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一)藏族的来源
1.关于藏民族的生存环境
藏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科学考察证明青藏高原由沧海变成。这片神奇土地并非在一朝一夕形成,而是相当缓慢地变化着,近几百万年的地壳变动,才使高原隆起,从而成为现今地球上最高、最年轻的内陆高原。高原面积约25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1/4强,北起昆仑山脉、阿尔金山及祁连山脉,南抵喜马拉雅山脉,西至喀喇昆仑山脉,平均海拔4000千米,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达海拔8848米,因此被称为“世界屋脊”。行政区划包括了今天的西藏、青海两省(区)的全部,以及甘、新、川、滇等四省(区)的部分地区,藏族人主要就生活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藏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很早以前,这里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海,海涛卷起波浪,搏击着长满松柏的海岸。森林之上,重山叠翠,云雾缭绕;森林里面各种奇花异草争奇斗艳,成群的斑鹿和羚羊无忧无虑地在嫩绿茂盛的草地上自由奔跑,三五成群的犀牛迈着悠闲的步伐,在湖边饮水;杜鹃、画眉和百灵鸟,在树梢间跳来跳去欢乐地唱着动听的歌曲。可有一天,海里突然来了一条巨大的五头毒龙,它搅起万丈恶浪,恣意地摧毁着花草树木。生活在这里的飞禽走兽们都预感到灾难的到来。于是它们开始四散奔逃,可它们往东边跳,东边森林倾倒、草地淹没;它们又涌到西边,西边也是狂涛恶浪,打得谁也喘不过气来。正当飞禽走兽们走投无路的时候,突然,大海的上空飘来了五朵彩云,变成五部慧空行母,她们来到了海边,施展无边法力,降服了五头毒龙。妖魔被征服了,大海归于平静,生活在这里的飞禽走兽们对仙女顶礼膜拜,感谢她们的救命之恩。众空行想告辞回天庭,怎奈众生苦苦哀求,要求她们留在此间为众生谋利。于是五仙女发慈悲之心,同意留下来与众生共享太平之日。五位仙女喝令大海退去,于是,东边变成茂密的森林,西边是万顷良田,南边是花草茂盛的花园,北边是无边无际的牧场。那五位仙女,变成了喜马拉雅山脉的五个主峰:祥寿仙女峰、翠颜仙女峰、贞慧仙女峰、冠咏仙女峰、施仁仙女峰,屹立在西南部边缘之上,守卫着这幸福的乐园。为首的翠颜仙女峰便是珠穆朗玛,她就是今天的世界最高峰,当地人民都亲切地称之为“神女峰”。
2.藏族的族源和形成
藏族的族源问题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文化之谜,可谓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体有十多种说法,但其中许多说法已被考古学的发现所驳倒。在藏族民间广泛流传的则是猕猴变人的传说,不仅老百姓在口头上讲述这个传说,而且它还被记录在古老的经书中、绘制于壁画上。这个传说是这样的:相传普陀山的观世音菩萨,给一只由神变来的猕猴授戒律后,命它从南海赴西藏雪域高原修行。这只猕猴来到雅隆河谷的山洞中潜修慈悲菩提心,一个女魔施尽淫欲之计,引诱它说:“我们两个结合吧!”猕猴回答:“我是观音菩萨的徒弟,受命来此修行。如若与你结合,就会破了我的戒行。”女魔说:“你如果不同我结合,我就只好自尽。因为我前生注定要降为妖魔,你我成不了恩爱夫妻,日后我必定成为妖魔的妻子,并生下无数魔子魔孙。那时,雪域高原将成为魔鬼的世界,万千生灵将遭残害。所以,希望你答应我的要求。”与女魔结成夫妻会破戒,若不与女魔结合又会造成大的罪恶。内心矛盾的猕猴返回普陀山,请示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说道:“这是上天之意,是吉祥之兆。你能与她结合,在雪域高原繁衍后代,是莫大的善事。作为菩萨,理当见善而勇为,速与女魔结成夫妻。”猕猴与魔女结成伴侣后,生下了6只小猴,它们性情与爱好各不相同,在果林中各自寻食生活。3年后,当猕猴前去探视子女们时发现,它们已繁衍为500只,林中果实即将枯竭,生活凄惨。老猕猴便再度返回普陀山求助于观世音菩萨,并遵圣者之命从须弥山取出天生五谷种子,撒向大地,大地不经耕作便长满各种谷物。猴子们因为得到充足的食物,尾巴慢慢地变短了,也能说话了,逐渐地变成了人,这就是雪域高原上的先民。传说终归是传说,但远古的传说竟能与达尔文的猿猴变人的进化论不谋而合,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西藏的泽当,就是以“猴子玩耍之地”而得名。泽当的藏族人会告诉你:那猕猴住过的山洞,就在附近的贡布山上。离泽当3公里的撒拉村,是藏族传说中的第一块青稞地。至今,每逢播种季节,人们都要到这里来抓一把“神土”,祈求祖先保佑丰收。
上述的传说,在一定程度上暗合了进化论的观点,而依据考古资料和古代文献来看,藏族具有悠久的历史,青藏高原自古以来就有人类活动,像许多经历石器时代的先民一样,他们先经过群居采集、狩猎生活阶段,逐步学会了饲养和农耕。后来居住在雅鲁藏布江南岸的泽当一带的原始人群分成斯、穆、桐、东或者加上查、楚两个氏族,总为四或六个氏族。据说所谓“六父王天神”的后代聂赤赞普从天降到地上,做了“六牦牛部”的赞普,并建造了第一座本教寺院——雍仲拉孜寺。关于这位赞普也有一个神奇的传说。相传公元前237年的一天,雅隆河谷的牧人在赞唐廓西发现了一个英姿勃勃的聪慧青年,他的言行举止与本地土著人不同,放牧的人们回聚居地请示如何处置这位男青年。长者派出12个颇为聪明的苯教教徒上山,盘问男青年从哪里来。男青年用手指了指天,长者及教徒们以为这青年是从天上来的,是“天神之子”,格外高兴。12人中为首的便伸长脖子,给这位“天神之子”当轿骑,前呼后拥地把他抬回部落,并把他神化,说他是色界第十三代光明天子下凡,一致拥立他为部落首领,并人们尊称他为“聂赤赞普”(藏语中,“聂”是脖子的意思,“赤”是宝座,“赞普”是英武之王)。因为他是被牧人驮于颈上请回来的,故称“用脖子当宝座的英杰”。聂赤赞普由此成为吐蕃部落的第一个首领,他很快统一了雅隆部落,并由此确立了王位父系继承制,吐蕃开始进入阶级社会。再下传七代,到止贡赞普时,内部矛盾激化,止贡赞普也被大臣洛昂所杀。后来其子杀死洛昂,并迎接二哥恰赤回雅隆执政,重新巩固了雅隆部落的统治,并为止贡赞普建造了陵墓——吐蕃历史上第一座陵墓。
