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习俗如此,平日出行也有风俗。因为船舶筏艇并不像现在这般普及,而且都集中锚在便于出海的南岸了,大部分京族群众无论是在三岛区间往来还是登陆江平镇赶圩交易,多在退潮时趟海上岸。为确保衣裳不湿,无论男女都在下海之前将衣裳解下包好顶在头上,然后趟着没脐的海水缓缓前行,到达彼岸再重新穿上,裸身趟海因此习以为俗。有不少群众一年到头就一两套衣服,且裤摆湿烂后便剪掉,长裤变半截裤继续穿。由于“水期”(汛期)因时而异,有些时候要到集市需要半夜三更便起程,因错过退潮时机而为海水阻隔甚至于溺死者时有所闻。人民公社时期,京族地区的生产大队曾成立过运输(船运)专业队,往返北海、合浦、东兴等地从事货物运输,但主要是运输建筑材料、鱼产品等,且业务较少,不营客运。因此村民出行,仍是以裸身趟海为主。直到上世纪70年代围海造田修了围堤,三岛实际已变成了半岛之后,这一奇特的风习才渐渐不常见了。
1970年代以后京族地区以机动车辆为运输工具的交通运输才逐渐有所发展。然而由于地处滨海地区,道路建设相对滞后,京族地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较为缓慢。1989年以后,边境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当地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购置货车、客车从事交通运输业务的京族人不断增多。2004年,江平镇从事交通运输业的专业户共有396户,从业人口782人,年产值4197万元,其中有80%以上的运输户主要活动在万尾、山心、巫头等地。
如今,京族地区的交通得到了飞速发展,三岛与大陆已有宽敞平坦的二级公路连接相通,实现了村村通等级公路,从事边贸贩运的车辆来往穿梭;澫尾岛金滩景区要按5A级景区标准进行高起点规划,分步实施建设,全长7.2公里的双向四车道进滩道路将于2010年完工;中越北仑河第二公路大桥即将破土动工,这些都使得京族地区的交通状况实现了质的飞跃,京族人之前的种种出行习俗,也都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了。
第六节风物特产
“广西十八怪”中,至少有三怪能在京族地区看到,那就是:满街都是一脚踹;海边红树也怀胎;粽粑大得像猪崽。这一脚踹即摩托车,是广西城乡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京族地区也不例外。而红树和粽粑,则显得有京族地方特色了。
京族群众把红树林称为“海榄”,大片大片的红树灌木林被叫做“海榄山”。红树最让人奇怪的是其独特的“胎生”繁殖方式。种子可以在树上的果实中萌芽长成小苗,然后再脱离母株,坠落于渡船泥中发育生长,小苗掉在海水中即使被海湾冲走,也能随波逐流,数月不死,一遇泥沙,数小时后即可生根成长。红树林四季常青,不怕海水浸泡,涨潮时在潮水中顽强护岸,退潮后在滩地上阻挡风沙。红树用途广泛,是工业原料,也可入药,因而京族人视它为海里的“神树”和“摇钱树”。传说这种“神树”是山神王从十万大山派来探海观光的,结果它们乐而忘返,永驻此地,成为京族人的“朋友”。
大粽粑,又称年粽,严格说来不只是京族特有的,越南的越族、广西的壮族、瑶族等都有春节前包大粽粑的习俗,“发明专利”属于谁反而不甚清楚了。年粽的做法大致是这样的:先将半肥瘦的猪肉切长条,用老抽、五香粉、糖、酒、姜等调料腌制一两天以入味。淘干净的糯米和去皮绿豆分别泡上,粽子叶或芭蕉叶用清水洗净,用热水烫一烫,挂起滴水晾干。把包粽子的叶子交叠铺平,放糯米,摊开成长圆状,铺一层绿豆,然后放腌好的肉条,盖上绿豆,最后盖上糯米,将所有材料包起来,这是个技术活,因为叶子要包住糯米,糯米要将所有的绿豆包裹住,不能扎得太紧(煮时会爆开),也不能扎太松(煮好后会米肉分离)。粽子呈长方形状,捆扎好的粽子放到一大锅里煮。大火一直煮上若干小时,直到粽子的米、豆和肉都煮熟了为止。年粽大小根据需要及家庭生活水平而定。一般每个粽子一斤多,看起来像个小型枕头,可供一家人吃好几天,因此在外人看来就是“粽粑像猪仔”了。做好的年粽可放上二十多天左右。过去京族人由于大米并不是很多,因此年粽并不是很充裕。如今生活好了,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大年粽。吃前得把它切成块或薄片蒸热,或用平底锅煎成金黄色,蘸以鱼露和胡椒粉,味道鲜美,不油腻,吃后口齿留香。
