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鲁冲突
郭瑞福
高长虹与鲁迅的冲突,有澄清的必要。
我们从《鲁迅全集》中可以发现,在鲁迅日记中涉及狂飙社人的竟达166处之多,其中关于高长虹的记载就有85处。在鲁迅杂文中提及高长虹的有十余篇,三十余处。还有在鲁迅与许广平的《两地书》中有二十封书信提到高长虹,在鲁迅的其他书信中也有二十多件,或直接或隐晦提到高长虹,或者提到高长虹的狂飙社。足见高长虹在《鲁迅全集》中所占的分量,也显见高长虹对鲁迅生活的影响。
高长虹与鲁迅,从友善始,继而二人反目成仇。最终,双方冷静之后,又尽释前嫌,互有赞誉。
然而,建国之后,在二人地位显著悬殊的情况下,高长虹背负了一生的骂名。在特殊年代还波及亲朋,使他们深受其害。
高鲁冲突,这个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大公案,如不能澄清,不仅不能还高长虹以清白,也很难很好地去理解1924年以后的鲁迅。所以说高鲁冲突,很有澄清的必要。
高鲁的相识。正是“五四”运动落潮时期。
鲁迅在《〈自选集〉自序》中说:“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鲁迅更说得明白:“在北京这地方——北京虽然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但自从支持着《新青年》和《新潮》的人们,风流云散以来,1920至1922这三年间,倒显着寂寞荒凉的古战场的情景……”
突然,这“沙漠”,这“荒凉的古战场”出现了战士,而且是不怕死的勇者。这就是1924年11月9日,高长虹的《狂飙》周刊在北京的出现,引起鲁迅的关注。长虹在《走到出版界》中说:“狂飙周刊在北平出版了不到几期,居然在北平的文艺界取得它的地位,而最予以重视的,郁达夫之外尤其是望重一时的大小说家鲁迅。”
同样,当时长虹的思想,也极度苦闷,认为社会如“暗夜”,但他却树立了坚强的抱负,要与之“作战”。
他在《狂飙》周刊上发表的《本刊宣言》上说:“黑沉沉的暗夜……于是有几个人从黑暗中醒来,便互相呼唤着……软弱是不行的,睡着希望是不行的。我们要做强者,打倒障碍或者被障碍打倒。我们并不惧却,也不躲避……”宣言最后点明所以称为“狂飙”的原因:“一滴水泉可以作江河的始流,一张树叶之飘动可兆暴风之将来,微小的起源可以生出伟大的结果,因为这个缘故,我们的周刊,便叫作狂飙。”
高鲁二人革命思想的一致性,导致二人的必然结合。
就在这一年的12月10日,在一个大风的冬夜,高长虹与鲁迅相会了。从此高鲁二人往来频繁,关系融洽,成为忘年之交。
鲁迅发现这微弱的光之后,非常欣喜。于是他想到了要“联合”这光。他在给许广平的信中说:“我又无拳无勇,真没有法,在手头的只有笔墨,能写这封信一类的不得要领的东西而已。但我总想对于根深蒂固的所谓旧文明,施行袭击,令其动摇,冀于将来有万一之希望。而且留心看看,居然也有几个不问成败而要战斗的人,虽然意见和我并不尽同,但这是前几年所没有遇到的。我所谓‘正在准备破坏者目下也仿佛有人’的人,不过这么一回事。要成联合战线,还在将来。”
当鲁迅的“要成联合战线,还在将来”计划之中的时候,《狂飙》周刊出到第17期停刊了。停刊的原因,高长虹说:“这时,狂飙社内部发生问题。这时,狂飙的销路逐期递降。这时,办日报的老朋友也走了,印刷方面也发生问题。终于,狂飙周刊到第十七期受了报馆的压迫便停刊了。”
也正在这时,鲁迅不失时机地,即在1925年4月11日,邀长虹协商成立莽原社事宜。二人一拍即合,双方为能有如此好的默契,均感兴奋,以致在祝酒间皆酩酊大醉。参与的人还有培良、有麟和依萍。这次五人的吃酒,标志着莽原社的成立。
事隔仅12天,4月24日,《莽原》周刊创刊。可见,高鲁二人的相识,双方的会合,是时代的必然。那种谁先找谁的议论,是远离时代的说法,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矛盾的产生。高长虹确实为《莽原》周刊付出了他最大的热情和积极性,甚至“以生命赴莽原了”。
