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区区位是住区建设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住区区位不仅决定了住区建设的规模,而且直接决定了前期的住区开发策划。住区建设过程中,除了考虑具体项目的建设之外,考虑并注重各种城市环境要素所决定的“区位”也显得尤为重要。
住区策划阶段则是住区建设的中心环节,主要任务是确定住区建设的目标、原则、方式等。住区策划的基础来自于对环境、文化、经济的总体理解把握,良好的策划和设计个案往往是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效益的最优组合。
3.1城市住区区位
城市空间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具有独占性,城市住区的区位选择正是对这种稀缺性资源的分配过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切资源都是按计划分配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普遍实行“单位制”的生产和居住模式,城市住区通常是与工作地点混合布置的,这种模式在满足了工作-生活最小距离的同时,却忽视了城市空间经济本身的价值,呈现出局部的高效率和整体的低经济性特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成为追逐资源的决定力量,19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住区区位的变化、单位制住区模式的逐渐瓦解过程中,都体现出这种资本的力量。住区区位的选择是现代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除了要考虑住区本身所需的各种环境条件外,经济性和社会性也是重要的考虑依据。
3.1.1区位的概念和内涵
区位一词来源于德语“standort”,意为“站立之地”,1886年英文将该词翻译为“location”,即定位置、场所之意。1937年,杜能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首次译成中文,其中开始出现“区位”一词,意思为“分布地区或地点”。现代地理学家发展了区位的概念,认为区位除了可以解释为空间内的位置外,还有放置某事物或特定目标而标定的一个地区、范围的含义。简单地说,人类进行活动需要选择空间场所,那么人类行为场所所选择的地点,即区位。区位是一个地理学和经济学共用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地理位置,但更多强调其所处的经济环境和代表的经济价值。它具有区域位置和经济发展体系中所居地位的双重内涵,本身是一种物化后的经济空间,可以被看做是一种资源。
区位论作为人类征服空间环境的一个侧面,是为寻求合理空间活动而创建的理论,其研究内容涉及广泛,不同研究方向也具有不同的区位概念。
对于城市经济学家来说,城市地区的特征就是集中了各种不同的经济活动,这些经济活动的集中就是各种不同区位选择的结果。城市空间结构理论认为城市是多种经济活动空间集聚形成的经济实体,空间结构则是城市经济、社会结构、自然条件在空间上的投影,表现了城市各种物质要素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而这种投影和空间范围内的分布组合正是城市不同区位在城市空间上的具体反映。可见,可以将“区位”界定为“某一经济事务或经济活动所占据的空间位置,以及该位置与其周围微观主体或中观环境之间的经济地理关系”。
3.1.2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即构成区位或者影响区位活动的空间位置和组合关系的诸因素。它包括自然的、经济技术的、人文心理的多方面。区位的确定,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区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Weber)在分析工业区位的形成时,首创了“区位因素”这个概念,他将其解释为一个地理点上能对工业生产起积极作用和吸引作用的那样一些因素。由于研究者立论出发点不同,对区位因素的规定也往往不同。区位差异一般是由区位因素及其组合方式的不同而引起的,区位因素及其组合方式的变化也通常导致了区位的演化。区位因素构成复杂,涉及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等诸多方面。
3.1.3住区区位
