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期,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变化与第二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呈现高度正相关关系。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相比一直处于最高水平,分别为第一产业的7倍和第三产业的1倍左右。值得注意的是: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按可比价计算的年均增长幅度,“六五”、“七五”时期为1.49%,“八五”时期为4.13%,“九五”时期以来为15.13%;这些数据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我国包括四川省工业化向纵深发展,工业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加快,工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使资本替代劳动和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挤出效应越来越明显,一方面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使得相同就业总量下的劳动力实际投入了更多的劳动,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促进了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必然促进经济总量产出更多和经济增长速度更高,但就业总量可以不变甚至减少。
4.第三产业GDP、就业总量、劳动生产率增长趋势分析
1980~2001年期间,四川省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人数的增长变化与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变化始终呈现正相关关系,一直持续快速地增长。2001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180.62万人比1980年的312.51万人增加868.11万人,平均年增加41.34万人。
同时期,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变化与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始终呈现正相关关系。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处于第一产业水平和第二产业水平之间,其增长速度趋于减缓,同大量转移出剩余劳动力的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相当,明显低于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本深化的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增长速度。
第三产业就业总量的增加有力地促进了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四川省第三产业就业总量由1980年的312.51万人增加至2001年的1180.62万人,就业比例也由1980年的80.9∶9.5∶9.6变化为2001年的58.7∶14.6∶26.7,四川省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由1980年的46.56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1683.22亿元,已经接近第二产业水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GDP比例也由1980年的44.3∶35.4∶20.3变化为2001年的22.2∶39.7∶38.1。
(二)四川省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弹性分析
考虑到经济发展阶段性和不同经济周期的不同特点,以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为周期,对四川省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进行量化分析。1980~2001年期间,四川省经济总量由1980年的229.31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4421.7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平均每年增长9.05%,经济增长速度的波动性不剧烈,始终都是增长;同时期四川省就业总量由1980年的3259.78万人增加到2001年的4424.02万人,平均每年增长1.46%,但进入中期和后期时就业总量增长率分别表现为下降和负增长。1980~2001年期间,四川省就业弹性系数为1.46/9.05=0.16,其中:第一产业的平均就业弹性系数为0,意味着农业已经不再具有吸纳就业的能力,这是符合经济发展普遍规律的;第二产业的平均就业弹性系数为0.32,但日渐趋于下降,这是与工业中资本深化和技术进步的特点有关,第三产业的平均就业弹性系数为0.58,保持较高的吸纳就业能力,这是与大多数国家经济中的就业演变趋势相一致的。
(三)四川省城镇实际失业率分析
四川省城镇可统计的失业人员只包括了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企业下岗职工,而按照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胡鞍钢教授在《中国城镇的失业与下岗问题》一文中定义,城镇失业人员应包括四类:第一类是登记失业人数,第二类是企业下岗职工,第三类是国际劳工组织定义的,还应包括城镇中农民工失业人数,第四类是大学、中专毕业生中的待业人员。依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1年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70%,大专高职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40%,中专职高就更低了。从四川省乡镇企业进城务工的乡村从业人员人数减少趋势来看,乡镇企业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从1997年以后开始减少,2001年比1997年减少59.06万人,这个侧面也说明城镇中农民工就业不足和失业增加。显然,若要包括进全部四类失业人员,四川省城镇的实际失业率将远远超过当前10.6%的水平,这些信息给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四川省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上已经进入到一个高失业阶段。四川省城镇从业人员数从1997年以后逐年减少,2001年为645.22万人,比1997年的793.95万人减少148.73万人,4年来年均减少37.18万人,其中:国有经济和城镇集体经济职工均从1992年以后逐年持续减少,且进入“八五”时期以来是加速减少,2001年国有经济和城镇集体经济职工比1992年分别减少175.59万人和97.32万人;改革开放以来得到长足发展的其他各种经济单位(包括股份制和“三资”企业)从业人员也从1998年以后开始减少,2001年比1998年减少5.89万人;目前只有城镇个体私营企业就业增长,2001年城镇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44.76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总量的22.4%。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四川省城镇实际失业率居高不下,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需求短缺比失业(市场经济周期比失业)凸显,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呈现独具特色的“失业型经济增长”。
二、四川省就业数量变化趋势的分析
