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产业即农业,应改变以大宗粮食作物生产为主的“小商品生产型”和“土地密集型”的格局,由土地密集型向劳动力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根据四川省人多地少的生产要素禀赋特点,发挥劳动密集型经济类作物比土地密集型粮食作物具有的比较优势,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牧渔林业的比重,进一步挖掘第一产业的就业潜力和扩大其就业深度。一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兼顾的经济类作物和养殖业,主要是蔬菜、水果、花卉、养殖、中药材(茶叶)等五大优势农业产业(据《中国就业》2001年第3期登载的专家估算:每亩土地生产大宗粮食作物投入用工14个,而生产经济类蔬菜、水果等每亩土地投入用工可达60个以上;养牛需投入用工57个,淡水养殖每亩土地需投入用工31个);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都市农业和外向性农产品加工生产,进行农产品增值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生产链和促进产前产后产业的发展;三是大力发展和推动“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加大资金技术的投入和支持,提高农产品品种质量的标准化,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地转变为农业产业的“工人”;四是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的劳务输出当作一个巨大的和最有潜力的“新兴产业”来抓,支持、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向城镇转移,向发达地区转移和外出务工,加强对劳务输出的服务和引导,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规模化和有序化。农村发展问题可以讲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转移的问题,只要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能合理转移、开发利用和充分就业,“三农”问题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
2.第二产业的调整要坚持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速四川省的工业化步伐。产业调整政策在突出优化结构、科技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同时,要注重现有资源的优化重组,不是简单地以牺牲劳动者就业岗位为代价解决工业调整中的诸多问题,应充分考虑保持第二产业就业在总量上的相对稳定。如果各个市(州)都把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作为发展重点,这与四川省省情不符。从全国情况看,具有比较优势的服装业、轻工业、电子仪表业、一般加工业在发达地区的比例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而化工、建材、冶金、重工业在欠发达地区高于发达地区。大力发展采用适用技术和面向“两个市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西部地区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加快发展的明智之举。一是对优势重点企业,积极支持做大做强。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方向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同时促进优势企业的规模扩张,保持就业岗位不减少;二是对于产品有一定市场,生产经营基本正常的国有企业,要从各方面为企业创造生存发展的环境,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提高经济效益,以保持就业岗位的稳定;三是适应加入WTO后,世界上最主要的电子通信设备及石油化工、汽车、机械设备制造商已将其生产网络扩展到我国,在21世纪中国将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趋势,积极扩大引进外资规模,吸引国外大公司、大企业投资设厂,通过引进国外的技术和资金发展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制造业和加工工业,使四川省成为21世纪“世界制造业基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力促进就业岗位的增加;四是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和基本建设的投入,通过开工更多建设项目,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建筑业及其相关产业,既增加城镇的就业岗位,又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大力促进劳动密集的流通部门和城市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四川省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连续数年稳步增长,这说明第三产业将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最主要的就业岗位增长点。我国目前就业增长主要是依靠第三产业发展推动。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第三产业将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部门和国民经济最主要的产业,流通部门和城乡服务业的广阔发展空间以及社区服务业中都蕴藏着大量潜在的和现实的就业岗位,要通过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第三产业尤其服务业的发展以及全社会对服务需求的增长,不断扩大第三产业就业容量。一是通过大力发展包括金融保险、邮电通信、信息咨询、教科文卫、科技服务等部门,不断提高高端新兴服务业的实力,大量新增就业岗位,同时促进高素质劳动力的就业;二是通过大力发展流通部门和传统服务部门,面向机关、团体、学校、工厂提供后勤保障服务的社会服务业,以及面向城镇居民的便民利民和生活服务的社区服务业,开发更多社会服务和社区服务就业岗位,促进素质相对较低的劳动力就业;三是根据四川省拥有的丰富和独特的旅游资源,独特的旅游资源是“自然禀赋”,它也是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使四川成为西部旅游中心之一,积极扩大旅游业的就业总量,同时促进边远落后地区就业增长和经济发展。
(三)技术进步政策
充分考虑技术进步以及由此引起的就业弹性下降的趋势,鼓励有利于增加和稳定就业的技术革新和技术进步,侧重采用节约物质资源和节约资本的新技术和适用技术,从宏观上制定合理的技术进步政策、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规划,减轻技术进步短时期内对就业的冲击,发挥技术进步带来新兴产业发展在长时期中所推动的就业扩张效应。
1.引导投资在高技术行业、常规技术行业和技术相对落后行业按照一定比例合理配置,以同时满足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的要求。更多地采用稳定就业的先进适用技术,而不是一味地减人来搞无人化和自动化工厂。发展中的西部地区应主要配置劳动节约偏向低和资本节约偏向高的技术,以及适应劳动力密集的适用性技术,以达到较少投资吸纳较多就业。
2.对传统产业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应简单地淘汰传统“夕阳”产业,从而稳定劳动者就业。四川的酒类生产行业、电视机生产行业以及重型机器制造行业等,具备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和“获得性禀赋”。这也是比较优势的两个重要决定因素。这些行业具备发展扩张条件。
3.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改变四川科研实力强,而科技成果转化弱的现象,促进创立新兴产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形成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派生新的就业岗位,积极扩大就业。同时,根据比较优势要侧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努力增加就业。
