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民族教育发展
解放前的京族社会,由于贫穷及民族压迫等原因,京族的学校教育是非常落后的。京族所在的防城县有小学116所,学生共有9300多人,但京族只有75人。京族人识字率非常低下,因此其聚居区常被周边的汉族称为“文盲岛”、“瞎子岛”。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京族总人口3308人,有大学生1人,中学文化程度的有5人,不足6%,有小学文化程度的179人,占总人口的5.4%。
解放后,党和政府非常关心京族人总体文化素质,给予了京族一系列扶持政策,京族的教育事业逐步发展,教育普及面不断扩大。教育部门在京族地区聚居的几个岛上分别开办四所小学,还根据海岛潮汐地点开设了三所分校,在京族所辖的江平镇开办了一所中学。这些举措使得京族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京族的民族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提高。1982年,京族基本普及了小学教育。1982年人口普查表明,京族人口平均每千人拥有大学生5人、高中生64人、初中生124人、小学生377人,合计570人,略高于整个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少数民族平均数(560人)和全自治区(564人)的平均水平。1984年统计数字表明,京族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普及了小学教育;京族几个海岛上的中小学在校生共有1200多人,教师50多人,比建国前各增加了五倍。自1977年至1986年,京族考取大、中专院校的人数为76人,而防城县同期考上大中专院校的少数民族人数为575人,京族占的比例为7.6%,远远大于京族占当地少数民族的比例。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经济上的腾飞又促进了京族民族教育的提高。1999年在自治区组织的“两基”达标(即基本扫除文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评估验收活动中,包括京族地区在内的整个东兴市通过验收,比整个广西实现“两基”早了8年。2000年,京族平均受教育年限(7.93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00年),成人文盲率(7.9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08%)。大学本科和专科文化程度人口数占总人口的比例,是衡量每个国家、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每千人中少数民族平均为9.2人,低于全国13.9人的比例。1990年京族(16人)已超过全国和汉族(14.3人)、回族(15.3人)平均水平;2000年京族人口每万人中拥有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为495人,拥有中专、高中文化程度为1437人,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汉族、满族、回族、壮族的平均水平。近年来由于京族学生升学率的提高及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趋势,这个比例还在提高。近年来,“两免一补”政策惠及京族,目前,当地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也达到98%。当地政府加大了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学的扶持力度,除了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外,还免除了住宿生的住宿费用。此外,京族地区唯一一所九年制民族学校——京族学校,还开展民族特色培训,培养民族学生技能。学校根据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成立了独弦琴、竹杠舞、帆板等兴趣小组,并在课堂教学上开设越南语教学。目前,该校高年级学生基本上能用越语对话;几年来,共有65人次获市级以上奖励,京族民族教育已经成为了东兴市教育的一道风景线。
当代京族教育的特点是:第一,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得到了极大提高,进入了文化教育较为发达的民族行列;第二,国家行政力量的彰显使得国家统一教育(我们暂且把这种由各级地方政府代表中央在各地推行的教育称为国家统一教育)逐渐取代了京族传统文化教育而在当地起着主导作用,从以本民族生产生存知识的传承为主,变成国家统一教育占支配地位的状态。第三,京族的家庭和个人不仅进行了微观教育投资,也承担了相当一部分宏观教育投资,强大的经济实力给学校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支持。
