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山西民间歌舞“凤秧歌”的继承与变革
王九筛顾小英史莉丽
《秧歌情》在第六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大赛中荣获普通院校组表演铜奖。它是对山西民间歌舞奇葩“凤秧歌”舞台化的结果,也是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教学研究与创作环节的一次有益尝试。
“凤秧歌”是流传于山西省忻州原平市北贾村的一种民间歌舞。它舞蹈风格别致,曲调风味独特,加之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伴随而形成的许多民俗活动,使之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研究价值。2008年,“凤秧歌”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凤秧歌”的独特之处集中体现在男角头上的竹圈甩帽以及它对舞蹈动作、音乐节奏的影响和制约。甩帽用藤皮经过特别处理加工成螺旋形,表演时只能逆时针方向转动,慢悠悠的节奏直接决定着其颤悠悠的舞步体态,给人以洒脱大方又情趣盎然的美感。如何使这一宝贵的传统民间艺术得以挖掘、整理,是我们舞蹈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山西忻州师院艺术系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对“凤秧歌”进行提炼、加工并植入校园。课题组在对“凤秧歌”的提炼加工和创作中特别注重了以下几点。
保持舞蹈的基本性质与风格
“凤秧歌”属于广场艺术。几百年来,每逢庆典节日,当地民众都自发组织起来表演“凤秧歌”,几乎是家家参与、人人表演。此外,劳动间隙、茶余饭后,兴之所至都可以来上一段,不受时间、场地限制,对丰富生活、愉悦身心大有益处。“凤秧歌”的舞蹈特点,在于它腰部的韧劲、头部的甩动、脚下的稳健及全身的协调配合。《秧歌情》是以“凤秧歌”为素材创作出的“剧场民间舞”。作为“剧场民间舞”,《秧歌情》区别于“凤秧歌”之处在于承接其舞蹈风格性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符合舞台表现的二度创作与加工。但如何在创作、加工的同时保持其原有风格、味道不被冲淡?创作时必须把握好一个“度”,否则就会使民间舞的基本性质和风格发生根本性改变。而这个“度”涉及相关的动作、韵律、道具、服饰等多方面因素。
首先,对特色道具做合乎舞台表演需要的改进。“凤秧歌”的竹圈甩帽是舞蹈表演中最具特点之处,甩动起舞时只能逆时针方向转动,如反转或过快过猛绕甩,都会折断。此点牵制了凤秧歌音乐的节奏与速度,因而又直接影响了舞姿步态的发展、变化。而且民间的“凤秧歌”属于歌舞小戏,舞蹈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民间表演中,小戏往往是它凸显高潮的部分。《秧歌情》是舞台作品,不能像民间“凤秧歌”那样靠情节和小戏营造高潮,创编者因此选择了以男子甩帽动作贯穿舞蹈,其节奏仍沿用“凤秧歌”的悠然风格。但我们不难发现,在男女主角的一段舞蹈中,男舞者甩帽动作在节奏上有所突破,用慢慢快、小小大、缓缓急的节奏处理,在表现两情相悦的同时,又添加了诙谐幽默的气氛。舞蹈的最后,男舞者再次打破常规,用快速甩帽配以频闪的灯光效果形成新的亮点,把整个舞蹈推向高潮。
其二,加强男女主角的对舞,让男子的甩帽与女子的小锣交相辉映。男舞者以帽引人,女舞者以锣代人。小伙儿用帽子吸引姑娘后欲上前示爱,机灵的姑娘却用手锣代己以示芳心,并嬉逗了小伙一番,为舞台表演平添诙谐风趣,引得观众好不开怀。这样处理也在更深的层面上把握住了民间舞的本质,使整个舞蹈有了看点。
对动作语汇的提炼与发展
传统“凤秧歌”女子的动作特点是击锣过程中头部、两胯左右自然摆动,两臂、两肩前后交替摇动,主要动作有头顶、体前划“8”字、弧线敲锣等,似鲤鱼摆尾,精巧而雅致。《秧歌情》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平圆、立圆、体旁大弧线及相关连接等一系列新动作,既抓住了“凤秧歌”的主要元素,又丰富了动作语汇。另外,《秧歌情》中的女子步态在轻盈风格基调上加入了脆、艮的劲律,使女子的活泼俏丽愈显生动。男子的动作特点是在甩帽的同时把腰间的花鼓敲响,脚下好似双脚踩在棉花堆上柔伸韧屈地跋涉行走,看上去不紧不慢、颤悠悠、慢悠悠。甩帽主要动作有平甩、“8”字甩,击鼓动作有交替击鼓、单臂“8”字绕击鼓等,整个身体犹如水中之船前后荡漾,动作舒缓,刚柔相济,风趣幽默。《秧歌情》以此为底基,创新出了快甩、蚂蚁走步式甩、地面翻转甩、马步式行进击鼓等一整套新动作,既保持了“凤秧歌”的民间风格,又增添了男子的虎虎生气。
吸收民间八音会精华
民间“凤秧歌”的伴奏乐器最初是音鼓(扁鼓)、大锣、小锣、镲、铰子等,受晋北民间八音会风俗的影响,后来又吸收了唢呐、笙、管等吹奏乐器,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也就是现在民间采用的音乐形式。而在《秧歌情》的音乐创作中,原先的乐器只是作为一种创作元素重新出现。音乐以扁鼓声引出,采用现代作曲技法,二胡奏出主题音乐,唢呐采用八音会演奏的技巧,模拟男女两种不同声音进行“对话”,曲调诙谐生动,富有地方气息,不时出现的女声“哎呀呀呀呀呀”和男声的“嗨嗨嗨”,更是将晋北农村男子的粗犷和女子的娇羞表现得淋漓尽致,极大地提升了舞蹈《秧歌情》的艺术表现力,也为舞蹈情节的发展做了恰到好处的铺垫,给观众展示了一幅纯朴动人的晋北乡村生活场景。
对民间“凤秧歌”的提炼、创作,是以“情”为主线,以男子的甩帽、击鼓和女子的小锣为主要动作元素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而成。整个舞蹈既没有脱离古朴生动的原生态民间舞蹈底蕴,又增强了舞蹈语汇的丰富性及舞台的美感,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一问世就赢得了广大观众的欢迎。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当地民众的认可。《秧歌情》牢牢抓住一个“情”字,把当地民众对“凤秧歌”的热爱之情、对家乡对生活的眷恋之情以及情窦初开的男女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秧歌情》的创作尝试有力地说明,在继承和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地方艺术院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获山西省文联第七届文艺评论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