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01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就业总量为182.96万人,比1995年的980.22万人增加202.73万人。6年来年均转移33.79万人,年均转移量增幅为3.18%。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乡镇企业的持续发展,城市大搞基础设施建设,第三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加快,为大量不充分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了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的需求,加上劳动力市场对农民工限制的逐步消除,同时为大批低技能的农民工进入城镇打工和跨地区流动提供了转移就业的机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是进入乡镇企业就业和进城务工经商以及劳务输出省外打工。农民工近一半的人在建筑、采掘、制造、交通运输行业从事繁重体力劳动和条件险恶的工作,还有相当多的人在苦、脏、累的服务行业打工。四川省乡村从业人员总量中有68.7%的劳动者从事农业劳动,另有31.3%的劳动者已经从农业转移出来就业。
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向上分析:
1.四川省2001年进入乡镇企业和进城务工经商的乡村从业人员654.20万人,比1995年的701.67万人减少47.47万人;但比1990年的309.72万人增加344.48万人,10年来年均增加34.45万人,年均增幅7.76%。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为城市大工业配套和以农产品深加工为特征的乡镇企业保持较快的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第二次农村改革”,既开发利用了农村劳动力不充分就业的人力资源,又极大地提高了乡村农民的经济收入,四川省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987元之中有五分之一是从乡镇企业获得。
2.四川省2001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务输出和省外打工的从业人员528.76万人,比1995年的278.56万人增加250.20万人,6年来年均增加41.70万人,年均增幅11.27%。城市基本建设和建筑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中部分苦、脏、累的服务业的需求,创造的大量就业岗位主要吸纳了农村进入城镇打工跨地区流动的剩余劳动力,尤其是西部各省基础设施建设和东部发达地区快速工业化的用工需求极大地促进了劳务输出的增长。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省乡镇企业与全国情况一样呈现不景气,面临转制改革和提高技术构成,吸纳劳动力容量减少,这从另一个方面加快了劳务输出和省外打工。农民工跨地区流动进城打工是自发的“第三次农村改革”,四川省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五分之一是从劳务输出获得。
(四)不同规模企业就业数量的变化趋势
四川省近年大中型企业就业总量减少,但小企业发展强劲提供了大量新的就业岗位,小企业从业人员已经比大中型企业多出一倍。四川省2001年大中型企业在岗职工428.31万人,比1995年的557.60万人减少129.19万人,而同时期,四川省2001年小企业从业人员851.15万人,较1995年的766.32万人增加84.83万人。市场经济和技术进步促进了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企业发展中呈现企业大型化、巨型化和企业小型化、巨型化两种趋势:大中型企业由粗放型外延扩大再生产向集约性内涵扩大再生产转变,更加突出主业,逐步改变“大而全”现象,普遍地加大减员增效力度,大中型企业改造的方向是资本技术密集型;小企业具有市场适应性强和灵活性高的特点,既为大中型企业配套服务,又满足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小企业创业相对容易加上资金的就业效益更高,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四川省2001年小企业从业人员是大中型企业的198.72%,表现出“小企业,大就业”的格局。
从大中型企业和小企业就业数量变化分析:
1.四川省2001年大中型企业(以国有企业、其他经济类型包括“三资”企业为主体)在岗职工428.31万人,比1995年的557.60万人减少129.29万人,6年来年均减少21.55万人,年均减幅4.30%。市场竞争加剧,大中型企业为加强竞争力和追求经济效益,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加快了技术进步和投资技改以节约劳动力成本和提高效率,普遍地减员增效。加上传统落后行业的萎缩淘汰,大中型企业提供就业岗位的能力大幅度减弱。
2.四川省2001年小型企业(以乡镇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为主体)从业人员851.15万人,比1995年的766.31万人增加84.83万人,6年来年均增加14.14万人,年均增幅1.76%。市场经济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及城乡服务业的发展,为劳动密集型的小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大的市场,小企业因为机制灵活,资金投入少、建设周期短,市场进入门槛低,资金的创业效率更高,能够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增长点,表现出“小企业,大就业”的格局。
(五)非正规经济部门就业数量变化趋势
四川省近年正规经济部门就业总量减少,但非正规经济部门迅速发展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非正规经济部门从业人员已占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总量的三分之一。
四川省2001年非正规经济部门(即国民经济十六个行业中被划分为“其他”的行业)从业人员613.72万人,比1995年的230.15万人增加383.57万人;而同时期,四川省2001年除去农业和其他行业后的正规经济部门从业人员为1214.46万人,比1995年的1536.88万人减少322.42万人。按照国民经济三大产业中的十六个行业统计,劳动者就业的行业分布是根据劳动者就业单位的生产经营内容划分的,非单位就业属于什么行业难以归于任何已知的正规经济部门,从而统计为“其他”,显然,劳动者通过灵活多样的非单位就业被界定为非正规经济部门就业。在传统的工业社会中,工厂制度中的集中就业是典型的所谓正规就业模式。随着第三产业发展以及服务业开始成为经济活动主体,非正规经济迅猛发展并且成为巨大的“劳动力海绵”,创业模式也日趋多样化,出现了临时性就业、非全日制就业、季节性就业、阶段性就业和弹性就业、自管就业、派遣就业、兼职就业等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
从正规经济部门和非正规经济部门就业数量变化分析:
1.四川省2001年正规经济部门(即除去“农业”和“其他”行业后的十四个行业)从业人员1214.46万人,比1995年的1536.88万人减少322.42万人,6年来年均减少53.74万人,年均减幅3.85%。经济体制转轨和企业改革深化,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所有制结构调整齐头并进,前所未有的结构调整在不断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但同时也在大规模摧毁旧有的工作岗位。企业加大内部冗员裁减力度,传统落后行业加速淘汰,长期亏损企业大量破产,都使正规经济部门吸收就业能力逐步减弱,四川省国民经济中除去农业后的十五个行业,从1995年以来有十个行业就业数量持续减少(大量减少的如制造业),有三个行业就业数量基本持平(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电、气、水生产供应业),只有“其他”行业和建筑业就业数量增加。