此时,他住在沙滩银闸17号一个公寓里,常常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呕心沥血,为莽原写散文,文风极似鲁迅的文章,以致连许广平也都把长虹的文章误以为是鲁迅的。
一次鲁迅给许广平的信中就曾提到长虹:“长虹却不是我,乃是我今年新认识的,意见有一部分和我相合……他很能做文章。”不只长虹一个人为莽原撰稿,他还要所有狂飙社人都积极撰稿,因此刊物办得非常成功,在当时是唯一最具战斗性的刊物。
高鲁二人的合作,可谓心心相印,得心应手,足见鲁迅之慧眼识人才。高长虹也愈加得到鲁迅的器重。鲁迅常将外边的稿子,让长虹过目后,征求其意见再行定夺发否。很明显狂飙社作家群成为了莽原社的主力军。随着莽原的不断扩大,安徽作家群的加入,便也带来派别的产生,造成滋生派别感情的条件。矛盾由此而生。
安徽作家有韦素园、韦丛芜、李霁野、台静农等。他们是在“莽原社”成立初期加入的,他们专事翻译,翻译很受冷落,与《莽原》周刊热烈的市场需求呈鲜明对比。而鲁迅对高长虹及狂飙社作家的倚重,使安徽作家产生了一种嫉妒心理,派别感情,双方的摩擦、冲突便接踵而来。
最初的矛盾,是由嫉妒而来。
在莽原初办时,安徽作家群中,就有人在鲁迅面前攻击高长虹和他的二弟高歌。因高长虹没有生活来源,鲁迅每月给高10元、8元钱,而其他人没有。安徽作家群曾一度为此罢稿,不再来稿。为了给韦素园在《民报副刊》谋一编辑之职,鲁迅托高说情,不料却落个“好管闲事”的骂名,诸如此类的小摩擦,其原因确如鲁迅在给许广平的信中所说:“他们自己之间也掩不住嫉妒。”
冲突的公开化,是由退稿事件引起。
当时对于同仁的稿件,都遵守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则:一般不能退稿。莽原虽然已经改组,长虹也谢绝了鲁迅要他担任《莽原》半月刊的编辑,鲁迅对于狂飙社人的稿件还是照登不误。问题出在鲁迅离京南下之后,1926年8月26日,鲁迅为躲避北洋军阀的迫害,离京去厦门大学任教。此时,长虹已先赴上海,李霁野也早已回安徽老家,之前鲁迅不得不将编辑一职交韦素园担任。这个职位,非同一般,它维系着“联合战线”的安危,应有驾驭两个作家群的气量、能力和声望。韦素园不具有统率人的气质,而且最主要的是心目中根本没有“联合战线”的思想意识,只考虑他们安徽作家的译作的发表,这就给以后的“莽原社”潜伏下危机。
1926年8月15日,《莽原》半月刊第15期,韦素园正式行施编辑大权。果然,韦素园上手就排挤“狂飙”作家群,立即中止了应按期给高长虹所寄《莽原》半月刊的惯例,退了“莽原社”创始人之一向培良的剧本《冬天》和核心成员高歌的小说《剃刀》,这就开创了同仁间刊物退稿的先例,制造了轰动一时的“退稿事件”。
公开信的抛出。韦素园的不公,明目张胆的挤压,引起狂飙作家群的不满,向培良便去信给在上海的高长虹诉苦。长虹见信,沉思良久,想到过去韦素园的诸多事端,现在又停了他的《莽原》期刊,他也有两篇稿子交鲁迅,很久了没有发表,认为韦素园此举是“径将《莽原》据为私有”的化公为私行为,不说青红皂白剥夺了高长虹、向培良、高歌以及“狂飙”作家群在《莽原》应享有的正当权益。
为挽救“莽原”破裂,为了“联合战线”生存和发展,为了向狂飙人有个交代,长虹感到自己都有责任站出来说话。长虹先给鲁迅去信,而鲁迅却“一声不响”。于是,长虹便在上海1926年10月17日出版的第二期《狂飙》周刊上,发表了《给韦素园先生》的公开信,对这种“偏私”行为予以谴责。同时发表了《给鲁迅先生》的公开信,还是希望鲁迅说几句话,来共同挽救“莽原”这残破的局面。
然而,鲁迅的“一声不响”,拒绝对公开信的答复,就把安徽作家群与狂飙作家群的矛盾、冲突,演变成了高长虹与鲁迅的冲突。
长虹维持“联合战线”的希望落空。
长虹《给鲁迅先生》和《给韦素园先生》的公开信发表后,鲁迅给韦素园信中先是发一顿牢骚:“要鸣不平,我比长虹可鸣的要多得多;他说以生命赴《莽原》了,我也并没有从莽原延年益寿,现在之还在生存,也是自己寿命未尽之故也。”然后鲁迅对长虹采取了一声不响的态度,并且阻止和批评了韦素园向长虹写的一个陈述和认错的所谓《广告》的发表。
