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77900000083

第83章 六合思维与天地境界(5)

在文学上使这一叙事(亦是言情)范式真正首次得到完型、奠基的是屈原的《离骚》。在《离骚》众多的优长中,那种呼天抢地式的痴迷求索、追问,无疑更为重要。诗人在作品中所展现的正是上下四方的六合思维和天人合一的天地境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上天见帝”,“下求美女”,“问卜灵氛”,“决疑巫咸”,而且还要假善鸟香草、虬龙鸾凤,不光要问政、问人、问己,还要问鬼、问神、问天,把理性的探索和神巫的迷狂混融为一。在思维和表意方式,或文化表征类型上看,就不光是天人合德、天人合情、天人合思,而且是天人合道了。所展现的就不仅仅是神巫思维的文学化或文学同神话、宗教的融合问题,而且还是交感思维、对话文本的完型、奠基问题。从特定意义上说,该诗为中国文学所提供的一个最大的“典范”也许正是这个“问”:问人问政问神问鬼问天问地。“问”非他,其实正是以天人合一为基础、气化交感思维为连通的“对话”,其虽完全以“心灵追问”的形式呈现,但由于有天人哲学、气化理性的地基,这种心灵化的追问实际又是超心灵、超人世的,其边际直达天地大道。正是因为《离骚》对接了从《周易》、《老子》、《庄子》一路下来的六合思维和天地境界模式并用文学的形式使它得到完型化表达,才使它成为百代法式,具有真正的元典意义,后来的司马迁以至曹雪芹都可以视为是对它的某种赓续。

鲁迅说司马迁的《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虽为比喻之辞,但也的确触到了《史记》与《离骚》近似的实际。两者的似正似在相同的“叙事”模式上。这个模式用司马迁的话说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天人之际”转换成叙事模式就可以和六合的思维、“天地的”致思哲思(境界)相对接。这也正是《史记》所实际达到的境界:《史记》除了用诗化的文学之眼看历史之外,还特别地表现出了一种哲思透视的高远向度。进而逼视出了历史与文学、现实与理想、历史与道德或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现实政治与美好人性和合理的文化理想之间的巨大的不可调和性,在这不可调和性中,我们不光可以看到太史公那悲天悯人之大悲情、大悲美,而且还会感受到他那种参透天人的大理性、大哲思,这样,这个特殊的历史巨构不光真正打通了史学与文学之间的壁障,为后世确立了史与文、理与情、史与诗之二元结构范式,而且还为文本打开了一片超现象的哲理真实的天空,使六合思维与天地境界的叙事范式在历史与文学相淫渗、结合的地带得到了创造性的建构。

董仲舒神秘的“天人感应”哲学,从思维层面看,其实则是儒家的“比德思维”、楚骚的“神巫思维”和道家(包括易学)的六合思维的混合物。它通过意识形态化的途径向诗学发力,结果便使一种宏大叙事的诗学模式以“政治诗学”、“国家诗学”的面目隆重登场,这就是著名的汉赋。汉赋的特点是“铺采[打][离]文”,夸张扬厉,辞藻富丽,结构宏大。也就是《西京杂记·卷二》记载的司马相如所言:“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赋家之心,包括宇宙,总揽人物。”“包括宇宙,总揽人物”,便同六合、天地相对接了。具体的行文特点则是:时空的全整化,如司马相如《子虚赋》记楚王游猎,从出猎、射猎、观猎、观乐,一直到夜猎、养息,呈现的是一个活动的全息性图景;写云梦泽中的小山,从“其东”、“其南”、“其中”、“其西”,一直写到“其北”,用全面的空间图景框架结构起一种超时空的“宇宙想象”。足见,汉赋模式所祖述宗法的仍然是六合思维与天地境界。

文学发展到陶渊明的田园诗,六和思维与天地境界的叙事模式又有了一种新面貌:从田园到“天地”之境或田园的“天地境界”化。《饮酒》其五可为代表:“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显见,这里的“田园”是比较特殊的,诗人在这里可以终日与南山为邻,与飞鸟相伴,既可悠然采菊,又能领赏山野佳气。而这一切的根由则在于诗人的“心远”和得“真意”。“真意”根源于“心远”,而这“心远”则应是游心于物外的天地境界使然。这种用田园装点的境界与庄子在“道境”上契合,后又在山水诗和人物品藻中转化为纯净的“自然美”,是道成肉身,道直接消融在山水和人的身体之中。如“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谢[朋][姚]《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补][军]衣,诸君何为入我[补][军]中?’”(《任诞》)“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言语》)