4.推广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帮助农民掌握并且使用先进实用技术和成果,重点推广节约土地型的农业技术,促进农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使农业向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从而稳定农业劳动力的就业。
5.顺应国外制造业和成熟技术加工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趋势,利用地方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以及熟练技术工人数量大的优势,积极引进外国大公司、大财团的技术和资金,发展面向“两个市场”的制造业和加工工业,使四川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组成部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中小企业扶持政策
中小企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尤其是对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和促进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等量的资本投入在中小企业能够创造更高的就业效率,国内外的经验和四川省发展的实际情况都说明,中小企业将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力量。因此,应完善和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把发展中小企业(包括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组织)的文章做大,形成和实现“小企业,大就业”的格局。
1.创造有利于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为小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彻底放宽市场准入限制,降低工商登记门槛,扩大小企业经管范围和经营权,简化审批办事程序,清理不合理收费,使各项制度公开透明,让小企业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和壮大。
2.建立和完善促进小企业发展的服务体系,包括高效的政府管理服务和行业指导服务,完善的服务内容和便捷的服务手段,有效解决小企业获取市场信息难和贷款融资难的发展障碍。随着市场化进程加快,越是经济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发展越快,越是经济不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发展越差,越需要政府的扶持。
3.加大对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和扶持,鼓励劳动者创办小企业,促进自谋职业、创业就业和自营就业。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和信贷支持,改变西部地区中小企业资本积累和技术装备水平过低问题,落实小企业创业小额货款担保办法;二是实行税收优惠制度,在小企业的创业初期给予扶持,按照中国加入的WTO议定书,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的小企业包括乡镇企业可按条件实行税收“减二免三”;三是对小企业实行促进就业的补贴制度,对于吸收下岗失业人员达到一定比例和专门解决劳动者就业的小企业,以及劳动者创业就业和自营就业的实体应在一定期限内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税收先征后返,同时根据不同情况给予政府促进就业的补贴支持。
(五)促进城市化政策
加快城市化步伐,改变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和滞后于经济发展程度的现状,不仅可以带动现代城市第三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还能够扩大内需,进一步促进工业化进程加速,大量增加城镇就业岗位,解决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而且还可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解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四川日报2001年4月7日),四川省城市化水平为26%,低于全国36%的水平,城镇人口比重低,城市化滞后,已经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1.要完善现有省级中心大城市、次级区域中心城市、县级城市和中小城镇的城市化功能,构建川西和川南城市带或城市群,提高城市的产业集聚效应和辐射扩散作用,使次级中心城市、县级城市成为各自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并带动周边地区更快的发展。应以大力发展50~200万非农人口的次级中心城市和20~30万非农业人口的县级城市为重点,加速推进城市化。提高城市在各方面的产业集聚、规模经济和辐射功能,带动现代城市工业和流通服务业的发展,刺激各类服务需求的增长,开发和创造更多的城镇就业岗位。
2.加速县级城市和中小城镇建设,制定鼓励和促进县级城市和中小城镇建设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既要加快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又要改革落后的户籍制度等方面的政策性限制,同时把大城市中的企业搬迁、扶持乡镇企业发展与县级城市和中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要积极引导外部投资和乡镇企业以及个体私营企业向县级城市和中小城镇群聚,现有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应大力发展“特色工业园区”和“乡镇企业工业园区”,提高中小企业聚集度,形成中小企业集群,促进规模化效应;强化产业支撑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专、精、特、新”企业,促进城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发挥城镇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扩散作用,带动一方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机会,并且促进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中小城镇转移。
3.加快城市第三产业和流通服务部门的发展,适应城市化的发展要求,制定加快各类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尤其是促进城市居民衣、食、住、用、行等社会服务以及家庭服务与社区服务业的发展。一方面满足城市人口聚集产生的巨大服务需求和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服务方面的需要,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生活健康:另一方面对第三产业中就业容量最大的非正规经济部门(四川省非正规经济就业数量已占第三产业就业总量的一半多)作为“特区”进行培育发展,增强这个“劳动力海绵”的效应,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岗位的大量增加,缓解城镇失业和增加劳动者收入。
(六)劳动就业政策
实行市场化的促进就业原则,贯彻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建设充满活力的劳动力市场,加快建立市场导向的劳动力流动机制和市场就业机制,发挥劳动力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1.进一步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建立城乡统一开放、公开公平、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政府应加大对劳动力市场软硬设施建设的投入,当前四川省应加快建立各个城市的中心劳动力市场,消除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局面,打破劳动力流动就业的各种体制障碍和政策限制,促进城乡劳动力合理、有序的流动,在流动中创造就业机会,建立和完善法制健全、运行规范、竞争有序、调节有力、服务周到的劳动力市场管理制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的市场就业环境,疏通市场就业主渠道,积极扩大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