从一个历史上文化教育落后、被长期边缘化的民族变成文化教育较为发达的民族,当代京族教育的发展道路给许多相对贫困、教育支付能力低、没有本民族传统文字、文化教育不太发达的跨境民族地区教育指出了一种可能:通过国家行政力量强有力的介入和扶持,推行国家统一教育,再利用自身的语言优势和区位优势,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使本民族的教育文化水平得到迅速的提升。
第二节民族文学创作
历史上由于京族群众当中掌握书写符号的人不多,京族文学大多以口头文学的形式通过口耳得以流传。这造就了京族发达的口传文学。口头讲述几乎可以说是京族保存其文学及历史的最主要的方式,它为普通人用自己的声音表达他们对历史进程的体验提供了空间,它呈现了那些曾一直沉默着的人们被遮蔽了的历史碎片。通过这些口传文学,我们得以走近未必生动然而却真正深刻的京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理解普通民众,整理他们的生活经验。
解放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口传文学仍是京族民族文学创作的主流,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京族民间涌现出不少颇具才华的民间歌手,他们都能缘事而发,即兴编唱,有的还能用喃字或汉字把这些歌曲记录下来,歌唱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反映五光十色的世态人情,抒发委婉曲折的民族精神。
1980年以后,京族传统的民间文学得到了系统、全面的搜集、翻译、整理和出版,如《京族民间故事选》、《京族民歌选》,还有其他许多作品被收进各种民间文学选本中。
京族作家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建国以后的事。由于教育的发展,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当中产生的文学形式才得以通过个人的写作表达出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和电影响文学剧本等体裁兼备的作家文学文体格局。当代京族作家作者群体,其创作的一个显着特点是抒发大海的情怀,讲述人与海的恩恩怨怨,歌颂依靠大海生产又与海潮抗争的京族创业者。如民间歌手、诗人苏维光的长诗《石花》和一系列短诗等。
京族小说的创作以李英敏为代表。京族作家文学创作所涉及的题材和内容,远远超出了京族“三岛”地区的社会生活,超出了本民族的狭小范围,而多角度、多侧面地反映了京、汉、壮、苗、黎等民族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生活。京族小说的代表作品主要有李英敏的《椰风蕉雨》、《金色的道路》、《夏朗》、《红树林传奇》、《走出大森林》、《赵司马仔》和张永东的《归家》、《梦的变故》等。有相当一部分作品,以海南各族人民的武装——琼崖纵队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为背景,刻画了众多的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展现了京、汉、壮、苗、瑶、黎等族人民为了求得自由解放而浴血奋战的壮丽画卷。
京族的诗歌创作,植根于京族民间文化的沃土,深深打上了民族民间艺术的烙印。许多诗作,或取材于民间素材,或直接采用民歌的表现手法,洋溢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渗透着南方海滨文化的韵味。京族诗人苏维光的《维光苦情歌》、《掷木叶》、《石花》,潘恒济、莫振芳合作的《斩龙传》,张永东的《夏雨》等诗作,都在京族诗歌史上占据一定的地位。
京族作家在电影文学剧本、报告文学、散文等方面的创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李英敏的成名作电影《南岛风云》真实地再现了1937-1945年间海南岛尖锐复杂的革命斗争历史,着力刻画了符若华贤慧、温柔、善良而又机智、勇敢的性格,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他与别人合作的电影文学剧本《椰林曲》、《槟椰心》、《十天》等,也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作为京族文学史上的新兴文体,京族作家的报告文学和散文创作亦有显着成绩。李英敏的《丰碑》、《椰岛英风》、《五指山下飘红云》、《五月的鲜花》、《奋战二十三年的海南岛》、《越过海上封锁线》,以及潘恒济的《海上的“花市”》、《青春的竹林》等作品,都从不同的侧面,以朴素的文笔描绘复杂的社会现实生活,也反映了朴质、善良的京族人民的文化心态。
