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孕彩(也作白允彩),字居实,平定城里人。明崇祯七年(1634年),山西提学佥事袁继咸选拔孕彩到太原三立书院学习。学习中与傅山结为密友。不久,清军入关,明亡。孕彩潜居本州测鱼村,以教书为名,与傅山及平定诸民族志士秘密酝酿,组织力量,反清复明。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傅山因有反清嫌疑在太原被捕入狱。孕彩得悉,即赶去照料,并多方奔走营救,直至傅山出狱,前后达三月之久。孕彩为文高简有则,于诗沉浸三唐,独辟蹊径,诗作甚多,载《晋四人集》中,并有《测鱼村集》传世。
武全文(1620—1692年),字藏夫,号石庵,盂县西小坪村人。顺治四年(1647年)进士,后授崇信(今甘肃崇信)知县。为官期间,曾引渡河水疏渠灌田,创造水磨,方便百姓生活,其功绩受到吏部主事称誉。累升刑部郎中、平凉兵备道。后迁布政司参议,补山东东兖道缺,不久裁归。恰遇吴藩叛乱于西南,兵部侍郎孙光祖荐其才可用,全文遂赴任湖广。先督赈于郧阳(今湖北郧县),郧阳民众立石歌颂其德;又补衡永郴道布政司参政。后告归乡里,建造“旷观园”一处,与诸子游憩讲学。所著有《旷观园文集》、《旷观园诗集》、《武氏家学汇编》等书。
武承谟,字邵孟,号逸溪,武全文之孙。承谟自幼聪明好学,遍读经史百家之书。康熙三十九年中进士,任大庾(今江西大余)知县,后补新安(今河南新安)抚军。康熙皇帝巡视直隶,承谟被保荐,康熙特意召见欲面试其才学。康熙亲自出题限韵,命他以“闺怨”为题,限溪、西、鸡、齐、啼韵,兼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两、丈、尺、双、半十八个数量词分春、夏、秋、冬四季作四首诗,要求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承谟“随笔缮写,不假思索”,被康熙钦定为“天下第一才子”,并给予优厚赏赐,承谟由此声振一时。承谟的才学为当时朝野所赞许。所著有《尚志堂诗草》、《逸溪堂稿》、《客窗质语》等书流传于世。
王珻(1670—1742年),字韫辉,号石和,盂县芝角村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因其“学养深醇,故为名公卿所重”,被荐任三朝国史官纂修官。后以原品级归里。雍正二年(1724年),王珻任晋阳书院山长。掌教十余年,从学者甚众,多达千百人。生徒中登甲乙科者百余人。诸生为其立教泽碑于三立阁。死后奉祀于此。王珻为有清一朝著名古文家,“大河以北,未之先也”。所著《王石和文》九卷收录于《山右丛书初编》。
窦瑸(1715—1802年),清代名将,平定东关人。乾隆七年(1742年)联捷武进士。历任江西瑞州铅山营都司、福建陆路提标后营游击、台湾城守营参将、登州总兵及贵州、湖广提督等职。他为官廉正,治军有方,在建设和巩固边防、维护地方治安方面建树颇多,因而备受皇室恩宠,于乾隆五十年(1785年)和嘉庆元年(1796年)两次赴皇宫参加“千叟宴”。告老还乡后,为振兴家乡教育,捐资重修冠山书院,新筑仰止亭,并置大批教学用具赠与书院。现台南郑成功纪念馆中立有其遗像。
张佩芳(1732—1793年),初名汝芳,字荪圃,号卜山。平定城里人,后迁居大阳泉村。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中进士。历任安徽歙县、合肥县令,寿州、泗州知州。佩芳不仅具有卓越的政治才能,而且知识广泛,学问渊博,通晓天文、地理、历代制度沿革,精于考据,喜好藏书。从政余暇,著书立说,为后人留下很多珍贵文化遗产。其主要著作有《陆宣公翰苑集注》二十四卷、《平定州志考误》一卷、《歙县志》一卷、《黄山志》一卷、《公余杂谈》三十卷、《社仓考》一卷、《春秋世系》、《榆关考》等。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续修《平定州志》时,张佩芳为各卷撰写序言。其裔孙张穆在《先大父泗州府君事辑》中为他整理撰写了《张佩芳年谱》。
田嵩年(1788—1836年),字季高,号梦琴,盂县北关村人。田兴梅之子。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进士。历任庶常、翰林院编修。嵩年少时聪敏,7岁能诗。13岁随父宦迹滇南。嘉庆十五年(1810年)以优行贡成均(国子监)。考取八旗官学教习,留都供职,依户部尚书黄钺门下,为掌文翰之事。道光三年(1823年),蒿年奉旨南书房行走,两遇京察(考核京官的制度)皆列一等。道光八年(1828年),奉命到广东任正考官,所取学生皆名士。应聘为晋阳书院主讲,主张后文艺而先品行。后又供职南书房行走。道光十三年(1833年)大考翰詹,钦取一等第一名,授翰林院侍讲学士,复任日讲起居注官。第二年改任奉天府丞兼学政。任职期满,升顺天府(今北京市)尹,不久而卒。后崇祀晋阳三立阁。著有《季文诗抄》、《遁翁苦口吟》等。
