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目中的父亲
细致入微的爱
每次想起老爷子,我的心潮就久久不能平静。这些年来,老人家对我们的国家、对人民做出了许许多多的贡献,人们都十分爱戴他,作为中国人我十分思念他。而从老爷子家人的角度来说,这几十年他对我们的恩情,真是太重太重了。
老爷子很多表达方式都是细致入微的,并不会很张扬。
比如说吃饭的时候,大家喜欢在饭桌前叽叽喳喳地展开讨论,他却不说话,静静地坐在旁边听着我们吵闹。有时候我们偶尔跟他说些事情,我们讲完后他也不吭声,我们甚至都不知道他到底听得顺耳不顺耳。只有当他听到觉得不太对的地方,觉得我们说的内容靠不住时,才会简单地说一两句话,纠正我们的错误。
比如说喝酒。他每天都要喝一两杯酒,我在家也会陪着他一块喝。早些时候老爷子喝的是白酒,后来年纪大了就喝黄酒。他用什么做下酒菜呢?可能很多人不会相信他的下酒菜会这么简单——一盘南瓜子。下酒用的南瓜子在饭桌上算是他的私有财产。我在家的时候,他常常把南瓜子用桌子的转盘转给我一些,意思是他分配给我的南瓜子。在吃饭前他剥着南瓜子配酒,我陪着他也在那儿剥南瓜子,在那儿喝酒。喝酒的时候我俩之间也没有太多的语言沟通。
现在看来,这都是很细微的东西,甚至很普通平常,但想起这些细节的时候,我有时候会想哭。虽然这些事情并不惊天动地,并不惊涛骇浪,都是一些小事情。他不怎么说话,有时候他看你一眼,就在这一眼中,他对我们的感情体现出来了。
看着过去的老照片,照片里爸爸妈妈抱着我们,那时我们年纪都还太小,还记不清事情,照相的具体情景已不在我们的记忆之中。但每当看到照片,都能感觉到被那种亲情环绕着。
作为家人,想起他在家里面的种种事情,心中总是充满着怀念。他平常不怎么爱讲话,我又是男孩,跟女孩们不一样,女孩子的性格喜欢整天跟父亲粘在一起。而我一般离老爷子的距离比较远,但他并没有疏远我,对我是十分喜欢的。
对父亲充满愧疚
对“**********”时期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自己是很愧疚的,这个话题谈起来很沉重。
我起初总以为,这种阴影只是在我心里头挥之不去。我并不知道,老爷子心里的阴影有多重。我是到后来才知道,我受伤的事情在他心里面的分量是如此重。
老爷子曾经对我妈妈说过,“我们家里的孩子因为我吃了很多苦,我们要对他好点”。有一次我跟张百发在一起聊天,张百发谈到在前三门的时候,老爷子去看楼房建设,老爷子说这个房子将来如果可以做商品房的话,我给我大儿子买一套,朴方是因为我受伤的,其他孩子我就不管了。我听了以后,心里面很痛。我真不知道我的事情在老爷子心里竟然埋得这么深。
这种沉重的阴影始终压在我们之间,我们从来没有对这件事直接交流过。但是我可以感觉到他平常对我特别照顾。比如说我们去北戴河,那时候空调不多,我们下榻的地方一共只有两台空调,最后他卧室一台,我卧室放一台。每次外出住的房间,在兄弟姐妹中,最好的房间都是我住。一方面因为我行动确实不方便,有特殊情况,但另一方面也是他特别照顾我。想到这些事的时候,我这心里面就会痛。有些无法挽回的事情,总会带给人沉重的压力。像我受伤这件事情就超出一般家庭关系的范围,这是历史事件造成的,是社会发展状态造成的,让人感觉到无奈。
老爷子总觉得他要为我受伤的事情负责任,我后来从事残疾人事业,一直对我很支持,允许我在外面折腾。我想和他的心境有很大关系。当然,我也没辜负老爷子的支持,应该说我还是为中国的残疾人事业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儿女们行为的榜样
父亲对我的影响非常大。他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中国革命史上的贡献,中华民族振兴史上的贡献,功勋卓著。他是伟人,相比老爷子而言,我做的只是一点儿小事情。
