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切实做好关闭破产、改制企业职工安置工作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关闭破产、改制企业职工安置工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企业关闭破产、改制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好职工安置方案,严格工作程序,同时区分不同情况,准确适用政策。在同一地区、同一时间,关闭破产、改制的企业数量不宜过于集中。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与劳动保障、民政等部门加强协调配合,认真处理企业关闭破产、改制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提前制定应对预案,防止发生群体性事件。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在资金、政策和宣传上做好充分准备,成熟一户操作一户,控制好工作节奏和力度。凡职工安置方案不完善、社会保障办法不明确、资金不到位的企业,不得进入关闭破产或改制程序。关闭破产、改制数量大、任务重的地区,要指定专门机构负责此项工作,充实和加强工作力量,搞好协调配合,切实保障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要重视企业破产后的重组工作,有条件的破产企业在与收购方商谈收购事宜时,应将吸纳一定比例的破产企业失业人员重新上岗作为重要的收购条件。此外,要加强跟踪检查,协调处理好有关遗留问题,避免出现不稳定因素。
(六)巩固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功能
要深入贯彻落实《四川省失业保险条例》,规范基金征缴和使用管理,扩大保障范围。要加强政策宣传,树立典型,采取多种措施,巩固原有参保单位和职工,积极引导更多单位和职工参保,逐步将城镇绝大多数工薪从业者纳入失业保障范围,促进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进一步完善。要规范缴费基金,加强稽核,加大欠费回收力度登记和失业保险监测制度,加强对失业登记人员和省级调剂金的筹集力度,增强基金调剂余缺能力,实现基金征缴和管理使用的规范化,确保其有足够能力应对任何情况,为失业保险制度的有效运行提供有力的支撑,为各级政府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决策支持。要把失业保险工作纳入各级各有关部门就业发展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作用,在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基础上,要逐步增加失业保险基金对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职业介绍的投入,并积极探索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有效形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失业保险在扩大就业和调控失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七)建立失业预测预警机制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失业预测预警工作,从实际出发,加强研究和探索,尽快建立失业预测预警机制。要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失业预测预警系统开发所需资金和工作开展的必要开支。要把建立失业预测预警机制同完善就业统计体系紧密结合起来,同步考虑和部署实施。要根据历史资料寻找失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经济预测的基础上对失业进行预测,根据失业率、失业内部结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参与率、就业人数、新增就业人数、就业弹性及影响失业的各因素的分析建立劳动力供求模型和失业预警指标体系,完善失业统计制度,建立劳动力抽样调查制度,实行动态分析监测。要在对失业率、长期失业人数、失业人员增幅、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人数、失业保险基金收支、就业形势等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本地不同时期的失业预警线,制定预案,在接近或超过预警线时启动相应措施,努力缓解因失业可能带来的各种问题。要建立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监督制度,加强对失业登记人员和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情况的信息监测与分析,为各级政府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决策支持。
(八)加强对失业调控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失业调控工作,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出发,统筹考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关系,妥善处理企业改革和促进就业的关系,把失业调控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把控制失业率作为衡量本地区和有关部门政绩的重要内容。要切实加强对失业调控工作的领导,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负有管理、监督和宏观调节的职能,要定期或不定期向当地政府报告有关失业调控情况,提出相应工作建议,并加强与发展改革、国有资产管理、经贸、财政、税务、银行、统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做好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工作,抓好各项失业调控措施的落实,确保本地区就业再就业和失业调控目标的实现,稳定就业局势,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论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前置条件
四川省南充市劳动保障学会 杜吉玉
市场是商品经济时代的产物,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结果。因此,市场应当具有开放的、平等的、竞争的特征。就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因为商品经济未发展到成熟阶段,社会的法制建设也较为滞后,也就决定了无论是商品交换市场,还是生产要素市场都不可能实现完全开放、平等、公平的竞争环境。由于我国过去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经济制度的结果,给今天要建立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造成了层层壁垒,因此,要建立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努力,而且还会触及到若干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对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论述的文章目前还不多见,更没有人对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进行明确定义,在作者思想中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绝不仅仅是单位在用工时不分城市还是农村都一律可以报名应聘,也不仅仅是农民工进城务工过去设置的门槛都全消失了,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就实现了。因为解决中国农村的就业问题除了受中国总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之外,还有着更深层次的问题,就是建国初期以来一直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虽然在改革开放初期之后,这种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有被松动的迹象,但是在宏观上,它仍然在现实生活中牢牢地桎梏着当代中国农民。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维系二元结构的具体制度仍然没有消除。这些制度包括户籍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制度以及养老保险制度等等。目前社会上批评意见最多的就是中国特有的导致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这把同属中国公民的人口分成两大类,也就是农业户和非农业户。只有属于非农业户口的人,才能享受国家给予的各种优惠的福利待遇,而作为农业户口的人,不但不能享受到城市人口的优惠,甚至一直在接受社会索取和剥夺。直到现在,城市政府还在利用这项制度限制农民进入自己的城市寻找工作,即使有些地方已经进行了取消户籍制度的试验,往往会采取其他的政策起到相同的作用。至于二元结构下的就业分配制度的特点也是非常鲜明的对农民就业的歧视性。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要真正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的统一还需要走完漫长而艰难的路。
