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茅盾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者、文学家。“茅盾”是他1928年发表第一部小说《幻灭》时所用的笔名。茅盾1920年参加《小说月报》革新工作,后任主编。1921年与郑振铎等发起成立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社团之一──文学研究会。解放后主要从事文学评论,历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人民文学》与《译文》主编等职。
茅盾主要着作有小说《烛》、《虹》、《子夜》、以及剧本《清明前后》等。解放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茅盾文集》(10卷本),《茅盾全集》41卷。
沙滩上的脚迹[1]
他,独自一个,在这黄昏的沙滩上彳亍[2]。
什么都看不分明了,仅可辨认,那白茫茫的知道是沙滩,那黑魆魆的是酝酿着暴风雨的海[3]。
远处有一点光明,知道是灯塔。
他,用心火来照亮了路,可也不能远,只这么三二尺地面,他小心地走着,走着。
猛可地[4],天空瞥过了锯齿形的闪电。他看见不远的前面有黑簇簇的一团,呵呵,这是“夜的国”么,还是妖魔的堡寨?
他又看见离身丈把路的沙上,是满满的纵横重叠的脚迹。
哈哈,有了!赶快!他狂喜地跳着,想踏上那些该是过去人的脚迹。
他浑身一使劲,迸出个更大些的心火来。
他伛着腰,辨认那纵横重叠的脚迹,用他的微弱的心火的光焰。
咄!但是他吃惊地叫了起来。
这纵横重叠的,分明是禽兽的脚迹。大的,小的,新的,旧的,延展着,延展着,不知有几多远。而他,孤零零站在这兽迹的大海中间。
他惘然站着,失却了本来的勇气;心头的火光更加微弱,黄苍苍地像一个毛月亮,更不能照他一步两步远。
于是抱着头,他坐在沙上。
他坐着,他想等到天亮;他相信:这纵横重叠的鸟兽的脚迹中,一定也有一些是人的脚迹,可以引上康庄大道,达到有光明温暖的人的处所的脚迹,只要耐守到天明,就可以辨认出来。
他耐心地等着,抱着头,连远处的灯塔也不望它一眼。他相信,在恐怖的黑夜中,耐心等候是不错的。然而,然而──
隆隆隆地,他听得了叫他汗毛直竖的怪响了。这不是雷鸣,也不是海啸,他猛一抬头,他看见无数青面獠牙的夜叉从海边的黑浪里涌出来,夜叉们一手是钢刀,一手是人的黑心炼成的金元宝,慌慌张张在找觅牺牲品。
他又看见跟在夜叉背后的,是妖媚的人鱼,披散了长发,高耸着一对浑圆的乳峰,坐在海滩的鹅卵石上,唱迷人的歌曲。
他闭了眼,心里这才想到等候也不是办法;他跳了起来,用最后的一分力,把心火再旺起来,打算找路走。可是──那边黑簇簇的一团这时闪闪烁烁飞出几点光来,飞出的更多了!光点儿结成球了,结成线条了,终于青闪闪地排成了四个大字:光明之路!
呵!哦!他得救地喊了一声。
这当儿,天空又撒下了锯齿形的闪电。是锯齿形!直要把这昏黑的天锯成了两半。在电光下,他看得明明白白,那边是一些七分像人的鬼怪,手里都有一根长家伙,怕就是人身上的什么骨头,尖端吐出青绿的鬼火,是这鬼火排成了好看的字。
在电光下,他又分明看到地下重重叠叠的脚迹中确也有些人样的脚迹,有的已经被踏乱,有的却还清楚,像是新的。
他的心一跳,心好像放大了一倍,从心里射出来的光也明亮得多了;他看见地下的脚迹中间还有些虽则外形颇像人类但确是什么只穿着人的靴子的妖魔的足印,而且他又看见旁边有小小的孩子们的脚印。有些天真的孩子上过当!
然而他也在重重叠叠的兽迹和冒充人类的什么妖怪的足印下,发见了被埋藏的真的人的足迹。而这些脚迹向着同一的方向,愈去愈密。
他觉得愈加有把握了,等天亮再走的念头打消得精光,靠着心火的照明,在纵横杂乱的脚迹中他小心地辨认着真的人的足印,坚定地前进!
