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境界早在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以及“三言”、“二拍”等作品中出现了,及至《红楼梦》则达到了它的顶峰。《红楼梦》在一开篇即开宗明义说出故事的来由:女娲补天,遗落灵石一块,在人间自怨自艾,“后来,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忽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可以看出,故事最初源自“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那块“弃石”不能补天,只好历世,这本是个哲学人类学的命题,可是却被作者罩上了一层虚无的色彩。故事虽为石头亲历,然却是因了“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的帮助才得以实现的。或者毋宁说这故事的第一生产者根本就是这两位槛外之人。接下来,则是经空空道人抄录,改“石头记”为“情僧录”,吴玉峰题为“红楼梦”,东鲁孔梅溪题为“风月宝鉴”,曹雪芹题为“金陵十二钗”,脂砚斋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以上又可以看做是对叙述者的交代:这不是一个叙述者,而是一个叙述群体。受小说评点的影响,作者把评点的环节(脂砚斋)也考虑了进来。以上交代传达给我们这样五点信息:(1)故事起源于神话传说。(2)故事文本不是线性的时间链条,而是复数的时间厚度叠加起来的,其多重的叙述者消解的正是单维的时间链,所建构的却是循环的、空间化的不变历史。(3)从“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到脂砚斋,从“石头记”再到“石头记”,中间虽经空空道人等四度易名,最后仍复归原初,说明易名之举始于“空空”道人本身,就意味着徒劳。而文本第一生产者即为“茫茫”、“渺渺”,全是空虚意象。因此,(4)文本一开始就为作品奠定了统御总体的境界:空幻、虚无。加上书中关于西方灵河、太虚幻境等描写,我们完全可以判定,《红楼梦》中最高的“世界图景”不是别的,就是本于佛道自然或太虚本真的“天地境界”。(5)同时还可认定:脂砚斋非他,同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空空道人、吴玉峰、东鲁孔梅溪一样,也是作者虚构出的叙述者。把他作为最后一个叙述者的原因可能源于作者认为小说只有经过阅读评点才算最后完成,这无疑是受金圣叹等小说评点诗学的影响所致。
从时间空间化角度看,《红楼梦》共有四个世界:现实世界(历史时空,大观园以外的现实生活)、理想世界(理想时空或幻想时空,即大观园生活)、佛道世界(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西方灵河、太虚幻境。是理智或认识时空,即本文所说的“道境”或“天地境界”)、神话世界(女娲造人神话,为神话时空,是历史时空的附属,因为在中国古史中,神话传说已被整合为古史之源)。在这四重世界中,叙述动机虽来自神话世界,但真正具有推动力的却是佛道世界,而且主人公最后也被规定为向这个世界回归:来彼大荒,归彼大荒。要之,道境大荒才是真正统摄文本总体的“最高结构”。历史时空、理想时空、神话时空,最后都化归于这个最高的本体时空:天地境界。一部《红楼梦》的道枢、玄机就在于此。
中国式的叙事模式:六合思维与天地境界,由易与老庄开其端,经屈骚、《史记》承其后,至《红楼梦》可谓发展到了顶峰,《红楼梦》是这个模式的最后完成者和总结者。中国叙事学于此找到了最经典的安顿处。
六合思维与天地境界是我们民族组织、表述并记忆信息的共同方式,它叙述出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共同体,同时也生产着它本身……张岱年先生说:“中国哲学认为,天地万物是一个无形而连续的气联结起来的息息相关的整体,如《淮南子》说:“万物有以相连,精[祁][浸]有以相荡。”精[祁][浸]即渗透到万物之内的精气,它和存在于虚空中的气连成一片,不断地运动,万物也就在这种气的海洋中相互激荡。对于万物之间这种普遍的联系、普遍的相互作用,中国哲学谓之“感应”。中国人早就发现,乐器可以共振、共鸣,阳燧可以聚焦日光,磁石可以吸铁,琥珀可以“拾芥”,某些海生动物随月的圆缺而盈缩,“日月吸地海成潮”,对于这些现象,中国哲学统统以感应论解释之。[52]
移而言之:有天地境界的文本在气化哲学的土壤里又是天人感应、天人对话的文本。
最后还是让我们用这样的表述来做总结:“凭借着各种各样的语言、图像、姿势等形式,人们的叙事无所不在。它们的身影可以出现在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小说、史诗、历史纪录、悲剧、戏剧、喜剧、笑剧、绘画、电影、照片、彩色玻璃窗、滑稽剧、报纸以及谈话之中。”[53]除了以上域界,中国的叙事还以六合思维与天地境界的模式存在。
注释:
[1]学界一直有把中国现代性发端的时间不断前移的趋势,比如上推至“甲午海战”、晚明,甚至“两宋”,如所谓的“内藤湖南命题”,即认为宋代为中国的“近世”,中国在唐宋已开始转型。可算不同之见。
[2]杨义:《中国叙事学的文化阐释》,载《重绘中国文学地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2页。
[3]杨矗:《中西哲学的元范型阐释》,《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4]杨义:《中国叙事学的文化阐释》,见《重绘中国文学地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页。
[5]蒙培元:《“接着讲”与“天地境界”》,载杨矗《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95-407页。
[6]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7]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0页。
[8]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0页。
[9]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9页。
[10]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2页。
[11]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3页。
[12]均参见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3]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鲍雯妍、张亚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245页。
[14]见《“叙事学研究”专栏开篇辞》,《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15]高小康:《中国古代叙事观念与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页。
[16]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
[17]张岱年:《文化与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页。
[18]于希贤:《法天象地》,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第6页。
[19]杨矗:《中西哲学的元范型阐释》,《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20]李存山:《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5页。
[21]李存山:《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页。
[22]张载:《正蒙·太和》,引自郭齐勇《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77页。
[23]张载:《正蒙·太和》,引自郭齐勇《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80页。
[24]李存山:《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1、15页。
[25]孙熙国:《先秦哲学的意蕴》,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26]张立文主编:《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0页。
[27]冯友兰:《关于哲学的两个问题》,《老子哲学讨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28]孙熙国:《先秦哲学的意蕴》,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第176页。
[29]叶舒宪:《老子与神话》,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4页。
[30]孙熙国:《先秦哲学的意蕴》,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第176页。
[31]叶舒宪:《老子与神话》,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0-51页。
[32]皮朝纲:《论“论味”》,载李天道主编《古代文论与美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33]皮朝纲:《论“论味”》,载李天道主编《古代文论与美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83页。
[34]笠原仲二:《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引自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97页。
[35]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4页。
[36]汪涌豪:《范畴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37]王一川:《文学理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8页。
[38]彭锋:《诗可以兴》,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25-140页。
[39]汪涌豪:《范畴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66页。
[40]童庆炳等:《中华古代文论》,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第329页。
[41]庞朴:《原象》,《庞朴文集》第4卷,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30-236页。
[42]汪涌豪:《范畴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76页。
[43]叶燮:《原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21-22页。
[44]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2-113页。
[45]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冯友兰卷》(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530-531页。
[46]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06页。
[47]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17页。
[48]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04页。
[49]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11-112页。
[50]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87页。
[51]高小康:《中国古代叙事观念与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0-67页。
[52]张岱年:《中国文化论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6页。
[53]奈杰尔·拉波特、娜·奥弗林:《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鲍雯妍、张亚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244页。
(第七届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