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气质,作为一种心态文化,位于民族文化的最深层,属于“隐性基因”,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顽强的延续性,这就一个民族得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都有着大致相同的传统文化。但由于各民族居住的自然环境和条件不同,各民族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以及宗教信仰不同等,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尚、礼节和习惯。这些独特的风尚、礼节和习惯构成了各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生活在不同民族环境中的各族人民,由于受不同文化因素的影响,他们在精神气质的形成上既存在着共性,也存在着差异,使他们的精神气质打上民族的烙印。
作为一个海洋民族,同时又是一个受中原儒道释思想影响的民族,京族文化兼具海洋文化与农耕文化双重身份,既具有海洋文化的博大包容性,又具有农耕文化的地域传统性。变现在民族精神气质上,就是集开放、开拓、进取、多元、追求自由、英勇抗暴与内敛、封闭、固守传统、敬畏权威两重性于一身。
第一节英勇无惧的洒脱气质
历史上,浩瀚无垠、资源丰富的大海是京族人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生活来源,在惊涛骇浪中讨生活,几乎是每个京族人生命劳作中的全部,京族人习惯上称之为“吃海”或“做海”。这种生活方式,为京族人提供了相对宽阔的生活天地和自然环境,因而在民族性格和文化形成过程中,冒险的因子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熔铸于其民族性格之中,因此,京族人具有一种豪放的性格和开放的文化心态,有一种坚韧的品格和勇敢的气质。正由于京族人以舟为车、越海渡海而来,他们的冒险精神也便在行船生涯中得到历炼,在日常生活及对外交往中,这种冒险体现出来的就是京族人聪慧敏捷的灵性、敢想敢做的率性。男性大多大胆精干,好学迌勇于战斗;女性聪明能干,在相夫,持家,教子各方面克尽妇道,却也勇于承担重任。
在特定的年代,京族人的冒险因子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比较明显的例子有:19世纪末,遭受法国侵略军的蹂躏,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敢于绕到敌军后方出其不意捣其老巢;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民拦海造田的壮举及勇于远海作业“战恶浪、夺丰收”的气势。总之,京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淀而形成的敢于冒险的精神气质,是宝贵的经验总结,是生存的聪明才智,是民族精神的无形财产。虽然现今的生活中京族人从事海洋作业的在日渐减少,但京族英勇无惧、敢于冒险的民族传统精神,在新时代中仍能教育后人在艰难困苦面前义无反顾,勇于克服困难、超越挫折,可以激活团结互助的民族传统,是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精神支柱。
第二节敬奉自然的淳朴天性
逐渔而居的渔猎生活中,京族人民形成了遵循自然规律、热爱自然、感恩自然,拥有与自然相近的豪爽而开放的性格。另一方面,海洋文化是以渔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文化形态,大海的变幻莫测使人难以把握,因此以这种生产方式为生计的人们,将包括大海在内的自然当作敬奉的对象,以一种敬畏和爱慕的心情崇尚自然,护卫自然。形成了崇尚自然的淳朴天性。由于敬奉自然,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当作一种重要行为准则和价值尺度,一以贯之。这在京族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社会习俗、乡规民约等都有广泛的体现。例如,其海神崇拜等原始信仰就是以“万物有灵”崇尚自然为主要特征的自然宗教。在京族人看来,凡是天地间形成的自然物,哪怕是一草一木,都有神灵,或是神灵的化身,人们都应当顶礼膜拜。如果随意破坏,将是对神灵的不敬。
