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没有如此鲜明的提法,但他强调“计”与“谋”,用“计”取胜,用“上兵伐谋”取胜,这实质就是提倡柔胜。《孙子·势篇》中还有句“弱生于强”的话,也就是说,在自身拥有强大的战斗力基础上,示敌以弱小,使敌人轻敌,从而取胜,这种以计取胜,以谋取胜,实际上就是一种“柔胜”。
“奇胜”思想同
《老子》五十七章说“以奇用兵”。
《孙子·势篇》说“奇正相生”,《孙子·计篇》说:“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两位智者所说的“奇”基本是一致的。但是,孙子讲的奇要比老子讲得广泛,用奇的思想几乎遍及《孙子》全书,讲得也更深刻,如说“奇正之变,不可胜穷”;讲得也更坦诚,提
出了用奇诡道十二法。
“予取”思想
《孙子·势篇》中有一句话是讲予取问题的,他说:“予之,敌必取之。”这是说,给敌人若干“予”,诱敌人“取”,最终使我获得“大取”。
《老子》三十六章说“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两位讲“予取”观点基本一致。不过,《老子》三十六章中的话,是从广泛意义上说的,而孙子的那段予之、取之的话,却只就“兵”而论的。
现代人有语“商争犹如战争,市场犹如战场”,笔者不惜用较多笔墨来议论老、孙兵论的异同,这是一个铺垫,供讨论老子兵论与管理谋略的关系用。
三、老、孔之“知”
老子是哲人,是智者。由此想到了孔子,孔子也是哲人,也是智者。孔子有老子知之不足之知,孔子之知可补老子不足之知。
老子的“知”常以非常形态出现,提人们未提的概念,想人们未想的问题,智慧十足。
孔子之知常以常态面目出现。
认识老、孔之知
孔子,名弱于老子,孔子曾请教礼于老子,《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了这件事。
孔子,名丘,春秋末期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著《论语》,曾被人们视为育人的教材,影响后人甚多。
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中有两棵大树在起着重要作用,老子及其道家是其一,孔子及其儒家是又一。
孔老两位的观点有某些相同或类似处,有些十分不同。
同处。双方都讲“道”(但各自所讲的道的内涵极不一样);讲治(但各自治的指导思想与方法极不一样);重视人的价值;讲“守中”;讲“和”;讲慈爱;反奢侈,尚朴;反鬼神;反刑政;反对重敛;等等。
异处。甚多,从总体说,《论语》是一本伦理书,《老子》是一本哲学书。
在“道”的问题上认识异
这个异是最为主要的。孔子重视“道”,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礼之用,和为贵。先天之道,斯为矣!”(《论语·学而》)这里的“道”,主要是指政治路线。
老子也讲“道”,是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如说“道可道,非常道”(一章),“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超于自然,超于社会的自在物,是一种“玄”,是这个“玄”腾飞于天,溅落于地,生化万物,生化意识,成为物的元素,思想的元素,具有很宽泛的内涵。
在“德”的问题上认识异
孔子说“德”甚多,如说“为政以德”(《论语·阳货》),“君子怀德”(《论语·里仁》),“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这里所说的“德”,主要是指忠、孝、仁、义、礼、智、信等。
老子则不然,老子反对讲这种“德”,如在前面已引用过的三十八章上的那段话:“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老子反对一般的德,特别是“下德”,更反对“仁”、“义”、“礼”等。
在“柔”的问题上认识异
孔子尚刚,孔子观点是有为之学,刚刚强强有为,实实在在有为。孔子一辈子呼号,周游列国,推行的就是他的刚强的“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他从政,从教,办学,为人,都是实实在在的。
老子则不然,尚柔。他的为人自然色彩浓重,主张柔为,弱用,主张“柔弱胜刚强”,主张“无为胜有为”,反对察察之政,反对纠纠之举,致虚寂,守静笃,抱中守一。
在“反”的问题上认识异
孔子主张实行“正”之治,主张实行德政、礼政。“政者,正也”(《论语·颜渊》),“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等。
老子的观点则相反,对“正”基本是否定的。主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四十章),主张从“无为”中实行“有为”,从“无欲”中求取“有欲”,从“反常”中意识“知常”。
用以想事的方法论异