鲁迅在《261107,致素园》信中说:“长虹的事,我想这个广告也无聊,索性置之不理也好,不成什么问题。他的种种话,也不足与辩,《莽原》收不到,也不能算一种罪状的。”
而《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书信第604页,将“这个广告”注释为(1)广告指《新女性》月刊第一卷,第八期(1926年8月)载《狂飙社广告》,高长虹等人在《广告》中冒称与鲁迅合办《莽原》,共编《乌合丛书》,暗示读者,似乎鲁迅也参与了他们的所谓“狂飙运动”。
此注释与鲁迅所指韦素园的《广告》,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
鲁迅在《忆韦素园君》一文中说得更清楚:“同时社内也发生了冲突。高长虹从上海寄信来,说素园压下了向培良的稿子,叫我讲一句话,我一声也不响。于是在《狂飙》上骂起来了,先骂素园,后是我……然而素园却很认真,他不但写信给我,叙述着详情,还作文登在杂志上剖白。在‘天才’们的法庭上,别人剖白的清楚的么?——我不禁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想到它只是一个文人……”鲁迅这里说的“还作文登在杂志上”,就是指给韦素园信中的所谓意在陈述的“广告”。
长虹急盼着回信,却使他大失所望,鲁迅的“一声不响”,促使长虹认定韦素园排挤狂飙作家群鲁迅起码是知情者,甚至是直接授意者。于是痛心地在《呜呼!〈现代评论〉化的〈莽原〉半月刊的灰色的态度》中说:“北京朋友来信说,未名社对于我们的质问,听说不答复了。呜呼!《现代评论》化的《莽原》半月刊的灰色的态度!我们的《莽原》周刊已经死了。我们的《莽原》周刊是不曾有过这样态度!”
“我本来也知道他们未必能答复的。第一,他们找不到说话的理由。第二,诚恳地认错,他们没有这样的精神。然我是希望他们答复的,希望他们好。”这个“他们”自然是指韦素园们,但也包括了鲁迅的。长虹认为鲁迅是知情者的推断是否正确呢?我们且来看有关的一些资料。
拒任编辑。1925年11月,《莽原》周刊被《京报》砍掉,《莽原》周刊改组。鲁迅再三向长虹解释,力劝长虹担任《莽原》半月刊编辑,长虹予以谢绝。后来他解释说:“我当时畏难而退。虽经你解释,然我终于不敢担任,盖不特无以应付外界,亦无以应付自己;不特无以应付素园诸君,亦无以应付日夕过从之好友钟吾。”(按,即后来的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尚钺)而婉言谢绝,很使鲁迅失望。
其实鲁迅一眼就看穿长虹拒绝担任《莽原》半月刊编辑的理由是一种托词,他早有扩展《狂飙》的打算。
十年之后,鲁迅还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提到长虹不愿接任《莽原》半月刊编辑的原因时说:“所谓‘狂飙运动’,那草案其实早藏在长虹衣袋里面的,常要趁机而出,先就印过几期周刊;那《宣言》又曾在一九二五年三月间的《京报副刊》上发表,但尚未以‘超人’自命,还带着并不自满的声音……”
重振狂飙。对于《狂飙》的复刊,长虹虽然知道鲁迅并不赞成,但也未反对。他说:“1926年夏天,我从北京到上海。我的此行,他不十分赞成,但也没有反对。对于在上海出版狂飙的事,他当然应允赞助。”而实际鲁迅对长虹重振狂飙事业,是并不赞同的,希望他安心留在莽原做编辑,至于“应允赞助”之说,那也只是敷衍而已。长虹认为的“当然”只能说明他的天真。在此之后,一连串的事件,更能说明鲁迅的态度。
退稿先例。在韦素园退掉培良和高歌的稿件之前,已有压稿先例。长虹谈到自己的稿子也曾被压时说:“我在上海寄给他(鲁迅)两篇稿子,给莽原半月刊,是关于郭沫若和周作人的批评文字,好久没有发表出来,我去信问一个少年朋友,并叫他到鲁迅那里去看怎样回事,鲁迅说是,交给韦素园了。韦素园说,鲁迅交给他的时候,说:‘就说你们不发表吧。’那个少年朋友给我的信上很惊奇地说:为什么鲁迅也这样呢?”这就给退压狂飙作家群的稿子开了先例。韦素园自然心领神会,也正合其意,长虹的稿子尚可不发,何况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