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华文教育有式微的倾向,这是过去许多有识之士已看到并大声疾呼寻求应对措施的问题。许多人殚精竭虑,寻找原因,有的认为是菲律宾华校教师待遇偏低,因而想了许多办法来提高教师待遇,几乎动员了菲华社会全社会的力量、宗亲会、校联、宗联、华文记者会、首都银行等等都纷纷出钱以助,设立奖教金、奖学金、助学金,结果真是成绩不菲。也有的认为是菲律宾华校师资过于缺乏,因而从大陆、台湾引入一批教学经验丰富、深谙教学法的专家前来训督,既编撰教材,又传授教学要诀,在具体细节上总结了大量的经验,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果也确有许多可圈可点处。还有的提出菲律宾的华文教育当以设立自己的师范学院为出发点和归宿,现虽未付诸实施,但用心是良苦的。总而言之,菲律宾的华文教育近些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教师队伍壮大了,学生的华文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是,我们觉得所有成绩的取得,并不仅仅是上述努力的产物,而且这些成绩的取得也并不意味着菲律宾华文教育从此将走出低谷、走向新生。促使华文教育能取得成绩还与中国近些年来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地位的提高等客观因素有关。学习华文在目前实际上已不仅仅是全球华人的追求,同时也深深地吸引了不同肤色的外国人的兴趣,许多外国留学生不远万里到中国学习汉语已是大家所有目共睹的。当然这其中有看重中国庞大的市场,想通过中文更便利地与中国做生意者,更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人是在服膺中华优秀文化而不断加深学习汉语的兴趣的,让素来使用拼音文字的外国人来学习表意的方块文字,其难度之大不难想见。但目前却不乏既识方块汉字,又颇谙练中国礼仪风俗的白皮肤、黑皮肤“中国通”。受这种客观因素影响,菲律宾华文教育会有所起色当也是必然趋势。但为什么说菲律宾华文教育还不能走出低谷、走向新生呢?关键在于菲华社会文化的认同存在极大歧异。不少人把华人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与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对立起来,把认同于西方文化放于至上的地位。他们认为西方文化能促进经济发展,而中国文化落后僵化,因而从心底里厌弃中国文化,不少人让子女学中文,也仅止于要求会认中国字,将来便于与中国做生意。事实上,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不试图从文化本身上了解中国文化,是很难深入领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因而也很难学好或教好华文。
我们理解要从根本上振兴华文教育,必须首先树立两方面的坚定信念。一是必须全面树立教师与学生认同于中华文化的信念,这对于进入华校的炎黄裔胤而言,尤当如此。中华文化是我们的根,我们有深入地认识它、批判地接受它乃至发扬光大它的责任与义务,只有深切地认识本民族文化的人才能超越自我而吸收他民族的长处。二是必须树立教学相长的信念。我们过去在教的方面多有建树,许多教师亦兢兢业业,孜孜以求,但却发现“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学生经常不甚明了学习华文的意义,本身就排拒中华文化,自然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反过来,有的教师可能也没有把华文教育作为自己的事业,消极应付,使学生无所收益,乃至有学校教师责怪学生家长、学生家长抱怨学校教师等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这其中有时包含了学生家长过于急功近利,学校教师过于把教育当作谋生手段等因素。说到底这需要致力协调好师生双方的关系,这亦需要师生双方共同来努力,教风与学风经常是相互影响的。即使是古代大教育家孔丘能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三千子弟中也只能出七十二贤人而已,像子路、颜回在从师过程中,能够形成对老师“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的认识,当为教育成功的一种理想境界。
(原刊《世界日报》1998年2月26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