由于京族居住的三岛均为冲积岛屿,以沙质土壤为主,岛上浮沙连绵,故每当大风刮来,便飞沙走石,毁田坏屋,给定居岛上的京族百姓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曾有诗人写道:“风起沙飞不见天.水来沙走不见田”。为改造这一恶劣自然条件生存下来,在海洋辩证统一思想的启发下,京族人打开了智慧的大门,通过观察、实践,认识到绿化与保持水土的关系。他们尊重大自然的规律,世世代代努力做到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
京族人认为山有山神,树有树神,地有地神。凡被奉为神山神树的,禁止伐木、开荒、造坟。山野是各种精怪隐藏之所,上山做工必须小心。因担心环境变坏,海水污染,因此防风防沙、守卫万里海疆的“海榄”(红树)成了京族人最敬畏的植物。
随着时代的进步,对“神灵”的敬畏淡化了不少,但是京族人崇尚自然的淳朴天性,则主要通过一系列带有强制性的“乡约”得以强化。
当地京族各村寨制订的护林乡约很多,但归纳起来,内容主要有三:第一,严禁砍伐岛上树木,尤其是庙宇、“神山”和民居后的“风水林”。如福安村(澫尾村旧名)订立的乡约规定,“一约定为禁林,分东自路有和家,西自路维盛家,南至海脚,北至海脚,以为严禁。自生木不论大小及刺梗,自一珠(株)以上,何人盗取,定罚古钱三贯,再(答)三十,不恕,兹约”。明确划分禁林的四至范围,并对盗砍行为制定了严厉的惩罚方法,即使偷砍一棵树或刺梗,也要受到罚款和体罚。又如巫头村村规规定,“一议如有强蛮偷斩众山木条柴薪等件者,查获原赃带到,议罚洋银七百二十元正,此约”。再如永福村,“折生枯木树、木根等项,捉回本村,定罚铜钱三千六百及猪首一只,糯米十斤,酒五十同(筒)谢神,或余村人等,捉得赃物,本村定赏花红钱一千六百正”。文中“余村人”之“余”当为“遗”字之别字,意为“赠与”。第二,严禁斩伐山林中的生藤。如福安村规定,“一约定禁白藤,藤叶并禁,若何人盗取自一珠(株)以上,捉实,定罚猪一只,当价西钱十贯,偿(赏)人见捉钱三贯”。永福村也不例外,“不论何人,不遵禁例,擅入斩伐,定罚钱二千六百正。或村内诸人捉得,本村定赏花红钱六百正”。由此可见乡约还十分重视奖赏护林有功者。第三,禁乱开坡地。毁林开垦,特别滥开坡地极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对此,京族各村寨也相约严禁。如永福村,“一约本村净禁诸各地头及高坡四处,一皆净禁,不得开挖,若何人不咱如约,擅入开挖,本村定罚铜钱三千六百正,不恕,兹约”。福安村,“一约本村共议在(哈)亭中芜荒地,不论远近,亦伊护禁,不得私开,若何人私开者,不论高低多少,定捉古钱六贯,不恕,兹约”。并提出,“同心协力,除禁奸人,所有监公咱其号令,若何人不据,罚钱三百六元。本村放出”。即规定如发现有拘私不公或玩忽职守的人,除罚钱外,还要予以驱逐出村寨的严厉惩罚。
由此可见,京族先人保护林木的乡约十分广泛、具体和严厉。不仅明确划分岛上树木保护的范围和种类,而且还奖惩分明。对毁林者,哪怕是偷砍一树或刺梗,也要轻过重罚,处以严厉的经济罚款和肉刑,使偷砍者终身难忘;而对保护山林有功者,则予以优厚的物质奖励;至于护林中严重失职的管理者,除罚款外,还要被放逐出村寨。加上京族护林乡约通俗易懂,简单易行,十分容易为文化程度不高的村民所理解。又由于贴近乡村生活和价值观念,因此在乡村中有很强的适应性和亲和性,故深受京族百姓的欢迎,为他们所接受和自觉遵循,并一直沿袭下来,而且在历史上产生良好效果。史载,京族百姓,受到乡约约束,“自古以来,无敢轻吹一根”,使广大山林在数百年里保存完好。到今日,“京族三岛”已成为层林叠翠、鸟语花香的“海上绿洲”,这一切都是与京族人崇尚自然的淳朴天性分不开的。在这种天性中,蕴含着许多宝贵的生态伦理观和思想萌芽。而这种崇尚自然的生态观,也是催生海洋生态文化不可或缺的因素。由此不难看出,报着敬畏的心情,崇尚自然,爱护自然,是京族人精神气质中富有生命力的优势所在。
第三节敬畏生命的谦和态度
对相信万物有灵的民族来说,崇尚自然与敬畏生命是互为联系的。
这些生命,可以是与京族人朝夕相伴的鸥鸟、每天打到的第一尾鱼、护守海岸线的红树、与京族迁徙历史一样长的红豆树、岛上青纱帐木麻黄当然更是包括世俗中活生生的人类、故去的亲朋好友等等。
