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曰:“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昔者神农伐补遂[17],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18],尧伐驩兜[19],舜伐三苗[20],禹伐共工[21],汤伐有夏[22],文王伐崇[23],武王伐纣,齐桓任战而伯天下[24]。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古者使车毂击驰[25],言语相结,天下为一;约从连横[26],兵革不藏。文士并饰[27],诸侯乱惑,万端俱起,不可胜理。科条既备,民多伪态[28];书策稠浊[29],百姓不足。上下相愁,民无所聊[30],明言章理[31],兵甲愈起。辩言伟服[32],战攻不息,繁称文辞,天下不治。舌弊耳聋,不见成功,行义约信,天下不亲。于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33],效胜于战场。夫徒处而致利[34],安坐而广地,虽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贤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势不能,故以战续之。宽则两军相攻,迫则杖戟相橦[35],然后可建大功。是故兵胜于外,义强于内,威立于上,民服于下。今欲并天下,凌万乘[36],诎敌国[37],制海内,子元元[38],臣诸侯[39],非兵不可。今之嗣主,忽于至道,皆惛于教[40],乱于治[41],迷于言,惑于语,沈于辩,溺于辞[42]。以此论之,王固不能行也。”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蹻[43],负书担橐[44],形容枯槁,面目犂黑[45],状有归色[46]。归至家,妻不下纴[47],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48],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49]。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50],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51],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于是乃摩燕乌集阙[52],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53],抵掌而谈[54]。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55]。受相印[56],革车百乘[57],锦绣千纯[58]、白璧百双[59]、黄金万溢以随其后[60],约从散横以抑强秦[61]。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62]。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63]。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64]。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65];式于廊庙之内[66],不式于四境之外。当秦之隆[67],黄金万溢为用,转毂连骑,炫熿于道[68],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69]。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70],伏轼撙衔[71],横历天下[72],廷说诸侯之王[73],杜左右之口[74],天下莫之能伉[75]。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76]。张乐设饮[77],郊迎三十里[78]。妻侧目而视[79],倾耳而听。嫂虵行匍伏[80],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81]?”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82]。”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83],富贵则亲戚畏惧[84]。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85]!”。