张穆(1805—1849年)字石州,祖籍平定上城,后迁居大阳泉村(今属阳泉市郊区)。(图21)清代爱国思想家、地理学家、编辑大家,杰出的文化名人。他生在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凡六艺百家、训诂史策,无书不读,学业因此大进。他蔑视功名仕途,专攻学术,潜心著述,在十九世纪中叶中国大门逐渐为西方列强打开之时,他敏锐地从文字训诂转向有益于边境防卫的地理考据,治学严谨,考证精详,著述颇丰。著有《延昌地形志》、《蒙古游牧记》等。还从《永乐大典》中画出《元经世大典西北地图》,送好友魏源刻入《海国图志》。他还撰写著名的《海疆善后宜重守令论》,赞颂另一好友禁烟英雄林则徐。《蒙古游牧记》为其代表作,该书被翻译成俄、蒙等国文字行世。由于国事和家事的纷扰,加之拼命著述,身体过分劳损,终于积郁成疾,于道光十九年(1849年)中寿而殁。
清朝灭亡至今近百年的时光里,阳泉仍是名人辈出的时期,但最为耀眼的是高长虹和石评梅。
高长虹(1898—1954年),盂县西沟村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过较大影响的文学社团“狂飙社”的主将,山西较早结识鲁迅并在鲁迅直接培养下成长起来的进步作家。1924年至1929年间,他先后在太原、北京、上海等地,发起并组织了“狂飙运动”,创办了《狂飙》、《弦上》、《长虹周刊》等多种进步刊物,并做为鲁迅倡导组织的“莽原社”的重要成员,鼎力协助鲁迅编撰《莽原》。1930年至1937年间,为探求救国救民的道理,远涉重洋到日、德、法、意考察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返回祖国,在武汉、重庆等地从事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41年,徒步赴延安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到达东北解放区后患病辞世。
在长达二十余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高长虹发表作品上千篇,出版著作17本,约180余万字,他是杂文创作最多产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石评梅(1902—1928年),著名作家、才女,平定人。1912年随父到省城,先后入太原师范附小、太原女师读书。1920年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系。1923年毕业后历任北师大附中、春明女校、女一中、若瑟女校、北师大等校教员或讲师。她是“五四”运动影响下本世纪二十年代活跃于北京的文学多面手,她的文学才华令人瞩目。她的小说、散文、诗歌、剧本等,受到鲁迅先生的好评与重视。评梅在追求真理和光明的征途上,结识了中共早期政治活动家高君宇,她俩在革命与进步的事业中相识相爱,忠贞不渝,他们的爱情故事,被传为佳话。1928年,评梅因患脑炎病故于北京协和医院,时年26岁。
上述人物,仅是阳泉文化百花园中的几朵奇葩,他们的色彩足以代表阳泉的格调,他们身上蕴涵的文化基因以及他们释放出来的文化能量,足以证明阳泉文化的底蕴和特点。
在介绍本地名人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共同铸成阳泉文明的外来名人。据有关史志记载,从唐至清,历代均有名人流寓、宦籍于阳泉境内。他们在阳泉产生的文化影响,如日月经天,辉耀长空。
程颢,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历郡县、上元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权监察御史裹行、签书镇宁军节度判官、汝州酒税。哲宗立,召为宗正寺丞,未行而卒。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理学奠基人,早年从周敦颐学,世并称二程。著有《明道先生文集》,由门人整理其日常讲录、经说等,后人与程颐著作同编入《二程全书》。
程颐,教育家。字正叔,人称伊川先生。历官汝州团练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元祐元年(1086年)除秘书省校书郎,授崇政殿说书。与胞兄程颢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24岁时曾在京师(今河南开封繁塔之左)授徒讲学。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偕兄于嵩阳讲学。元丰元年(1078年)知扶沟县。元丰五年,文彦博将其鸣皋镇(今河南洛阳伊川县境)之庄园赠给程氏,乃自建伊皋书院,讲学其中几达20年。同程颢一样,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圣人,教育必须以培养圣人为职志。在教育内容上,主张以伦理道德为其根本,《宋史》称他“学本于诚,以《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为指南,而达于‘六经’”。
