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奚以:何以,怎么。
[35]礨(lěi)空:蚁穴,小孔穴。
[36]中国:古指中原地区。
[37]稊(tí)米:一种稗草的籽粒。
[38]号:称。
[39]人处一:谓人类只是天下万物中的一类。
[40]卒:通“萃”,聚集。
[41]生:生长。
[42]通:通过,到达。
[43]人处一:谓个人只是天下人中的一个。
[44]其:代指人。
[45]豪末:动物身上毫毛的末稍。豪,通“毫”。
[46]五帝:指传说中上古的黄帝、颛顼、帝喾(kù)、尧、舜。连:继承。
[47]三王:指夏启、商汤、周武王。所争:所争夺的。
[48]仁人:崇尚仁的人。
[49]任士:墨家,墨家以“任”要求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贤能之士。劳:劳心劳力。
[50]辞之:指辞让君位。以为名:凭此获得名声。
[51]语之:指谈说天下。以为博:凭此显示知识渊博。
[52]向:刚才。
【作品讲析】
这篇文章通过寓言形式揭示了一个道理: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因而是十分有限的。文章旨意虽或有无所作为、消极虚无之嫌,但其合理内核,却能启迪人们不可囿于个人有限的识见而自满自足。
《庄子》文章善于把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而令人自悟,本文非常典型地体现出这一特点。首先,在整体构思上,虚构一个河神与海神对话的寓言故事,以此展开说理,阐明文章主旨。其次,在文章展开说理之前,先设置了一段河水与海景的描写,以具体景物的比照来陪衬河神与海神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文章的主旨。再次通过援譬设喻的手段来揭示所欲阐述的深微玄奥的哲理,而且所用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叠出,使抽象的结论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引人联想,发人深思。
作为一篇论说文,本文的论证方法也颇有特色,以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逐层推进,使结论自然地凸现出来,令人折服。在修辞方面,作者把大量的排比句与反诘句配合运用,造成文章滔滔莽莽的气势,强化了说理的力量。
【辑评】
王夫之《庄子解》:“此篇因《逍遥游》、《齐物论》而衍之,推言天地万物初无定质,无定情,扩其识量而会通之,则皆无可据,而不足以撄吾心之宁矣。盖物论之兴,始于小大之殊观;小者不知大,大者不知小;不知小,则亦大其所大而不知大。繇其有小大之见,而有贵贱之分;繇其有贵贱之分,因而有然否是非之异。繇其有小大之见,因而有始终之规;繇其有始终之规,因而有悦生恶死之情。繇其有小大之见,因而有粗细之别;繇其有粗细之别,因而有意言之繁。于是而有所必焉,有所必不焉,以其所长,怜其所短。量有涯则分有所执,时有碍则故有所滞,彼我不相知,而不能知其所不知。乃至穷达失其守,荣辱易其情,辩言烦兴而不循其本,于内无主,倒推于外,殉物以丧己;而不知达者之通一,无不可寓之庸也。”
【思考与练习】
一、本文揭示了什么道理?这种道理在客观上有何意义?
二、本文是怎样把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的?
三、举例说明本文善于援譬设喻的特点。
(二十七)《国语》
《国语》,又名《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约成书于战国时期。历来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所撰,司马迁曾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报任安书》),但有的现代学者从内容判断,认为是战国时期的学者依据春秋时期各国史官记录的原始材料整理编辑而成的。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凡二十一卷(篇),分八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记事,记事时间,起自西周中期,下迄春秋战国之交,前后约五百年。相较《左传》,《国语》所记前后事件大都不相连属,且偏重记言,往往通过言论反映事实,以人物之间的对话刻画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召公谏厉王弭谤
厉王虐[1],国人谤王。召公告曰[2]:“民不堪命矣[3]!”王怒,得卫巫[4],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5]。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6]。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7],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8]!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9];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10],为民者宣之使言[11]。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12],瞽献曲[13],史献书[14],师箴[15],瞍赋[16],朦诵[17],百工谏[18],庶人传语[19]。近臣尽规[20],亲戚补察[21],瞽、史教诲[22],耆、艾修之[23],而后王斟酌焉[24]。是以事行而不悖[25]。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26];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乎生[27]。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28]。行善而备败[29],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30]。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31]?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32]?”