老子自然飘逸地发表见解,孔子却正襟危坐地讨论问题;老子隐晦地发表意见,孔子直白;老子有田园老人风度,有点放任,有点逍遥,有点洒脱,孔子学院色彩浓重。
总之,孔子、老子的“知”各有特点、优点,我们既要学孔子的智慧,也要学老子的智慧。有人说,孔子贵“刚”,老子贵“柔”,那么我们学习他们的知,既要尚刚,又要贵柔,并做到刚柔互济。
我们搞管理,应该是集百家之长而用之,既取用老子的智慧,也取用孔子的智慧。当然取用时必须注意“批判吸收”这个原则。
四、东西方之智
讲道学,道学是东方人之智,由此想到了西方人之智的问题。让我们比较东西方人之智,供相互借鉴学习用。
东、西方之智
这里所说的东方主要是指我中国,因为,中国是东方文明的发祥地,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且其文明的辉煌延续至今。这里所说的西方主要是指欧美国家,又主要指美国、英国。美国,新兴世界头号强国,英国,老牌资深强国,他们都是西方文明的典型代表。
东方人有智慧,如古东方中国出了如老子、孔子、孙子那样的智者;西方人也有智慧,如古西方希腊出了如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那样的智者。
再列举两位智者
举一东方智者,庄子。 “一尺之椎,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是东方哲人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庄子说的,语见《庄子·天下》,此话不仅从数学意义上提出了一个十分难得的关于无穷小的命题,更从哲理高度告诉我们看问题不能僵化,要从变化中去看,从规律中去看。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1964年,物理学家发现了基本粒子“夸克”,同年,一向对基本粒子研究表示关心的毛泽东,就基本粒子问题引用了《庄子·天下》中那段话,以说明“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这一著名论断。1979年,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家格拉肖,在一次物理学会议上建议,把今后发现的比“夸克”层次更深的粒子,起名为“毛粒子”。
举一西方智者,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是被列宁称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的西方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说的,语意是河流尽管可能没有变化,但流淌的河水是绝对变化了的,所以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此话告诉我们,事物总是随着时空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世上不会有两件绝对相同的事。
东风西渐,西风东渐
智,智慧,聪明,作为人类文明,人类智慧,本来就是因它们可供互学而存在的,或东风西渐,或西风东渐。孔子思想经利玛窦等人传到西方去了,利氏也把西方文明带到中国来。
在当今世界,科学昌盛,信息技术发达,任何偏僻地区、落后地区,要想杜绝文明进入是不可能的。地球浑圆,宇宙空廓,应该让智慧、文明进入任何地区,任何社会。也惟有此,该地区、该社会才能进步,才能发展,不然就会落后。
当然,我们也应该防止反动的、不良的文化侵入。
东西方智相通处
东方之智,西方之智有相通处,可供双方借鉴互学。
孔子《论语》是本语录体的书,记录着当年孔子在教学中的师生对话。其中,有老师授课的话,有老师答疑的话,有学生回答老师提问所答的话,有学生与老师争辩时的对话。问对式、讨论式、启发式、语录式是本书成书特点,这是东方人的智慧。
与孔子差不多年代,西方也有人用这种智慧教学法进行教学,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就用问对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效果很好。这是西方人的智慧。
老子有一个很有智慧的观点:“有生于无。”
西方古人也有如此见解的。与老子大体相同的年代里,有一位哲人叫德谟克里特的,他有一个原子论的观点,其思想很似老子的上述“有生于无”思想。德氏认为,原子论是以对立的两种存在,即不可入原子和可入原子的虚空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那虚空表象好像是一无所有,但其实质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着,有了这个似无实有的虚空的存在,那原子才有可能在其中活动。德氏在这里所说的两种存在,那“不可入的原子”,那“可入原子的虚空”,与老子所说的那“有”那“无”的思想,多么相似!
