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一点值得我们深思:仇犹国灭亡之后,作为亡国之君,仇犹国君为什么还备受人们的尊重和怀念?前面我已提到,盂县有祭祀仇犹国君的庙宇多处,高神山的仇犹庙会为农历的七月初一。千百年来,当地百姓对仇犹君祭祀不绝,把仇犹君敬奉如神,高神山亦因此而得名。老百姓之所以持此态度,我想是有其内在原因的。传说,当时的仇犹国,方圆百里,物阜民康,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仇犹国君把国家治理的比较富庶,故深得老百姓的称颂。这是最根本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在智伯军兵临城下之际,仇犹君率军突围,与敌激战,为国壮烈牺牲,其气节亦为人赞许。故对他一时糊涂而导致亡国的后果采取了大度宽容的态度。有鉴于此,仇犹遗民怀念旧主的原因也就不难理解了。我想,这也是仇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官者只要心系群众,真心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就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即使有一时之错,老百姓也会宽怀以待。
三、人文鼎盛的古州文化
“三晋文化数二定,二定当中数平定”,这是清代以来一直让阳泉人引以为自豪和骄傲的历史资本。其实,阳泉古州文化的历史早在金元时期就曾有过辉煌,而且当时盂县的文化更为显赫。下面,我们用数字来佐证。
据《山西历代进士题名录》一书载,从有科举制度以来,盂县历代进士为161名,居全省之冠,平定为108名,为全省第七。而金元时期,盂县进士为73名,占到全省600名的12.2%,比位于第二名的陵川县多出23名。特别是元朝时期,全省进士为267名,盂县独得49名,占比高达18.4%。究其原因,可能有各种因素,但深厚的历史文化传承恐怕是最主要的。
据乾隆《重修盂县志》载:“学宫在县治东南,沿唐宋之旧”。这说明早在唐朝时期,盂县就办起了学宫,这是阳泉地区关于教育机构的最早记载。之后,阳泉境内书院春笋而起,计有:嘉山书院、石楼书院、冠山书院、高岭书院、慎交书院、秀水书院、藏山书院以及儒学、义学多处,兹不一一列举。这就充分证明,阳泉的教育源远流长。改革开放以来,阳泉高考18项指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之首,这与阳泉人民从古至今重视教育不无关系。
教育是文化的基础。正因为阳泉人历来如此重视教育,故阳泉的文化发展出现了人文鼎盛的局面。“科名焜耀无双地,冠盖衡繁第一州”就是很好的写照。
查阅资料我们发现,古州文化的表现和传承形式具有以家族为载体的特点。而且,不同历史时期又有不同的代表。大致说来,宋朝至清是最为活跃的时期。
宋辽金元时期,平定最负盛名的是吕思诚一族。其先祖吕宗礼、吕宗智、吕时敏、吕仲堪,均为金代进士。其父吕允,为吕宗礼五世孙,曾任平定知州。到吕思诚辈,家族辉煌至极。该家族何以如此显赫?我们从冠山书院的碑文中找到了答案:“元中书左丞思诚父、祖数世读书处,初名冠山精舍”。这句话清楚地告诉我们,是文化教育孕育了吕家的辉煌,吕思诚的成就与其深厚的家学渊源不无关系。
这一时期,盂县的名门望族更为显达。知名度最高的当属张士贵一族。
张士贵为唐初名将,其生平将在后面介绍,这里不加赘述。我们只从他的第八代孙张崇嗣说起。
张崇嗣是石晋天福二年进士,官至成德军节度使,受爵金紫光禄大夫、司徒、上柱国,去世后葬回老家盂县西烟上文村。此后,这个家族科第连绵,声名鹊起,宋金元三朝中进士者30多人,蔚为大观。
此际,盂县的望族还有上文村的侯道济一家。侯道济乃登科进士,官至丹徒县令。他的儿子侯可,中举人,官勋骑都尉。其孙子侯仲良,师从程颐、周敦颐学儒,有著作行世。最得意的是他的女儿,好读史书,博知古今。后嫁与宋太中大夫程[珍][向],生下了一代名儒程颢、程颐,从而使这个家族罩上了耀人眼目的光环。
明清时期,阳泉境内崇文尚武之风日盛,古州文化走向了新的辉煌。登科举士绵延不绝,名门望族遍布全州。据《山西历代进士题名录》一书载,这一时期平定、盂县中进士者为146名,其中,平定为95名,盂县为51名。平定名列第五,盂县位居十六,在当时102个县中,仍名列前茅。
除上述科甲情况外,宋元明清时期著书立说亦甚为风行。
我们有理由相信,先贤们的从文好学精神,肯定对后世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他们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资源,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他们共同谱写了古州文化的辉煌。
