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85100000038

第38章 京族的重要文献(1)

第一节解放前的重要文献

自15世纪迁入现今聚居地以来,京族的文化既与母国文化保持一定的联系,又在新的环境下发展出一些特质。表现在文献用字上,就是既有汉字,又有本民族、本区域的一些土俗字。京族由于解放前学校教育较为贫弱,因此,文化更多地通过口耳相传得以流传,虽有一些文献,但总的来说数量相对较少。解放前的文献内容主要特点是:表现民族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容相对匮乏,而与俚俗民间联系紧密、实用性、功用性较强的做法经书、民歌手抄本、地契规约等较为丰富。京族现存的重要文献,可以分为几个大类:碑文类、文书规约类、抄本类。

一、碑文类

解放后搜集到的京族古代碑文类,只有清代的钟铭、碑刻等几件。数量虽不多,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一)灵山寺钟记

为一则民间功德铭文,刻于一口钟鼎之上,钟高57cm,钟口直径39.5cm,四面有字,面刻汉文7行,每行25字。铜刻,楷体。有龙形提耳。存于巫头村灵山寺内,为1954年中南民委及广西民委民族工作组调查发现。铭文内容如下:

“盖闻法音佛事,无非钟鼓之喧阗,号令天威,莫不雷霆之时,卒之二法者,万占不移此语也。兹海东府万宁州米山氵万术邦村,本村人刘有公诚心矢发唱道,前程协谋本邑,普劝十方,聚精铜、售白锡、命良工、邀好冶、请圣驾,建铸场,一饭之间,完成钟器,内外无暇,如终不兴酉(上下结构),音鼓嘹亮,檀信称扬。此钟者,亿千万载之永远也。景兴四十二年(注: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871年)岁次辛丑四月癸己初九日壬子建立芳名开列于左:(为各村民姓名及所捐钱物数量,略)”。

该铭文记载该钟铸造目的和过程。四月无别老夫述,佚名抄刻。从中可看出当时京族社会宗教信仰及手工业发展程度等信息。文后附的村民名字,对研究京族人的姓名演变有一定价值,人名中的一些字,如“艚”,不是汉族人名用字,而应是当时的安南人名用字,即“船”之意。景兴为越南后黎朝显宗年号,显宗年间相当于清乾隆五年至四十二年,时间为1740——1777年。显宗在位并无四十二年,因此钟铭文所记年代疑有误,从中可得出如下推断:京族迁入现居住地后与其母国仍保留着持续的关系,因此仍沿用当朝皇帝年号;景兴并无四十二年,然京族地区却仍使用该计算法,说明京族地区属于中央集权的边缘地带,消息相对闭塞。总之,该铭文是现今发现的年代较早的京族文献,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二)红坎村哈亭碑文

碑立今江平镇红坎村哈亭内,由1954年中南民委及广西民族工作组搜集,碑文如下:

“前奉管万宁州权监永安州长部官特进瑞郡公俯君潘门正室黄氏夫人乃于癸己年由本村殿宇崩颓,人民饥馑,不堪其苦,赖承潘郡洪德夫妇同情,发心应给古钱七十贯,许本村修整完成,依例事神供祭,旦愚村念其深恩德重,配入殿中为后神,至于戊辰年,次室黄氏孺人再给与本村人大钱七十贯、沙牢一只、酒二呈、糯米三斗,并田二十箩,坐落三坡处,这田潘族配供入殿宇,留来递年为香灯,鉴赐德厚恩深,其本村上下同心竖立石碑永远吉兆。

嘉隆七年(注: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维十月日立碑为记岁在戊辰年季冬吉辰本村上下等同竖立。”

这也是一则功德碑,记录的人名、钱物数目及竖碑年代,也对研究当时京族社会有一定价值。值得注意的是,文中的“万宁州”为越南属地,由此可见京族地区与母国联系之密切。

(三)澫尾哈亭对联

存于今澫尾哈亭门口。对联曰“古在南邦成原例山河之永固;今朝北国敬严村社稷之遗风”。相传京族人从越南迁居澫尾后,由苏家第四代头人苏光清所写,时间推断为1888年。该对联字体遒劲中不失端正秀美,对研究当时京族社会的文化教育程度、民族心理等有一定价值。