东西方智相异处
东方、西方之智没有谁优谁劣问题,但在表现智的投向上,智的核心内容上,及其运用的方式特点上,两者却不一样,各有特点,须分辨清楚,并相互借鉴。
区别表现在认智的投向上。东方之智,主要是内向之智,是内学,追求身心完美。如孔子讲智,主要地讲的就是内向的,讲伦理方面之智。那著名的《礼记·大学》中“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句,所说的那个智就落足在修身上,是内向的。
明王阳明有一个“格竹”的故事,形象地说明某些人在“智”的追求上是内向的。竹子挺拔坚强,器宇轩昂,常年翠绿,是国人理想的人格化象征。王阳明21岁时,某日,想到古人“一草一木皆含至理”的话,于是搬来凳子端坐在一丛竹子前面“格”起竹来,想通过接触竹悟其“至理”,但不得,却病了,病后醒悟一条,“理”不在竹子上,却在人自身的内心里,“心外无物”,提出人要“致良知”,这观点有点唯心,也太内向、太极端了。
反观西方之智,其着眼点主要是外向的,求明身外事物之理。如梁启超所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致身心,西学应世事。”
当然这并不是说,东方之智丝毫不讲外,反之西方之智也不是一点不讲内。本来内外是相互依存的、制约的,内无外不行,外无内也不行。说东方之知是内向的,西方之知是外向的,这主要是从总体上说的。
区别在认智的核心内容上。东方之智的核心,主要集中体现在关于人的修养问题、伦理问题、道德问题上。历史沉淀下来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智慧,列举若干。修身:“三省吾身”(《论语·学而》);律己:“知耻近乎勇”(《论语·里仁》);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处众:“和为贵”(《论语·学而》)。与自然关系:老子、孔子提出“天人合一”见解。对社会:求“大同”境界,等等。
西方人在上述问题上谈论得远远不如中国多,他们更多的强调的是自由、平等等概念,有很多精辟见解。
假如说,东方之智核心内容主要地反映为集体理性的话,那么,西方之智的核心主要反映在个体理性思考上。
区别表现在行智方式与特点上。东方之智的行智方式与特点是用综合法,就是说很少有逻辑、推理、抽象那些东西,精练、浓缩却是其特点。例如,道家提出的“道”,儒家《周易》提出的“太极”等。“道”,讲的是由它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理。“太极”讲的是事物方方面面都是阴阳组成的理,如男女关系是阴阳,乾坤关系是阴阳等。
西方的行智方式与特点就不一样了,他们讲逻辑、讲推理、讲公证、讲公理、讲定理、讲实验那些东西,是逻辑法。
东方之智常常正着讲,西方之智常常反着讲。如讲姓氏,东方人讲了姓,再讲名,西方人则不然,先讲名,再讲姓。再如讲年月日,东方人总是先讲年,再讲月,再讲日,西方人则先日,再月,再年。又如讲故事,我们东方人总是从头至尾地讲,西方人则顺叙、侧叙、倒叙混合地讲。
还有,东方人吃饭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东方人用字是方块,西方人用拼音;东方人画画用意象法,西方人用实象法,等等。
五、“知不知上”
弱智、无知不能为政。盲人摸不准象。为政、管理需要智。
“绝圣弃智”辨析
关于“智”,老子讲得很多。其中讲了一个很有争议的观点,十九章说:“绝圣弃智。”老子还说过这样的话,“是以圣人之治……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均见三章)。
老子主张“弃智”,在老子看来,“智慧出,有大伪”(十八章);“虽智大迷”(二十七章);“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六十五章)。
老子的思维逻辑是这样的,社会存在纷争,不安定,人际争强取胜,你争我夺,这是因为有“智”的因素在起作用,“智”成为“伪”之源,“迷”之源,“贼”之源,“民之难治”之源,于是老子极力反对“智”,主张“弃智”。老子认为,不以智治国,国就有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