吐蕃部落发展到公元6世纪时,已进入奴隶社会,经济、政治力量已相当强大,至吐蕃32代赞普朗日伦赞时,他率兵北进,兼并强邻,扩大领地。公元600年征服苏毗,一统雅鲁藏布江南北,势力范围扩展到南达雅隆、达保,东到工布、娘波,西达藏地、朱孤,北至苏毗之北。但由于部落内落矛盾爆发,公元629年,朗日伦赞被旧贵族毒死,于是,统一高原的重担便落在他的儿子松赞干布肩上。松赞干布少年登基,十三岁时便当了吐蕃部落的第三十三代赞普。他年少有为,又有几个得力的大臣当帮手。便先平息内乱,巩固王权,确立了赞普专制的政体。公元641年,松赞干布在通过精心准备后发兵象雄,并最终完成了统一西藏的大业,此后松赞干布迁都逻些(今拉萨),积极采取措施发展经济,制定法律,统一官制、兵制,划分军政区域,任命官员、派遣将领,建立了统一的吐蕃奴隶制政权,出现了西藏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吐蕃王朝。
吐蕃王朝初建时期,其统治区域与今西藏自治区的地域大致相当。吐蕃王朝建立后便逐步开始向四周进行长期的军事扩张。处于吐蕃东部的唐王朝,对于吐蕃来讲是最具有吸引力的目标之一。当时的康区地处吐蕃与唐王朝的中间地带,是吐蕃与唐王朝相接触的必要通道之一。因而康区既是吐蕃征服的目标,又是吐蕃进一步向东扩张的战略后方,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此后吐蕃先后攻灭党项、白兰、吐谷浑占领党项诸羌之地,并蚕食了西域与唐朝之间的中间地带,将其版土向东推进到今岷江上游、大渡河上、中游一带。至公元682年左右,今康区已“尽为吐蕃所辖”,公元783年,唐蕃双方订立清水会盟,重新划定边界。大体将黄河以北贺兰山区划作闲田(即军事缓冲区),黄河以南从六盘山、陇西,沿岷江、大渡河,南抵磨西诸蛮(今云南丽江地区)划线,以东属唐,以西属吐蕃。从此,吐蕃东部疆域扩大到今青海全境、甘肃大部、陕西西部、川西高原及滇西北高原等辽阔地区。
公元7世纪初,强大的统一政权唐朝的建立,结束了中原地区300多年的混乱分裂局面,中国历史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藏族的民族英雄松赞干布兼并10余个部落和部族,在西藏高原实现统一,正式建立了吐蕃王朝,定都逻娑(亦写“逻些”,即今拉萨)。松赞干布在位期间,锐意修好唐廷,吸取唐朝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政治文化成果,并于公元641年迎娶了唐太宗的宗女文成公主,从而奠定了吐蕃与唐朝200余年频繁往来的“甥舅亲谊”。公元710年,藏王赤德祖赞又迎娶唐金城公主,并向唐朝求得《毛诗》、《礼记》、《左传》、《文选》等典籍。公元842年,因达磨赞普灭被刺,引起了吐王室的内讧和部族之间、边将之间的混战,出现众多互不统属的地方势力,并最终在奴隶起义的浪潮中分崩离析。1206年,成吉思汗在中国北部建立蒙古汗国。1247年,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同蒙古汗国皇子阔端在凉州(今甘肃武威)会晤,议定了西藏诸部归顺蒙古汗国和接受所规定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内容,建立了萨迦地方政权建立。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元,并于1279年统一全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政权,西藏成为元朝中央政府直接治理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1260年,元朝皇帝忽必烈(1215-1294)即蒙古大汗王位后,封贡嘎坚赞的侄子、萨迦派五大法王之一的八思巴为国师。1264年,忽必烈设释教总制院,命八思巴以国师身份兼领院事。在总制院(后改宣政院)下,设有“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负责处理和管辖现今西藏大部分地区的军政事务。宣慰使司下面辖有管理民政的万户府、千户所。1265年,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大宝法王、帝师,并通过八思巴举荐,任命了总管西藏事务的行政长官和13个万户府的万户长。1268年、1287年和1334年,元朝中央曾三次派官员在西藏清查户口,还在西藏地区设立了15个驿站,连成通往大都(今北京)的交通线,推行并确立了西藏地方的“乌拉”(意为差役)制度。西藏地区正式归入元朝版图后,中国虽然经历了几代王朝的兴替,多次更换中央政权,但西藏一直处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14世纪中叶,萨迦地方政权逐渐衰落。1354年,以降曲坚赞为首的帕竹噶举派成为西藏大部分地区的统治者,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帕竹地方政权。于是在西藏帕竹时期,元中央政府封降曲坚赞为大司徒。
1368年明朝建立后,基本沿袭了元朝的办法,但同时采用“多封众建”的政策,对具有政治实力的地方诸教派首领均赐以“法王”、“王”、“灌顶国师”等名号。同时,这一时期达赖喇嘛和班禅喇嘛两大活佛系统所属的格鲁派(俗称黄教)兴起,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向明廷入贡,获得明朝中央封赐的“朵儿只唱”名号。先后设置乌思藏、朵甘两个“卫指挥使司”和“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分别管理前后藏、昌都和阿里地区的军政事务。
