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生产习俗
由于历史上受汉文化影响深刻,近现代以来又与汉族杂居,京族的生产习俗有很多与当地汉族相同、相似的地方。同时,作为我国唯一的海洋民族,京族的生产习俗有着浓郁的亚热带海风气息,京族一些固有的、独具一格的生产习俗仍保留、延续至今。
(一)拉网作业
京族聚居区浅海一带渔产丰富,京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拉网捕鱼的生产方式。这是一种较大型的群体性操作。拉网的结构包括网线、网浮、网坠、网索等部分。大的网长达400多米,高约3米,整幅网身由6张缯网缀连组成,网眼小而密;小网约长330米,高约2.3米,由4张缯网织成,网眼较大较疏。拉网价格不菲,是由村里各家各户出资购买的。操作时,大网要三四十人,小一点的网也要二三十人。拉网适合在沿海浅水进行操作。先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人探察海域,观测鱼情,选择作业地点;然后,在发现鱼情的地方,由劳动力强、劳动技术全面的老渔民(称为“网头”)带领,乘坐竹筏或小艇距海边70多米远的地方沿沙滩岸线徐徐放下渔网,自滩边向海面围成一个800多米长的半月形包围圈;接下来,操网者(称为“网丁”)分作两组,各执网纲一头,合力向海滩岸拉收。在拉拽过程中,两组一边拉一边徐徐靠拢,直到网尽起鱼,从早上拉到中午12时才将大网拉上沙滩,一次拉网操作就算结束。这种作业,男女均可参加,也不受季节限制,只要风平浪静或大风过后,发现鱼情随时都可进行。但这种拉网作业仅限于浅海,操作也比较落后,故产量也不很高。现在一般一网能打几百至上千斤鱼,主要是大小黄鱼、马交鱼等,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经有一网打1万多斤鱼的壮举。京族人惯于劳作,人老体衰不能出海打渔了仍不甘于闲在家中,不少人便参与到拉网作业中,即能在劳动中感受群体的感情联络又能锻炼身体,拉网能打到多少鱼倒是其次了。
(二)其他渔网和渔具
除了拉网,京族人民在生产活动中还创制了刺网(包括定刺、流刺、旋刺)、塞网(又称闸网或壅网)以及鲨鱼网、南虾网、海蛰网、鲎网、墨鱼网、渔箔等。
刺网在鱼汛时由渔民边划浆边放网、以横截鱼类回游要道缠住鱼体进行捕获。
塞网分疏、密两种,网的长度、高度与拉网相同,所不同的是塞网着重在固定的“塞”和“堵”,而拉网则着重在“拉”与“收拢”。操作时把人分为在三组,各组有“号桩”、“插”、“挂网”(把网挂于桩上)、“挑沙土”(将网脚填塞)等分工。在潮涨之前就的预先把塞网设置好,等到海水上涨,各种鱼虾随潮水进入塞网圈内活动,就落入了预设的“尘网”之中。至潮退去,鱼虾们的回路已被渔网和沙土围成的海滩包围圈塞断,便可坐收渔翁之利了。
鲎网是专用于猎捕鲎的大网眼渔网,比其他网类都大。通常长度多为135丈,高度为4尺,全网可围海域近一里。在我国,鲎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等沿海,平时栖息于20至60米深的沙质海底,爬行觅食,活动必雌雄成对,喜沉海底沙泥处寻食,主要以底栖的小型甲壳动物、小型的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海豆芽等为食。每年春深水暖,雌雄鲎双双从深海游到海滩来生儿育女,此时捉到一只鲎,提起来便是一对,故鲎还享有“海底鸳鸯”的美称。有经验的渔民熟悉鲎的行动路线,事先在半路上布下了网。鲎网由多个网笼组成,每一个网笼都设有一个“虎口”,鲎一旦爬进去,就再也无法爬出来了。但因连年捕杀,鲎资源日见枯竭,加之鲎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近年来设专网捕捉鲎鱼的几乎没有了。
鲨渔网是一种用于深海猎捕大鱼的网具,并不是具体专用于捕鲨鱼的。网身长400米,高1.3米,网眼粗大,由网线、网浮(竹筒)、网坠(铅铁或石块)、网纲等组成。渔民一般四人一组乘船或筏子来到大鱼活动的深海区,将大鱼拦截下来后,由二人掌筏,其余二人下网,把网的两端及中间脚部以重石坠定于海中。然后人们就回家休息等待(如果来回远,也可在筏上等待)。待到半夜或次晨,复划筏前往观看网浮情况。若大鱼已入网,待鱼挣扎力疲,以鱼叉或鱼勾之类的工具将大鱼俘获捆绑。鲨鱼网每次下网都有可维持三四天连续捕猎,鱼多的时候甚至可以维持七八天不等。这是一种既惊险又充满乐趣的捕鱼作业。