四、群星璀璨的名人文化
前面,我们从整体上对阳泉的忠义文化、古国文化、古州文化进行了粗浅解析。构成和传承这些文化的主体,则是我们的先民,特别是其中的精英,更令人钦佩和景仰。而且,由于他们产生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因此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即名人文化。
细究阳泉的名人文化,大体由本地名人和外来名人两部分构成。下面,我们首先介绍在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本地主要名人。
王君廓,石艾(今平定)人。隋末义军四起,君廓闻风响应,在晋南聚兵千余,活动于长平、夏县、虞乡一带。初投李密,后归顺李渊,任河内太守、常山郡公、辽州刺史。随秦王李世民征讨王世充,屡立战功,擢升右武卫将军。唐高祖称赞他“尔以十三人破贼万余,自古以少制众无有也。”后王世充、窦建德合兵抗唐,君廓奉秦王命,率轻骑千余,挫敌锐气,因功被封为彭国公。后官至幽州都督,进左光禄大夫。《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张士贵(?—656年)唐代名将,祖籍盂县上文。隋末聚众揭竿起义,后归顺李渊。玄武门之变,他支持李世民,成为禁卫军首领。贞观之世,士贵随李世民南征北伐。在唐太宗征辽战争中,士贵以“超海之力,气盖三军,横野之功,胆雄百战”拜为冠军大将军。因屡立战功,先后任右光禄大夫、右屯卫大将军、左领军大将军等职,晋封为虢国公。显庆二年(657年)病故,谥荆州都督,陪葬太宗昭陵。《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记。
以上二人,皆为隋末唐初人,二人都曾揭竿起义,都曾为大唐王朝立下汗马功劳。尤其是张士贵,他不但成就了自己,而且造就了一个名人辈出、声望显赫的家族。从宋至清,张氏一族中进士者50多人,其他仕宦者难以计数。这个家族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堪称卓著。
宋朝时期,盂县的李谦溥、李允则、李允正父子,一门忠烈,声名显赫。
李谦溥(914—976年),字德明,李荛之子。谦溥从后晋高祖石敬瑭入汴,奉命出使契丹。后晋石重贵即帝位,改西头供奉官。后汉初,迁东头供奉官。后周太祖郭威讨三叛及守邺都,郭威对其十分敬重。广顺初(951年)迁供备库副使。后代理隰州刺史,以功领衢州(今浙江衢州)刺史。恭帝柴宗训即位,任命谦溥为澶州巡检使,旋改丹州(今陕西宜川)刺史。建隆四年(963年),移慈州(今山西吉县)兼晋隰缘边都巡检,行石州(今山西离石)事。未几,移隰州(今山西隰县)刺史。开宝元年(968年)谦溥为汾州路都监。赵匡胤征晋阳,谦溥为东砦都监、前军副部署。开宝三年(970年)召谦溥为济州(今山东巨野)团练使。后边将失律,复为晋隰缘边巡检使。开宝六年(973年)领兵入太原,连拔七寨。开宝八年(975年),谦溥以疾求归,赵匡胤厚待之。
李允则(953—1028年),字垂范,李谦溥之子。允则少多谋略,以荫补衙内指挥使。宋太宗年间,由左班殿直升为阁门祗侯。真宗初年(约998年)迁供备库副使,任潭州(今湖南长沙)、沧州(今河北沧县东南)知州。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任雄州(今河北省雄县)知州,在军事上颇有建树。后被真宗提为镇定(今河北正定)、高阳(今河北高阳)二路行营兵马都监,负责河北东路十九个州的军事。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允则任潭州(今湖南长沙)太守时,曾兴修“岳麓书院”,扩大其规模,并请真宗赐给诸经释文、义疏、史记、玉篇、唐韵,四方学者纷至沓来。北宋的文学家王禹称专为此写文记叙。从此,“岳麓书院”成为北宋四大书院之一,名闻天下。
李允正(959—1010年),字修已,李谦溥之子。以荫补供奉官。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为卫国(今河南汲县)修河部署。回朝后,拜西上阁门使并州驻泊钤辖。不久知并州事,后改为代州知州(今山西代县)。太平兴国中期,掌左藏库,多次被召升殿奏事。雍熙四年(987年)迁阁门通事舍人。淳化中(992年前后)奉命讨伐泸州(今四川泸州)叛蛮,迁西上阁门副使。咸平初出使西蜀,询访民事。及还,进秩东上阁门使,历知镇(今属蒙古国)、莫(今河北任丘)二州,并代马步军钤辖。后又进四方馆使,代马知节为[鹿][邓]延部署兼知延州。后改为定州(今河北定州)知州兼真定(今河北正定)都钤辖。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上表求还,至京师,真宗将祀汾阴,允正因患疾,难于扈从,遂命其为河阳部署,以便养病。后诏允正为[鹿][邓]延部署、内侍密诏,又领河州(今属甘肃)团练使。允正颇知书,性严毅疏材,一生多在边境任职。
