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食俗也颇具特色。春节期间全村都要到“哈亭”以猪、鸡、鱼为供品祭拜诸神,回家后要拜祖先。岁守时,必须在祖先牌位前,摆上白薯米乙方能入睡。正月十五为小年,届时也要备猪、鸡、鱼拜祖。煮猪肉拜祖还是京族女子出嫁时的一种礼习。民族节日“哈节”期间,凡到了一定年龄的男子都要置备鸡、酒、糯米饭、槟榔等祭品到哈亭祭祀,经过祭拜的男子才算“入众”(即进入成年),才能被允许参加唱哈节的入席活动,从此便可参加捕鱼生产。
过去每逢新网下海,或海产品欠收,都要置办各种祭品,到海边进行祭拜,祈保下海的人平安归来,渔业丰收。
京族有嚼食槟榔的爱好。嚼新鲜的或晒干的槟榔都有,嚼槟榔的方法是,把有大拇指般大小的槟榔果剖成对称的两半,用槟榔叶包住槟榔果的一半,不包的另一半,抹点石灰或碱灰,加上黄麻根皮,混合起来咬嚼。嚼槟榔通常是先苦后甜,可刺激神经,提神醒脑,除积消肿。槟榔汁不吞咽,顺嘴角流出,嚼到无汁时把渣吐掉。嚼槟榔能除口臭,还能溢出一股香味,染红嘴唇,女性以此为美。因此,妇女最爱嚼槟榔,嚼完一口又接着嚼另一口。对京族人来说,槟榔还是求婚、请客、送礼的信物。嚼槟榔、染牙是京族的古风,过去无论男女,到了十七八岁就开始染牙,象征成年可以成亲了。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京族待客以茶水代替,嚼槟榔的古风己日渐衰微,但老年妇女仍有此俗。吸烟男子则喜用竹制水烟筒和京族特有的“烟煲”。“烟煲”,其外形像一个盅,里面盛着水,盖子上有若干个孔,一孔放烟丝,其余的孔是到吸时才插入小竹管。吸烟时将水注入烟煲,点燃烟丝,将空心竹杆插入小孔,即可吸食。根据小孔的数目,一次可供一至四人同时围坐吸食。“烟煲”现在已基本绝迹,对初次来到京岛的客人来说,若看到这样一幕场景,大概要叹为观止、不虚此行了。
京族人还有饮茶的习惯。茶多为青茶、槟榔茶。
京族人普遍喜欢糖食,有以甜食寄寓“幸福”、“美好”的习俗。京族每年农历正月初一的早晨,家家户户都要吃糯米糖粥,八月十五中秋节“团圆饭”首先吃的也是糯米糖粥,哈节祭神也要有糯米糖粥,就连民间歌谣中也以“甜”来寄寓“美好”。京族人尤其喜欢用糯米糖粥来招待客人,要不就是绿豆糖水、糖粉丝或红薯糖汤等,甜食的甜润胶蜜,表达了“友谊长在,如胶似漆”的美好愿望和好客心态。
第三节服饰习俗
京族传统服饰与其生活环境及渔猎经济的特征密切相关。因为气候湿热,京族人又多从事渔业,不需要太多太厚的衣服,和其他民族繁复的衣饰不一样,京族服饰趋于简朴实用,男女服装皆不加花饰。喜穿宽大长裤方便活动,无论男女,劳作时都喜将裤脚挽至腿根。
喜穿“胸掩”也是京族服饰的一大习俗。即妇女衣服袒胸处绣着(或系着)的小布,又常称“遮胸”,是妇女常用的装饰品之一。民间说法,“胸掩”早在京族人迁居三岛之前就有了,是东汉伏波将军所赠的。当年伏波将军来到交趾,见妇女同男人一样袒胸露乳甚为不雅,便设计了一块“胸掩”相赠。从那时起,妇女用起了“胸掩”,流传至今。“胸掩”的用色与年龄相关:年青人用红色,中年人用浅红或米黄色,老年人则用白色或蓝色。
以前的京族人多为贫苦渔民,不少人一年到头只一身衣服,往往“夜间洗衣白日穿”。
由于习惯于水上生活的缘故,京族人过去平时都不穿鞋袜,哪怕在寒冬腊月也总是打赤脚,只在晚上洗凉水脚或雨天不出工时才穿一下木屐。连老年人也光着脚板踏一双用棕树皮编制而成的俗称“棕屐”的拖鞋而已。旧地方志记载京族人“爱跣足”。
妇女喜戴耳环,多跣足,少数老年妇女有染黑齿和结“砧板髻”的风俗,所谓“砧板髻”,即妇女头发是正中平分,两边留着“落水”,结辫于后,用黑布或黑丝条缠着,再盘绕在头顶一圈的装束。
京族妇女平日爱戴斗笠。这种斗笠尖顶、锥形,以葵树叶制作,质地轻盈,内斗很深,几乎能盖住整个脸部。海边太阳暴烈,斗笠能起到防护面部的作用。
