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悉菲律宾“华文师范学院”正在筹建中,尤其为筹委会给该学院确立的诸多原则感到高兴。如“三不能”原则,即不能带有任何政治性的、意识性的、宗教性的倾向色彩;不能由任何一个人、大小团体、社团或学校所占有、控制或操纵;不能黑箱作业、故步自封、争权夺利、争名夺位。这实际上是树立起了兼容性、开放性和公开性的原则,这确是教育发展的先决条件。过去菲华教育有蓬蓬勃勃的发展,但经常因为或多或少地背离了这三条原则,已制约了其本身的成效。
“华文师范学院”筹委会打出“能传授中华文化的灵魂”的旗帜,我以为这是抓住了办好华社教育的关键。过去我们在这方面也存在偏颇。有人认为会汉字的人就可以教华文,华文教师时常也以教会学生识汉字、用汉字造句和连成文章为全部责任,其结果导致华文教育一直被注重应用价值的家长和学生视为负担,学生习趣不但不高,经常还表现出抵触情绪。华文教师不但经济待遇不高,在社会上也没有地位,师资流失现象十分严重。
我们理解,若做到“能传授中华文化的灵魂”,当可把华社教育大大向前推进一步。对于教师而言,要做到“能传授中华文化的灵魂”,就必须对中华文化体系有系统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只有具备较为博大精神的中华文化体系的背景知识,才能培养起自己从事华文教育的兴趣和使命意识,也才能进而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有限的时间内循循善诱地对待学生,使其能举一反三,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过去不少人一直抱怨华校教师工资一直偏低,这是华文教育走入低谷的主要原因。我们以为,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回顾中国历史,凡是教育取得较好发展的时期,凡是能在教育上取得卓越成绩的历史人物,都未必是高薪所促成的。事实上,中国历代教师薪俸一直偏低,他们总是以“穷书生”的面貌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单说明清时期的基层,许多私塾教师薪俸微薄,但他们却把教育视为最神圣的事业,他们确是把握了中华文化的灵魂,并孜孜不倦地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群,中华文化的辉煌和博大凝聚了他们的无限心血。因此,要让教师做到“能传授中华文化的灵魂”,高薪固然是必要的,但更重要是的要让他们具备甘舍己利而愿充历史脊梁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奉献精神。
在目前菲华社会,举有“能传授中华文化的灵魂”的师资尚存,但其中许多已退出教学第一线,有的或许已成为商界的佼佼者。我们以为,筹办菲律宾“华文师范学院”似乎可以沿着这样的路径发展:首先不必一开始就一味求大求全,应以“能传授中华文化的灵魂”汇集同道,觅师标准宜严不宜宽,贯彻“宁缺毋滥”的原则,有多大的阵容做多大的事,一步一个脚印。我们可以集中精力,根据菲华社会的实际情况编撰一些教材,但切不可以为编撰教材能一步到位,也不可以为有了一套相对实用的教材就可以一劳永逸。对于相对高层次的师范学院,也许教材仍只能作为教学活动的一种辅助。倘若教师完全以教材照本宣科,很可能他并不具有“能传授中华文化的灵魂”的能力,对于汇集到的教师,必须经常组织有深度的教学科研活动,建立起抒发学术见解的园地,并争取以丰厚的稿酬来激励这种学术探讨,这可以被看作是推动教学研究的一种权宜之计,也可以被看作是启动学术研究时期的一种润滑剂,至于招收的学生,当是对中华文化已具有较浓厚兴趣者,对象当包括华人和菲人。我们的办学宗旨是提供华文师资,但不宜把培养目标定得过于狭窄,华文师范学院也应设置现代科技方面的课程,因为中华文化仍处于发展过程中,只有不断吸收现代科技知识,中华文化才能历久而弥新。从社会需要方面看,也许掌握了中华文化灵魂的人,更具有了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的内驱力,这样学生就不会把学习华文看成是一种负担,反而会成为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的助推力量。只有这样,我们的华文师范学院才能办出生机、办出活力,也才会有较广阔的前景。
(原刊《世界日报》1998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