1644年清朝取代明朝,对西藏的治理更加严密,使中央政府在西藏行使主权管辖的施政进一步制度化、法律化。清顺治皇帝数次邀请五世达赖进京,1652年,五世达赖进京入见。1653年,顺治皇帝颁赐金册、金印,敕封五世达赖,正式确定了达赖喇嘛的封号。1713年,康熙皇帝册封五世班禅罗桑益西为“班禅额尔德尼”,正式确定了班禅喇嘛的名号。自此,达赖喇嘛在拉萨统治西藏的大部分地区,班禅额尔德尼在日喀则统治西藏的另一部分地区。1717年,蒙古的准噶尔军占领西藏,清政府两次派大军入藏,驱除准噶尔军队,收复拉萨,彻底结束蒙古的诸部汗王长期统治西藏的局面,扶持以达赖喇嘛为代表的格鲁派势力,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直接管理。1721年,清朝中央政府在西藏建立了噶伦制度。1725年,清朝在西宁设置办事大臣,两年后又在拉萨设置驻藏办事大臣,代表中央监督西藏地方行政;西藏与四川、云南、青海的区界,也在此时派员正式勘定。1750年,清朝中央政府再次调整管理西藏的行政体制,废除郡王制度,建立西藏地方政府(“噶厦”),规定了驻藏大臣与达赖喇嘛共同掌握西藏事务的体制。1792年,清朝击退了入侵西藏的廓尔喀军。翌年,清朝中央政府在西藏颁行了著名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对西藏地区的官制、军制、边防、财政、司法、户口、差役和涉外事宜等,都作了详细规定,确立了驻藏大臣监督办理西藏政务的职权。西北和西南的藏族地区历来与西藏关系密切,这些地方各民族杂居,清朝政府分别命西宁办事大臣和四川总督直接统辖,管理方法仍沿用元、明的土司制度办理,以后又在西南藏族地区推行了改土归流。《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在颁布后的一个多世纪里,一直作为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的规范。
鸦片战争以后,西藏地区成了英、俄、法、日等国角逐的场所,由于清朝政府腐朽没落,面对帝国主义对我西藏的武装入侵已无力抵抗,取而代之的是同入侵者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如《中英会议藏印条约》《中英会议藏印续约》《拉萨条约》《中英续订藏印条约》等。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遭到包括藏族人民在内的奋起反抗,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1911年,中国爆发辛亥革命,建立了合汉、满、蒙、回、藏等民族为一体的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一如元、明、清三朝,实行对西藏地方的治理。1912年中央政府设蒙藏事务局(1914年改称蒙藏院),主管西藏地方事务,并任命了中央驻藏办事长官。南京国民政府于1927年成立,1929年设立蒙藏委员会,主管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地区行政事宜。1940年,国民政府在拉萨设立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作为中央政府在西藏的常设机构。西藏地方政府多次选派官员参加国民代表大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根据西藏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决定采取和平解放的方针。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就西藏和平解放的一系列问题达成协议,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从此,西藏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1954年,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联袂赴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这次会议上,达赖喇嘛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班禅额尔德尼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956年,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达赖喇嘛就任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
3.甘肃藏族
甘肃藏族主要聚居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散居在陇南的岷县、宕昌、武都、文县等地,人口约50万(据第五次人口普查)。
甘肃历史源远流长,从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考古发现,甘肃很早就有人类活动。先秦时期,羌、戎、氐等民族就活跃在西北各地,他们也正是藏族的主要先民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到夏、商、周时期,羌族文化在与华夏族的交流融合中得到极大的发展,并一度推翻西周政权,势力进入陕西、河南等地。到春秋末年,中原和陕西等地羌人逐渐被华夏族消灭或同化,残部退回今甘肃等地。战国时期,秦人控制羌人,首领无弋爰剑的后裔在甘、青、川、康、藏等地出现了一次发展高峰,社会生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秦汉以后,羌人势力又到达山西河南中原一带,三国时形成了陕、甘地区羌汉杂居的形势,到两晋南北朝时期,羌人乘政权动荡之机东侵,纷纷建立割据政权,其中后凉吕光就占据了今甘肃西北部和青海东部,仇池杨氏占据了甘肃东部和汉中北部,后秦姚苌占据了陕西、甘肃和河南一带。西晋末年,吐谷浑攻入甘青藏区,与羌人发生了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羌族部落纷纷依附,经过近百年的休养生息和发展变化,羌人与吐谷浑、汉人等共同开发这一地区,使得氐人和羌人的文化吸收、融合了丰富的汉族文化,从而社会生产得到长足的发展。
