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莹玺
一、十七年农村电影的成就不能低估
在我国电影史发展的过程中,农村题材电影的一个创作高峰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到1966年前这十七年期间。中国的1949年,新的时代,新的政党,新的制度使得翻身的劳动人民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激情和渴望,而艺术创作的宗旨——“‘写工农兵’‘写给工农兵看’”充分体现了十七年电影所要表现的对象和重点。在十七年中国电影发展的进程中,政治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大环境,主导着社会、生活、文化的各个方面,当然艺术也与之相辅相成,政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创作的题材、风格、思想和美学观念的表达。农村题材电影从广义上说就是反映农村的生活,农民的状态,以及他们和土地的关系等。例如,我们所熟知的《柳堡的故事》、《凤凰之歌》、《李双双》、《枯木逢春》、《汾水长流》、《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暴风骤雨》、《农奴》、《花好月圆》等等。
从十七年电影中可以感受到此一时期中国电影创作的关键词就是“工农兵”、“重大题材”。并且可以感受到,在人物塑造上,体现人们无限澎湃,建设自己国家和认真生活的昂扬的热情,像凤凰涅[般][木]一般绚丽、壮烈、喷薄。十七年电影为新中国电影打下一个蓬勃宏大的叙述母题,带着中国特色、民族精神,开创了一个新的电影时代。其成就及其至今的影响力不能低估。但同时十七年电影的创作今天看来也存在明显的弱点。个性化的表达和独立思考严重不足,“概念出发,故事着手,安排人物,加上性格”的创作方法也使生活的多彩与杂色消退甚至消失。在艺术探索上,此时期的中国电影语言并没有实现与世界电影的同步发展,这是因为我们把无产阶级的艺术观放在了与资产阶级的艺术观水火不相容的对立面上。缺乏国际间的交流借鉴,我们电影工作者的艺术视野受到极大的限制。新中国的电影只有当时苏联电影经验的模板,继而摸索自己的电影语言。影片结构单一并深受舞台剧的影响,淡出淡入、划出划入的传统组接手法随处可见,充斥银幕。为突出正面与英雄人物,在摄影角度上,以仰角居多,景别都集中在中近景等等。从审美意象上分析,此一时期的电影,对表达内容的重视,要大大超过在艺术形式的探索。
二、从“农村电影”到“乡村电影”
当今的中国,快速发展、日新月异,用通常定义的农村题材电影,对应21世纪尤其是近两年来的电影作品,我们认为已经不是非常贴切,应该用“现代乡村电影”来概括和描述。如今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关系和影响越来越深入密切,逐渐成为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况且21世纪的中国越来越走向国际化和现代化,我们整个社会都浸润在这样一个民主与和谐、改革与开放的大环境下。农村与城市,仅仅是一个题材的差别,而没有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的不同,已经不再是过去的保守、封闭、蒙昧的农村形象了。那些优秀乡村电影:《盲山》、《老井》、《落叶归根》、《那山、那人、那狗》、《芳香之旅》、《花腰新娘》、《耳朵大有福》、《农民工》、《光荣的愤怒》和《天狗》等等。已经远远超越了“写农村,给农民看”的农村电影概念内涵。
随之而来的,农村题材的电影创作风格有了明显的嬗变。它以一种真正贴近实际,贴近现实生活的态度,全面、多元而深刻地创作。在创作者极度张扬的个性状态中,反映“这一个”眼中的真实。不再是用好像单纯的纪录式电影的死板和冷冰,僵硬地展开宏大叙事主题,而是积极地运用一种美学的手法表现真实、再现社会,将歌颂或者弘扬再获温暖的表达像涓涓细流一样渗透到影片的每一寸肌肤中。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前农村电影的审美趋向。以前农村电影审美的误区:影片中口号居多,生活内容偏少,好像是一部部生硬的政治宣传片,观赏性不强;表演夸张,程式化;镜头呆板僵硬,剧情好像命题作文,缺乏艺术创造性和探索精神等等。现在的农村电影在叙事结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上已经算得上百花齐放,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观众的审美取向。
三、2009,一部影片和一位导演
2009年农村电影创作中,无论是从获奖情况还是社会反响上,最值得一提的影片是由高峰执导的、反映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安徽农业改革艰辛历程的电视电影——《十八个手印》。另一个肖风导演值得关注,他执导的“现代乡村三部曲”之《清水的故事》、《海的故事》和《喊过岭的故事》三部影片,反映当代农民个体在面对市场经济大潮带来的生活多样性和复杂性时,细腻丰富的心路历程和积极认真的生活态度。