王不听。于是国莫敢出言[33],三年乃流王于彘[34]。
【注释】
[1]厉王:周厉王,名胡,夷王之子。公元前878年至公元前841年在位,被流放于彘。
[2]召(shào)公:名虎,谥穆,周之卿士。召:一作“邵”。
[3]命:指周厉王暴虐的政令。这句大意说,人民受不了厉王的虐政。
[4]卫巫:卫国的巫者。
[5]以告:“以之告王”的省略,即把谤者告发给厉王,厉王就杀了谤者。
[6]道路以目:国人在路上相遇只能用目光示意,不敢讲话。意即敢怒不敢言。目:用作动词。
[7]弭(mǐ)谤:消除谤言。
[8]是障之也:障:本义为堤坝,这里用作动词,堵塞之意。这句意思是说,这样做不过是勉强堵住了人民的口罢了。
[9]川壅而溃两句:壅:堵塞。此言用堤来障川,则水道壅塞,一旦由壅塞而溃决泛滥,结果伤人必多。
[10]为川者:治水的人。为:治理,与下文“为民者”的“为”同义。决:排除。导:疏通。
[11]宣之使言:治民者必宣导人民,使之尽言。宣:开导。
[12]听政:处理政事。公卿:三公九卿。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九卿: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列士:指上士、中士、下士。献诗:指作诗或搜集民歌献给朝廷,使天子了解民情。
[13]瞽(gǔ):盲人,这里指乐师。古代乐师皆由盲人担任。曲:乐曲,多指民间歌谣。能反映政治得失。
[14]史:史官。书:指史籍。史官献上史籍作为天子的借鉴。
[15]师:少师,乐官。箴:箴言,规劝的言词。这里用作动词,进献箴言。
[16]瞍(sǒu):无眸子的盲人。赋:有一定音节腔调的诵读,指赋公卿列士所献的诗。
[17]蒙:有眸子的盲人。诵:指不讲究声调的诵读。
[18]百工:从事各种乐艺的人。
[19]庶人:平民百姓。传语:通过官员传达他们对朝政的意见。
[20]近臣:身边的臣子。尽规:尽规谏之责。
[21]亲戚:国王同宗的大臣。补:弥补过失。察:监督行为。
[22]瞽、史教诲:乐官、史官用乐曲、史籍教诲。
[23]耆、艾:六十岁称耆,五十岁称艾,这里指国中老臣。修之:把各种规谏的意见加以整理。
[24]而后王斟酌焉:而后君王考虑取舍,付诸实施。
[25]行:顺利实行。悖(bèi):违背情理。
[26]这句说,人类的财富、用度都是由山川生产出来的。
[27]犹其原隰两句:其:指土地。土地高爽而平坦叫原,低下而潮湿叫隰(xí),低下而平坦叫衍,有河流可资灌溉叫沃。此言由于土地之有原、隰、衍、沃,人类衣食的资源才从此而生。
[28]口之宣言也两句:由于人民用口发表言论,国家政事的好或坏才能体现出来。
[29]这句大意说,凡是人民认为好的就加以推行,认为坏的就加以防范。
[30]此句紧承上句说,这样才能使衣食财用大增加。阜:增多。
[31]成而行之两句:人民所发表的言论,是考虑成熟之后,自然流露出来的,怎么能加以堵塞呢?成:成熟。行:有自然流露之意。
[32]与:作“助”解。这句大意说,这有什么帮助呢?