李谦溥父子的行迹,《宋史》均有传。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李家父子的功绩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发展民族关系;二是发展地方经济;三是发展文化教育。特别是李允则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任潭州(今湖南长沙)太守时兴修“岳麓书院”一事,确实功莫大焉。
金元时期,最有名望者当数吕思诚。
吕思诚(1293—1357年),字仲实,平定人。泰定元年(1324年)进士,始授辽州同知,后改任景州莜县尹。莜县任中,思诚剔弊兴利,颇受当地百姓称颂。后擢升翰林国史院检阅官及编修。他性情刚直、倔强,有时对皇帝也无惧意。顺帝初,拜监察御史,后出任广西廉访司事。思诚历任侍御史、集贤院侍讲学士兼国子祭酒、湖广参政、中书参知政事、左丞转御史中丞等职,再任国子监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加荣禄大夫,为总裁“后妃、功臣传”,成绩卓著,皇帝亲赐玉带,倍加信赖。
思诚任翰林院期间,曾总裁辽、宋、金三史。有《介轩集》、《两汉通纪》、《正典举要》、《岭南集》等著作传世。此外,思诚对文化教育特别重视。现在,我们仍然可以从方志中看到他的贤行义举。
明清时期,阳泉的名人灿若星辰,光彩夺目。其中最著者有:
李愈,字惟中,号蒲石,(图19-1)平定平潭(现属阳泉郊区)人。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进士,出任南京太常博士。后历任户部员外郎中、凤阳府知事等职,所到之处,官声很好。李愈学识精湛,一生写了很多诗文,留下的著作有《金陵集》、《蒲石山房诗文集》。李愈晚年家居时,曾在城北瀑里村买地筑池,并写了一篇《怀潭记》纪念其父。这篇文章,情深意切,很有文采,旧志艺文中曾著录,并称其堪与欧阳修所作《泷罔阡表》媲美,为传世佳作。
张淑誉,字自诚,号[推][为]亭,一号仇山,明朝盂县东关人。邑增生。淑誉学问渊深,以文学著称。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官方要求各地报送方志。盂县此时尚无县志,因而知县万鉴十分焦急。后听说淑誉纂稿十余卷,万鉴乃礼请淑誉至县衙,读其志稿后十分高兴,便令淑誉重加校订。淑誉兢兢业业,博采诸传,躬身编录,前后六易其稿,即今所谓“[推][为]亭邑志”,实为盂县志之“河源鼻祖”。万鉴卸任,李学易接任知县,让淑誉继续校编县志,并书匾于淑誉门庭,曰:“明盂班马”。
甄敬,字子一,平定龙庄人。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曾任大名府尹。后因为政清白而升任御史、太仆寺少卿。甄敬博览群书,工于诗文,惜散失殆尽。现从《平定州志》中仅能看到《小桥铺人祖庙碑记》、《诗纪序》两篇。《诗记》一百五十六卷,冯汝言辑录,是上起古代,下迄隋末的一部诗歌总集。甄敬在为这部书写的序文中,对古代诗歌发展源流,历朝诗歌的特色风采,以及诗歌创作理论均有创见。此书出版后“关中传致四方,纸为之贵”。
延论,字符纳,号慕竹,平定人。曾在冠山书院读书多年,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中进士,任陕西鄠县(今陕西户县北)知县,改任会宁知县。后调睢州判官,历任南京兵部职方司员外郎中、江西佥事。在宁州任时,清简自持。后补任河南邮政,晋升副使,分巡河北。延论文章亦颇有声名。万历二十年(1592年),延论创修《平定州志》,对平定文献、史料的整理流传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史文焕(?—1644年),字涵华,号还朴,明朝盂县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由获鹿(今河北鹿泉)令转刑曹,出守永平(今河北卢龙),因政绩卓著,提拔为陕西关内守,历任臬台(按察使)、藩台(布政使)等要职。后调任四川左布政使。任中,朝廷嘉奖其廉正,赐予蟒袍玉带,晋阶从一品光禄大夫。后以父母年迈为由三次请准辞官。归家后,于奉亲之暇,勤奋读书,著有《矜生录》、《警心浅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