1.要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就必须先统一城市劳动力市场
如果城市劳动力市场都没有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的统一也就无从谈起。这个问题将会触及到行政体制改革问题,因为我国目前的行政体制导致了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垄断和分割。就目前的制度而言,国家设有专门的人事管理机构,担负着干部、人才的管理、转业军官安置,人事部门也开放了人才市场,也有具体的地方法规和若干行政管理办法,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显然有冲突的地方。另外,教育行政部门又负责教师队伍的管理,师范院校学生的就业分配,民政部门专门负责退伍兵的就业安置,这些都属于劳动力市场垄断和分割的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等待国家从上层进行行政体制改革才有可能解决。如果不能解决,真正完全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也不可能实现。
2.户籍制度非改不可,而且十分紧迫
经济学理论证明,如果农村、城市间的劳动力流动受到限制,将对社会总的经济效率造成损失。长期以来,影响城乡劳动力互动的最大障碍是户籍制度;长期以来,造成城乡劳动力不能平等就业的是户籍制度;长期以来,造成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不能享受到公正的分配、社会保障、子女就学的障碍仍是户籍制度。我们的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时期对维护社会稳定,建立正常的经济秩序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国家实行市场经济政策,实行改革开放已经20多年了,过去的那种户籍制度还未从根本上触动,有的地方虽然进行了一些变革措施,但仍未从根本上冲破计划经济时期的户籍管理模式。笔者认为,改革的思路,一是要适应庞大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需要;二是要使户籍管理体现城乡劳动者政治待遇、经济利益、社会保障都要平等,即农民进了城,有了自己的产业,或有了比较稳定的劳动关系,他就应当拥有像城镇居民一样的户籍,也就能在工资分配、子女上学、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到城里人一样的平等权利。
3.要认真清理和消除过去在立法、行政法规方面使城乡劳动力市场不统
一、和谐的规定
在过去,不管是法制还是法律都有不少横在城乡之间的东西,影响着今天要建立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比如说,四川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四川省失业保险条例》中,就有城乡劳动者在同一单位中参加失业保险的不同规定。尽管他们一样的劳动,参加一样的险种,但是在享受失业保险时,在享受的时间和待遇标准就比城里人低得多。又如在法律方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中,关于造成在同一车祸中,死的农民仅得到三万多元的赔偿,如果是城里人可以得到十五万多元的赔偿。对此,不少律师认为这部司法解释是一部拉大城乡差别,对农村居民有失公平的法律文件。他们认为,在现阶段,城乡的赔偿可以有差别,但这样的差别实在太大了。像以上这些在旧的形势、旧的观念下形成的法规、法规不得到清理、废止,将始终造成城乡劳动力市场不和谐,甚至法律冲突。
4.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在政治上的支持、经济上的投入,缩小城乡差别,让城乡社会劳动力能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就业岗位
新中国建立以来就存在着的城乡差别,在改革开放后不仅未能缩小,而且还在扩大。因此,社会学家们、专家们发出了“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呐喊。自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连续7年低速增长,不及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五分之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1.8551左右拉大到目前的3.1551。农民收入不高不仅成了农民小康路上的拦路虎,而且造成了农村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的落后。据我们在仪陇县调查,在城镇劳动力中,人均接受教育时间为8年,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占劳动人口总数的7.1%,而全县农村劳动力人口平均接受教育时间仅为6年,有大专毕业以上学历的人口仅占劳动人口总数的0.66%。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整体水平也很低下,小学以下文化的劳动力占劳动总人口的38.2%,而在城镇,已基本上实现了普及9年义务制教育。同样,由于农村经济落后,卫生事业也很落后。据调查有七成打工者患有各种疾病,但他们又无钱医治。农村医疗状况也很差,据成都市统计,80%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城镇,农民的卫生费用仅为城市的三分之一。近些年,党中央、国务院对富裕农民、缩小城乡差距已采取了很多措施,也收到了好的效果,应当继续抓下去,也只有缩小了城乡差距,才会为顺利地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的统一打下经济基础。
5.调整农村中等教育结构
目前,劳动力市场技术工人奇缺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农村的中等教育结构却不能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相适应,又与农村现行经济水平不适应,造成不少农村青少年既无钱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学习,而就业时又因缺乏一技之长在劳动力市场上没有竞争力。据统计,我国农村劳动力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因此,在农村中等教育中有必要下大力气进行结构调整,把一些普通中学改为职业中学,或者在一些普通中学中开设职业教育班,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设置长线专业或短线专业,也可根据区外劳动力市场的调查分析,设置一些供需对路的专业。如果这些都做到了,对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以及推动农村城市化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6.要加强、加快农村就业服务的组织建设
目前,四川省南充市虽然多数乡镇已挂了劳动保障的牌子,但根本上不能满足农村就业工作的要求。一是机构人手少。多数地方就业工作没有专人,只有兼职干部。二是干部的业务素质低,对劳动就业工作的政策不熟悉。三是工作条件太差,没有工作经费、信息渠道不畅。在近期按最低要求,也应平均2万人口配备一名专职就业工作干部,按此标准计算,我市至少还要增加200人的编制。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农村就业工作始终处于自发状态,会使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受到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