三岛的巫头岛,是一大群蔚为壮观的白鹭的居住地。白鹭鸟全身洁白,双腿修长,是一种以捕食鱼虾为生的海鸟。因其样子酷似丹顶鹤,京族人都叫它“松鹤”。松鹤鸟象征着吉祥、纯洁,是京族人喜爱的鸟类。白鹭在别的地方遭到猎杀,但热爱生灵的京族人民,用温情和爱将白鹭留在了家前屋后的山林中。其中又以以陈其振老人护鸟最为闻名。老人自幼因父亲遭遇海难不幸丧生,没钱读书,便常与岛上的各种鸟类嬉戏,并摹仿它们的叫声。天长日久,与鸟儿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学鸟儿叫,鸟儿也学着他鸣叫。老人早已注意到了四处漂泊的白鹭鸟,在鸟儿飞临小岛时,便用鸟语呼唤着它们。年复一年,越来越多的白鹭都闻讯来这里安家、生儿育女。每逢黄昏,暮归的鸟儿便像雪片般洒满了树林。岛上的人们目睹着这天国般的美景,看到不辞辛苦,义务护鸟、植林的陈其振老人每天出现在山头的身影,都亲切地叫他“松鹤老人”,而将落满白鹭鸟的山头叫做“鹤山”。
京族人用爱和温暧留住了白鹭鸟,白鹭鸟也用信任回报着京族人。以住每年冬天来临,白鹭鸟总是飞向更南面的越南过冬,次年春暖花开再返回鹤山和老人一家团聚。但现在它们越来越将更多的时间留在了鹤山。几十年来,“松鹤老人”和白鹭之间产生了一种微妙的感情:老人可以用自己特殊的语言提醒着白鹭鸟做父母时该注意的事项,出海觅食该去的地方,风雨来临前的警告。白鹭鸟也会用自己的语言向老人表达它们的喜怒哀乐乃至求助信息。陈其振这位“松鹤老人”一家与野生鸟类的和谐相处,已成为巫头岛上一幅人与自然、人与野生动物最动人的画卷。
为保护尚未成年的幼鸟,每当台风侵袭海岛时,老人都将儿子、儿媳和孙子们叫来,沿着树林搜索,把坠落在地的幼鸟和鸟蛋一只只捡起来放回巢内……在“松鹤老人”一家无私的爱中,白鹭鸟过着稳定、幸福的生活,目前数量已达一万多只,近四个种类。
“松鹤老人”溘然长逝后,鹤山的鸟儿们几天几夜无心出海觅食,围着老人的屋子长鸣不止,哀声绵绵不断,成为当时的一大奇观。老人的儿子、第二代“松鹤老人”陈子成领着孙子,接过父亲的担子,继续将人间的爱给予鹤山上的白鹭鸟。
在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中,京族人认识到了所有的生命都和人类一样,热爱生命,敬畏生命,追求生命永恒,保护、引导比自己弱小的生命,是人类的天职,我们应该在不滥杀生命,在和平,爱心方面为它们作出榜样。在野生动物目益减少的今天,京族人以自己的行动积极主动地保护动物,和所有降生在这个星球上的生灵一起享有同一个家园。
第四节注重教育的坚定信念
鸦片战争前的京族教育可称为京族古代教育,具有浓厚的原始性。由于这一群体绝大部分为迁移而来的穷苦渔民,特定的人口构成、生产生活状况及地理环境等因素,决定了他们的教育尚未从社会实践中分化出来,教育只能是生产生活实践中的言传身教、口耳相传,教育形式主要是社会化和模仿化,停留在渔业民族的原始教育阶段,没有分类明确的学科体系,教育内容呈现明显的原始社会性。在这样的社会实践中,京族的长者对本民族青少年的生存技能教育、道德教育非常重视,注重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培养京族青少年的劳动技术及良好道德情操。京族的小孩很小就在家中帮助老人和妇女干家务,看大人制作、修补渔具,年龄稍长,男孩子就要跟男性长者到海上学习捕鱼技能,女孩子则和母亲一样负担起家中劳务直至出阁、在另一个家庭里负担主妇的重任。与这样的生产方式相适应道德教育则是教育儿童互助互爱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教育。京族的这种传统观念和良好的道德观念代代相传,形成了京族人注重教育、无私奉献、热爱团体的思想和坚定信念。
到了清末,京族三岛才开始出现私塾。由于地处边缘地带,京族的学校教育是群众自发筹办的,中央行政手段(主要是各级地方政府代表中央在各地推行的行政行为)并没有参与。虽然条件艰苦,京族人民的办学热情还是比较高昂。这和京族身处儒家文化圈尊师重教的传统有关,也与京族民众把遭受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归结于教育文化的落后有关。京族群众自己出资筹办,招收子弟进行基本的汉字识字教育。师资方面非常不稳定,有汉族教师,由于语言的关系,也有从越南聘请的塾师。三岛民国时期相继创办了初级小学堂,来自国家行政的力量仍是微乎其微,京族群众出粮出资办学,其办学形式基本上是半私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