【注释】
[1]本文最早发表在1934年11月的《太白》一卷第五期。
[2]彳亍(chìchù):慢慢走路的样子。
[3]黑魆魆(xū xū):黑暗的样子。
[4]猛可地:猛然。
【作品讲析】
本文通过对沙滩上各种脚迹的辨认,描写了让人在寻找、彷徨、悲观、等待、失望、前进中的心路历程,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对前途仍充满希望和信心的人生态度。
本文意象繁多,但每一个意象均有丰富的象征内涵,它们共同组合成一个整体的象征世界──追求“真的人的足迹”。“他”作为象征性的个性形象,穿行于其中,辨认着“路”,情绪历经几起几落:先是找不到路的“彳亍”;然后是发现了“脚迹”的狂喜;接着是发现了所谓“脚迹”真相后的“吃惊”,继而“惘然”,陷入了“等待”之中;随后在看见“光明之路”四个字后“得救地喊了一声”,然而那又不过是魔鬼们的引诱伎俩;失望之际,他终于发现了兽迹中的“真人的足迹”,这才“心一跳”,渐渐“明亮”起来,心里升起了希望。联系本文的写作背景来看,这显然是作者当时心路历程的象征性的写照。
作品的结构线索是“他”寻找前进的脚迹。在寻找的过程中,作者将描写、记叙与抒情完美地结合,使全篇诗味盎然。例如,“猛可地,天空瞥过了锯齿形的闪电。他看见不远的前面有黑簇簇的一团,呵呵,这是‘夜的国’么?还是妖魔的堡寨?”再例如“哈哈,有了!赶快!他狂喜地跳着,想踏上那些该是过去人的脚迹”。这些融描写、记叙与抒情为一体的表述,洋溢着动人的诗情。
一般来说,抒情类的文章与诗歌多为第一人称;散文诗也多为第一人称。可是,《沙滩上的脚迹》以第三人称也能写得如此动人、富有感染力,这就不能不令人赞叹不已了。
本文文情并茂,人物心理刻画逼真细腻,层次分明,情绪变化的逻辑性强,与“他”的感受经历丝丝入扣,合乎情理。
【思考与练习】
一、“沙滩上的脚迹”有哪几种?他们各象征了什么?
二、在社会的前进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逆境,真正的志士仁人,将如何对待这种逆境?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体悟。
(四十六)梁实秋
梁实秋(1903―1987),祖籍河北沙河,出生于北京。中国着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1915年秋,入清华学校,开始清华8年的学习生活。1923年赴美,插入科罗拉多大学英文系四年级,1924年秋入哈佛大学研究院主修欧美文学。1926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东南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1949年6月,抵达台湾,长期执教于台湾师范大学。代表作《雅舍小品》、《英国文学史》、《莎士比亚全集》等。
鸟
我爱鸟。
从前我常见提笼架鸟的人,清早在街上溜达(现在这样有闲的人少了)。我感觉兴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闲,却是那鸟的苦闷。胳膊上架着的鹰,有时头上蒙着一块皮子,羽翮[1]不整的蜷伏着不动,哪里有半点暽视昂藏的神气?笼子里的鸟更不用说,常年的关在栅栏里,饮啄倒是方便,冬天还有遮风的棉罩,十分的“优待”,但是如果想要“搏扶摇而直上”,便要撞头碰壁。鸟到了这种地步,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粘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着罢?
我开始欣赏鸟,是在四川。黎明时,窗外是一片鸟啭[2],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噪啼的乌鸦,那一片声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有的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候是独奏,有时候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不知有多少个春天的早晨,这样的鸟声把我从梦境唤起。等到旭日高升,市声鼎沸,鸟就沉默了,不知到哪里去了。一直等到夜晚,才又听到杜鹃叫,由远叫到近,由近叫到远,一声急似一声,竟是凄绝的哀乐。客夜闻此,说不出的酸楚!