我经历过中国的50年代,那个年代教育出来的人,一般都带有比较重的理想主义。所以说,只要我能有机会做点儿事,就会觉得很幸运。
其实老爷子的思想、作风和他的一些想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潜移默化地接受一些。
我们从来都不会被那些虚无的口号迷惑,从来都是实事求是地考虑问题,认认真真地做事。他办事都是非常认真的,打牌也认真,打台球也认真。甚至包括嗑瓜子的时候,他也很认真,一颗一颗嗑得干干净净的。这对我们很有影响,到现在我们都是认认真真、扎扎实实、一点一点儿做事。
另外一点,老爷子做事情从没去求一个名。有人说名利名利,名在利之先。但老爷子从来不计较这些。不是说他不要名誉,他很看重自己的名誉,很看重自己的口碑,也很维护这一点,但他从来没有刻意去求名。老爷子这一辈子活得很有风采,大风大浪,经过了考验,又做出了贡献。在他这样的岗位上,属于自己的消遣时间很少,但他也能丰富自己的生活。老爷子最希望的是自己能够像一个普通人那样,逛逛商店,逛逛街。记得50年代的时候,有个礼拜天,他和母亲两个人准备出门,便跟守门的同志说:“你不要告诉警卫了,就我们两个人出门。”然后就和母亲去景山散步了。他非常想摆脱警卫,摆脱烦琐的东西。结果散步的事情被保卫部门知道了,负责父亲安全的警卫们受到上级很严厉的批评,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撇开警卫出门的机会了。
老爷子不像有些同志,饭桌边坐下就上政治课,讲马列主义,他不是那样的人。生活就是生活,不应该谈那么多政治性的东西。比如打桥牌,他跟那么多高级干部一块儿打桥牌,但他们在桥牌桌上从来不谈政治。打台球也一样,打一晚上台球,也从来没有谈什么政治上的事情。我记得仅有的一次,是吴晗编写《历史文化小丛书》,在打牌的时候跟他说了,他表示赞成。
他从来没有直接用语言给我们讲大道理,他以他的行动给我们做榜样。有一次我跟一个朋友聊天,他们就说:“朴方,我有个感觉,我跟你相处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从你嘴里听见过一个脏字,你的家教真好。”开始我没有反应过来,回到家来我想明白了,我是受到父母的影响,真是这样!父亲、母亲这一辈子,我们从来没有从他们嘴里听过任何一个脏字,稍微难听一点儿的词都没有。
比如说看球发现队员打得很糟,或者孩子们有些事情做得不够好,他顶多说个“丑死了”。即便老爷子心里不满意,但也从不去骂人,从来没有吐过一个脏字,我想这就是教养。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从小就没有骂人说脏字的习惯。
再比如,我们家里的孩子们都不准说谎。你犯了错误没关系,损坏个东西没关系,但不允许说谎。所以我们从小就没有说谎的习惯,说谎话的时候真是满脸通红,不自然。我想这就是他一贯坚持的东西,包括在政治上也是这样。违心的话他也说过,那是不得不说违心话的时候。比如我曾经听他说过,“**********”刚复出的时候,要求他批判周总理,当时他的压力很大,各方面火力集中在他的身上,这种情况他也只好批。我记得他曾经说过一句,那时候不批不行,而且分量不够还不行,他也得说这些违心的话。但他不会主动去说谎,父亲、母亲从来没有谎言,不但对外面没有谎言,对我们子女也没有谎言,童叟无欺。
我们家的家风十分朴素。我学生时代上八一小学,那时候有一种不好的风气,就是要比谁爸爸官大,说谁的爸爸是团长,谁的爸爸是司令,谁的爸爸是将军。后来有人问我:“你爸爸是什么级别?”我回答:“不知道我爸爸是什么。”我当时确实不知道我爸爸是什么级别,那时候觉得好像我们比别人低一等似的。直到五年级,我11岁了,才有人悄悄告诉我,“你爸爸是财政部部长!”我说:“是吗?”自己都还不大确定。我上中学的时候,自行车坏了,口袋里一分钱都没有,我只好找班主任借钱去买公共汽车票。后来同班主任聊天的时候,他说他当时觉得很奇怪:“怎么总书记的儿子口袋里一分钱都没有?”
