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的故事》讲述了农村孩子小山的妈妈离开家走了,隔壁刘奶奶家抬来了一架钢琴。第二天,刘奶奶孙女豆豆来了,其实豆豆的妈妈和爸爸也在闹离婚。小山下决心要找妈妈回来,当他终于找到妈妈时看到了妈妈和别的男人在一起的事实。小山在找妈妈的途中一直喝小溪里的生水,他经常不舒服。豆豆知道了小山家里的一切后很同情小山,她和小山成了朋友。他们相互诉说只属于他们自己的秘密,他们都不明白大人们怎么了?豆豆回城后再回来,只有六岁的小山却死了。村里只留下豆豆那伤感的琴声……《清水的故事》有着关注环保的视角,表现了孩子们本不该承担的生活之重。本片质朴幽默真诚感人。田歌用哽咽的声音给予肖风很多赞誉,她表示电影虽然很短,没有大手笔,但是却用如诗如画的画面表达了导演对情感、财富、社会环境、人性的思考,表达艺术的发问。她还说:“电影前面是妙趣横生,后面则是感人至深,在当今的众多电影中实属难能可贵。”这部片子内容很丰富,从平实达到了一个深刻。从影片中看到了编剧和导演的忧患意识,也正是有了这种忧患意识才让我们看后有辛酸,有沉重同时也有警醒。王人殷认为这是一部很有意义的影片,觉得该片好似小说改编,因为有很强的文学性,这个文学性包括语言和情节以及空间架构,把城市和乡村连在一起,信息量大了很多。在情节的构成上很有文学色彩。影片中的几个人物都很生动,却是慢慢感受到的,因为是方言,对白非常有味道,所以给人非常亲近自然的感觉,完全生活化的,但是又是有提炼的,有浓浓的文学性。你沉下心来看它会发现非常有吸引力。导演的拍摄手法非常朴素,但又有完整的艺术构想,表现在镜头的运用、画面的处理,非常从容。对电影的情景、情境的处理很有匠心。人生的沧桑感和人生的况味在片子里贯穿着,使这个作品有了一种诗的意境。陈晓云则认为这是近年来少见的有现实关怀、有品格的影片,它的价值超越了农村还是城市题材的限制。虽然我们看到的基本上是和乡村有关,但是它却带来了另一个空间的气息。导演思考的是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带给当代中国人生存观念的冲击。另外一点这是一部非常风格化的电影,这部影片和类似影片的区别在于它有大量丰富的饱满的细节。这部片子有很多的内在张力在里面,比如小三的死来得很突然,但仔细想想不仅不突然,而且在逻辑和情理之中。它的戏剧张力不是外化的、是内在蕴含着的。
《海的故事》讲述聋人姑娘小鸥,她的未婚夫到海的那边打工去了,一年后,未婚夫的妈妈请来了她儿子的同学小裁缝给小鸥做嫁衣,因为儿子马上就要回来办喜事了。小鸥的哥哥和嫂子为了让她成为最漂亮的新娘决定再出海一次,他们不在的这段时间里,孤独内向的小鸥和小裁缝渐渐产生了感情。他们出海终于回来,但是哥哥却因“闹海”被桅杆砸断了腿。婚期眼看着就逼近,小侄儿泄露了小鸥和小裁缝的秘密,哥嫂意识到危机赶走了小裁缝,然而就在小鸥望着无边无际的海岸线伤心绝望的时候,她的未婚夫回来了,但是身边还带着另一个陌生的女孩……影片在一个封闭的环境刻画出一个聋哑女的追求和欲望。通过这个女孩子的心灵,感情,透视着整个世界和当今社会的人际关系。这种构思、情景和环境的设置都是非常电影化的,有很大的张力。演员、摄影和美工都非常好。总体来说,艺术性很强,唯美地表现了一个残疾女孩爱的幸福和惆怅。在这部影片中导演追求的真实已经不是谢晋意义的真实,也不是中国30年代的真实,也不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记录风格的真实,尽管片子里有很多肖风惯用的基本元素,非职业演员,方言,口语化表达。但他实际上追求另一种真实——诗意的真实,或者是诗意的现实主义。这部片子在叙事上的强度显然是弱于影像上的强度,故事结构复杂但是叙述方面较其他两个故事略显单薄。很多画面非常优美,视觉冲击力很强,这恰恰是很多国产电影非常不讲究的。影像给人很多诗意的感觉,也充分体现了第五代导演在影像造型方面的功力之深厚。从叙事的角度来说,肖风可能是刻意去掉了很多戏剧冲突的部分,影片没有对话的空白也比较多,透露出一种艺术上的探索精神。
《喊过岭的故事》讲述农村姑娘二芹结婚三个月丈夫就死了。村里见多识广的小秋看上了二芹,为了让二芹嫁给他,便设计挑起一个个事端,让大哈把二芹逼进死胡同,他再出在手相救。大哈媳妇以为大哈和二芹是勾搭连环便找茬骂街。二芹被找来的债主打伤流产了,悲伤的老爹砸碎了自己虔诚供奉的小庙,在顿悟中喊出了“求啥都没用,这点道理咋了一辈子才弄明白”的呐喊。
《喊过岭的故事》一开场,就以细腻的镜语,呈现了具有乡间民俗特色的葬礼过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地域空间里,葬礼往往具有不同的形态以及不同的文化内涵。影片一开始就把叙事焦点放在已然成为寡妇的二芹,在与小秋、老德子、大哈这三个与她有着不同关系的男人的交往里,细节不但成为表达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成为吸引观众观看的重要元素。在影片中,人物之间的爱恨情仇,那种有可能剑拔弩张的戏剧关系被有意识地弱化了,而那些充满着生活质感的细节则直接借助影像呈现出来,带着一种简洁而朴素的力量。