研究城市住区区位时,主要是从微观区位的角度考虑的。区位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学概念,更为重要的是它所能带来的经济价值。随着土地开发和住区建设及销售的市场化,若从商品市场角度来看,住宅会成为一种消费品,它的经济价值表现在它的消费效用上;其次住宅还是一种投资品,它的经济价值表现在置业所获得的投资收益上。因此,住区区位,不仅仅是指住区在城市空间中所坐落的地理位置,而且包括由该位置出行的便捷程度即通达性,以及居住在该位置所获得的非经济方面的满足程度,具体地说,就是指住宅或住区的地理位置和以此为基点进行就业、上学、购物、就医、娱乐等出行活动所需的交通成本(包括物质成本和时间成本)以及该位置的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环境等对居住者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的影响。另一方面,住区是人们居住活动的场所,其便捷的通行、充足的服务设施、优美的自然景观同样也满足了人们的居住心理。因此,住区区位的经济效益和居住效益并不矛盾,其经济效益一定是建立在符合居住效益的基础之上。有关住区区位的理论主要有“过滤论”与“互换论”。
1)过滤论
伯吉斯(E.W.Burgess)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提出的“过滤论”,是他根据19世纪芝加哥城市迅速发展阶段的新建住宅分布和使用者阶层提出的住区区位理论。他在对20世纪20年代美国急剧城市化背景下的芝加哥进行实证研究后指出:城市地域的扩展和社区的演变主要是由于外来人口的不断侵入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地域演替过程而导致的。在人口快速城市化的城市地域中,一方面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城市,并且成群结队地居住在求职及生活便利的市中心区;另一方面市中心区的原住人口由于忍受不了外来人口入侵而引起的住房拥挤和环境恶化等压力纷纷向外迁移,市中心区的原有住宅逐渐地大部分或全部被外来人口所占据,并且形成不同种族的聚居地区。因此,随着城市化的进展和城市地域的向外拓展,在城市地域上就出现了一种类似于新陈代谢的人口迁移现象:新到的外来人口侵入城市,取代市中心区的原有人口,而他们又被更加后来的侵入人口所取代;原住居民和早期迁入的居民不断向外迁居。这好像一粒石子投在水中形成的波浪一样,从市中心向外不断扩散。正是在这种不断发展的侵入演替过程中,不同社会群体出现居住上的空间分化,形成一些专门化的社区或隔离区,从而决定了城市居住空间结构。伯吉斯将上述空间结果抽象化为城市空间结构的同心圆模型。
过滤论也隐含于霍特(H.Hoyt)在1939年提出的城市空间结构的扇形模型中。通过对美国142个城市的地价资料及其变化的详细分析,他发现城市地域的增长并不像伯吉斯模型中所描述的那样向各个方向均衡扩展而呈同心圆状,而是在不同方向上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及不同等级住宅的差异发展。住宅区沿城市交通干线延伸或者是分布在环境条件较好的地段,构成集中在城市地域某一侧的住宅扇面,并且越是高级住宅区越是向郊区伸展;相反,工业区则在居住区相对的扇面发展。因此,随着城市地域的不断扩展,就会形成由不同性质的扇面所组成的城市空间结构。
扇形模型中的住宅区演化存在着住房的过滤过程。因为现有的住宅日渐陈旧或过时,而随着收入和地位的上升,人们对住宅质量和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并且上层阶层为了维持其社会地位也要购买新建的住宅。是高收入住户迁往环境更好的新住房,遗留下来的旧住房被更低收入的居民所占据。其结果,住房向更低收入居民过滤,而居民则向更高级住房过滤。城市空间居住的扇形结构由此而形成。
2)互换论
城市住宅过滤过程的结果是穷人选择城市中心区域而富人选择郊区住宅。对此,先由温哥(L.Wingo)、阿朗索(W.Alonso)奠定基础,后由穆斯(R.Muth)和文思(A.Evans)进一步发展的“互换论”有着更为规范的表述。
互换论的基本假设是:城市地形是均质的,服务和就业中心是唯一的,交通运输在各个方向上都可行,住宅消费中除住房面积没有额外的支出。
在一定收入水平和生活费用下,居民选择住宅时通常要在交通费用和住宅费用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交通费用主要包括直接费用和路程中所花费时间的机会成本,是离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函数。而住宅费用(根据假设只考虑与住宅面积有关的费用)或住宅价格是离城市中心距离的减函数。城市中心区的住宅价格高而交通费用低,郊区的住宅价格低但交通费用高。也就是说在城市中心和郊区之间住宅费用和交通费用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从选择区位的角度讲,交通费用和住宅费用之间的消长恰好形成一种补偿或互换。“互换论”将交通成本引入了住区区位理论中。
