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取消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和促进就业政策机制。各级政府要取消对企业使用农民工的行政审批,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职业工种限制。严格审核、清理、简化农民外出就业手续,取消专对农民工设置的就业证等各种登记项目。各行业和工种要求的技术资格、健康等条件,农民工和城镇居民应一视同仁。清理各种针对农民工的不合理收费,财政物价部门加大查处力度,对变换手法乱收费、乱罚款行为予以严肃查处,为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扫除外部障碍。
3.构建完善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一是加强城乡劳动力资源的调查登记工作。要对四川各地的劳动力资源(包括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登记造册、建档发证,掌握城乡劳动力基础数据和企业用工情况,建立城乡劳动就业服务网络及相关数据库,做好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基础性工作。二是建立全员培训制度。对未能升入高中、职校、技校的初中毕业生实行劳动预备制度,强化就业前培训;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从业技能;逐步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职业准入制度;对需要转移到城镇和外地的劳动力除了技能培训外,根据劳动力需求还要进行适应性培训。建立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三是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管理机制和基层平台。各地应对各个劳动力市场(包括劳务市场、人才市场)等进行整合,将城乡分割、行业分割、部门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统一起来。并将劳动力市场延伸到乡镇、街道等基层组织,构筑好劳动就业的基层平台,降低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成本。四是在技术上加快发展和完善信息网络,多渠道获取劳动力市场需求。目前四川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化建设参差不齐,总体上看,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如成都、绵阳等地进展较好,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发展缓慢,在地、市、州中心城市发展较好,在县(区)一级亟待完善,在乡镇、街道还在起步。应充分利用“金保工程”为契机,尽快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管理有序、运行良好、竞争公开、功能齐全、信息网络广覆盖、方式灵活、手段先进、讲究效率的城乡纵横相连的劳动力市场供需信息交流系统和制度。
4.建立城乡统一的用工管理制度。所有用工单位都应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城乡劳动者按照《劳动法》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履行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使所有劳动者在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有据可查。
5.健全企业员工权益保护制度,特别是企业员工的工资保护制度。通过全面落实劳动合同制度、工资支付备案制度、工资支付信用评估制度、工资支付保证制度、工资监督员制度和定期通报制度,建立防范拖欠职工工资的长效机制。
(三)促进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的对策措施
1.加强失地无业农民失业情况调查力度,完善城镇失业登记制度。为了体现城镇登记失业率的真实性,应加大抽样调查的力度,及时、准确地掌握失地无业农民失业和就业的基本情况,并纳入城镇失业登记体系,为省委、省政府决策和省级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正确的依据,也为切实做好失地无业农民的再就业工作奠定基础。
2.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鼓励失地无业农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鼓励各类企业吸纳失地无业农民;把失地无业农民中的就业困难对象纳入再就业救助工程;强化再就业服务,为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创造条件。
3.妥善解决失地无业农民的失业保险问题。在我省由于国家征地后出现的失地无业农民数量较大,并且征地补偿费标准普遍较低,没有妥善解决他们的长远生计,应该对失地无业农民提供失业保险的制度性安排,将他们纳入失业保险范围,促进失地无业农民的再就业。
4.组织失地无业农民进行优惠或免费的转岗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就业竞争能力。在继续发挥失地无业农民的农业技能,在帮助他们到农业产业化企业和农业园区务工或承包经营,在农村承包荒山、荒地、荒滩,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基础上,制订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依托再就业培训基地和符合条件的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组织失地无业农民参加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并认真做好培训后的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工作。一是多渠道筹集培训资金。二是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三是注重培训效果,学用结合、重在就业。
5.积极拓展劳务输出。失地无业农民中由于在城市边缘生活,城市商品经济对他们的思想意识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影响,部分农民有向外拓展的勇气和经验。随着近年来省内外劳务输入、输出工作的不断深入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四川省农民工的规模不断扩大。
四川省劳动就业状况的实证分析与政策研究
成都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张小江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安国之策。实现城乡充分就业事关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以及政治稳定的大局。在我国人口众多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情条件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收入差距的缩小以及二元经济现状的改变,主要依靠扩大就业来实现。但是,经济增长必然带动就业增加这一观念被长期默认,宏观经济政策以追求GDP为唯一目标的潜意识浓厚。我国经济发展目前已经进入较高的失业阶段,经济增长模式越来越表现为低就业增长或无就业增长的经济增长。本文针对四川省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提出政府实现经济调控应确立“就业优化”的基本方针,实行扩大就业的经济发展战略,并从经济发展、产业调整、技术进步、中小企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典型分析引申到全面,力图指出扩大就业容量和增加就业机会的主要方向,实现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逐步达到“充分就业”的目标。