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吐蕃王朝与唐朝共同构建起了友好往来的金桥。九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在内忧外患中分崩离析,而唐王朝的气势也日薄西山,此后的西北地区成为北宋、西夏和綠厮啰等汉、藏政权角逐的政治舞台。12世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灭夏、金统中国,与藏传佛教高僧萨迦班智达进行“凉州会晤”,树起了统一祖国的历史丰碑。14世纪,明朝建立,沿用元代的治藏政策,实行“多封众建,尚用僧徒”的统治政策,在甘、青、川藏族地区设立卫所、实行军政合一的同时,又推行土司制度,由藏汉官吏共同治理藏区,从而使得藏族地区得到较快的发展。15世纪中叶,藏传佛教格鲁派兴起,到五世达赖时,格鲁派确立了西藏地区政治和宗教的绝对统治地位,使得藏传佛教的“政教合一制度”得到空前的加强和发展。在这个背景下,甘肃藏族地区也极力推进政教合一制度,甘肃卓尼杨土司的政教合一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拉卜楞寺也逐渐形成了“政教合一制度”的体系,所有这些对整个西北藏蒙地区的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和文化的交流,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鸦片战争以来,藏族地区遭到了西方列强蛮横的侵略,他们以“游历”“布道”等为借口,在甘肃藏区,搜集情报,窃夺文物、传教等,大肆从事政治和文化侵略。1926年中共党员宣侠父在藏族地区发动群众摆脱了马家军阀的黑暗统治,在甘肃藏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先后在卓尼、肃南拉卜楞等地创立学校,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35年和1936年,在藏族人民的无私支援下,红军越岷山、渡白水、攻克天险腊子口,胜利地完成了长征史上一段艰难的征程。1943年在红军长征精神的影响下,甘南爆发了以肋巴佛为首的大起义,燃起了反抗国民党暴政的熊熊烈火。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大西北,在甘肃藏区有识之士的配合下,完成了和平解放的伟大事业。1950年5月6日成立天祝自治区(县级)。1953年改为天祝藏族自治区(县级)。1955年7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天祝藏族自治区改为天祝藏族自治县,属张掖专区。1961年,撤张掖专区后属武威专区,现属武威市所辖。1953年10月1日建立甘南藏族自治州,从此甘肃藏族步入新的历史发展轨道。
二、甘肃藏族的饮食风俗
甘肃藏族地区也被称为安多藏族,因大多经营畜牧业或半农半牧的经营方式,加之特殊的地理环境,他们耕作一种叫“青稞”的农作物。将青稞炒熟后磨成面粉,就成了我们常说的“糌粑”。因而,糌粑也就成了藏族人民的最主要的食物。除糌粑之外,还有奶茶、油条、酸奶及种类肉食和面食。
(一)糌粑
藏族人一日三餐基本都离不开糌粑。糌粑也被称为炒面,是将青稞经晒干炒熟、磨细而加工成的面粉。吃糌粑时,先往碗里放上适量酥油、曲拉、糖等,然后冲入滚烫的茶水以便融化酥油,再加入糌粑,用中指将炒面向碗底轻捣,以免茶水溢出碗外;然后转动着碗,并用手指紧贴碗边把炒面压入茶水中;待炒面、茶水和酥油拌匀,用手捏成团,你就可以享受美味可口的酥油糌粑了。吃糌粑一般不用筷子、勺子,只用手抓。糌粑比小麦更富有营养,而且还便于携带,只要在怀里揣个木碗、腰里挂一个“唐古”(糌粑口袋),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有水就可以吃上喷香可口的糌粑了;或者也可以先把糌粑拌好,装进糌粑口袋,饿了就可以随时从口袋里抓把糌粑吃。
每过藏历年时,家家都在柜子摆着一个“竹索琪玛”(放糌粑的木斗),里面放满了青稞糌粑和蕨麻(人参果)等,有亲朋好友来拜年时,主人便端来“竹索琪玛”,客人用手抓起一点糌粑,向空中连撒三次,再抓一点放进嘴里,然后说一句:“扎西德勒”(吉祥如意),以表示祝福。
(二)酥油茶
藏族地区有句俗语:“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藏族人非常嗜好喝酥油茶,有一则民间爱情故事这样记载酥油茶的来历。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叫美梅措的漂亮姑娘,她是藏族辖部落土司的女儿,她在劳动中与另一个怒部落的土司的儿子文顿巴相爱,但由于这两个部落在历史上因械斗而结下了冤仇,辖部落的土司便派人杀害了文顿巴,在为文顿巴举行火葬仪式时,美梅措跳尽火海为心爱的人殉情。于是美梅措在内地化为茶树上的茶叶,而文顿巴则在羌塘变成了盐湖里的盐,每当藏族人打酥油茶时,茶和盐便可再次交融、相依相偎在心爱的人怀里。还有一种说法与文成公主有关。据说,文成公主入藏后,很不适应藏族人以肉食为主、多腥膳的饮食习惯,牛羊奶的气味也让她很难受。为了生存,她想出一办法,就是在早餐的时候,她先喝半杯奶,再喝半杯茶,感觉就好多了。再后来为了方便,她就干脆把茶和奶放在一起来喝。久而久之便养成了这种习惯,即在喝茶时加上一些奶和糖,这就是最初的奶茶。这种做法逐渐引起宫中群臣权贵的效仿后,便在民间迅速传播开来,饮茶之风盛行至今。
酥油茶是用熬成后的砖茶水、盐巴和酥油制成的。打酥油茶是在一个特制的酥油桶内,先将茶叶或砖茶用水久熬成浓汁,再把茶水倒入“董莫”(酥油茶桶),再放入酥油和食盐,用力将“甲洛”(一种活塞式的棍轴)上下来回抽几十下,搅得油茶交融,然后倒进锅里加热,便成了喷香可口的酥油茶了。也有简单的方法,就是将砖茶、水、盐巴一起倒入茶壶或锅内,用文火慢熬,待茶色变浓加入牛奶,烧开即成。但不管哪种方法,在倒茶时要轻摇茶壶以便茶水与奶子均匀,然后随喝随倒。酥油茶不仅可以滋补身体、提神解渴,还能产生热量、御寒充饥,是高寒地区的最佳饮料。当然喝茶就有喝茶的讲究,当客人坐定后,主人会取出瓷龙碗,给客人斟上酥油茶,当然斟茶时茶壶底不能高于桌面;喝茶前用无名指沾茶少许,弹洒三次,表示敬天地神佛。客人喝茶要慢慢饮用,用嘴轻吹茶面浮油,分饮数次,饮大半,留小半,不能太急,不能一口喝干,不要发出响声,否则会说你是“驴饮”。客人边喝主人边给你添加,客人的茶碗总是斟满的。如果你到藏族人家去做客,主人便会用清香可口的酥油茶,恭敬地招待你。你大可不必客气,你喝得越多主人越高兴,相反,如果你拒绝,主人可能会认为你没有礼貌。
(三)酥油
酥油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的乳制品,牦牛奶制的酥油尤其受到大家的喜爱。酥油色泽鲜黄,味道香甜,口感极佳,冬季的则呈淡黄色。羊奶制成的酥油为白色,光泽、营养价值均不及牛酥油,口感也逊牛酥油一筹。酥油滋润肠胃、和脾温中,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颇高。在食品结构较简单的藏区,能补充人体多方面的需要。