在唐诗中我们可以看到: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刘希夷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代悲白头翁》)、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春江花月夜》),所传达的正是宇宙之思、天地之问。而李白的“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杜甫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等都可看出“天地”叙事模式的影子。

宋代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特别是他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都渗透着一种宇宙之思、天地之问,而且是直叩“青顶”,显出一种以天地境界为趣的高越风致。同样,这一高远的哲理风致也贯彻在他的散文中,如“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我皆无尽也……”(《前赤壁赋》)等,文中所明显内含的“万物齐一”、与天地同道的神思理味是不难感受的。

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一文中谈及:“诗人对宇宙的俯仰观照由来已久,例证不胜枚举。汉苏武诗:‘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魏文帝诗:‘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曹子建诗:‘俯降千仞,仰登天阻。’晋王羲之《兰亭诗》:‘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又《兰亭集序》:‘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谢灵运诗:‘仰视乔木杪,俯聆大壑淙。’而左太冲的名句‘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也是俯仰宇宙的气概。[49]他还指出张孝祥的词句:“万象为宾客”是对空间之超脱,“不知今夕何夕”是对时间的超脱,[50]这两个超脱所采用的仍然是六合思维与天地境界的“叙事”模式。

中国这一特定的叙事模式在戏剧和小说作品中也同样存在。如关汉卿《窦娥冤》有这样的唱词:“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呼天抢地,问天责地,几乎是《离骚》“上下求索”式的“天问”之戏剧版。孔尚任的《桃花扇》更为典型,这也是一个悲剧,但悲剧的原因却与别的剧不同。全剧结束时的最后一首诗这样写道:“渔樵同话旧繁华,短梦寥寥记不差;曾恨红笺衔燕子,偏怜素扇染桃花。笙歌西第留何客?烟雨南朝换几家?传得伤心临去语,年年寒食哭天涯。”完全是悲观无解的调子,没有一点亮色,不同于《窦娥冤》最后还有“三年亢旱”、“六月飞雪”。而更重要的是作品把悲剧的原因推向了宏大的超主体的非人力所可企及的“世界本体”。如有论者所指出的:“这个大的悲剧背景就是明朝从衰败到灭亡的历史过程……故事中真正的悲剧灾变是南明的覆亡,这一灾变对侯、李二人的情感生活当然要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是故事中悲剧的主要后果。至于最后二人斩断情丝披发入山,显然不是一个情感挫折的问题,而是作者对整个人生悲剧寻求最后解脱的答案……伦理主体的不幸是殉道……情感主体的不幸是殉情……《桃花扇》中主人公们的不幸却是对虚无的确证。这种观念体现于整个故事中主人公作为悲剧主体的无能为力上……《桃花扇》中的悲剧主体是历史-哲学主体……《桃花扇》的悲剧意义不仅仅在于它的社会政治题材,更重要的在于通过作品中的世界图景所显示出来的悲观主义哲理意蕴。”[51]

这种悲观主义、虚无主义,过去我们多持完全否定的态度,今天看来是不对的,因为这其实所关涉的是作品的最后境界问题,作品把自己的终极指向“虚无”,看似消极空洞,而实际上却是更高一筹的处理手法,因为这“虚无”不是别的,它往往就是“世界本体”本身,或换言之就是那个最高的“道”、“宇宙主体”,同时也就是超人世又含人世的“天地境界”。

同类推荐
  • 小戏小品小乐胃

    小戏小品小乐胃

    本书包括七篇内容:小戏,小品,宁波走书,相声、独角戏,表演唱,说唱和快板。
  • 那几年,卡夫卡

    那几年,卡夫卡

    本书收录了卡夫卡的四次旅游日记:其中1911年1月—2月在北波西米亚地区,1913年9月在维也纳的部分是独自所写。而在1911年8月—9月,1912年6月—7月,卡夫卡与挚友勃罗德约定同行并写同一题材的日记,所以本书不仅有卡夫卡这两次的旅行日记,附录中还包含勃罗德与卡夫卡的平行日记。二位作家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在旅行途中所见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及各自的看法和感受,二人著作互相点题,互相印证,互相补充,交相辉映,独到之处却又耐人寻味。于今日来看,此书不仅体现了伟大作家的艺术品位和独特见解,更对研究20世纪初期欧洲各地的风土民情有着非常宝贵的参考价值。
  • 中国经典诗文集-牡丹亭

