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花戏的舞步轻盈活泼,富有弹性,走、跳、跨、挪不下二十余种。其中最富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是每舞动一步,身体相应颠颤三下的“三颠步”,它也是我国民族民间舞蹈中独有的舞步。其要点是颤、颠、跳、蹬,再配以辅助性的动作扭、摆、甩,构成独特的韵味。
颤:随着舞蹈脚步起落,双腿膝盖屈伸要有弹性,如同挑担的扁担在肩上颤悠。
颠:身体随着膝盖的颤,依次往脚跟、脚前掌、脚尖(脚趾部分)弹压,通过膝颤脚颠,使舞步富有弹性。
跳:在波浪起伏的一步三颠颤时,身体的重心变化和移动形成明显的跳跃之感。尤其是“三颠跃身步”,第二颠转第三颠时,脚离地,身腾空,使舞步起伏更加鲜明。
蹬:两腿交替向前迈进时,形成脚前掌的勾劲和脚跟的蹬劲,男演员的步法最为明显。
扭:随着舞步的起落节奏,左右轻微扭动,要和颠颤协调一致,使舞步更加优美。
摆:在舞动过程中,以大臂带小臂,有规律地摆动,手过头为大摆,手在肩以下为小摆。
甩:手在向上摆动时,自然撩起到达最高点时有股甩劲。通过摆和甩,使颠颤的舞步更加活泼、有朝气。
上述七字是“三颠步”步法的统一整体,缺一不美。然而颠颤是关键,其他则是为了加强舞蹈步法的风格特色。要做到颤中有扭,颠中有跳,使颤、颠、跳、蹬、扭、摆、甩协调一致,有机结合,再和多种扇花尤其是“蝴蝶扇”的配合舞动,构成了“三颠步”足下有弹性、身躯有起伏的颠颤形象。
小花戏的舞步特色很有代表性的是“颠颤”这一基本动律,其形成与左权县的地理位置有着密切的联系。明万历年间辽州志云:“辽居太行山巅,万山深谷之中,迂回曲折,袤延百里,商贾不通,舟车不至。”因为是山区,道路崎岖不平,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形成人们平日走路时膝颤的自然习惯。又由于交通不便,其运输主要依靠扁担来担挑,在担运过程中,由于身体负重,人们的脚步自然加快,随着扁担颤悠的节拍,双膝自然颤动,并使行进的脚步有了弹性,这样无形中就把生活中的步子美化了。而这种美化了的步子和人们走路时膝颤的自然习惯是“颠颤”这一基本动律来源的生活基础。
“颠颤”动律的形成与封建社会女性缠足也有着一定的关系。由于脚小,缠足的女子在行进过程中单脚难以支撑全身的重量,膝盖很自然地微颤,腰胯随之轻扭,依赖颤和扭来完成走路的全部过程,形成左右摇摆和扭动的体态。
“颠颤”动律的形成还与民间祭祀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由于人们受到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束缚,他们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神”的身上。清朝雍正十一年的《辽州志风俗考》中记载:“元宵,里巷门首张灯火,村中多立社,点九曲灯、蒸层糕、插谷穗,供神前祈丰登之意”。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后,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人们以“闹社火”这一形式,一方面祭神,另一方面娱乐。此时,人们在祈望幸福生活的同时,总会寻求多种表现手法来表达他们的兴奋心情。日常生活的“素材”成了激发他们“创作”灵感的源泉和依据,由不自觉到自觉,人们逐渐将祭祀舞蹈的步子加以美化,最终演化形成了小花戏比较古老的步法——“唿嗦步”。
“唿嗦步”的主要特点是舞动起来全身颤颤颠颠。舞动时在日常生活走的基础上,通过膝盖均匀而快速的屈伸使全身上下颤颠,上身又随着舞步不断地前俯后仰,双手随臂有规律地摆动,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一种极度兴奋的心情。女角(由男扮演,模仿女人体态)的“唿嗦步”迈得较小,双手随臂在身前左右摆动,多舞“擦脯扇”,两手舞动高度不超过肩(可能在封建社会女子受束缚的缘故),动作优美俊俏;男角的“唿嗦步”迈的步子较大,双手随臂在身子的两侧前后大甩,多持“合扇”,两手舞动的高度至身前要过头,动作舒展开放,表现出男子的阳刚之气。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在“唿嗦步”的基础上,放慢了膝盖屈伸的速度,加大了舞步,逐渐形成了颠颤和扭有机结合,身体起伏鲜明的“三颠步”。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女孩子开始登台表演,这时,她们的舞步较以前的女角更放得开,扇花也丰富了。双手舞动不限于两肩之下,而是大幅度地挥舞,并且超过了头部,体现了新时代女性的特点。男角一方面继承了原来动作开放的特点,另一方面又吸收了女角的扭和戏曲中生角走八字形等特点,使舞步更加潇洒大方。