提炼酥油俗称“打酥油”,工具比较简单:一个盛有适量水的大盆,一只高及人胸的木制酥油桶。酥油桶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圆柱状的木桶,桶身要用金属箍或竹、藤箍、牛皮箍等箍紧;二是“甲洛”,一块比木桶内径略小的厚木板,上面掏有三角形或方形的五个孔,其中四孔均匀地分布在木板的各对称部位,中间的方孔上固定着一根高出木桶1尺左右的木棍;三是一个与桶外径相等的木盖,“甲洛”柄从中央的圆孔中伸出。制作酥油时把滤净的鲜奶倒入酥油桶里,使之略微发酵,然后用两手握住“甲洛”的木柄,用压“甲洛”使之下沉桶底;再放手使之恢复。如此反复近千次,使酥油从奶中分离,浮于表层。这时就可以把酥油捞起放入盛凉水的大盆里,用两手反复捏、攥,直至将酥油团中的杂质除净为止。打酥油的劳作虽然单调、枯燥,费体力,但却需技巧。因而在打酥油时,勤劳的人们一般都会用歌声伴着劳动。
酥油和糌粑是最方便的食物。出门时,带一袋糌粑、一盒酥油、一块茶、一口锅,遇到有牛粪、有泉水背风向阳的地方,随处可以烧茶进食。这是最典型的、最常见的高原野餐。
(四)手抓肉、风干肉
手抓肉是藏族比较高级的食品。藏族人食肉很有特色,牛羊宰杀后,第一顿要吃胸叉肉和血肠、面肠。血肠是把一些肉丁调料与血拌匀后灌进小肠制作而成的,食用时把装好的血肠放到开水锅里烹煮,到血将要凝固时捞出,用刀切成适合长度,然后捏住两端边吮边吃,若在血肠中加入切碎的羊肝,不仅味道鲜美脆嫩,而且具有益气、补血、增智的功效。如果把切碎的羊油加上调料和面粉一起拌成絮状,再把它灌入到羊肠中,就制成了面肠。除煮食外,还可将煮熟的面肠切成段,在火上烤着吃。其他部位则切成大块,煮肉时有个讲究就是要使肉熟而不烂,这样就可保证鲜嫩可口且能使营养留在肉中。吃时一手持刀,一手抓肉,所以叫手抓。如果你到牧场去做客,热情好客的牧人会在现场宰羊,并生火架锅,注水并加入盐巴、花椒等作料煮沸,然后把大块的手抓肉放入水中,煮到肉面的血色刚刚消失时,就可食用,这叫“开锅肉”,味道鲜美无比,尤以胸叉肉为最好,所以往往留给贵客。
(五)灌汤包子
灌汤包子俗称藏包。把肥美的牦牛肉捣成肉泥,加入少量葱、姜等调料,并掺加适量清水。用热水和成的死面擀薄作皮,包捏结合处留一小口,便于蒸汽水注入包子内,然后上笼蒸熟即可。出笼时包子状如莲花,内含大量鲜美汁水,入口清香而不腻。
此外,在甘南牧区,还有“辛”(藏式点心之一,将糌粑、曲拉、蕨麻粉、葡萄干、大枣、红糖和溶化的酥油混合后冷却结块而成的食品)、“刀什哈”(将羊肉剔骨切碎,和烧红的石头一起装入羊胃烘熟的吃法)、兜卷(将洗净的羊胃囊和外包网状油切片佐以盐巴、葱花,分层铺好卷卷包扎煮熟的吃法)、夹心肝片、灌肺等各种风味小吃。这些食品多来自民间游牧生活,简便易做,味道鲜美,食用方便,反映了草原民族丰富的饮食文化内涵。
三、甘肃藏族的服饰风俗
(一)藏族服饰的源流
从目前发现的考古资料来看,藏族服饰的原形可能是西藏昌都卡若遗址中保存的一些遗物,包括簪、璜、珠、项饰、牌饰、贝饰等装饰物,反映了距今四五千年前的青藏高原土著居民的审美情趣。
到吐蕃时期,藏族服饰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贫富的分化。当时吐蕃赞普的服饰就已经与众不同了。如从反映吐蕃盛世的敦煌壁画来看,君臣服饰就有明显的等级差异,赞普使用的三瓣宝冠箍住的有凹槽装饰的无檐帽,呈红色,通常高于一般人的帽子,而其侍从或臣下则往往戴平顶无檐帽。衣袍更是等级有别,官吏的章饰规定有一等瑟瑟、二等金、三等金包银、四等银、五等铜、六等铁等共十二级,装在三寸大小的盒子里挂在胸前,以区别职位的高低,等等。由于从松赞干布开始的吐蕃与中原的交往密切,为藏族服饰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史载,文成公主进藏时,就带入了大量的花缎、锦、绫罗绸缎与诸色衣料以及大量的金玉器具等装饰品。更重要的是文成公主还带来了种植蚕桑和纺织技术,从而使得吐蕃服饰技艺得到长足的发展。同时吐蕃还在其征服周边小国的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服饰文化,从而形成了藏族内部服饰的差异性。如从文献记载来看,当时东女国居于今四川西北、青海东南一带,其女王穿青毛绫(氆氇)裙,上披青袍,袖长到地,冬穿用文锦装饰的羔裘,发作鬟髻(妇女梳的环形发髻)状,两耳垂珰(耳环),足穿革素(皮靴)。一般男子披发,妇女辫发。附国在今四川甘孜阿坝一带,当时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头戴圆形皮帽,身披氆氇(藏族地区出产的一种羊毛制品,可做床毯、衣服等)、皮裘,穿牛皮鞋;王与酋长以金为首饰,胸前挂着三寸长的金花。而党项国则是纯游牧部落,“服毡袭褐,披毡以为上饰”,四川西北部还有属党项部落联盟的邓至、武兴国等,服饰风俗为头藏乌皂突骑帽,身穿长袍,下着小口裤,足穿皮靴,与今四川牧区藏族服饰相似。安多藏区曾经是吐谷浑人的居所,其贵妇人披锦袍、戴金花冠,发型为辫披于后,饰珠贝等,数量越多表示越为高贵,这一服饰与今安多藏族妇女的服饰大致相同。而这些服饰特征正是今天各地不同藏族服饰的母型。
到元代以后,西藏统一于中央王朝,包括服饰在内藏族文化与中原地区有了更为密切的交流,因而所受影响也更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藏族的服饰中不仅更多地体现出了高低贫富的差异,而且更多地渗入了宗教信仰的内容,如出现仿袈裟色泽的藏袍和印有宗教符号及佛教法宝的装饰品等等。
到了明代,中央在藏族地方设乌斯藏行都指挥使司和朵甘行都指挥使司,管辖今西藏、甘肃、青海和四川西部的藏区,使得藏族地区的纺织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茶马贸易,为西藏输入了大量的布帛、绸缎和纺织成品,再加上当时藏戏的发展,自然就极大地丰富和推动了藏族服饰的发展。
到清朝时,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前所未有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因而包括藏族服饰文化在内的各民族服饰文化不仅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而且也基本定型。现在的藏族服饰就是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完善的结果。
(二)藏族服饰的特点和种类
