永不加赋”。当时清朝是按地丁人头收税的,康熙要表达的意思是:不管今后人口怎么增加,田赋一律固定不变。
康熙当初的承诺,是为了稳定“满汉一家”的政治局面。后来的历代皇帝也都恪守这一“祖训”,不敢增加田赋。历代皇帝都明白康熙承诺的深意,那就是要记取明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因为明朝的覆灭,直接原因就是苛捐杂税激发民变。
但是,时间长了,总会有自作聪明的人出来问:田赋是正额赋税,既然正赋不能增加,那么,能不能加征些附加税呢?于是,众多的“加征”名目就一一冒了出来。
其中,主要是“火耗”、“平余”和“漕粮附加”三项。
何为“火耗”?有很多地方田赋是折合成银两,以货币方式缴纳的。老百姓交出的多是散碎银两。散碎银两怎么入库呢?得要经过熔铸,经过熔铸便会出现损耗,所以征收时必须多征些,以补足损耗。同样的理由,还有粮食搬运中的跑冒滴漏,存储中的鼠咬雀啄等等。“谷有鼠雀之耗,银有倾镕之耗”说来也通。于是,地方州县通过种种小动作进行超额浮收,留作自用;在田赋征收中,实行“州县存留”政策,允许州县在确保正赋不少的前提下,以“火耗”名义向田户增收附加税,部分上交省、府,部分存留下来,充作包括官员养廉银、衙门运作费、迎往送来酬应款,以及杂役工食、灾赈、工程建设之类的日常用度。至于超征多少?就看各地实际情况了。
何为“平余”?开始,有些省份的不法官员在征收田赋时,暗中通过加重戥头的做法,达到增收目的。作弊多了,朝廷就管不了了。雍正朝以后,索性把“潜规则”变成公开合法的“显规则”,准许在“耗羡”之外,从每百两税银中再提出六钱,成为“平余”。
何为“漕粮附加”?漕粮,是田赋中以实物形式缴纳的部分。附加在实物赋税上的名堂更多,如“随征津贴”、“亩捐”、“按粮加输”等,起初都是临时加派的权宜之计,并无一定章法。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少税”,老百姓反正是唐僧肉,只要有人先发挥点儿创造力,想出一个名目,而后就会有办法一步步把它们变身为田赋外的某种附加税。
有些附加税,不是田赋而胜似田赋,数额甚至超过了正赋本身。附加税赋,除了漕米附加,其他表现出来的都是货币,换言之,就是白花花的银子。
灾后蠲免江苏受灾州县的漕米,是经过皇帝同意,巡抚刚毅也认过账的。漕米毕竟是实物赋税,是每年都要通过漕运发往京都去的正赋。因为连日大雨,都烂在了田里,即使捞出来晒干,也不可能符合漕米的质量标准。这其实是不免也得免的。
但皇帝在蠲赋的谕旨里提到的,还有银子。银子这东西,可是巡抚刚毅能赖则必须要赖的。银子绝不会烂在田里。重要的是作为附加税征收的银子,历来都是省、府、县留作自用的。其中一部分用作地方行政开支,一部分是应付朝廷的额外索取。例如以“分赔”、“摊赔”名目下达的对外战争赔款。当时只是江苏分摊的鸦片战争对外赔款,还不能算太多,再过五六年果然就成了泰山压顶般的大数字了。国力日衰,列强环伺,作为一省巡抚能不未雨绸缪?刚毅留着这一手,坚持银子照收,是体制使然,也是国运使然。
蠲免当年漕米,皇帝的想法体现在他的谕旨中,叫做“以纾民力”,保护社会生产力,争取个“可持续发展”,以维持奄奄一息的大清王朝“万万年”。
但田赋包括漕米和银子,如今,官府免却漕米,却又要照收正赋之外的附加税——银子。情况就复杂起来了。田主们都转身去逼迫佃户,嘴上总挂着一句逻辑性看起来很强的老话——“赋从租出,租由佃完”。既然官府要我缴纳附加税,那你就得向我交租。
“赋”是有正赋,又有附加的;;正赋免却,附加照收。但是“租”不同,租就是租,商定契约时,是不可能区分“正租”和“附加租”的。稻米淹了,那就根据市价折成银子交租。田主没说减,佃户就不能少交。
真正需要保护和纾缓的社会生产力,是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占着人口大多数的佃户。蠲免漕米,听起来“皇恩浩荡”,而他们还在水深火热之中受煎熬!就这样,一项“善政”拦腰遭截,大多数老百姓眼睁睁的巴望完全落空。
受实惠是田主。田主无需上缴当年漕米,还很有可能从以田租的名义收上来的银子中,狠狠捞上一笔。
天灾面前,某某田主深明大义,主动与佃户分享朝廷给的那点恩惠,彼此和谐共生,共渡难关的可能性不是没有,而只可能是个例。普遍的情况显然是,田主们有了堂而皇之向濒临饿死的佃户们伸手索讨租金的充分理由。天灾已使佃户绝收,何来银子!加上他们中能识文断字的人本来就少,又没有言论的平台。于是,社会矛盾陡然激化。
“征既未停,租何能罢?”身为临民之官的李超琼似乎感觉出了刚毅做法的不妥,内心里总是摆脱不了一种不祥之惑:“顾此汹汹,未知所底。”
李超琼在溧阳县任上遭遇过旱、涝两次大灾,或蠲或赈,积余荡然。刚到元和知县任上时,他还惊讶地发现,元和到底是首县,衙署里书役之多,酬应之繁,都数倍于溧阳。这些人都是要银子去养的呀!