一、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
四川省2001年末总人口数为8436.60万人,劳动力资源总数为5498.30万人,全社会就业总量为4424.02万人,总体劳动参与率即劳动力资源的就业比例为80.5%,比1995年的87.8%下降7.3个百分点,而且比1990年的82.4%还低1.9个百分点,只比1980年的总体劳动参与率79.1%略高。另据《2002中国统计年鉴》资料表明:全国2001年总人口的就业比例为73025/127627=0.57,四川省2001年总人口的就业比例为442402/843660=0.52,表明四川省的就业水平低于全国平均就业水平。
(一)四川省经济总量与就业总量的相关分析
1980~2001年,四川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由1980年的229.31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4421.7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平均每年增长9.05%。
同时期,四川省全社会从业人员从1980年的3259.78万人增加到2001年的4424.02万人,平均每年增长1.46%;从历年来的就业总量增长情况分析,增长的趋势明显减缓,尤其是从1997年以后就业总量开始呈现逐年负增长的趋势,四川省2001年就业总量4424.02万人,比1997年的4617.57万人减少193.55万人,4年来年均减少48.39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和乡村从业人员分别从1997年以后和1998年以后开始逐年持续减少,2001年城镇从业人员645.22万人,比1997年的793.95万人减少148.73万人,4年来平均减少37.18万人;2001年乡村从业人员3778.80万人,比1998年的3828.51万人减少49.71万人,3年来年均减少16.57万人。
四川省就业总量“九五”时期以来平均每年减少30.47万人,比较“八五”时期就业总量平均每年增长60.52万人和“六五”、“七五”时期就业总量平均每年增加104.45万人,已经由正增长变化为负减少。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四川省的经济增长模式越来越表现出低就业增长或无就业增长的模式。
1.四川省GDP、就业总量、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趋势分析
1980~2001年期间,四川省全社会从业人员人数的增长变化趋势在1997年出现“拐点”,即在1997年以前,就业总量与GDP增长的运行轨迹呈现正相关关系,但从1997年之后就业总量与GDP的增长运行呈现负相关关系,GDP保持较高速度增长,但就业总量却逐年减少。
同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变化与GDP增长,始终呈现高度的正相关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进入“八五”时期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双高增长与GDP较高速度增长呈现高度正相关,而就业总量在“八五”中期以来微弱增长,且进入“九五”中期后开始下降。这表明相对就业总量增加(劳动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言,固定资产投资增加(资本要素投入)带动经济总量扩张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更为重要因素;也表明由于人均投资水平提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均资本增加,有了更多更好的机器设备)和技术进步(若投资于技术改造以及研究开发将提高生产技术),两者综合作用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更加推动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2.第一产业GDP、就业总量,劳动生产率增长趋势分析
1980~2001年期间,四川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人数的增长变化走势在1992年出现“拐点”。即在1992年以前第一产业就业总量与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运行呈现正相关关系,但从1992年以后呈现负相关关系,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从1992年以后开始逐年持续减少,且减幅较大,到2001年时已低于1980年2638.03万人的水平。2001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2595.84万人,比1992年的3200.21万人减少604.37万人,9年来年均减少67.15万人。
同时期,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变化与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呈现高度的正相关关系;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水平虽然比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相比一直处于最低水平,但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基本持平,2001年比1980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分别提高9.8倍、10.3倍、9.6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四川省2001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转移就业总量为1182.96万人(即:乡村从业人员3778.80万人减去第一产业从业人员2595.84万人之差),比1980年118.61万人增加1064.35万人,年均转移50.68万人;2001年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总量1182.96万人,其中:有654.20万人进入我省乡镇企业和进城务工经商,还有528.76万人是劳务输出和省外打工;四川省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之中已有五分之二是从乡镇企业和劳务打工获得。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必然会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并再配置,劳动力也必然会向具有更多就业机会以及更高预期收入的产业或地区流动转移,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所创造的就业需求,为劳动力流动提供了转移就业机会,使农村不充分就业的剩余劳动力大量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第二次农村改革”,农民工大批跨地区涌入城镇打工则是自发的“第二次农村改革”。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既开发利用了农村劳动力不充分就业或隐性失业的人力资源,又极大地提高了乡村农民的经济收入。
3.第二产业GDP、就业总量、劳动生产率增长趋势分析
1980~2001年期间,四川省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人数的增长变化趋势在1996年出现“拐点”,即在1996年以前,第二产业就业总量与第二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运行呈现正相关关系,但从1996年以后呈现负相关关系,第二产业就业总量从1996年以后开始逐年持续减少,且减幅较大。2001年第二产业就业总量647.56万人比1980年的309.24万人增加338.32万人,但比1996年的913.04万人减少265.48万人,近5年来年均减少53.1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