藏族因大多都居住在高寒地区,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其服饰基本大同小异,在共性的基础上又因地域的差异形成不同的特点。一般来说,藏族服饰的主要特点是宽领、肥腰、长袖管、大开襟、长裙、长靴、金银珠玉饰品等。下摆要长出脚面2—3寸,这与藏区气候寒冷、自然条件恶劣的特点有关,与牧业、农业为主的生产条件相适合的。因藏袍宽大肥长、耐磨保暖的特点,白天可以束带为衣,夜晚可以解带当被。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牧业生产的流动性,则逐渐形成了用大襟、束腰的方式,在胸前留出一个酷似袋子的空隙,这样外出时可存放酥油、糌粑、茶叶、饭碗,甚至可以放幼儿,还可根据冷热袒露右臂或双臂,将袖系于腰间以调节体温,非常便当。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甘南夏河妇女的头饰一般多为“碎辫子”,将头发夹杂黑线或褪线梳辫成数十根细辫,长至脚踝。自头部起,坠一块硬布块,布块上缀上真假琥珀、玛瑙等饰物。自臂部起有一尺许的硬布块,垂及踝部,缀有碗形银质饰物或银元、铜元数行,多至数十枚。未婚女子则梳两根辫子,辫子上缀有红布块,上排缀红珊瑚数行。腰带上挂一银钩或铁、铜钩,叫“雪吉”,原是挤奶时挂奶桶之用,后遂变为装饰品。腰带两侧旁又有一个叫“隆果”的圆形或桃形银饰,下部有一长孔,缚一红绸绿带,颇为雅致。甘肃舟曲地区因气候较暖,妇女常着薄而宽大的黑长袍,上穿一短上衣,腰束黑色或蓝色宽幅长腰带,长袍下摆挽在腰带里,裤子很宽,裤口束起,有些还扎裹腿布,大都头缠折叠成二寸宽的头帕,胸前及上腰部饰以串连的整块珊瑚,胸前戴一个很大的圆形银盘子,绘饰民族图案。
藏族男性服饰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劳动服、礼服和武士服。
劳动服,藏语称为“勒规”。一般在天热时上身普遍穿棉布齐腰短衫,左襟大,右襟小,再穿棉、毛料缝制的圆领宽袖长袍,藏语叫“楚巴”。然后在腰间系上“加差朵拉”(七彩大花带子,用红、绿、青、紫等七色条纹装饰成的毛料长带,长约2米,宽约20厘米),两袖交叉经前腹围系在腰后,腰部形成一个囊带,用来装随身携带的物品。裤子腰围、开挡和裤脚都很宽广,脚穿短统藏鞋,头戴毡礼帽。秋冬季衣裤一般都穿羊皮或人造毛料缝制的长袍,头戴有护耳的皮帽,脚穿长统皮鞋或皮底绒帮的自制藏鞋。
礼服,藏族称为“赘规”,是专在节庆或特殊场合才穿的服饰,一般都选用昂贵的质料精工细做而成,可以说是藏族服饰中的精品。男性礼服一般上衣有内、外衫之分。内衫,藏语称为“囊规”或“对搪”,多选用白色、紫色或浅黄色的丝绸,形式都是齐腕长袖、对襟高领,而且襟边和领口均镶饰有金边或银边。外衫,藏语称“交规”或“崩冬”,选料多为有圆寿、妙莲等图案的锦缎,样式与内衫基本相同,但无袖。长袍的领子、袖口、下摆根据经济条件饰都有不同质料的饰边,可以是水獭皮、豹皮,也可以是虎皮等;镶边宽度尺许,最窄也有五寸,有的还要在镶边上用白皮毛拼成“碯”图案[在佛经和佛寺中,畚字(右旋)亦传写作碯(左旋)。唐代慧林等人认为应以右旋为准],沿镶边内用窄于镶边的传统花色锦缎压边,再用金银扁线镶饰,有的镶三层边,最底层为水獭皮,水獭皮上面是貂皮,最上面是虎皮,长袍的整个下摆几乎都被镶边覆盖。裤子一般是用白萤绸缝制,脚穿皮底绒帮的藏式长统鞋子,穿戴整齐后还要在腰间斜挎龙腰刀,一副藏族男儿的英俊形象和剽悍气质,令人为之倾倒。
武士服,藏族叫“扎规”,一般是头戴狐皮帽,身穿貂皮镶边的氆氇或毛呢楚巴,腰插长刀,身佩挂护身符和长短枪,倍显武士英姿勃发的阳刚之美。
藏族妇女服装多为圆领长袍。长袍齐脚,没有下摆,腰系绸、布等彩色腰带。头戴礼帽,冬天戴狐皮帽。她们的头上梳着许多小辫,然后再结成一个或两个大辫,并用红布做成辫套,上面装饰着各种饰物,如银盾蚌壳、银元、珊瑚、玛瑙等,从背部垂于臀部。有的地方的藏族妇女的头发梳成许多小辫,3、5、7条的称为中辫,从中辫向左右称“泽黎”。按家庭财产多寡,每组发辫末梢,编有幡状“流苏”,长度与发辫本身相等。依次向左右逐渐缩短,称之谓“泽通”,在其下端穿有“流苏”,上嵌金银花、琥珀、碧玉、珊瑚、银质小盾和一排排四方形镂花银牌,中间夹有小珊瑚串。首饰中的上品有金银,猫眼儿、松石、珊瑚、碧玉等。此外,还有松石、珊瑚等,穿以缨络,披于肩上,肩背后有松石、珊瑚的缨络,累累下垂。妇女佩戴的项链非常考究,一般都是用珊瑚、松石、水晶、玛瑙等穿成1~4串,挂在颈部。有钱人家还有镶金、宝石的项链,价值数千元至上万元不等。
男女放牧人还要腰悬投石索,一般都装在怀内,随用随取,比较方便。为了防狗咬,外出时还常常带上马鞭、铁角和打狗棒等。铁角、狗棒系有长绳,收取方便。
天祝藏族的服饰主要特点是袖短、轻便。既适合放牧,又适合于农业生产。衬衣多用绸料,不同的是年轻人选用的颜色艳丽一些,尤其是年轻女性的衬衣制作非常精美别致,衣领有3~4层,每层都使用不同颜色的缎料,衬衣上边也饰寸许的水獭皮或锦边。成年男性或老人则多穿白色或淡色的衬衣,衬衣从脖子到腋下共有四个纽扣,有些在衣边要缝制宽约一寸的金缎边,领部绣有花纹,大襟中上方绣有吉祥图案等。长袍的质料现在一般多选用毛哗叽、黑华呢等。夏季长袍缝制时要加一层里,里料可以根据经济条件来添充,可以是棉布也可以是绸料。冬季长袍里要加缝熟羊皮,藏语称“察日”,衣边一般都饰有2~5寸的水獭皮。
帽子有狐皮帽、礼帽、锦边帽等。藏民尤其喜爱戴“鸽子青”礼帽,也叫“锦边帽”或“四片瓦帽”,这也是本地服饰的独特之处,在其他藏区不多见。这种帽子一般用黑毛呢制成,中央及周围有“人”字形金丝纹样,宽度约为一厘米,上下两边也搭配金线条,四周帽盖随天气冷热能上下卷放,使用方便、美观大方。
四、甘肃藏族的婚姻风俗
(一)历史上藏族的婚姻形式
婚姻与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和组织形式,它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所决定的。在历史上,藏族的婚姻形式比较多,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一夫一妻,这是最为普遍,也是占主导地位的一种婚姻形式。