[33]别本“国”下有“人”字。
[34]这句说,过了三年,就把厉王放逐到彘去了。彘:晋地,在今山西省霍县境内。公元前842年,厉王被放逐到彘,因此召公谏厉王弭谤之事当在公元前845年。
【作品讲析】
本篇在结构上是谏因、谏言、谏果的三段式。首尾叙事,中间记言,事略言详,记言为主,体现了《国语》的一般特点。
文章开头,妙语传神。“厉王虐,国人谤王”,寥寥七字,胜于千言。一边是厉王虐,一边是国人谤。谤由虐起,事出必然,因果明了,壁垒分明,一开篇便展现给读者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既引出召公苦谏的缘由,也为厉王的可悲下场埋下了伏笔。接下来厉王的一“怒”一“喜”,两个动词,如千钧之力,又将矛盾推向高潮,且把这位暴虐无道的昏君形象斧砍刀削得更加逼真。“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此语真乃神来之笔,厉王以为高压就可止谤,因而“大喜”,“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只是火山喷发前的死寂。终于火山喷发,国人暴动,厉王被逐,结尾是戛然而止,但留给读者的思考却是何等深刻。
召公的谏词,前后都是比喻。前一个比喻,说明“防民之口”的害处;后一个比喻,说明“宣之于口”的好处。只有中间一段切入正题,以“天子听政”总领下文,从正面写了“宣之使言”的种种好处。从公卿列士,史、瞽、师、蒙,到百工庶人,广开言路,畅所欲言,而后经天子斟酌取舍,补察时政,就使政策、政令不背真理。如此,恰当生动的比喻与严肃认真的正题有机结合,夹和成文,笔意纵横,态度真诚,用心良苦。
【辑评】
林云铭《古文析义》:“召公所谏,语语格言。细看当分四段。第一段言止谤有害;第二段言听政全赖民言,斟酌而行;第三段言民之有言,实人君之利;第四段言民之言,非孟浪而出,皆几经裁度,不但不可壅,实不能壅者。回抱防川之意,融成一片,惊健绝仑。世人不察立言层次,辄把此等妙文一气读却,良可惜也。”
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前喻防民口有大害,后喻宣民言有大利。妙在将正意、喻意夹司成文,笔意纵横,不可端倪。”
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谏词只‘天子听政’一段在道理上讲,其余俱是在利害上讲。而正意又每与喻意夹写,笔法新警异常。至前后叙次处,描写王与国人,以及起伏照应之法,更极精细。最是《国语》中遒炼文字。”
【思考与练习】
召公是怎样论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命题的?
(二十八)《战国策》
《战国策》本非一书,也非出自一人之手,当是战国时策士们共同创作的,故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修书”等不同名称,经西汉学者刘向整理编订而成。刘向以为“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故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记录了春秋以后到汉以前诸侯各国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重大事件,保存了战国时期的许多重要史料。《汉书·艺文志》将其归入诸子纵横家。《战国策》主要是记载战国时的谋臣、策士的言行和事迹的,但作为史书,《战国策》的史料价值并不太高。与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相比较,可知《战国策》中掺入了若干后人杜撰伪记的游说之辞,像书中所载张仪的长篇说辞即不可信。正因为《战国策》记事多虚构杜撰的成分,语言颇多夸饰辩丽的色彩,人物形象也十分鲜明生动,因此便具有了鲜明的文学色彩和很强的感染力。它文笔恣肆,语言流畅,论事透辟,写人传神,还善于运用寓言故事和新奇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具有浓厚的艺术魅力和文学趣味。《战国策》对我国两汉以来的史传文和政论文的发展都产生过积极影响。
苏秦始将连横(秦策一)
苏秦始将连横[1],说秦惠王曰[2]:“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3],北有胡貉、代马之用[4],南有巫山、黔中之限[5],东有肴、函之固[6]。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7],奋击百万[8],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9],此所谓天府[10],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11],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12]。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13]。”
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14],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15],愿以异日[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