(四)重修上下贰庙碑记

为一功德碑文,长方形石碑,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岁次丙申仲秋月吉日立碑,佚名撰文、抄刻,存竹山村三圣宫内。一面有字,碑面114cm×63.5cm,面刻汉文27行,每行41字。碑文记述重修三圣宫庙的原因和过程,开头部分因风化漫漶难辨,后列村民和各商号、店铺捐钱捐物情况,计有苏、阮、梁、斐、陈、黄、余、吴等姓及泰昌号、泰兴号、平安利装、和利公司、同乐公司等老字号商家。该碑对于研究京族社会的对外交流、商品经济发展情况及其民间信仰等有参考价值。

(五)山心村修祀后神规定碑

碑存于今山心村哈亭内,“民国十年(注:1921年)岁次辛酉十一月十四日同村敬立”,为长方形石碑,一面有字,碑面86cm×56cm,面刻汉文14行,每行36字。石刻,楷体,佚名撰文、抄刻。1953年中南民委和广西民委联合调查组搜集而得。记载防城县江平区山心村龚世进、黄廷富合村上下等为修祀事,决定奉刘珑玉为后神立于哈亭内,自是春祀秋尝,从神配祀。并列修祀后神规定四条于后,注明修祀刘珖玉为后神,设置神主在亭、春祀秋尝、从神配祀,后神孙刘有庆施田两处、刘有庆出洋银备本村公务应用、后神曾孙刘振彬施田一处等事实。该文对对于研究京族民间信仰、民俗有参考价值。

(六)江平山心学校纪念碑记

长方形石碑,一面有字,碑面106cm×70cm,面刻汉文26行,每行52字。部分文字漫漶难辨。记述村人兴资建校之功德,民国18年(1929年)由钦州省立十二中学毕业生刘振业撰文,防城州警察第二区署长刘杰三书写,记载民国17年(1928)秋山心村诸父老心系教育,筹立初小学校,以伏波庙为校舍,并拨充伏波庙、三婆庙两庙会款为办学资费。但资费杯水车薪,后有两人不辞劳苦倡议劝捐,得到诸父老同情支持,众人勇跃捐输,集腋成裘,共成美举。后列族人捐款芳名及数额。该碑今存于山心村哈亭内,对研究京族地区教育有参考价值。

二、文书规约、契约类

《封山育林保护资源禁规》,存于澫尾、江龙等村头人手中,1953年中南民委和广西民委联合调查组搜集,年代原稿无记,估计系清末年间订立。

《团结御匪严禁偷盗规约》两份,一为民国二十年(1931)十月订立,规定了偷盗园地作物、偷盗海边筏索、偷盗众山木条柴薪、入室偷盗、棚舍被焚闻救火声不至等行为应被罚的银钱数目,一为民国二十二年二月十一日订立,规定了日偷夜盗应受的重罚、连赃认实应罚钱数、亲放纵者应受罚钱数等。

从这三份规约可窥见当时京族村社的管理方式、生产方式、社会经济、禁忌伦理等概貌。

江平永福村民断卖地文契1纸。绵纸,楷体,墨书。纸幅52.5cm×55cm,18行,每行41字。清道光十六年(1836)吴廷进撰。民间土地买卖契约。记载武贤才、吴廷进、阮克才、阮有才、黄能选、吴憬清、杜登科、武光泽等原在江平永福村(今澫尾村)居住,情因村中无钱使用,经众村会合酌议,将荒山五斗以铜钱十二千文的价格卖给同村人吴振伯。此文契上注明所卖田的界至、钱价、交接方式、证明人及事后卖主不得反悔索赎等条件。契约一张立于道光十六年十二月十日,交吴振伯收执。该文契对于研究清代京族社会经济有参考价值。保存完好。今藏澫尾村7队吴敬锋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存复印件。

分单合同,1纸,民间土地划分凭证。绵纸,楷体,墨书。纸幅39.5cm×39cm,9行,每行34字。保存完好。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吴锦扬撰。记载吴成儒与吴锦扬兄弟将祖父吴振伯、吴文兴在贵米山社的一座荒山平分,吴成儒分上段,吴锦扬分下段,各自永为耕种管业,不得生事端。立分单合同由吴成儒收执,领开辟原契由吴锦扬收执。合同由里长黄世隆认实,陆世明在场见证,为吴锦扬亲笔所拟。对于研究清代京族社会经济有参考价值。今藏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江平镇历尾村7队吴敬锋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存复印件。