京族地区的沙质土不适合种水稻等农作物,却是种植“红姑娘”红薯的优良土壤。这种红薯又名荔枝红、妹子薯,薯形如长纺锤形,皮为紫红色,肉则淡黄或白色,含淀粉量高,熟食味甜,爽口、细腻、纤维少,作为土特产品供应出口,是“东兴三宝”之一。
来到京岛,还有一样风物小吃——“米乙”。
从字面上看,就知道它极具地方特色。当地话常把以糯米搭配籼米为主料做成的米饼和糍粑类食品叫做“米乙”,左形右声,是一个方言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风吹米乙”。其的作法如下:将糯米浸泡后磨成粉浆,然后,用蒸笼将摊匀在布箍(用环竹片将棉布箍紧制成的模具)或大的薄铝托里蒸熟,再均匀地撒上芝麻,放置在户外的竹篾架上晒干;最后覆于疏篾屏上以炭火烘干而成。烤熟后的米粉膜,形似晒枯的荷叶,其重量更轻更薄,几近透明,脆不禁风,故名“风吹米乙”。其味香脆爽口,风味独特,既像薄饼,又像锅巴。易于保存,既可做小吃,又可做出海打鱼时的干粮,深受京族群众喜爱。
如果把蒸熟的粉膜切成细丝后烘干,即成“米乙丝”。将米乙丝拌上螺贝肉、蟹肉、沙虫干或虾仁等煮成“米乙丝海味汤”,甜香鲜美,既嫩滑又可口,是京家喜爱的佳肴,待客之上品。
同样是磨好的米浆,放到布袋中把水分滤掉,也可以做成别的“米乙”。揪下一块米粉,在里边填馅料后团好,在白芝麻里滚一圈,再放到烧热的油锅里炸,色香味俱全后出锅即成。米团也可以不油炸而放屉上蒸。蒸煮品出笼之后,再裹上炒熟的糯米粉,使食品白如雪球,相互之间又不粘连。这些裹白芝麻或糯米粉的食品,外形乍一看犹如老人的满头白发,京族人把它们都叫做“白头米乙”。为了调和色泽、增加清香,也为了预防上火,京族人常常在浸米或碾粉时,搀和一些清香植物和有利于降温去火的中草药,如香菜、“企麻”等。这样做出的“白头米乙”别有一番风味。京族人逢年过节制作“白头米乙”,图的就是“白头”的寓意。节日期间,他们通过互相馈赠或共同品尝“白头米乙”,祝愿大家都幸福长寿、白头到老。
“米乙”食虽好吃,但京族人却并不常吃。过去,京族人的生活很艰苦,一日两餐的稀粥尚且不见几粒大米,还得掺玉米、红薯、木薯和芋头等来充饥,“米乙”食不啻为一种奢侈,因此逢年过节才舍得把省下的米做些“米乙”。如今,京族人富裕了,要享用“米乙”食,经济上已不为难。但鉴于“米乙”食的制作颇费工夫,忙碌的京族人反而觉得花不起时间了。而且年轻一辈的人,还觉得糯米做成的食品不易消化,少吃为佳。殊途同归,现今的“米乙”食仍只是节庆才吃的食品。商品大潮的到来,使得有手艺的京族人创办了专门制作“米乙”食的手工作坊,生产“米乙”作为小食品或旅游纪念品。因此,人们真嘴馋了,旅游区和市场上都有卖。也正因此,很多京族人即便节庆喜事所需,如今也到“米乙”食坊去订做了。
京族还有一种卷粉小吃,和广西其他地方的卷筒粉相似。不同的是更薄,馅料也不尽相同。卷筒粉一般是用铝盘来蒸熟的,较厚较绵,京族卷粉则是在绷紧的布面上,舀一小勺米浆蒸成像纸一样薄的糕后,再加配制好的馅包起来,浇上爆葱头的油,挤上鲶汁等调味汁,色香味齐全的卷粉就呈现在你面前了。卷粉的制作一气呵成,味鲜美而不腻,吃过之后还想吃,让人欲罢不能。
第七节历史遗迹
由于地处边陲,区位较为特殊,且又保持着自身独特的文化生态,京族聚居区的历史遗迹主要为老界碑、古炮台和各种教堂寺庙。这些历史遗迹代表了京族聚居区独特的区位特点和历史文脉,如此边界文化,无疑是京族所在地旅游资源和旅游文化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
(一)老界碑
中法战争结束后,划定中越国界成为当务之急。光绪十二年(1886年)七月中法两国达成协议;1887年,清延以钦州知州李受彤等四人为立界委员,法国以四划官拉巴第等四人为立界委员,会办钦越立界事宜。中越两国边界钦州段自竹山起界,循北仑河自东向西,以河心为界线,至峒中的北岗隘,长200多公里,全段以石碑为标志,1890年一号至十号界碑立毕,1893年十一号至三十三号界碑立毕,至此中越边界广东段(东兴、防城时属广东钦州)立界工作全部完成。立碑的方式是:陆地接壤与以河为界的地段立碑方式不同,陆地接壤处中越两国共立一块界碑,一面书“大清国钦州界”(当时防城属钦州府辖),一面书"大南”(即越南);以河为界处的界碑不立在国界线上,而是由中越两国分别立碑于河的己方岸上,此时的界碑只起到国界线走向的引示作用。这样的界碑在中越边境共有33块。但据目前文物普查结果看,有着落的只有20多块,其余一时尚不知下落。京族所在的东兴市内共有这样的界碑8块。比较着名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