县衙里陆衡甫、卜菊生两位经验老到的钱粮师爷,看出元和县财政形势即将陷入绝境,便双双以“不能为无米之炊”为理由,提出辞职。两位师爷都是元和县前任留下的老人,李超琼怎么留都留不住,只好亲自备酒为他们践行。
到任第三个月,元和县财政“用度告竭”。
李超琼以前曾向一位叫陈紫钧的有钱同乡借过钱,而且一直没有能力偿还。“前逋未偿”,再去借钱是最失脸面的。但他满以为“故交无炎凉态”,还是硬着头皮,向陈紫钧发去电报“乞贷”。等了几天,得到答复,八个字:“家用浩繁,不能通融”。最后,李超琼还是从山西存义公商号里“借银万两,以为署用”。李超琼出身贫寒,一生耻于言穷。当时他“窘状兼迫”的状况,只在日记里有记,从不对人说。因为即使说出来,也必定“人皆不我信”。
上报请蠲申请后,苏州府三首县要将己丑涝灾的经过和勘荒结论登记造册,同过司、道衙门,再督、抚衙门,层层向上呈报,再经过部议,最终奏请光绪皇帝批准;而后再由部至督、抚,而司、道,返回到州、县,才算落实。走完整套程序,是需要相当时日的。这段时间,正值秋粮征收,县域内各乡,聚众滋事事件突然增多。十二月初七,县丞江甸平在斜塘“为乡民殴辱”。初十,“甪直乡民滋事者众”。十三日,斜塘“滋事之乡民麇集甚重”。十四日,甪直又发生“纠众抄毁”之事。十七日,蠲免批复终于下达,元和全县停征漕米。各乡一时反应平静。李超琼松了一口气,以为民力终于得纾缓,矛盾总算可以平复。
转眼年关将近,十二月十九是封印日。元和县的封印典礼在辰时举行,一派祥和。谁知,午后刚过,又有成群的乡民聚集在县衙门前告状。
朝廷降旨开恩蠲赋,乡民不感戴皇恩,还打什么官司?问了才知道,来的多为佃户。佃户们抓住田主为催逼交租,常挂在嘴上的那句话“赋从租出,租由佃完”,向官府诘问:既然今年朝廷蠲征漕米,田主不用向官府交赋,那么,为什么佃户还要向田主交租呢?不仅如此,朝廷降旨之前他们向田主交的租米,也都应该退还!
二十三日,陈墓乡民聚众滋事,要求田主退还已经收取的地租。
二十九日,邻县吴江也传来乡民聚众滋事的消息。
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田主是田契的持有人,向官府交税纳粮,乃是天经地义的千年惯例;佃户从田主手里租用土地,按约交租,也是天经地义。
因为天灾,皇帝仁慈,蠲免钱粮,本意是减轻百姓负担。谁知这一蠲免,亏了朝廷,却只肥了某些田主,对佃户却毫无补益。似乎官府为田主看家护院还不够,还得直接去充当田主压榨残害佃农的打手!
年末辞岁时,李超琼“百为竭蹙”,郁郁寡欢。“静坐思之,殊少乐趣”。[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