领种荒地核验单,1纸,京族地区领种荒地执照。清代土地制度规定,农民开垦无主荒地在垦熟之后,须向政府申报,由垦升科丈量核验,缴纳田赋,发给土地执照。该单为绵纸,楷体,墨书。纸幅42cm×42cm,10行,每行22字。保存完好,为清光绪十二年(1886)两广总督部堂、广东巡抚部院委员,即补府正堂尹颁发。该核验单记两广总督部堂、广东巡抚部院委员据河洲尚历尾村民吴志广呈明,其于光绪十一年(1885)二月十八日领种村旁荒地种三斗验讫属实,遵照乾隆二年(1737)制,八峝地方山冈硗瘠,令每年纳丁银四十两,无庸报垦升科,历经遵奉有年均免,垦升科给照开垦在案,待会同廉府钦州知州详核后发还单照存留。该单对于研究清代京族社会土地管理有参考价值。今藏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江一平镇沂尾村7队吴敬锋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存复印件。

苏光清等卖田契约1纸。绵纸,行体,墨书。纸幅38.5cm×41.7cm,22行,每行29字。略有残损。清光绪十四年(1888)武有德撰。民间土地买卖契约。清光绪十四年,居住于海宁府万宁州宁海总米木山社福安村的里役副总苏光清、乡长杜胜利、吴有宝等因本村无钱文安龙修亭,将汪坡塘的水田以古钱十贯断卖给李嘉和父子,用以安龙修亭。契约规定了田的四至范围,双方遵守的条款等,立契约一张由买主收执。由于苏光清是京族19世纪重要历史人物,因此该文契具有较高的文物收藏价值,对于研究清代京族社会土地买卖、转让等也有重要参考价值。今藏广西壮族白治区东兴市江平镇历尾村7队吴敬锋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存复印件。

田土荒坡执照,1纸。绵纸,楷体,墨书。纸幅32.5cm×55.5cm,18行,每行33字。有防城县署印章。基本完好,个别字不清。为领种田土荒坡凭证。清光绪十七年(1891)防城县正堂颁发。光绪十七年六月十九日,防城县正堂为县属地方及五峒一带并新收入之嘉隆八庄江坪黄竹等处的田坡进行清查,并给照管业,以绝争讼。此照颁给安良团永福村吴振伯,共包括好田三斗、坡田三斗,划定四至范围。执照中开列说明八条,分别对清查颁照的目的、作用等作补充说明。该执照对于研究清代京族社会土地管理有参考价值。今藏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江平镇历尾村7队吴敬锋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占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存复印件。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崛起西凉

    三国之崛起西凉

    汉失其鹿,群雄逐之。谁说,东汉末年非要三分天下,西凉崛起,平定三辅,定都长安,跨关中八百里秦川,降西域三十六国,得河套沃野千里,收张鲁奠定汉中,有如此方敢与三皇并立称雄。且看不一样的三国乱世,谁主沉浮?
  • 我可是圣人

    我可是圣人

    文景之治后的大汉天朝国力强盛,兵强马壮、征战四方的匈奴人想要东占数千里草原沃野。贺庆华睁开眼,发现自己来到了贺兰山脚下,成了鲜卑族的一员,面对亡族灭种的危机,稍微做了点事,各族人民开始叫他天可汗!到汉室皇宫喝了杯茶,同年同日生的刘彻叫他大哥!讲了几堂课,人们开始叫他圣人!拜托,别再叫我圣人,我们家领导卓曦桐知道了,会揍我的……
  • 乱晋风云

    乱晋风云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萧墙阋,五胡兴,终究谁家天下英雄志,王侯业,不过水月镜花百炼钢,绕指柔,莫问痴情何故定河山,拥美人,不负人间宣华(新人新书,请多多支持)
  • 胡商