根据社会调查,大约在20世纪20-30年代,京族人已经开始改变传统穿戴了。到新中国建立前夕,京族男女大多着唐装,只有少部分老年妇女保留着穿本民族服饰的习惯。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不论男女,穿汉族服装的逐渐增多。20世纪80年代以来,除老人外,其余大都已不穿本民族的传统服装,并一改过去“爱跣足”的习惯,穿鞋踏袜。许多中青年妇女还烫了发,改变了原来的头饰,但仍有不少人喜欢戴斗笠。还有绣以图案或花草的菱形“胸掩”,一般妇女仍然喜欢使用,但真正如同过去那样用来遮胸的已不多见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京族的服饰也随着变化,其变化显示了京族人生产、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当然,传统服饰作为表现京族民族特色的一部分,不会也不可能完全消失,它仍然是京族人民维系民族感情的纽带,在唱哈节等礼仪场合展现风采。
第四节居住习俗
传统习惯规定制约着人们的居室建筑及日常生活,京族的居住民俗,主要表现在村落的选址、村落的布局、房间的分配、厨房及禽畜厩的位置、什物的堆放、室内装饰及独特的供奉、祭祀、信仰、禁忌等。
京族先民初到现今的居住地时,到处都是荒蛮的景象,要找一块落脚的地方,只好就地披荆斩棘、随遇而安,并不顾得上风水朝向,只需避开潮汐的侵蚀便可。为了安全及防卫,习惯聚众而居。几户、几十户、甚至上百户,人口渐多,但按照风水先生的说法,亦要求顺其自然,依上岛的年份不同确定落居的地点和朝向。随着定居生活的推进,人们在建房中,恪守占卜择日的禁忌,不但注重房基的选择,在奠基和其后的一些工序中,也按择定的吉日进行。
京族各姓氏家族的先祖们,迁来岛上定居的时间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同以姓氏内部高度聚居,不同姓氏的居住地又保持一定距离,因此京族村落既零星分分散又相对紧密。京族民居不像其他民族那样邻里之间高度集中、互相关联,而是大都单门独户。这和京族以小家庭为主的传统有关。子女一旦成家,便要和父母分家,因此形成了单门独户的景象。于是,时间久了,户与户之间、各姓氏内部、不同姓氏之间民居走向各不相同的格局,便逐渐形成并习以为常。现今京族村落呈现出道路曲折多变、走向不定、无规律可循的面貌,人们甚至无法判定,京族村落的村头村尾或村前村后的方位究竟在何方。这颇有好处——外来者不敢贸然进入,有利于安全防范。
海岛经常受热带风暴的袭击,因此京族村落周围有高大茂盛的木麻黄树林,可以阻挡、减弱热带风暴。村落中的房屋四周留有开阔的空地,周围种植剑麻、仙人掌之类植物,既可固定海岛的沙质水土,又可作为篱笆,点缀美化村落。
京族的住房经历了草房、木房、土房、石条瓦房、钢筋水泥楼房的“代际更替”。
京族传统住房是草庐茅舍,京族人称之为“栏栅屋”。“栏栅屋”的墙壁以粗糙的木条和竹片编织,有的再糊上一层泥巴,或用竹篾夹茅草、稻草等作墙壁;顶覆茅草或瓦。为了防风吹塌,屋顶还压以砖块或石块。屋垛四角以六寸至一尺高的木墩(多是苦楝木)或大楠竹、石头等作柱墩;柱墩上横直交叉地架以木条和粗竹片,上面又铺以粗制的竹席或草垫做“地板”。地板上坐卧饮食,地板下面就是鸡、鸭、鹅等家禽栖息的地方了。屋内以竹片或木皮间隔成三个小间。老人住正间,晚辈住左侧间和右侧间。“栏栅屋”有百越干栏式建筑的遗风。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京族经济状况的改善和相邻民族间的交流和文化习俗的影响,京族的住房发生了根本的改善和变化。其明显标志就是上世纪50年代“石条瓦房”的普遍出现。这种房子用长方形灰白色石条砌作墙,每块石条约75厘米长,25厘米宽,高20厘米。从地面到檐首之间砌石条23块;从檐首向上到封山顶之间砌石条10块。房高约7米,屋顶盖瓦,屋顶脊和瓦行之间压着一块连一块的小石条。可抵台风。屋内以条石或竹片木棉之类分隔为左、中、右三个单间。单间的面前都留出较宽敞的过道,自左向右贯通全屋。家什杂物桌椅以及农具、工具等,都置放在过道的墙脚边。左、右二间是卧室和厨房,正中一间即“正厅”,俗称“堂屋”。正壁上安置神龛,称“祖公棚”。正厅除节日用以祭神外,平时又是接待客人以及吃饭、聊天的地方,可兼作客厅。如果家庭人口较多(如子女均未结婚成家等),则左、右二间都用作卧室,厨房就另外附建在左边或右边的山墙脚边。为了照顾老人,子女就住于接近厨房边的那个隔间,距厨房远的那个隔间就让老辈人住。畜圈在居室旁另建。“石条瓦房”坚固耐用、抗风耐湿,非常适合沿海地区的气候和生活。这种别具一格的石条作砖墙、独立成座、屋顶以砖石相压的居家建筑,构成了京族民居的民俗特色。