渔箔,是一种漏斗形的固定捕鱼工具,一般选择在潮水升降、水势较急的汇合处设立。每个箔位有规定的大小距离。先用高约2米,直径10多厘米的木桩、木条和网在浅海滩上围扎,形状似漏斗,围扎形状前半部像八字形向海岸延伸约半里,叫做“篱篙”,后半部用竹篾连着围网织成,叫“箔漏”。当大海涨潮时,鱼虾蟹跟着潮水涨到岸边,退潮时,鱼虾跟着退向大海,而此时渔箔的“篱篙”像两条臂膀拦住退路,鱼虾不得不顺着“篱篙”进了“箔漏”。等到海水退到一定程度,渔箔露出水面时,鱼虾便成了囊中之物,渔民便可捕捞。每个渔箔的年产量可达2―3万斤以上。近年来由于生态资源恶化,这种竹栅做成的渔箔,密密麻麻地插于海滩上,使纳潮不畅,许多污染物积于湾内,加剧了环境污染。而且,大鱼、小鱼、虾仔一经进入漏斗状的渔箔内便被密密网住,再也不能逃掉,对渔业资源有巨大的破坏作用,因此,为了保护休渔成果、保护生态环境,广西壮族自治区曾于1997年下过主席令,对其限期淘汰。
至于挖沙虫、耙螺、挖泥丁、捉蟹、打蛎等,都是较简单的杂海作业了。有了沙虫锹、蟹耙、鱼叉、锄头等基本工具,小孩妇女老人闲暇时都可进行。
具体的环境决定了具体的生产习俗。由于各地所处的地理条件有所差异,从事的作业种类也有不同:山心、巫头主要从事浅海捕捞,靠塞网、渔箔捕鱼;澫尾主要从事拉大网、鲎网、放定刺网和墨鱼笼等作业,并发展深海作业;散居区的京族则普遍从事挖沙虫、扒螺、捉蟹等杂海作业。浅海作业主要由妇女承担,出深海则普遍都是男子。
(三)高跷捕鱼
高跷捕鱼也是京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捕捞鱼虾的方法。在浅海一带,小鱼小虾一般在1米多深的浅海活动,这个高度刚好淹过头顶。如何在不被海水浸没的情况下捕鱼捞虾呢?京族人想到了在腿上绑高跷以提高高度的做法,这就是高跷捕鱼。这是生产工具落后的情况下渔民出海捕鱼的一种谋生本领。踩高跷时,手中还拿着长木制作的捕鱼工具,走到海水漫过膝盖以上再把手中的捕鱼工具打开来,边走边推装鱼的鱼篓,然后踩着高跷把鱼篓收拢拖上岸。
关于高跷的起源,学者们多认为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与沿海渔民的捕鱼生活有关。据历史学家的考证,尧舜时代以鹤为图腾的丹朱氏族,他们在祭礼中要踩着高跷拟鹤跳舞。(见孙作云《说丹朱》);考古学家认为,甲古文中已有近似踩跷起舞形象的字。(方起东《甲骨文中商代舞蹈》)两者可互相印证。非洲扎伊尔巧克威(tchokwe)部落宗教仪式中,也有踩跷的表演,一名巫师的腿上绑扎着长木跷,徐徐走动,两手缓缓起舞。这当是“图腾崇拜说”、“宗教仪式说”的又一佐证。
另有观点认为高跷起源于劳动。晋人郭璞的另一条注释:长臂国人在赤水之东,身体像常人,但臂长三丈。“或曰,长脚人常负长臂人入海中捕鱼也。”所描绘的酷似京族渔民踩着高跷、手持长杆和网在浅海中撒网捕鱼的形象。另据1930年代《艺风》杂志记载:“武昌的筷子街和箍笼街,因地位低湿常被水淹,那里的住民每当水淹时,差不多都踩着高跷来往。”这又是高跷源于劳动生活的记载了。现今的斯里兰卡Galle附近的koggala一带,也有祖祖辈辈流传下来一种独特的捕鱼方式,和京族的高跷捕鱼毫无二致。两地相隔甚远,不可能是谁的生产方式影响了谁。这说明相似的生态环境铸就了大致相同的民族文化,自然与民族之间始终存在着互动关系。
随着生产方式不断进步,现在京族聚居区高跷捕鱼已逐渐被其它方式所取代,如今人们已经很少看到人行水上、如鱼鹰般捕鱼的景致了。京岛一带目前只有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才会踩高跷捕鱼,年轻一代基本都不会了。为了抢救和保护好京族的生产习俗,各级政府非常重视,把它作为非物质民族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挖掘,大力培养新一代的传承人。并已初见成效。现在,踩高跷作为京族生产习俗的一种表演形式,不仅为当地京族群众带来可观的收入,也为游客们增添了不少乐趣,达到了宣传京族传统文化的目的。传统的踩高跷正在焕发出新的活力。
(四)寄赖