    胡商

    《胡商胡腾舞与入华中亚人:解读虞弘墓》乃《太原隋虞弘墓》考古报告的续篇或者姊妹篇,试图通过虞弘和其他北朝入华中亚人,从几个侧面,展示汉唐之间黄河两岸的中西文化交流,旨在说明黄河两岸与丝绸之路的密切联系,揭示平城、晋阳在丝绸之路东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位置和作用,以引起丝路研究者和爱好者的注意。
  • 状元首辅

    状元首辅

    商人末流?经济民生助国力。科举不许?后门自己找上来。当朝首辅?皇帝与我论兄弟。拜贤相师。始知何为鞠躬淬。国之栋梁?居安思危助民济。与太白饮,斗酒吟诗三千场。重生一世,开元盛世冠惊才。我叫贺瑾不是锦绣人生的锦胜过锦绣人生的锦。
热门推荐
  • 争霸武尊

    争霸武尊

    一剑可破苍穹,一戟可化日月。一刀碎可世界,一箭可射九天。一笔抺杀未来,一拳可震星辰。不死与不朽同在,永恒与无敌同生。一个白衣少年驾驭神鹏遨游天穹,神秘世界尽显无敌风采。在这精彩的世界,我们一起去看那些强者的舞姿吧······
  • 阮府有嫡女

    阮府有嫡女

    阮府有嫡女,名曰景瑶。身份尊贵,有俊男兄长,高冷小舅宠女如命,好友二三,知己二三,人生如此,岂不乐哉!人生两大乐趣:俊男和财宝。不求自己的人生路富贵堂皇,只求自己寿命粗又长,在贵人面前做个小透明,一路开始自己的发财大计,开了许多商铺,还伪装成一位俏公子。霸道不讲理,护短小狂魔,且看她的朝堂纠葛以及爱恨情仇!
  • 灵魂之种

    灵魂之种

    灵魂觉醒,掌控神力,这些超能力者被称为超越者。十年前,众多超越者能力失控,开始无差别地屠杀同胞,一场浩劫几乎毁灭整个人类世界。灾难虽被平息,但灾难背后的真相却不为人知。逐渐复兴的人类世界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和危机?年幼的欧阳恒在那场大灾难中失去了双亲,也觉醒了能力。他天赋平庸,毫无背景,灵魂深处却寄宿着导致大灾难的元凶——灵魂之种。且看少年如何在这强者林立的超越者世界中逆袭成神!
  • 双界之缘

    双界之缘

    这是两个世界的故事。一代星神的陨落,打破了天星和地球间的壁障。北山崖边,四王一帝在审判他的同时,也留下了一线生机。肉身尽毁,化而为桥;灵魂出体,尚存一息。他已成为地球人,可天星依旧需要他。于是,他重返天星。且看他如何在两个世界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 重生之爱你此生无悔

    重生之爱你此生无悔

    重生前的她付出了所有的爱,换来的是满门被斩的噩耗。重生后的她以为她可以断情绝爱一心为了“复仇”后半生就过着闲云野鹤日子,却不料他闯入了她的世界付出了所有的爱。面对对她“放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秦墨泽,陷入两难的沐曦月到底该如何抉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凝文之月染千歌

    凝文之月染千歌

    相爱却不能爱,时间应该是最好的羁绊。已行的事,后必再行,以有的事,后必再有
  • 血替

    血替

    秀气的男子为何尔来?为什么要代替祭品四处躲藏?祭品和男子是否能逃脱这村庄?他和姑娘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 我为曹贼

    我为曹贼

    大梦方醒,他成了宛城之战的一员。曹晖不想再次蹉跎一生,他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将前世所失去的一切,百倍拿回来,所经历的一切,百倍的踏平!曹贼,即曹室之贼。ps:序言就是前世,诸位可以看看
  • 此情须问天

    此情须问天

    本来她无忧无虑地活了十八年,本来她理所当然地以为那个笨蛋白书怀注定要被她欺负一辈子,忽然间父母竟告诉她,她早已许配给了别人,她当然不能接受,于是决定用绝食以明志,继而用逃婚以明志,她差点就成功了,可恨那个一直被她欺负的人,那个她最信任的人,竟害得她功亏一篑。更可恨那个花了五十万两彩礼,迎娶她入门的人,竟在新婚夜将她五花大绑,口堵绢帕,推入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