改革开放、尤其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边贸兴起之后,京族的居住条件有了质的飞跃,每家每户争相盖起了钢筋水泥的多层小洋楼,如今的石条瓦房则几乎没有了。如今澫尾就只余一间作为文物保留。京族人把二层以上的楼房被称为第五代住房。这些住房为一家一户独立庭院式的小楼房,外贴瓷砖,带有阳台和装饰性栏杆,摆放着鲜花盆景。从外观上看,这些小洋楼和广西城镇各地的楼房没有什么区别,以至于有人说京族民居已经城市化了,失去了传统特色。其实,传统也是在不断变化、创造的,不应孤立地单看小洋楼如何,而应联系京族人家的居处环境和生活背景,作总体的把握。事实上,京族的小洋楼与以前的住房之间仍有一脉相传的地方。底层房屋的功能布局仍继承旧式民居的传统——厅堂加两厢。其中,厅堂较宽敞,里墙一律设京族式的神龛,这里仍旧是客厅兼办红白喜事和举行家祭的地方;两厢相对较窄,一般用作厨房、粮仓或老人的卧房,但也是固有的格局。小洋楼外有前庭后院,只见冬青、剑麻、牡丹、仙人掌及菠萝、木瓜等围成篱笆、庭院内种有许多亚热带瓜果,瓜棚果树下面摆放着石凳石桌,树干上挂着渔网和网床,庭院的角落还有一口用平衡木汲水的人工老井,老井靠墙的一边则堆放着各种渔具,楼房外还挂着一串串海产品干货。民族气息犹存,京族民居传统得以继承发扬。
在继承与发扬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发展。京族人家二楼以上几乎都是标准的现代套房,套房内以卧房为主,卫生间、阳台乃至书房都一应配套。一些越来越富裕的京族人家,对文化品位和审美形象的追求也不断水涨船高。室内的摆设,除了大件的电视、音响、古典式红木家具和根雕式茶几座椅舍得花钱上档次,小件物品诸如盆景、字画和工艺品之类的装饰点缀也颇费匠心。
如今的京族民居,掩映在木黄麻树丛中,瓜果草木错落交织,郁郁葱葱,似海滨公园,秀丽迷人。现代化浪潮中,传统建筑仍有一席之地。村落中的“哈亭”,它既是京族“唱哈”用的歌亭,又是神庙和祠堂,是京族传统建筑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哈亭的建筑总体布局与庙堂有些相似,哈亭为二进式结构,屋顶采用反翘曲线式样,上面饰以红瓦,与白色的主体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屋脊正中是双龙戏珠图案的雕塑。内部分为正殿和左右偏厅两大部分,正殿供奉镇海大王等诸位神灵和当地京族主要姓氏祖先的牌位,以过道直通大门;过道两侧是通透的厅堂。哈亭内设有全村共同敬奉的神像、神位和各姓祖先牌位,可见哈亭具有祠堂和神庙的功能,又是京族人民的娱乐场所。
从建筑结构上来说,现代的哈亭实汲取了汉族文化的庙宇建筑,既保留了传统哈亭的建筑特色,又吸取了现代建筑艺术的精华,无论从建材、规模、样式上都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完善和发展。
第五节交通习俗
在京族三岛还没有与大陆连成一片以前,都是海水包围而各自独立的孤岛,这对于京族保持自身特有的文化生态是极为有利的。但对村民来说,海水阻隔给出行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因大海变幻莫测,京族视之为神灵,在船头设“海公”和“海婆”的神位,男子每次出海,老人、妇女、孩子都要到海滩上送行,焚香祷告,并举行一些祭海活动,祈求出行平安。一般要进行“问答天灯”的巫术占卜,预测此次出海的凶吉。仪式结束后渔民才可以出海。
在过去科技不发达的时代,京族的祖辈们每次出海打鱼都要用上几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青壮年的男子全部都会出海打鱼,只留下老人、妇女和孩子在家。渔民约定回家的时间到了的时候,留在家里的人则于夜晚拿上灯来到海边,高举起来,为在海上漂泊的家人指明家的方向,这就是“昏夜引船返航”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