【注释】
[1]苏秦句:苏秦:字季子,战国时洛阳人。旧文献中对他的记载相当混乱,相传他与张仪同从鬼谷子学纵横术。起初主张连横,不被秦王接受,后转而主张合纵,造成六国联合、共同抗秦的局面。苏秦以约从得名,但是最初是主张连横的。
[2]说(shuì):劝说。秦惠王:公元前336年至前311年在位。
[3]西有句:巴:今四川东部。蜀:今四川西部。汉中:今陕西省秦岭以南地。当时三地虽未属秦,但交往频繁,故言西有其利。
[4]胡貉(hé)、代马:胡:这里指匈奴所居住地区,其地产貉,形似狐,毛皮可制裘。代:在今河北、山西二省北部,其地产马。
[5]巫山:山名,在今四川巫山县东。黔中:地名,在今湖南省沅陵县西。限:这里是屏障的意思。
[6]肴(xiáo):同“殽”,山名,在今河南省洛宁县西北六十里。函:函谷关,在今河南省灵宝县西南一里许。
[7]战车:兵车。
[8]奋击:奋力作战的武士。
[9]形便:得形势,擅便利。
[10]天府:自然界的富饶的府库。
[11]教:教育,学习。
[12]称帝而治,帝的本义是神,又称天帝,但是战国时代,各国的最高统治者都称王,因此较强的国家开始有自称帝号的,企冀统一。
[13]奏其效:秦国地利兵强的功效。
[14]文章:法令。
[15]俨然:矜持庄重的样子。庭教:在厅堂上指教。
[16]愿以异日:请以后再说。
[17]神农:传说中的远古帝皇、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补遂:古国名。
[18]涿鹿:地名,在今河北省涿鹿县南。蚩尤:南方九黎族首领。传说蚩尤不听黄帝之命,于是黄帝前往讨伐,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最后擒杀蚩尤。禽:通“擒”。
[19]驩(huān)兜:尧时臣名,后叛乱,被尧流放到崇山。
[20]三苗:古族名,亦称苗、有苗,在今湖北武昌、湖南岳阳、江西九江一带。
[21]共工:古代部落名。
[22]汤伐有夏:指汤伐夏桀。有:语助词,无义。
[23]崇:古国名,今陕西省户县东五里。
[24]任:用。伯:同“霸”。
[25]毂(gǔ):车轮中的圆洞,所以容车轴者。此句极言车多而行急。
[26]约从连横:一般称南北为“纵”,东西为“横”,秦与齐、楚等国个别联合以打击其他国家,称为连横。合齐、楚、燕、赵、韩、魏六国以抗秦,称为约从或“合纵”。此句言两种不同的主张都提出来。
[27]文士,辩士。饰:指修饰文辞,进行游说的工作。
[28]科条两句:规章制度既以完备,人民作伪的却愈多。科条:规章制度。
[29]书策稠浊:条文记录繁重而混乱。
[30]聊:依赖。
[31]明言章理:说话明白,道理清楚。章:同“彰”,明显。
[32]辩言伟服:巧辩的辞令,盛伟的奇服。
[33]缀甲厉兵:缀:连属,古代武士之甲,都是用金属片连缀的。厉兵:磨厉兵器。
[34]徒处:无所事事地坐着。
[35]杖戟:拿着戟。戟,一种将戈、矛合成一体的武器。能直刺,又能横击。橦(chōng):击刺。
一作“撞”。
[36]凌万乘:超越拥有兵车万乘的敌国。
[37]诎:同“屈”,使动用法,使屈服。
[38]子元元:以广大人民为子,指统一天下。元元:人民。
[39]臣诸侯:以诸侯为臣。
[40]惛:不明。
[41]乱于治:对于治理国家的工作,头脑混乱。
[42]沈于辩,溺于辞:沉溺于烦琐的辩论和言辞之中。沈,同“沉”。
[43]羸(léi):同“缧”,缠绕。縢(téng):绑腿布。蹻(jué):草鞋。这句说,他裹着绑腿布,踏着草鞋。
[44]橐(tuó):囊。一作囊。
[45]犂:通作“黧”,黑色。
[46]状:行为举止。归:当为“愧”字之误。
[47]纴:今称为机头。此言妻不下机,纺织如故。
[48]陈箧数十两句:陈:摆开。箧(qiè):指书箱。太公:吕尚。阴符之谋:兵书。
[49]简:选择。练:熟习。揣摩:揣量磨研以探求其真义。
[50]足:足跟。
[51]期(jī)年:周年,满一年。
[52]摩燕乌集阙:摩:切近。君主所居之处,下有二台,上有门楼者曰阙。燕乌集:阙名。
[53]华屋:华丽的屋子。
[54]抵掌:击掌。抵:当作“抵(zhǐ)”。
[55]武安:赵国城邑,在今河北武安县西南。
[56]受相印:谓赵王封苏秦为相。
[57]革车:兵车。
[58]纯:匹。
[59]璧:原误作壁,从雅雨堂本改正。
[60]溢:通作“镒”,古代重量单位,一镒合二十四两。
[61]约从连横:结合六国以抗秦,破坏个别国家和秦的关系,抑制强秦。
[62]关不通:关:指函谷关,六国通秦的要道。因六国联合抗秦,所以函谷关的交通断绝。
[63]策:策略。此句意思是为苏秦的策略所决定。
[64]贤于兄弟:胜于兄弟,关系比兄弟还亲。
[65]式:用。这句说,运用政治,不运用勇力。