    中国经典诗文集-牡丹亭

    许渊冲先生从事翻译工作70年,他被称为将中国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经他的妙手,许多中国经典诗文被译成出色的英文和法文韵语。这套“许译中国经典诗文集”荟萃许先生最具代表性的英文译作,既包括《论语》《老子》这样的经典著作,又包括《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戏曲剧本,数量最多的则是历代诗歌选集。这些诗歌选集包括诗、词、散曲等多种体裁,所选作品上起先秦,下至清代,几乎涵盖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整个历史。阅读和了解这些作品,即可尽览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牡丹亭》是丛书分册之一。
  • 让春天听见我的心跳

    让春天听见我的心跳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做一本书,而是给每一个人布置一片风景,让总是匆匆而过的脚步和心灵,可以慢一些,停一停,看看窗外的阳光和星辰,看看很久没有因为感动而流泪的眼睛。
  • 秦嘉、徐淑诗文论稿

    秦嘉、徐淑诗文论稿

    一对少小相伴、相知相爱的男女,一对缠绵悱恻、恩爱至极的伴侣,一对灵魂高度契合的文友,一对生离死别的诗人,一对相思而亡的短寿夫妻……他们留下了《赠妇诗三首》《答夫诗》《述婚诗二首》《赠妇诗》《与妻书》《答夫书》《重报妻书》《誓与兄弟书》等一系列诗文。
热门推荐
  • 当代中国依法治国概论

    当代中国依法治国概论

    本书概述了依法治国的历史考察、基本内涵、重要性及与资本主义国家所奉行的“法治”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和法制体系的制度保障。论证了依法治国与发展中国的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是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制度保障。论证了依法治国与民主政治建设、法律监督、以德治国和当代人权等。
  • 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

    本书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经典名著,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的时代背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形象、真切地描绘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户为代表的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富于史诗风格。老舍说这部小说是他从事写作以来写作时间最长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书。曾入选《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 败家之救世曙光

    败家之救世曙光

    一个想要成为网文大神的神棍,获得从天空中裂缝里掉落的金元宝。最终得到,只要败家就能兑换各种小说、影视、游戏之中的宝物和能力。在危难之际,一边败家忽悠天下拯救世界,成为救世主的故事
  • 画天仙祖

    画天仙祖

    相传天地有神笔一支,可画万物、可涅众生;相传天地有神珠八颗,可调风雨、可掌日月;当神笔问世、八珠重出,被一人所控,他人生的巅峰会在哪里……八珠、缔造世界;一笔、篆刻乾坤!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画天仙祖》交流群:398717285
  • 快穿之主神归来

    快穿之主神归来

    主神灵魂体消散,为重塑主神灵魂体,作为主神守护者的简予夏进入各平行世界取得灵魂碎片,在进行任务的途中,与原先主神世界的任务者以及敌对任务者相遇相斗,对主神灵魂碎片渐生情愫。最后简予夏在敌对领导者影的告知下,得知自己与主神别样的羁绊,让简予夏不得不违背使命。
  • 身后有座魔王宫

    身后有座魔王宫

    都说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可是为什么到了张一元这儿,怎么就失效了。接连的考试失利,东西被偷,走路摔倒,甚至有时连喝水都会塞牙。倒霉的厄运就像腐蚀之骨一样缠着他。原来这一切的一切皆因我身后有座魔王宫......
  • 近身教师

    近身教师

    狼牙特战队归来的罗战去高三教体育,却遇到个绝色美女老师,开始了幸福的生活……
  • 万界龙皇破解系统之从武侠开始

    万界龙皇破解系统之从武侠开始

    万界龙皇系统从武侠世界开启!成就万界最强龙皇!
  • 熄暗陷月

    熄暗陷月

    本以为是简单重逢,却是命中注定的相遇,是救赎,是希望,是跋山涉水去触碰的璀璨。星河闪烁,世事无常,凡事都在改变,唯有你我真心不变。高思语二十六岁那年重新见到了她爱了十年的月亮,自此,她这一辈子,注定与那个人息息相关。时间渐渐流逝,真相逐渐水落失去,两人披荆斩棘,杀出层层重围,终于在一条血和泪的路上收获了彼此。(倾南竹×高思语高甜预警,入股不亏。)
  • 花心总裁:缘来就是你

    花心总裁:缘来就是你

    三年前,她消失了。一年后,又重新出现了,可她的心居然已经留下别人的影子,看着深爱的他和别的女人约会、拥吻,她一直在原谅,直到他和那个女人一起离开,她伤心绝望。可是为什么在她决心放手接受“青梅竹马”的爱时,他又再次出现,宣布他的婚期?面对如此残忍的他,她还能再重拾曾经的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