3.小花戏的舞姿舒展秀美,灵活多变。到目前为止,经常运用并有固定名称的舞蹈动作有五十余种,大部分动作始终贯穿了“颠颤”这一基本动律,舞姿的基本特点总括起来有以下几种态势:
颠簸:随着颠颤的弹力,双膝大幅度地屈伸,使全身形成明显的起伏,好似波浪中的小船,悠然自如。如“蝴蝶式摆浪”、“晃手颠跳等舞蹈动作,就很突出地表现了这一特点。
拧转:以腰部为基轴,在左右转身时,用灵敏的拧劲,扭转成多姿多角度的身态。如“回头望月”、“磕扇拧身”等,使舞姿做到刚柔并济、优美俏丽。
晃首:头部或轻微地左右摇晃,或微划圆圈。传统花戏中的男角表演,特别明显地表现了这一特点。由于头部反复划圈和晃动,使帽冠前的英雄绒球不停地颤动,给人以活泼喜悦之感,群众形象地称之为“碰破头”。
手臂划圆:双手随臂同向或交替划大圆形,使身段舒展、柔美。如“画龙点睛”、“喜鹊登枝”等,给人以线条流畅、顿挫有致的美感。
转肩扭:肩部前后交替摇摆划圆圈,腰胯随之扭动,使身形动作显得柔美而轻盈。尤其是转肩扭和摇首晃脑巧妙结合,如“金鱼摆尾”、“照镜”、“坐虎”等,使舞姿更加俏皮、诙谐、活泼。
三道弯:以“磕扇勾腿”、“转身蹲裆”等动作,显示出这一舞姿造型的特点。
舞姿是在舞步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所以“颠颤”这一特色慢慢地运用到舞姿中。所不同的是舞姿中“颠颤”已不是舞步中“颠颤”的重复,而是进一步地发展了。尽管舞姿造型千变万化,但始终贯穿了“颠颤”这一特色。
正由于小花戏有飞舞多变的扇花、起伏颠颤的舞步、舒展秀美的舞姿,所以能以其独特的风格特点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
总之,小花戏的舞蹈动作通过腰、头、肩、手、臂的灵活多变,起伏跌宕,使舞步、扇花、舞姿三者协调配合,多样统一,形成了小花戏舒展、矫健、朴实、俊秀的舞蹈特色,好似簇簇山花,散发出泥土的芳香,给人以美的享受。小感六句,以概括其舞蹈要点:
一步三颠膝要颤,上下起伏似波澜,
轻盈灵巧扭摆甩,拧身转体臂划圆,
欢抖彩扇如蝶舞,神韵要随意境迁。
四、小花戏的音乐
小花戏的唱曲多采用历史悠久独具山乡风格的左权民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小调”(以曲调短小而得名),其次为“大腔”。
小调多由两个乐句和四个乐句(或在此基础上的扩充和发展)组成,大部分是徵调式,其次是羽、商、宫调式,有少量的角调式,多为一段体曲式。旋律流畅跌宕,分句鲜明,对舞蹈动作有启示性的功能。其中“开花调”又别具一格,即什么都能开花,内容多反映爱情生活。如:“门搭搭(门搭扣)开花卜来来(左右摆动),门外走进俺哥哥来”;“豆角开花弯回来,不想走了你返回来”等等,以民歌比兴的手法来抒发情感。
小调在演唱时,抒情明丽,亲切感人,最易于流传,是左权民歌的主要组成部分,小花戏的唱曲大部分从中选用,有许多既是唱曲名,也是剧目名。如《摘花椒》、《打秋千》、《放风筝》、《旦哥》等。
大腔曲式结构较复杂,多由说唱音乐演化而来,因而叙事性较强,多带有虚词与拖腔。演唱时嗓音宽厚洪亮,带有戏剧性的吼声,当地群众称之为“喊大腔”。因大腔比小调难学难记,故流传至今的数量比较少,但从其旋律特色和演唱方法来看,则有其独到之处。小花戏的唱曲也采用了一些大腔,有一部分既是唱曲名,也是剧目名。如《打樱桃》、《落梅花》、《二姑娘生病》、《跌断桥》等等。
音乐是小花戏的关键性组成部分,在其发展过程中历经民间艺人、专业及业余作曲家们的加工创编,富有乡土特色的左权小花戏的舞蹈与表演,得以和音乐更加紧密地结合成一体,从而增强了这一民间艺术的生命力。
(获山西省文联第七届文艺评论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