由山西电影制片厂、安徽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数码电影故事长片《十八个手印》,该片由邢原平编剧,高峰导演,李心敏、王志刚、张兆北等知名演员主演,被国家广电总局列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重点影片。在第十六届大学生电影节和第九届百花奖荣获多项重要奖项。本片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佳片,它用质朴平实的镜头语言,用一种客观的态度展现中国农业改革之初,安徽凤阳村干部是如何带着病体,顶着政治风险压力,进行“秘密改革”的。影片用一种记录式的真实,几近残酷的影像风格,素描了一场看似平静贫穷的农村生活下,实际暗潮汹涌、希望与危机并存的“光荣革命”的艰辛历程。这是一部反映中国社会主义农村改革先驱者的影片。邓小平说:“我们的改革和开放是从经济方面开始的,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改革的成功增加了我们的信心,我们把农村改革的经验运用到城市,进行了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
该片反映了陈开元等基层领导在改革初始的疑惑、困顿、压力、探索与反复。也正是他们带领群众点燃了大包干的星星之火,此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命名的中国农村改革迅速在全国推开,给中国农村带来了举世公认的变化。中国农村开始了由“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性变革。严家昌组织小岗村的十八位村民,将分田到户落到实处。这在当时“极左”路线盛行的年代里,是有违法之嫌的,所以他们在分田单干责任书上郑重地按下那十八个手印的时候,表明了甘愿接受任何不测的后果,开创了一条大包干大变革之路。“包产到户”的创举很快在凤阳全县产生巨大反响,陈开元因此承担责任被调离工作岗位,改革的征途九曲十八弯。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创新号角,好似一记拨开迷雾的“惊蛰”春雷,吹响了中国农村深刻变革、告别贫困、焕发生机的辉煌前奏曲!《十八个手印》,让今天的人们再来回望那时那地那些人和他们所做的那些敢为人先的事情,在整个观影过程中,始终笼罩着一种压抑的气氛,整个心都纠结在故事中主人公和小岗村农业改革的命运上,不忍再看第二遍,冷静真实的影像风格重现那段对多数人来说或是已经记忆模糊或是知之甚少的历史:破烂的衣、荒凉的土地、蓬头垢面的村民、低矮破败的屋舍,每一个镜头都给了观影者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我们同凤阳县的村民一起经历这山重水复、福兮祸兮的改革过程。我们为影片当中的人物,以及当时无数的改革先驱们感慨,是什么给了他们生活的信心,给了他们坚定的信仰,是什么给了他们团结的精神,给了他们信任的勇气?能让他们冒着宁可变法失败也要尝试一下的危险去实验。穷则思变,不能眼睁睁饿死,哪怕尝试过后是头破血流,也值得了,这就是当时我们村干部和村民在改革进程中的勇气,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勇气、牺牲和奉献,我们今天才能尽情享受改革的果实。只有读懂历史,才能更好地珍惜现在、开拓未来,这一点对中国的新生代来说尤为重要。一个不懂得苦难的民族,是一个走不远的民族,一个人的成长也是如此。只有体察咀嚼苦难的滋味,才能真正懂得“珍惜”的含义,永远远离苦难。当影片即将结束的时候,银幕上终于现出了难得的一抹淡绿色,我们的心情也阴转晴,重重放下包袱,叠映画面上的一行清晰的字迹传递出一个惊天的喜讯:中共中央肯定了这种做法,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大包干”启动了中国农村的改革大幕!
若说起农村题材电影,那么今年一定是“肖风年”。十年磨一剑!在同班同学张艺谋、陈凯歌、顾长卫这些从青涩学生成长为国际知名导演并作品高产的迫力环境中,蛰伏了十年没有任何作品的他,不急不躁,沉稳做事,在今年带着他的现代乡村三部曲之《清水的故事》、《海的故事》和《喊过岭的故事》惊艳亮相。三部作品用影评人程青松的观点就是像一幅清明上河图一样将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全景式地做出展现。笔者认为三部影片的共同特点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全部启用非职业演员,真情实感娓娓道来,影片风格就像小溪一样透明、宁静、淳朴,使我们感受到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内心的执著、从容与淡定。
每一部作品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都有一个独特的视点,都多线索地关照农村生活。第一部《清水的故事》中通过对清水和豆豆两个农村孩子生活的不平静的刻画,表达出“像清水一样的孩子,看见了成人世界的隐秘”的主题。第二部《海的故事》中,描写聋人少女爱情道路的坎坷,表达了“一颗像海一样的少女的心”的主旨。第三部《喊过岭的故事》中通过对一个农村少妇生活起起伏伏、酸甜苦辣的描绘,悟出一个浅显的却又实在的道理“日子是过出来的,幸福是找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