2.四川省2001年非正规经济部门即“其他”行业从业人员613.72万人,比1995年的230.15万人增加383.57万人,6年来年均增加63.93万人,年均增幅17.76%。城市化进程加快,主要依靠人口聚集产生的社会服务需求迅速增长,第三产业和流通服务部门就业快速增长,其中一部分是现代和传统的服务业,但更多是在城市非正规经济中的服务部门。非正规经济部门就业泛指城市中从事非正规经营及服务活动取得收入的劳动。就业内容主要是临时劳务、小时工、家庭小作坊、沿街叫卖、社区服务、家庭服务,例如家政中的保姆、医院内的病人守护、物业管理的保安及物管等等非单位就业形式。非正规经济部门就业方式灵活多样,进入门槛低,流动性大,市场化程度高,能够有效利用劳动密集的优势,对于扩大就业、发展城市经济、方便人民生活有着巨大作用。非正规经济部门能为下岗失业人员、进城打工农民以及城镇新成长劳动力提供基本的就业机会,也可以随时接收正规经济部门调整出来的劳动力,是巨大的“劳动力海绵”。四川省2001年非正规经济部门从业人员已占第三产业就业数量的51%。
三、扩大就业宏观政策建议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安国之策。就业问题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是现实的紧迫问题,也是长期的战略问题,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城乡问题,最重要的就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和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努力实现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当前政府宏观经济调控应充分考虑“就业优先”的基本方针,实行扩大就业的经济发展战略,确立适合国情和增加就业的经济增长方式,实施积极扩大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努力扩大就业容量和增加就业岗位;实现充分就业,使城乡居民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实现充分就业,增加城乡群众的收入并带动需求有效增长,进而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地方政府应通过经济发展政策、产业调整政策、技术进步政策、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促进城市化政策、劳动就业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的综合实施,形成有利于增加就业的政策合力,努力扩大就业和积极促进再就业,实现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维护社会稳定和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经济发展政策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和推进改革,都要有利于扩大就业。”面对全社会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提高对实现城乡充分就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奋斗目标的认识,要把控制失业率和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放在优先位置,实行有利于增加就业的经济增长方式,实施扩大就业导向的经济发展政策,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确立并落实“就业优先”原则。
1.进一步提高实现充分就业在政府工作中的地位,强化政府责任和努力扩大就业的认识,从宏观经济决策角度考虑,把扩大就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通盘部署,把提高就业率、控制失业率作为各级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标,将其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等目标摆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克服把经济增长、财政增收作为“硬指标”,而把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当作“软任务”的现象。各方面的发展,都要突出增加就业这个基本目标,政府各综合部门要形成合力,积极扩大就业和努力增加就业岗位。
2.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应充分注重就业与发展的有效统一,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实施能够增加社会就业的经济发展战略,制定发展政策;要确立“就业优先”的原则,把解决就业问题放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首位。“就业优先”原则,在宏观经济政策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劳动力市场发展要优先于其他要素市场,消除限制劳动力流动的障碍以及为其提供转换工作的信息与培训,努力扩大就业,避免社会劳动力资源的浪费;二是实行劳动替代资本的发展政策,劳动者利益要优先于资本利益,扩大就业目标要优先于追求利润指标;三是提高就业率、降低失业率的调控政策,要优先于其他相关的经济政策,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制定应充分体现提高就业率、降低失业率的要求;四是就业岗位的增加要优先于社会收入水平的提高,应尽量减少由于企业人工成本过高对就业岗位的排斥。
3.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实行劳动替代资本的经济发展战略。政府应实施扩大就业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引导更多企业和更多资本进入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行业并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以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潜在的巨大市场换取短缺的资本投入和技术引进,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从而获得更快的发展速度,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
(二)产业调整政策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应注重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兼顾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及企业的协调发展和合理布局。既要使国民经济发展具备足够的科技实力,具有超前竞争力;又能使经济存量和经济增量中保持相应的就业密度,兼顾更多的劳动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