在白昼,听不到鸟鸣,但是看得见鸟的形体。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多少样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跳跃,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喙,有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是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澜的花彩。几乎没有例外的,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跳荡得那样轻灵,脚上像是有弹簧。看他高踞枝头,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不知是什么东西惊动它了,它倏的振翅飞去,它不回顾,它不悲哀,它像虹似的一下就消逝了,它留下的是无限的迷惘。有时候稻田里伫立着一只白鹭,蜷着一条腿,缩着颈子,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油绿的梯田,就是抓小鸡的鸢鹰,啾啾的叫着,在天空盘旋,也有令人喜悦的一种雄姿。
我爱鸟的声音鸟的形体,这爱好是很单纯的,我对鸟并不存任何幻想。有人初闻杜鹃,兴奋的一夜不能睡,一时想到“杜宇”“望帝”[3],一时又想到啼血,想到客愁,觉得有无限诗意。我曾告诉他事实上全不是这样的。杜鹃原是很健壮的一种鸟,比一般的鸟魁梧得多,扁嘴大口,并不特别美,而且自己不知构巢,依仗体壮力大,硬把卵下在别个的巢里,如果巢里已有了够多的卵,便不客气的给挤落下去,孵育的责任由别个代负了,孵出来之后,羽毛渐丰,就可把巢据为已有,那人听了我的话之后,对于这蛮横无情的鸟,再也不能幻出什么诗意出来了。我想济慈的“夜莺”,雪莱的“云雀”,还不都是诗人自我的幻想,与鸟何干?
鸟并不永久的给人喜悦,有时也给人悲苦。诗人哈代在一首诗里说,他在圣诞的前夕,炉里燃着熊熊的火,满室生春,桌上摆着丰盛的筵席,准备着过一个普天同庆的夜晚,蓦然看见在窗外一片美丽的雪景当中,有一只小鸟蹐局缩缩的在寒枝的梢头踞立,正在啄食一颗残馀的僵冻的果儿,禁不住那料峭的寒风,栽倒地上死了,滚成一个雪团!诗人感喟曰:“鸟!你连这一个快乐的夜晚都不给我!”我也有过一次类似经验,在东北的一间双重玻璃窗的屋里,忽然看见枝头有一只麻雀,战栗的跳动抖擞着,在啄食一块干枯的叶子。但是我发见那麻雀的羽毛特别的长,而且是蓬松戟张着的;像是披着一件蓑衣,立刻使人联想到那垃圾堆上的大群褴褛而臃肿的人,那形容是一模一样的。那孤苦伶仃的麻雀,也就不暇令人哀了。……
自从离开四川以后,不再容易看见那样多型类的鸟的跳荡,也不再容易听到那样悦耳的鸟鸣。只是清早遇到烟囱冒烟的时候,一群麻雀挤在檐下的烟囱旁边取暖,隔着窗纸有时还能看见伏在窗棂[4]上的雀儿的映影。喜鹊不知逃到哪里去了。带哨子的鸽子也很少看见在天空打旋。黄昏时偶尔还听见寒鸦在古木上鼓噪,入夜也还能听见那像哭又像笑的鸱枭[5]的怪叫。
再令人触目的就是那些偶然一见的囚在笼里的小鸟儿了,但是我不忍看。
【注释】
[1]羽翮(yǔ hé):指鸟羽。翮,羽轴下段不生羽瓣而中空的部分。
[2]鸟啭(niǎo zhuàn):鸟婉转地鸣叫。
[3]“杜宇”“望帝”: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臣子,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后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
[4]窗棂:旧式房屋的窗格。
[5]鸱枭(chī xiāo):同鸱鸮,鸟类的一科,头大,嘴短而弯曲。
【作品讲析】
当代文学史上被誉为“知性散文”的代表作家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是别具一格而脍炙人口的散文经典。其中的《鸟》则是这类散文的典范。
梁实秋的《雅舍小品》,写于1940至1943年。此时,国难当头,战乱频仍。处于大动荡时代的梁实秋,虽说也关注时势,参与政事,为国效力,但他毕竟是个自由主义者,力图超然独立,不在介入现实纷争。
《雅舍小品》每篇作品不出两千字,既不涉及政治思想,也不谈中西文化问题,全书没有统一的主题,所写的都是独立成篇,专注于日常人生的体察与玩味,着眼于人性的透视和精神的愉悦,潜心营造闲适幽默的境界,形成了独特的创作倾向和艺术风格。
凝聚着对鸟的虔诚深沉之情,是全文的基本内容和感情意蕴,也是其动人的根本所在。
这篇文章是梁实秋为自己喜爱的鸟留下的一篇文章,作者一开篇就以“我爱鸟”揭示出作品的旨意,并以此为中心展开,一以贯通。这是精细观赏、潜心感受与融注深情而自然获得的。接着根据在四川对各种鸟的所见所感,具体、真切地叙写“爱鸟”的缘由和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