[66]廊庙之内:庙:君主祭祖之处,其旁为廊。古代国家大事都在廊庙之内商讨,亦指朝廷。
[67]当秦之隆:在苏秦尊显得意之时。
[68]转毂连骑两句:谓随从车骑络绎于途,引人注目。炫熿:同“炫煌”,光耀之意。
[69]山东之国两句:山东之国:华山以东的国家。从风而服:像风吹草动一样,都倒伏下来,使赵国地位大大重要起来。
[70]掘门:同“窟门”,窑门。桑户:以桑板为门扉。棬(quān)枢:把树条圈起来作为门枢。
[71]伏轼撙衔:伏在车前横木之上,拉着马的勒头。
[72]横历:横行。
[73]廷说(shuì):在朝廷上劝说。
[74]杜:塞。
[75]伉:同“抗”,匹敌。
[76]清宫除道:收拾房屋,打扫街道。
[77]张乐设饮:设置音乐,备办酒席。
[78]郊迎三十里:邑外为郊,出郊三十里迎接。
[79]侧目而视:不敢正目而视。
[80]虵:即蛇。匍伏:爬行。
[81]倨:傲慢。
[82]季子:嫂称小叔为季子。一说,季子,苏秦的字。
[83]父母不子:父母不以其为子。
[84]亲戚:亲人,指家庭中的亲属。
[85]盖:通“盍(hé)”,何的意思。
【作品讲析】
本篇是记言和叙事相结合的一篇散文,前半部记言运用了说理、类比、夸张、引证等方法,表达了苏秦连横的主张。后半部叙事,用生动的人物形象,真挚的语言,细腻传神的细节描写,表现了苏秦先挫后扬的经历,以及他勤奋攻读,体察天下大势,在合纵抑秦中发挥的作用。同时刻画了他追求名利的思想和当时炎凉的世态。
苏秦说秦王连横,首先对秦国的地利、国力、政治作了综合性的分析。当遭到秦王推托时,他借古喻今列举了历代王侯成就霸业没有不用武力的史实,并且进一步阐明在动乱时代文治不力的弊病,面对天下大乱的形式,必须武力征服,以达到“兵胜于外,义强于内,威立于上,民服于下。”这样的君主才能霸天下,凌万乘,治理海内,号令诸侯。苏秦在说这段话时,雄辩讲究,辞藻华丽工整,对偶排比,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本篇后半部分叙事因果呼应,详略得当,通过苏秦遭受失败以及拼搏读书的精神与合纵成功的显赫,揭示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最后用苏秦的感叹“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为叙事的结束语,点出叙事核心,即苏秦拼搏的原动力。语言真挚中肯,朴实厚重,使文章有血有肉感人至深。
全文以连横到合纵为事物发展过程,以苏秦贫穷落魄到富贵显赫为人物活动过程。记言叙事衔接紧密,通篇收放自如合情合理。
【辑评】
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前幅写苏秦之困顿,后幅写苏秦之通显。正为后幅欲写其通显,故前幅先写其困顿。天道之倚伏如此,文章之抑扬亦如此。”
唐德宜《古文翼》:“文以说之用不用为关键,叙失意处黯然魂消,写得意处油然色舞。前半是连横,后半是约从,而叙事议论相间成文,奇肆极矣。至后连用提掇作波,最为季子生色,笔端疑有光焰万丈。”
林云铭《古文析义》:“作者欲为写照,少不得把合纵功劳,十分妆点,说过一番,将一个暴得富贵的穷汉子,做个天上有、地下无的人物,方可艳羡读者。但作一种传奇看,却越不认真,越有意思。”
【思考与练习】
一、结合苏秦的人生经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纵横家的人生价值观?
二、苏秦游说秦惠王的说辞,在语言表达技巧方面有什么特点?
三、此文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刻画出战国时期一个策士形象?
(二十九)李斯
李斯(?-前208),战国时楚上蔡(今河南上蔡县西)人。青年时为郡小吏,后从荀卿学帝王之术。于秦庄襄王二年(前248)西入秦国,初为吕不韦舍人,后因向秦王献灭六国、统一中国之计,受到赏识,被任命为长史。后升为廷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任丞相。力主废分封、立郡县,提议焚《诗》《书》,禁私学,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均被采纳。又以小篆为标准,统一文字。秦始皇死后,与赵高秘不发丧,合谋伪造遗诏,杀太子扶苏及大将蒙恬,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二世二年(前208),被赵高诬陷谋反,腰斩于咸阳市中。
李斯留下的着述不多,主要有《谏逐客书》、《论统一书》、《行督责书》和《泰山石刻文》等,大都被收入《史记·李斯列传》。
谏逐客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