其乐融融的一家子
老爷子找老婆的一个基本原则是要找个能当老婆的老婆。因为他经受过几次政治打击以后,不想找个政治老婆。我认为在这样一个观点下,父亲和母亲建立了一个和睦的、安定的家庭,这是老爷子的成功之处。
我们从来没听老爷子对我妈妈说过“我爱你”之类的话,但通过在他们身边观察,可以体会到。老爷子出去的时候,妈妈总是默默地跟在边上,那种感觉特别好。他对妻子是尊重的,包括教育子女都是我妈妈主要负责,当然老爷子不是不管,主要是时间有限。困难时期,老爷子在身体健康方面非常照顾妈妈。在江西,妈妈身体特别不好,血压特别高的时候,他就照顾她。
从我妈妈的角度来说,她对老爷子最主要的两个字就是信任。信任老爷子的品格、品德,信任老爷子是个好人,正派人,有道德的人,同时也信任他的政治立场,他的工作,她充分信任他。妈妈也同我们说过,“老爷子可是从来没犯过路线错误的。所以不管他出现什么情况,我都跟定他了。”她对老爷子有个基本信任,非常纯洁的一种信任。所以,老爷子十分尊重妈妈,妈妈非常信任老爷子,这样就使得这个家庭十分和谐。
******妹妹邓先群:小平和卓琳的感情是很深的,尤其是在“**********”当中。在江西南昌,他们的卧室在楼上,吃饭和日常生活在楼下。我大嫂的身体当时不如我大哥,我大哥还照顾我大嫂。在院子里头挖地、拔草、种菜等活,大哥、大嫂、老祖都干,所以他们过得很愉快,很体贴。每天我大哥和我大嫂一起到拖拉机厂去劳动,从来没有出现过裂痕。有时候上楼梯,卓琳就说:“老兄,扶我一把”,我大哥都要扶她一把,关系特别密切。这对夫妻我觉得真是非常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老爷子非常喜欢小孩子,他认为小孩子好玩,有趣,有生命力。夏天孩子们放假了,老爷子就带着他们一块儿去北戴河。甚至在冬天他出去的时候,有时也带着孩子。
到80年代、90年代的时候,我们家的春节基本上都是在上海过的。我记得爸爸、妈妈坐在中间,然后我们几个儿女围在边上,孙辈们就在地上爬着滚着玩耍,全家人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桌上摆点年货,瓜子和花生,其乐融融。孙辈们就在他身边,他一会儿抱一抱这个,一会儿抱一抱那个。孙辈们在他身上靠一靠,和爷爷亲近,他感到心里特别美,我们全家都喜欢这个气氛。
老爷子是个很爱整洁的人,喜爱干净,不喜欢脏乱。但他也有不顾整洁的时候,什么时候老爷子最不整洁呢?就是孩子们找他玩闹的时候。孩子们的玩具可以在他身边乱摆,包括女孩子毛茸茸的玩偶。有时候我们能看出来老爷子觉得这些玩具有点儿碍手,但他也不吱声,他很乐意忍受。孩子们的积木在他办公室撒一地,乱七八糟的,他都高高兴兴的。后来孩子们给老爷子做的玩具,画的画,摆在办公桌上,摆在茶几上,他也都高兴得不得了。老爷子在家里没什么特权,口袋里也没有钱,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和孙辈们在一起的时候,没东西“贿赂”孩子。我们就给他准备了一些巧克力糖,孩子过来了,老爷子就很开心地将巧克力糖分给他们。
老爷子一直就比较喜欢小孩,就拿我自己为例子来说吧。陈锡联有个有趣的说法,他说老爷子对我的喜欢程度是有过程的,开始是老爷子的“掌中宝”,然后“一落千丈”,再后就是“平步青云”。为什么呢?小时候因为我还小,可爱又好玩,父亲很是喜欢。到后来再长大一点,男孩就开始调皮了,老爷子比较喜欢安静,我不停地在他面前舞刀弄枪地晃荡,他肯定感觉不舒服。每当被我晃得不舒服时,老爷子就会说:“这个孩子脚臭得很。”我这地位就“一落千丈”了。到上初中的时候开始开窍了,学习上去了,也入了共青团,算是品学兼优,老爷子得知我的表现后,很开心,这叫“平步青云”。这是陈锡联的说法,就是这么个过程。
有些人写文章或写书,里面写“******的子女们把父亲塑造成一个爱家庭,爱生活的人”。我看了这样的言论以后觉得特别可笑,老爷子爱生活,有生活情趣,不是我们能够塑造的,本身就是这样的,编是编不出来的。他说他是人民的儿子,他永远爱着祖国和人民,如果没有对生命的热爱,对人生的热爱,没有这种基础,老爷子会由衷地说出那样富有感情的话吗?老爷子几十年的戎马生涯历经大风大浪,在后来的日子中凡是描写残酷战争的电影却一概不看,或者说不喜欢看。我问老爷子为什么不爱看这种题材的电影,老爷子回答因为那时候我们死了太多人,特别提起淮海战役,死人死得太多了。并不是说打过仗的人就永远好战,因为打过仗,所以老爷子深知战争的残酷,我觉得这也是他特别热爱生命的一种体现。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