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近代有影响的文化人物
京族是16世纪迁入中国的。由于与越南主体民族血脉相连,可以想象,那时候的京族人保留着母国的一些历史人物的传说。然而,由于身处强势民族、强势文化的包围之下,作为一种生存策略,他们选择了“群体性遗忘”,即母国特有的历史文化事件,如越南远古神话“龙子仙孙”、“山精水精”、“金龟传”,越南各个朝代的更替、英雄人物等等,被有意无意地回避、淡忘。再者,由于京族是一个迁移民族,这一群体绝大部分为穷苦的渔民,特定的人口构成、生产生活状况及地理环境等因素,使得京族有关自身历史的文字记录相对匮乏。从16世纪到19世纪中期,短暂的三百年中,无论是文字史还是口述史,都缺乏对这一时期京族历史人物的描述。
京族直到近代才出现了有影响的民族英雄、文化人物。这其中又以苏光清、杜光辉为代表。
苏光清,生卒年不详,其生活年代大约为鸦片战争前后。苏光清从小勤读诗书,苦练武艺,年轻时就在官府为官。鸦片战争时期,苏光清不慎染上毒瘾,被捕入狱,方知悔悟,决心痛改前非。出狱后,苏光清一心向佛,为民解忧。岛上常有洋寇欲登岸贩毒烟,苏光清组织村民购买大炮,在密林中建炮台,多次击溃洋船入侵,立了大功,被清政府任命为宁海副总。苏光清带领民众,利用岛上有利地形,以“借鸟击鼓”、“全民战”等战术,打败强盗侵扰,保卫家乡安宁,维护边疆稳定。
苏光清任统领期间最值得称道的作为是为京族三岛争取到了确定的海上作业区。他多方奔走,并经在防城县任职的苏光宝从中斡旋,终于使清政府有关当局正式下达官文,划定北部湾海面西至竹山江口、东到白龙水口、南抵白苏公石礁海域为三岛京族海上作业区,其他人等不得擅自进入该海域作业。特别是严禁其他人等使用大型渔具在该海域作业。从此,三岛京族有了自己的专属作业区,免除了被人驱赶、欺侮之苦。这一作业区域的划定,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人民政府的确认。苏光清在澫尾哈亭书写了一副对联:“古在南邦成原例山河之永固;今朝北国敬严村社稷之遗风”,时间推断在1888年,由此可见苏光清作为京族第四代头人所具备的深厚文化素养。至今每年的祭祖活动中苏光清都是岛上京族群众的供奉对象。
杜光辉(1840-1928年),澫尾村人,“师傅”(当地对道公的俗称)出身,有较高文化修养。l9世纪70年代,法国侵略越南,应越南政府邀请,刘永福率黑旗军援越抗法。杜光辉目睹法军的侵略行径,毅然率领村人从军,在1873年至l884年长达十一年的时间里,率黑旗军一部,转战中越边境,并曾驰援越南芒街,与越南人民并肩作战。杜光辉沉稳坚忍,善于用兵,作战骁勇,富有组织才能。刚参加黑旗军时,他在中越边境募集义军,头九天只招到七人,但他不气馁,利用自己丰富的文化知识,向广大边民揭露法国侵略者侵占越南、觊觎中国的野心,宣传唇亡齿寒的道理,以激发边民们的爱国激情和援助友好邻邦的热情。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终于募集到一千三百余人参加义军。随后又夜以继日地对这支部队进行训练,使队伍能早日开赴抗法前线。转战中越边境,以原始武器给予法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转战于祖国南疆的海防线上,为扞卫边疆的和平安宁而战斗,也为“黑旗军”在抗法斗争中取得辉煌战绩做出了重要贡献。立下了卓越功勋,成为京族着名的民族英雄。
在敌众我寡的马头山战斗中,杜光辉所率义军被法军重重包围,唯一的通道被法军封锁,这支义军成了一支孤军,即将粮绝,军心出现浮动,杜光辉镇定自若,告诉部下,没有粮食,山上有的是竹笋。队伍在山上剥笋为食整整七天。在一天深夜,杜光辉指挥士兵,砍伐山藤,以一小部人马从悬崖结绳而下,绕至法军背后发动突袭,法军以为黑旗军主力来援,顿时大乱,山上义军乘机杀下,终于大破法军。为此,当地群众立下“功名第一杜光辉”的石碑。杜光辉由于抗敌有功,被清政府授予八品顶戴。
杜光辉回到乡里之后,丰富的人生阅历使他思想开明,见识广博,抗法斗争使他更加意识到京族文化教育的重要性。1906年左右,他与黄志光等人在澫尾的哈亭创办了私塾,招收京族子弟,主要进行基本的识字教育,同时也通过大量的故事叙讲灌输一些新知识新思想。他是澫尾私塾教育的开创者,晚年致力于民族教育事业而被后世所敬仰和垂念。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在当地口碑甚佳,于1928年卒于万尾,享年88岁。