以潘恒济、莫振芳、张永东等则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当代京族作家代表,他们的个人创作丰富了京族当代文学的内涵。
二十一世纪头十年,京族的民族文学创作,无论是整体数量还是作品质量均呈现出上升势头,这从京族作家何思源等的创作中可见一斑。然而,作为一个少小民族,文学创作者的基数必定是非常小的。这就决定了新世纪的京族文学创作多由文学爱好者支撑,多数缺乏高质量的作品。京族文学人才不多,如果不采取得力措施,大有人才断层的可能。
第三节民族艺术创新
民族艺术有两个外在的特征:一方面,某个民族的艺术在一定的范围(族群)被人们作为祖本来认同;另一方面,文化艺术的许多事象又不断变迁、变化着,有些方面竟日新月异。京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独具一格的文化艺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统不断发展变化,吸收时代元素,民族艺术呈现出一派创新景象。这其中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以独弦琴艺术及民族歌舞的创新。
传统的独弦琴,其形制是非常简单的,所弹奏出的琴声,较为细弱,影响了传播的影响力。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不少乐师、科技师等对独弦琴进行了相关改良,创新了一系列弹奏指法,提升了独弦琴的艺术表现力。
八十年代,独弦琴演奏家何绍用留声机的探针做独弦琴的拾音器,然后用磁铁线圈原理进行扩音。后来广西区歌舞团的韦京宇又采用电话听筒用来扩音。现在的独弦琴琴身与原来相同,但是采用了内置拾音器,连接音箱,使声音放大。何绍根据竹制独弦琴的特点,保存其竹制外形,制作了“京族多功能独弦匏琴”。这种琴使用牛角做摇杆,去掉葫芦匏,琴弦直接系于摇杆上,外接音箱。琴面上像古琴那样标出了泛音位置,并在琴面增设木制指板,类似吉它,共十六的品位,此琴获得1993年文化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弹奏法上,他把用竹签弹奏改为戴指套的“中指挽杆法”,演奏时用指套上的金属块压住琴弦,小指第一关节切弦,与品位接触,奏出实音,这种演奏方法使独弦琴的演奏技巧又向前发展了一步,从而改变了独弦琴固有的缓慢节奏、低沉音调,丰富了独弦琴的音色与表现力。
广西艺术学院教师陈坤鹏在学习独弦琴的过程中,发现独弦琴用作扩音的“电声放大输出部分”(即音箱和功放部分),都置于琴体外,这给搬动与演奏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于是产生了将音箱和功放置于琴身内的想法。经过不断实验,2005年4月,陈坤鹏的“琴身与电声放大输出部分一体化独弦琴”荣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琴身与电声放大输出部分一体化独弦琴使用红木制作琴身,去掉葫芦匏,摇杆可拆卸,改变了独弦琴外形不规整,不宜携带的问题。琴尾处有一挂弦小扣,防止摇杆拆下后,弦因失去张力发生曲折。音箱内置于琴首处,扬声器冲向地面,琴声音色优美,余音更加悠长,更符合独弦琴少弹多摇的特性。
在弹奏法上,则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其中以何绍、王能等人的改进和创新较有代表性。何绍的戴指套“中指挽杆法”,是在原先的“拳(全)握式”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改变了过去的那种左手整个握住摇杆的弹法,但又保留了左手相对摇杆的固定性。左手采用中指扣住摇杆,握杆位置低。这种方法使左手的控杆位置固定,便于音准的控制,能灵活控制装饰音。王能的竹签“灵活控杆法”,用左手中指与无名指扣住摇杆,左手可以上下走动灵活摇杆,握杆位置较高,在摇杆的中部以上,这种方法使得左手解放得自然一些。对于京族音乐中常常出现的长的拖音,这种左手演奏法使得装饰音的表现富有张力,更加丰满,便于演奏者的感情发挥,有一定的舞台表演效果,感染力较强。但由于左手位置的不固定性,增加了演奏者对独弦琴音准控制的难度,提高了对演奏者演奏基本功的要求。
经过几十年来的不断改良与创新,从原始的竹制独弦琴,到木制独弦琴,目前的独弦琴已经出现将葫芦匏去掉并带有指板的竹制独弦琴,还有音箱内置,可方便拆卸的“琴身与电声放大输出部分一体化独弦琴”,以及外形仿《新唐书》中描述的乐曲《龙首独琴》而制作的“龙首独弦琴”,弹奏法上更是有了极大的丰富和提高。中国京族的独弦琴风格与越南是一脉相承的,但经过艺术创新后的独弦琴艺术在中国则有了它独特的风格,在题材和内容上更广泛更丰富,在表现手法和演奏技巧上更胜一筹,个性更加鲜明,与越南的独弦琴艺术已大大不同了,已真正成为了中国京族音乐的突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