相较于诸多学者提出的理想化的区位模型而言,越来越多的住宅实践证明,城市空间不是简单地、匀质地向四周发展。城市空间的向心和离心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城市片区,按照建设成熟程度可以简单地分为城市建设区和城市发展区。不同城市片区的发展动力和所面临的问题不尽相同,因此在住区开发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也不同。
3.1.4影响住区区位的因素
目前中国住区在开发、建设和消费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多种价值判断和规律的制约,并以市场为载体、以货币交换为根本性质。
其中影响住区区位的要素包括自然因素、经济要素、政策要素、社会要素和资源要素等。
1)自然因素
对于城市而言,自然因素主要指其地理条件,包括地形、地质、地貌和气候等。随着对自然环境和生活品质的日渐重视,自然条件在住区区位选择过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如山水景观,就是城市中稀缺的重要自然资源,并且也逐渐成为城市空间发展中日渐稀缺的生态环境资源。
2)交通因素
交通犹如城市的骨骼,搭建起整个城市格局构架,并且是联系城市内外的枢纽。因此,交通因素是影响住区区位的重要因素。交通因素主要表现在城市交通方面,包括城市道路、汽车站、火车站、飞机场、码头、高速公路出入口、城市地铁等。
3)经济因素
随着我国市场化的逐渐渗透,城市土地价格就成为一种分配工具,按照其住区区位自然环境、配套设施、交通便捷度等对城市土地进行分配。因为土地的供给量是一定的,而土地的需求却不断增加,土地的需求方是决定地价的主要方面,需求增加,地价上升;需求减少,地价下降。因此,地价可看做城市空间结构的天然规划师,随着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贯彻和实施,土地价格逐渐成为进行城市开发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开发商在主动选择开发用地和进行土地储备时,对于土地是否保值、增值都会有一定的预期和判断。
集聚因素也是影响住区区位经济因素的原因之一,集中和分散是产业空间的两个方面,集聚方式主要表现为点状集聚、线状集聚和面状集聚等,当集聚经济力呈现为吸引力时,城市土地利用高度集中,各产业布局有向城市靠拢的发展趋势;当呈现为离心力时,城市土地利用规模扩大,城市向郊区发展,各产业布局有分散布局趋势,从而使城市地价呈现相应的上升和下降趋势。
4)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中包括行政制度、技术条件等,它们是独立于地理环境的,其中行政制度的干预对决策者行为具有较大的影响。对住区区位而言,社会因素是指因为社会交往、社会认同而实现的社会聚集。人们具有一种想同他们所期望的并且容易结交为朋友的人相邻而居的倾向。不同的人们需要不同的服务,需要相同服务的人们往往住在一起,反过来,这些服务的提供也会更加吸引相同需要的人聚集在一起。
5)资源因素
城市土地的价值有赖于随人类劳动的不断合理投入而实现的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即由城市中各种功能空间要素如商业、教育、运动、休闲娱乐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交通设施的有效配置,从而才能在结构和体系上保证整个城市的高效率运转。
住区作为整个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区位优劣主要由周边的城市资源是否丰富便捷影响,也成为人们决定购房的主要影响因素。城市周边的资源,直接决定了住区居民行为生活如就业、出行、购物等的方便性。城市资源对住区区位影响主要表现在区域发展是否成熟、服务设施是否齐全、交通是否便捷等方面。区域发展如果比较成熟,就十分有利于形成高品质的城市居住环境,如果区域发展相对不太成熟,但却是政府发展的主导区位,政府将会加大对这一区域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地铁、轻轨、环境绿化、信息化建设,以及水、电、气、热等生活设施,这对城市住区区位而言,也是为形成高品质的住区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环境基础,同样是住宅建设的优良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