至今民间仍流传有杜光辉的许多战斗故事和传奇演绎。流传较广的有“渔村抗暴”、“黄豆计”、“崖悬飞兵”、“孤排渡海”等四个小故事,表现杜光辉用兵如神,出奇制胜。杜光辉带领渔民抵抗盗匪,用陷阱、竹签桩和疑阵抗击匪徒的骚挠,打退山匪的侵袭;他用黄豆计,把穿着高统皮靴的法国侵略军打得前仰后翻,一败涂地;如此等等妙计数不胜数。敌人发誓上天入地也要抓到他。杜光辉在一次战斗中身负重伤,昏迷被抓,法寇用渔船把他装载过海,丢在安南一个无人孤岛上。他醒了过来,以野果野菜充饥,在安南渔民帮助下扎竹排划回澫尾岛,继续与黑旗军一道抗击法寇。这些神乎其神的故事,表明了京族群众对这位抗法英雄的崇敬,其传奇一生被广大京族人民传诵乃至神化。至今,澫尾村杜姓降生童将其奉为“祖师神”。澫尾哈亭还有其牌位,唱哈节还有一项内容专门讴歌怀念他。
第二节现代有影响的文化人物
京族于现代出现的有影响的文化人物主要有苏锡权等。
苏锡权,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生于澫尾岛贫苦渔民家庭,自幼给人家放牛。因秉性善良,天资聪颖,深得当时在村里办私塾的杜光辉和黄志光的赏识,获准免费入私塾读书。凡先生讲过的《百家姓》、《三字经》、《增广贤文》、《龙头鞭影》以及许多乡土传说、民间故事,他都能铭记在心,出口成诵。14岁时到几十里外的东兴镇当商店小伙计,老板范先梧见他勤快、憨厚,两年后介绍他到冲朴中学当校役。这期间,他每天都悄悄拿着板凳到教室后面旁听。22岁结婚后回澫尾做些“小海”为生。他目睹乡亲贫穷落后没有文化,便于30年代以自学的知识在岛上办起私塾,为京族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苏锡权对京族文化的另一个贡献是:他记忆超强,把流传在京族三岛的民间故事、民歌、谚语铭刻在心,出口成章.解放后,他为各种报刊、书籍提供了八十多篇(首)故事、民歌,被人称为“京族民间文学的词典和资料库”。
苏善辉,生卒年不详。中国京族祖传六代独弦琴艺人,是京族三岛有历史记载的演奏此乐器最早、最为杰出的祖传独弦琴大师。《广西日报》是这样记述他的:“京族当代有记载的第一代琴手是苏善辉,生于上世纪(19世纪)上半页、他的独弦琴曲和江南阿炳一样传奇。苏善辉的高徒何绍,使京族有了独弦琴乐谱。他改良了独弦琴,把多种乐器的特点融于一弦之中,使独弦琴走入当代人的生活……”
阮世和(1914-?),民间乐师。少年学艺,尤擅制作和演奏独弦琴,其演奏技巧熟练,音韵圆滑,优雅抒情,婉转迂回,悠缓动人。常奏曲目有《高山流水》、《骑马》等。上世纪50年代和民间艺人苏善辉一起,登上广东省中山纪念堂演奏了独弦琴《高山流水》。他在京族独弦琴文化的保存和人才培养上功不可没,使得京族独弦琴艺术后继有人。
黄成金(1911-?),女,民间歌舞艺人。十二岁从父学艺。因其聪明勤奋,很快就能熟练地表演“哈节”礼仪中所有歌舞节目,是澫尾哈亭有资料记载的第一代哈妹,在当地很有影响。她表演的《进香歌》、《灯舞歌》、《采茶摸螺歌》、《花棍舞》等十几个节目,不仅具有十分浓郁的民族风格,而且技艺精湛。现已传授给青年一代。在继承和发展民间艺术伟大工作中做出了贡献。由她指导排练并参加演出的节目在1957年广东省第一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获得好评。1958年在湛江地区文艺会演中获优秀节目奖。
第三节当代有影响的文化人物
李英敏,原名何世权,1917年1月17日出生于广东肇庆县,祖籍广西北海,祖上以打鱼为生。李英敏的母亲王四姑是个有些文化教养的汉族女子,李英敏的父亲则有幸接受高等教育,在广东高等师范学堂(即中山大学前身)毕业,曾加入了孙中山的中国同盟会,参加过黄兴领导的钦廉州和镇南关(今友谊关)武装起义,辛亥革命后在革命军中担任秘书等职。较好的家庭条件使得李英敏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父亲闯荡革命的精神种子已经播撒在小英敏的心田。1927年,他考上合浦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受“五四运动”和大革命风暴的影响,他小学时代在具有革命思想的冯道先老师的指导下,既读古典章回小说,也读新文艺作品,如鲁迅的《呐喊》、郭沫若的《女神》等等。