《喊过岭的故事》作为三部曲的终结篇,在影像和叙事风格上都呈现出质朴、内敛的艺术特征。与前两部影片相比,这部在视觉风格上更显质朴并将这种风格贯穿到底的影片,在一种似乎是非戏剧性的偶然而随意的生活流动里,却包含着内在的戏剧张力和情感力量。如果说,在《清水的故事》和《海的故事》中,导演的叙事视角多少还带有外来者色彩,并因此客观上形成了旁观或者俯视角度的话,那么,《喊过岭的故事》用喜剧的艺术表现试图消弭这种外来姿态,而将叙事视点真正放低,并融入到影片所呈现的对象——乡间、乡土、乡民——之中。或者说,把一个外来者的姿态隐藏起来,显现出客观而冷静的叙事态度。放低自己,恰恰使得影片的文化品格获得了一种提升,使得影片的风格更为统一和纯粹。放低自己,也是真正获得观众的重要路径。质朴而真诚,当下中国电影中并不多见的品质,在此获得了一种感人的力量。
肖风的现代乡村题材电影在试图反映出人的自觉性,自觉反省、归纳、总结生活的道理,不麻木,是对生活有追求,有向往的,充满着自我选择的权利。只不过肖风表达时用的笔触是四两拨千斤的力道,不张扬,不是冷酷的现实,而是娓娓道来的温暖。三部影片的主人公都面临着选择,《清》中从城市来的豆豆和出身于农村的清水和小山一开始都有碰撞,可是还是他们自主选择,是原谅、消融、和解还是保持原来的芥蒂,最后他们也成功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个小波澜。《海》中聋人少女小鸥在遭受爱情变故的打击后,自我调整,也自我主动选择追求爱情,最后也找到幸福的归宿。《喊》中二芹面对三个爱慕他的男人,她自主做出选择,遵从自己的心,不委屈,不糊涂。这些观念和变化都是渗透在影片中,显现于潜移默化之中。肖风用细腻、精致、真实的笔触刻画了改革开放的农村、农民和他们的生活。
农村题材电影一直是中国电影创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关注农村,关爱农民,关心农业,对“三农”问题高度的重视。那么电影也应该自然而然地把镜头深深植根于广袤的土壤深处,深深的植根于千百万农民兄弟姐妹心的深处。肖风导演、程晓玲编剧的这农村三部曲是农民心路的影像呈现。三部影片都取材于东北农村的现实生活。这农村三部曲影片,是改革开放30年之后我国农村的即时写照。三部曲选择的地域都是东北地区过去很是封闭而现在再也封闭不住的偏僻农村——两个山村、一个渔村,使我们看到中国的这场改革开放之深之广遍及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刺激到社会的最远端。同时,编剧程晓玲是一位女性,因此她也会更加自然地更多关注农村中的女性,从女性的视角、地位和感受来反映农村生活的变迁。
三部影片在描写和展现农村生活方面有了新的视点和叙事。这种视点和叙事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影片所展现的生活时空都是开放的,都有着现代生活与封闭生活的强烈对比和现实冲击。中国的农业文明遭到了有史以来最猛烈的冲击。《清水的故事》表现的村里青年男女到外面的城市打工、城里孩子将象征着城市文化的钢琴搬到农村来。《海的故事》表现的大海那边的城市和渔村的电视机的喧闹。《喊过岭的故事》表现的城市的商人看重村里的矿产,想要开掘此地的渴望。这种时空的冲突并不只是文学的刻意编写,而就是生活本身的变化。这使得影片富有坚实的生活基础,更具有说服力。第二,影片紧紧追索农民的心路历程,直逼内心一丝小小的涟漪。影片没有停留在生活变迁的表层上,而是深深地嵌入到生活变迁、文明冲击下的农民的生活状态和心灵变化并放大描绘这一心灵甚至是思维习惯变迁的过程。
我们从三部影片中不仅看到了中国农村的进步、变革,新文明因素的注入,看到了新时代农民心灵的变迁与丰富,也看到了农村和农民为改革开放付出的代价,这种代价是巨大而沉重的,看到了现代社会的负面效应对农村的侵害,对生活的侵蚀。因此,这三部电影强烈地提示人们:关注农村和农民就是关注中国社会的基础,就是关注中国社会变迁的品质。
肖风在这农村三部曲的拍摄过程中有着自觉而强烈的艺术追求,那就是真实地记录生活,真实地展现心灵,杜绝“表演”,不追“时尚”,崇尚生活,崇尚自然。摄影师出身的肖风在导演这三部影片时,回避了很多优美的、唯美的光线和色彩,追求影片中的人物、环境、思维、精神、心灵都是真实的。把镜头对准生活,对准人的心灵,朴实无华,干净恬淡。三个影片,三种形态,三种类型。虽然肖风是一气呵成的把这三部电影拍成,但是他努力在呈现着这一个个的不一样,同中的异,异中的同,这是非常重要的。肖风曾经说过:他这十年都一直都在思考着电影的本性的东西,电影依然应该是“物质现实的复原”,返璞归真。
回顾新中国电影的60年,回顾其中的农村电影发展提升,我们认为,无论时光如何变迁,电影艺术家们坚持“三贴近”的创作基调始终没有变,只是在电影艺术创新时,视野更加开阔了,个性更加张扬了,所以拍摄的影片更加好看了。
(获第七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