盂县是二程的外婆家。他们的母亲——侯氏,自幼聪颖过人,好读史书,识见高远。她特别注重孩子的思想品德培养,督促孩子勤奋读书。正是这样一个原由,使二程和盂县结下了不解之缘。是盂县的文化滋养了他们,他们又毫无保留地反哺于盂县,于是就有了二程讲学传道的盛事。现在盂县兴道村北的岩凹尖,山间有一处石窟,原为东魏丰乐寺遗址,二程来盂县省亲时即讲学于此,后人因称“程子岩”。石窟中现有“宋大儒程夫子讲道处”碑一通,碑额“兴起斯文”,其典出自《宋史·程颢传》:“以兴起斯文为己任。”这也是盂县作为“理学渊源”,为理学的形成提供文化养分的最好注释。程子岩下的兴道村即以此地为“道学所兴”而得名。兴起斯文的地方自然会养育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盂县自科举以来的进士人数居全省各县之首,是名副其实的进士之乡。这一点也充分反映了宋代的兴起斯文对后来盂县文风的浸润。
金元时期,在阳泉留下足迹和诗文最多的名人当属元好问。
元好问(1190—1257年),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州市)韩岩村人。他是我国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诗人、作家和历史学家、文坛盟主,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其诗、文、词、曲,诸体皆工。其诗作成就最高,“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影响很大。著有《元遗山先生全集》,词集为《遗山乐府》。
元好问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的官宦人家。相传,他的祖先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儿子(一说为秦王拓跋翰,另一说为南安王拓跋余)。后来,他的祖先又随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大同市)南迁洛阳,并在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中改姓元。北魏分裂之后,户籍落至汝州(今河南省临汝县)。五代以后,又由河南移家平定州(今山西平定)。他的高祖元谊,在北宋晚期徽宗宣和年间(1119—1225年)官忻州神武军使。曾祖元春(一作椿)任隰州(今山西隰县)团练使时,才从平定移家忻州,遂为忻州人。祖父元滋善,在金朝海陵王正隆二年(1157年)任柔服(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托克托附近)丞。父亲元德明多次科举不中,以教授乡学为业,平时诗酒自娱,著有《东岩集》。
元好问曾多次寓居平定。元好问与平定结缘,一是因为他的祖籍是平定;二是因为他的文坛挚友赵秉文曾于平定为官。元好问寓居平定十余年,遍游平定的山河大川,名胜古迹,对古州的历史、文化倾注了满腔热情,写下了数量可观的诗词文赋。如《游承天悬泉》、《阳泉西谷》、《挽冯节副》、《杨文献公神道碑记》、《马岭》、《过皋州见聂侯》、《读书山居六首》、《锦绣峰》、《乡郡杂诗》、《水帘记异》、《过故关》等。此外还有咏药岭寺、天宁寺等诗篇。
明清时期与阳泉结缘的就数傅山名声最大。
傅山(1607—1684年),初名鼎臣、竹青,后改山、真山、青主,别号石道人、朱衣道人,祖籍忻州。傅山是一位博艺多才、重气节、有思想、有抱负的著名人物。他不仅博涉经史诸子和佛道之学,而且兼工诗文、书画、金石,是明清之际中国思想界和文化界一位超凡脱俗、博学宏文的大学者。傅山还是一代名医,有深厚的医学理论造诣和精湛的医术,其《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流传甚广。他的事迹生平于史籍寥寥,而他的声誉和影响却相当深远,在山西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名士。
明亡后,傅山出家五峰山,改号朱衣道人,开始了他矢志不渝的反清复明的秘密活动。此间,他频繁往来于平定、盂县等地,从而同阳泉结下了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