二是一夫多妻,这种婚姻又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一个家庭中的姊妹都不出嫁,共招一个女婿组成家庭;另一种是家庭中的男性续娶多妻而成为一夫多妻的家庭。除这两种基本方式,还有其他的一些情况,比如丈夫死后,寡妇再嫁给有妻之夫,形成多妻家庭;姐妹中的一个招夫后,另一个也与之发生性关系,造成共夫事实;姐妹中的一个出嫁后,另一个难找夫时并为一家,形成事实上的姐妹共夫家庭,等等。在一夫多妻的家庭中,不以年龄大小或者结婚先后来排高低上下的关系,也不分妻、妾,诸妻在家庭和社会上的地位一律平等。但要由其中一个比较能干的作为主妇协助父母或公婆管理家务,父母或公婆去世后,由她支撑家庭,女婿则成为家庭的支柱。他对外代表这个家庭,对内有决策家中大事之权利。他对诸妻的家庭生活、劳务安排、穿着装饰,特别是性生活等方面,必须一视同仁,才能使诸妻和睦、子女团结、家庭幸福。
三是一妻多夫。这种婚姻形式是兄弟几个共娶一女为妻,即兄弟共妻,但以两兄弟共妻最为普遍,三兄弟共妻则很少。婚后在兄弟中留一个较有能力的人维持家业和赡养老人,其他人则出门打猎、放牧、做生意等,所获得的钱财大家共有,所生子女大家共同养育,不分你子我女。不管与谁所生,一般称其第一个丈夫(多为兄长)为爸,其余的则称为叔叔。在一妻多夫的家庭中,妻子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她不仅要搞好婆媳关系,而且还要处理好各丈夫间的关系。如果她能让兄弟间团结和睦,她便是一位好妻子,就会被社会视为贤妻良母。
除上述三种形式外,历史上还有哥死弟继或弟死哥继,姐死妹继或妹死姐继以及比武争偶和斗智决偶等婚姻形式。
上门女婿不受社会歧视,上门与出嫁在藏族婚姻中是一个道理。这是由老大当家的风俗所决定的。男子到女方上门,就意味着他将成为这个家庭的一家之主,无论对内对外,他就成了这个家庭的代表。因此,当家庭中两兄妹到婚龄时,当哥哥的有时主动提出留妹妹在家招夫,他到别人家当上门女婿。父母也愿意这样做,因为在藏人眼里,男到女家比女嫁男方要强得多,不受欺负和避免婆媳不和之忧。
(二)甘肃藏族的结婚程序
历史上藏族儿女的婚姻都由父母包办,基本没有自主权。在藏族人的传统观念中,父母有养育和处理子女婚姻诸事的权责,子女则有孝敬和服从父母的义务。所以无论是娶媳妇还是招女婿,都由父母做主,子女无权过问。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现在的藏族社会中越来越普遍地实行了自由恋爱、婚姻自主的形式。藏区各地风俗在共性的基础上融入了不同的地域特色和其他民族的文化特色,这里我们以天祝藏族自治县的藏族婚俗为例,将其婚姻过程作一简单描述。
1.提亲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当婚龄子女有了自己的心上人时,男方便要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这是婚姻开始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当藏族人家的姑娘长到二十岁左右之后,便会有人请上能说会道且通晓藏族礼仪的“瓦日哇”(即“媒人”)择吉日来提亲。这一天,“瓦日哇”要带上系有白羊毛的酒一瓶、哈达一条、砖茶一包,这叫“提单瓶”。如果女方家人不同意婚事,便会被婉言谢绝,并退回带来的全部礼物。如果同意婚事,就会打开“瓦日哇”拿来的这瓶酒,大家一起共同畅饮。
2.订亲
提亲并得到女方家的同意后,就进入订亲程序。按照藏族的古老传统,这一仪式是非常重视的,当同意了男方家的提婚要求后,女方家要将合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如果两人的八字不合,女方家就会提出拒绝这门亲事。如果八字相合就说明可以配婚,作为骨头主儿“阿央”(舅舅)也就同意这门亲事,于是女方家便将正式同意婚事的信息转告给“瓦日哇”,“瓦日哇”再转告给男方家。此时男方家就会选定吉日,带上二瓶系有白羊毛的酒、一条洁白的哈达、一包砖茶、一对系有白羊毛的烧馍和一套衣服到女方家,俗称“提双瓶”。这是一个很隆重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正式决定女儿终生大事的日子,还要商量彩礼以及娶亲的日子等,所以女方家一般也要将“阿央”请来。“阿央”在藏族人的心目中地位是很高的,甚至高过女儿的父母,所以具有很高的权威性。“瓦日哇”在他面前要赞扬未来的“木华”(女婿),并回答“阿央”提出的一些关于女婿以及男方家庭的问题,直到“阿央”点头表示同意这门亲事后,“瓦日哇”就会打开从男方家带来的酒,从“阿央”开始,依次按辈分和年龄的大小给女方家人敬酒,每人都来一个“旦智森巴”,即每人喝三杯酒。酒喝过后,就表示这门亲定了,女方家要设宴款待“瓦日哇”。回去时要把男方来的“双瓶”喝完,并在瓶内装上大米、粮食等带回男方家。
3.讲彩礼
订亲后,女方家再择吉日,由“阿央”、“阿爸”(父亲)、“瓦日哇”等到男方家议定彩礼。这是一个十分热闹的场面,届时女方去的人故意将彩礼要得很多,以此为难男方家和“瓦日哇”。而“瓦日哇”则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一边给来讲礼的客人敬酒、唱酒曲,一边不断地央求将彩礼降得少一些再少一些。未来的“木华”也要给客人们敬酒,长时间的跪立炕头“受罚”:一来让他明白婚姻来之不易,要好珍惜;二来增添一些热闹的气氛。最后,在半醉不醉时,由女方的“阿央”定出彩礼的最后数量,男方家“阿央”喝下女方家“阿央”的敬酒后,讲礼之事便告结束。一般按传统风俗,要给岳母送一头乳牛或是一只母羊,表示对母亲用血汗养育女儿的感谢之情。给“阿央”和岳父的礼物一般是一匹三岁走马驹。等男方家将彩礼备齐,选择吉日请“瓦日哇”送到女方家,女方家收了彩礼,至此两家正式订亲了。
4.改发仪式
藏族人在姑娘出嫁还要为其举行改发仪式。改发意味着女儿已经成人可以做母亲了,因而改发的时间和给姑娘梳妆的人都要由“拉红”(“法师”,苯教僧侣)按姑娘的生辰属相来选定。给姑娘梳妆的人要上有双亲、中有丈夫、下有子女、贤慧忠善的妇女。梳妆时,未婚女子和寡妇是不能进入闺房的,闺房中摆放:两把梳齿成双缠有一块白布和一块蓝布的木梳、一碗插有柏枝的清水、一碗牛奶和一盘“五色粮食”(青稞、小麦、油菜、大麦和豆五种粮食相混杂)。这些物品象征着姑娘洁如牛奶的心灵和婚后富裕的幸福生活。给姑娘梳妆的人一般需要两人,一人一边,先用柏枝蘸着清水给姑娘洗头,边洗边把身后的辫子解开,再将头发从顶部分成左右两半,然后再用手蘸着牛奶给姑娘辫细辫子。这些细辫子也很有讲究,要从头顶两则对称的垂吊在脸部两侧,中间留一股头发辫成一条较粗的辫子,并在这根辫子的根部系上“热坚”。之后,梳头者开始用藏语唱起《哭嫁歌》:
戴了“涛热”的姑娘哟!
解开“涛热”就难了,
虽有千古流传的圣言,
太阳和月亮在空中结伴,
雌鹿和雄鹿在山林中结伴,
但姑娘还牵心家中的父母、兄妹,
怎能高高兴兴地出嫁!