“九五”时期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转轨、企业改革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入世初期冲击,四川省就业情况明显不同于以前时期,全社会就业总量与经济增长呈现负相关关系,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下降,且为负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变缓,城镇实际失业率居高不下。针对“九五”时期的特点,通过对三大产业、城镇和乡村、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同规模企业、正规经济部门与非正规经济就业数量的增减变化,实证分析变化趋势和基本成因;同时指出扩大就业、增加就业岗位的主要方向是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非正规经济部门以及劳务输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一)三大产业就业数量变化趋势
四川省近年全社会就业总量呈减少趋势,唯有第三产业提供大量新的就业岗位,第三产业就业总量已占全社会就业总量四分之一强。
四川省2001年全社会从业人员4424.02万人,比1995年的
4606.85万人减少182.83万人,6年来年均减少30.47万人,年均减幅0.66%。四川省第一产业(农业)从业人员从1993年开始逐年持续减少,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从1997年开始逐年持续减少,只有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从1980年以来都是连续增长,并且最近几年呈现加速增长势头。但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增加量,不足以抵消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减少量,四川省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量从1998年起已经连续四年出现持续减少趋势。
从三大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变化分析:
1.四川省2001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2595.84万人,比1995年的2846.82万人减少250.98万人,6年来年均减少41.83万人,年均减幅15.3%。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必然会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并再配置,社会劳动力资源同样遵循这个客观经济规律,劳动力必然会向具有更多就业机会的产业或地区流动转移。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不充分就业的剩余劳动力大量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第二次农村改革”,农民工大批跨地区流动进入城镇打工则是自发的“第三次农村改革”。
2.四川省2001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647.56万人,比1995年的893.39万人减少245.83万人,6年来年均减少40.97万人,年均减幅5.22%。工业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效益型转变,产业结构升级使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传统落后行业就业岗位萎缩,大中型企业减员增效和实施“退二进三”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制造业为主的行业大幅度下岗减员,6年期间四川省制造业净减少从业人员266.13万人,只有建筑业从业人员增长。
3.四川省2001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有1180.62万人,比1995年的866.64万人增加313.98万人,6年来年均增加52.33万人,年均增幅为5.29%。伴随城市化进程和人口聚集产生的社会服务需求以及“退二进三”的产业结构调整,现代城市劳动密集型流通服务部门蓬勃发展,第三产业就业规模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提供最多新增就业岗位的最大增长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由“劳动就业的工业化”转变为“劳动就业的服务业化”,四川省第三产业就业总量已占全社会就业总量的26.7%。
(二)城镇就业数量变化趋势
四川省近年城镇从业人员总量减少,但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快速增长,非公有制经济就业总量已占城镇就业总量三分之一强。
四川省2001年城镇从业人员645.22万人,比1995年的779.80万人减少134.58万人,6年来年均减少22.43万人,年均减幅3.11%。市场竞争加剧,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效益型转变加快了传统落后行业的淘汰,城市企业大量不充分就业的隐性失业逐步显性化,集中在城镇的国有企业大幅度下岗减员,6年期间国有企业减少从业人员171.94万人,城镇可统计的实际失业人员大量增加抵消了城镇新增的就业数量。由于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国有企业开始逐步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而同时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
从可统计的实际失业情况和城镇就业数量变化分析:
1.四川省2001年城镇可统计实际失业人员为76.37万人(即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1.90万人,企业下岗职工44.47万人等两大类),城镇实际失业率达10.6%,比有统计数据可查的1997年74.99万人(1997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6.72万人,企业下岗职工48.27万人)和城镇实际失业率8.8%,实际失业人员增加1.38万人,城镇实际失业率共上升2个百分点,4年来城镇实际失业率年均增加0.5个百分点,并且都超过专家们公认的7%警戒线。城市中大龄低技能的企业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在就业竞争中,既竞争不过低年龄相对高学历的城市青年求职者,又竞争不过能吃苦耐劳更低报酬要求的进城农民工,属于结构性失业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大量增加,这类人员多为6个月以上长期失业性质,同时期,企业普遍加大内部冗员裁减力度,裁减下来的几乎与下岗职工相等数量的内部离岗待退大龄职工(内部退养职工)则是基本上提前退出了劳动力市场。
2.四川省2001年城镇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408.84万人(即国有经济从业人员350.45万人,城镇集体经济从业人员58.39万人等两大类),比1995年的660.82万人(1995年国有经济从业人员522.39万人,城镇集体经济从业人员138.43万人),减少251.98万人,6年来年均减少41.99万人,年均减幅7.69%。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逐步退出一般竞争性行业,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加快了改制重组、破产兼并和减员增效,大量公有制企业职工下岗失业、自谋职业以及转变身份进入了非公有制经济从业。
3.四川省2001年城镇非公有经济从业人员222.62万人(即其他经济类型,包括“三资”企业从业人员77.86万人,城镇个体及私营企业从业人员144.76万人等两大类),比1995年的104.10万人(1995年其他经济类型,包括“三资”企业从业人员35.21万人,城镇个体及私营企业从业人员68.89万人),增加118.52万人,6年来年均增加19.75万人,年均增幅13.51%。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调整经济结构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扩大开放和招商引资,各类非公有制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四川省非公有制经济就业总量已占城镇就业总量的34.50%。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变化趋势
四川省近年来第一产业(农业)从业人员总量减少,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外出打工,乡镇企业吸纳和劳务输出的农村劳动力总量已占乡村从业人员总量近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