1933年高中时期是他文学创作的起步,他学习写作诗歌、散文、游记、小说、民间故事,积极向大刊物投稿,小有收获。高中师范科毕业后,先后在西场中心小学和合浦一中当教员和职员。1935年从廉州中学高中师范科毕业后,先后在西场中心小学和合浦一中当教员和职员。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在邹韬奋主编的《生活日报》上以“微晨”的笔名发表了一篇纪念鲁迅的文章并获奖,文才初露。因年代久远,且时至战争年代,该文章没能保留至今。同年9月,李英敏参加了进步组织“中国青年抗日同盟”(简称“中青”),旋即又被党组织安排回家乡北海开展地下工作,开始投身革命。1937年春回到家乡,他以中学教师身份为掩护,开展有组织的活动。是年9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6月,李英敏调离钦廉地区去海南岛的敌战区工作,从此以笔名“李英敏”出现。海南岛l0年游击战争生涯,使他从一介书生磨炼成文武双全的革命战士。
新中国成立后,李英敏奉命调入中国文化部电影局从事电影剧本创作,开始了作为作家的职业生涯。1952年8月他他结合自己10年游击生活的积累先后创作了剧本《椰林曲》(与陈残云合着)、《南岛风云》等。《椰林曲》冲破了当时许多革命战争题材影片写“情”的禁区,细腻地描写林妈一家的恋人情、夫妻情和父女情。剧本在人物塑造方面更大胆地闯入了一个禁区,写一名老共产党员,不敢接受穿越敌人封锁线的任务后成了可耻的叛徒,而另一个渔民出身的伪甲长在关键时刻反而挺身而出在掩护游击战士穿越敌人封锁线时壮烈牺牲。这也是中国第一部描写革命战争中人性的复杂的电影。该片1957年上映,令观众耳目一新。写于l954年的电影剧本《南岛风云》,是取材于海南岛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下的抗日游击小分队的故事。剧本不仅仅展示鲜血和痛苦,可贵的是进入到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思索,对人类情感的审视,对人生价值的追求。电影于1955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放映后在全国产生很大的反响。周恩来总理当面对作者说:“影片不错,生活气息很浓,很动人。”该片获得了文化部(1949-1955)优秀影片奖。该影片还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了剧本的单行本。此后,对《南岛风云》的好评如潮。李英敏于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他也应邀多次在《大众电影》和《人民日报》上发表谈创作经验的文章。《南岛风云》成为李英敏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他不仅仅声名鹊起,还达到了他一生文艺事业的顶峰。
在随后出现的“反右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政治运动中,李英敏受到了冲击,被下放广西“劳动改造”二十余年。他在这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了文学创作,写出了不少小说作品。从l958年到l966年的8年问,他的作品总计有:电影文学剧本《五指山之歌》,中短篇小说40多篇,散文和报告文学数十篇,长篇小说(与陈残云合着)《秋霜红叶》20万字(写女英雄刘秋菊),长篇小说《王国兴传奇》10万字,长篇小说《小手枪》8万字。十分遗憾的是,上面这些小说除了少量发表以外,多数未来得及整理的原稿,就在突如其来的“文化大革命”中被“革”了“命”,永远消失了。
l978年他被平反恢复工作后,创作进入高潮期。当年11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椰风蕉雨》,除了两篇散文外,共收入9个短篇小说:《椰风蕉雨》、《夏朗》、《红林朝晖》、《举旗人》、《金色的道路》、《夜走红泥岭》、《红小鬼与黑少佐》、《姨母》、《除虫菊》等。其中《夜走红泥岭》于1981年获得了全国首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