“瓦日哇”哟!请送来
一百只羊,一百匹马,一百尺氆毯,
我就能解开头发的“涛热”。
梳妆完毕后戴上“也麻阿锐”(一种被称为大头面的头饰),也麻在背后,阿锐在两腋下。最后取下姑娘的“涛热”,用白羊毛缠绕放置在盛有五色粮食的盘子中,奉置在“佛龛”前面。然后再穿上华丽的藏式多层宽领衬衣和藏袍,戴上用珊瑚、玛瑙、松耳石、翡翠等镶嵌的“格健”,再系上各色绸带,使新娘显得富贵典雅、楚楚动人。穿戴完毕后母亲会在院内的桑炉中煨起桑烟,新娘由负责着装的两位妇女陪伴,绕着桑炉自左至右转上三圈,然后进屋休息。母亲由把白天亲朋好友们送来的衣物等拿出来,让新娘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作为陪嫁之物,连同娘家的陪嫁物一并装箱,只等第二天送亲。
5.送亲
这是婚礼的一个高潮。在姑娘出嫁前数日,女方家的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都要邀请姑娘去自家做客,盛情款待,并给姑娘赠送各种礼物,而在举行婚礼的前一天,大家都要前来贺喜,姑娘家设宴招待客人,而且要确定的送亲的人员。一般来说送亲者都包括自己的亲人、村寨头领、新娘的伴娘和其他亲友等6~20人,除新娘外都称为“喜客”。婆家也同时开始积极准备娶亲事宜。一般来说,婆家要选好1~2名娶亲的人,这俩人是婚礼中关键人物,他们既要能歌善舞、能说会道,还要懂得婚礼礼仪,能够随机应变应付各种不同的场面。“瓦日哇”带上美酒及新娘上马时穿戴的服饰、首饰及其他物品和两个娶亲人一起到女方家。当娶亲队伍到女方家门前时,早有人通风报信,于是女方家的婚礼执事们马上用长桌把娶亲人拦在大门外,并在龙碗内盛满烈酒,娶亲的人们想进门就必须连饮三碗,并能圆满回答守门人提出的带有讽刺取笑意味的各种问题。当然早有准备的娶亲人自然会游刃有余地做好这些事,有些幽默者还会反过来取笑守门人。
按既定的时刻,新娘准时起程,这是一个极其感人时刻。新娘出门前要叩拜自家的佛堂,敬献哈达后倒退出门,然后在送亲与娶亲者的簇拥下告别父母兄弟姊妹,离别之愁让新娘凄极而哭。所以,有句藏族谚语说,“女人出嫁虽为喜事要哭,男人出征虽为愁事要笑。”新娘哭得越厉害越能得到大家的赞美,否则会引来许多逆耳之言。出门时会有人唱祝福的歌:
香烟缭绕升天,婚姻女神下凡。
待嫁的姑娘哟,请听圣言。
太阳和月亮在天空结伴,
雌鹿和雄鹿在深山里结伴。
欢天喜地地出嫁吧,
这是婚姻女神的指点。
新娘出门后,要骑上专门为她准备的母马,然后用白毡衫裹住新娘的全身。这匹马的头一定要朝向山神的方位,以表示对山神的敬仰,也祈求山神保佑自己一生的幸福和平安。举行完这些仪式后,新娘在迎亲队伍和喜客们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向婆家走去,这时送亲的喜客们一般都会放声高歌:
那空中飞翔的三只鸟,前面是美丽的花孔雀;
孔雀虽不是上师,黑眼翎却成了净瓶的装饰;
手持净瓶的上师们,别忘了那美丽的花孔雀。
那空中飞翔的三只鸟,后面是翠绿的布谷鸟;
布谷乌虽不是姑娘,悦耳的啼鸣唱婚嫁歌;
盛装出嫁的姑娘,别忘了那翠绿的布谷鸟。
6.迎亲
迎亲是整个婚礼的又一个高潮,这是男女双方客人比赛或者显示骑技、口才、歌喉、酒量之大小的机会。娶亲队伍出发后,男方家会在送亲队伍的必经之路设下三处“德什格”,即在路旁生上三处火堆,并准备一条哈达、一瓶酒,并由专人看守,以便让娶亲和送亲的客人们稍作休息之用。当娶亲队伍每到一处“德什格”时,守候的人都要将哈达献给喜客中辈分最高的人,并给每个喜客敬酒三杯。到第三个“德什格”处,守候的人都善骑之士,双方人马相遇后,都要保护自己的帽子,以防被对方抢走。当喜客们端起敬酒打“乔卡”(就是用无名指蘸酒向空中轻弹三下)时,守候“德什格”的队伍就会一声呼叫飞身上马,围着送亲人马转上一圈后飞驰而去,同时还不断的发出“欧哈哈、欧哈哈”的挑衅性的喊叫声。喜客们立即跃马追去,抢夺对方的礼帽。如果哪个人被喜客追上抢去礼帽,就会被喜客们传为笑柄。
送亲队伍来到男人家门前时,那里已经摆好了“巴丹”,其上放有用酥油制做的日月等模型,藏语称为“喜玛尔”;一碗插有系着白羊毛的柏树枝的牛奶;一个大盘子,里面盛有若干红枣、糖;一双红筷子;系有白羊毛的两瓶酒和抹有酥油的一对烧馍、一条哈达、一条用粮食撒成“碯”符号的毡。娶亲队伍到达时,男方家的婚礼执事们献哈达、敬酒,喜笑迎接,最后答谢送嫁妆来的喜客后,抬起嫁妆箱边走边唱道:
嫁妆箱子带来了,花花绿绿装满了;
金银财宝带来了,儿女子孙带来了;
吉祥如意全齐了,欢欢喜喜进来了。
然后喜客们端起牛奶碗用柏树枝蘸上牛奶向四方泼洒,再将大盘中的食物撒发给四周的围观者,以此表示吉祥如意。新娘下马时,首先要绕婆家煨好的桑,自左至右转绕转三圈,然后由男方家请来的“拉红”给她念经,并用清水洗手。婆婆让她喝口牛奶,并给她戴上帽子,然后在伴娘陪同暂入洞房休息。
7.摆针线
新娘入洞房休息后,执事们便打开嫁妆箱,开始摆新娘做的针线活和嫁妆,女方家向所有来宾们展示男方家给新娘送的服饰和女方家的陪嫁,以及新娘刺绣的鞋垫、枕头套等刺绣品。新娘的嫁妆与男方家所送的服饰分别放置在两处,经女方家人分别说明后,大家开始取笑男方家给新娘的聘礼。有说“这些鞋穿不到脚上就烂了”,有说“那件衣服活到八十岁才可穿”,也有说“送给的都是当抹布用的布料”,等等,惹得围观者们哈哈大笑,诙谐之语为婚礼增添了不少热闹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