在京族的渔业生活中,至今还保留着“寄赖”习俗。“寄赖”即俗话说的“沾光”之意。是京族经济生活中的一种“见者有份”的传统分配民风。但凡遇到海上有人塞网捕鱼,旁观的渔民可以到网围中适当捕捉些小鱼虾归己所得,而网主也往往视之为当然而不会责怪。此有渔民从海里捕鱼归来时,路过的村民都可以前去拿几条鲜鱼回家享用。京族人认为被“寄赖”是一种“光彩”,一种“雅容”。被“寄赖”意味着“丰收”和“幸福”;被“寄赖”愈多,意味着收成愈丰,年景愈好。不仅如此,渔人出海渔猎,当拉起第一网鱼时,总是要随手抓起三两尾大鱼,放回到海里去。京族人在习俗上认为,这样做是为了“积德行善”,表示渔家的“诚心”;会取得海龙王的“庇佑”,来日取得更好的收成。这种传统意识和习俗观念根深蒂固,京族人至今在生产作业中恪守不渝。
随着1950年代以后人民公社制度的建立,京族人传统的“寄赖”习俗曾受到冲击。在当时的京族人看来,“寄赖”不符合“大公无私”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是一种“落后的”、“不合时代要求”的自私自利的“小农”思想和行为,因而很多人羞于去“寄赖”,除非迫不得已,否则的话不会随便“寄赖”。
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类型的关系密切,以致处于类似生态环境的民族其文化创造虽各有特点,但却具有一定的共性。京族的拉大网、下渔箔、高跷捕鱼、寄赖等生产方式与习俗,无不是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下创造的文化产物。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等原因,京族人添置了新式渔船和鱼网,运用机帆船和探鱼器等先进的工具捕鱼。捕捞方法有了较大的的改进,还有灯光捕鱼等手段,生产效益显着提高。生产习俗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寄赖为例。1990年代以后,由于渔业捕捞的产量有所下降,对于鱼产品的“寄赖”现象有逐渐减少之势。然而“寄赖”作为习惯用语仍保留在语言中。由于经济条件的改善,京族人在消费方面,尤其是年轻人在吃喝玩乐上的“寄赖”现象却在不断增多。如果说过去的“寄赖”是“寄赖”人的一种主动行动的话,那么如今发生在年轻京族人之间的“寄赖”则往往是被动的。一些人喜欢在闲暇之时,呼朋唤友一起喝酒唱歌取乐。这种新型的“寄赖”方式,往往以受邀请前来“寄赖”的人的多寡来判断主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能力。
第二节饮食习俗
过去京族人一般以杂粮为主食。杂粮主要有玉米、红薯、芋头、狗尾粟、鸭脚粟等。由于生活贫困,一般人都把玉米磨成粉状,红薯、芋头等切成碎块,再掺进少量大米熬成一大锅稀粥为主食,只有渔汛期、农忙时才吃干饭。大部分地区习惯日食三餐,居住在澫尾的京族则一般习惯日食两餐,早餐多选在上午十一点左右,直到入夜后才吃晚餐。建国后京族才和南方许多民族一样以大米为主食。京族饮食习俗方面有许多独具风味的传统食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由于居住地炎热,京族饮食口味清淡、喜酸甜。菜肴喜欢多样,做菜时菜要多,肉要少,一般不放酱油,用油也较少。日常菜肴,肉食以鱼、虾、蟹、螺为多,常用鱼虾做成“鱼露”,作为每餐不离的调味品。家庭饲养的猪、鸡,也是日常主要肉类来源。海鲜粥是当地人最经常吃的早餐,其用料丰富,有鲜虾、猪肠、猪肝、鸽肉等,再在粥里滴上几滴鱼露,粥味异常美味。在交通不便、物资较为匮乏的年代,京族人把丰收的瓜菜、海鱼等腌制、晾晒起来保存以备淡季之需,至今酸菜和干咸鱼仍是京族人喜爱的两道家常菜品,适量吃可以增加食欲。京族平时喜吃生冷酸辣,但不是太辣。一般不喝烈性酒,主要喝一些啤酒或自酿的糯米酒等。
节庆期间,饮食稍有不同。过春节时,家家都要做“米乙食”(用糯米粉做成的各种糕点)和大粽粑。年初一早餐不吃荤不喝酒,只吃糖粥、粽粑和米乙食。
端午节,京族和大多数民族一样吃糯米粽和雄黄酒;中秋节除做糯米饭、糯米糖粥和风吹外,还要购买猪肉和月饼全家吃团圆饭。
京族男女青年订婚,男方要用一定数量的猪肉、糕饼等作为礼品送给女方,贫穷之家也要送少量的糖、糯米、茶叶、糕饼作为订婚礼。结婚时,男方要备一百斤猪肉、二百提酒(每提等于200克)、七斗米及其他礼品,送给女方。婚后三天,新娘“回潮”,夫妻俩将带自家染红的糯米饭两托盘(约6斤)、猪肉两块、鸡两只回娘家谢拜岳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