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东南路特委(后改为粤桂边区党委)于1945年派遣部队到十万大山地区,开辟革命根据地,开展游击斗争。每当游击队进入京族地区进行革命活动时,京族群众都千方百计给予支持和掩护,密切配合游击队开展对敌斗争。1948-1949年间,许多京族优秀青年参加了游击队。1949年春,粤桂边区纵队攻下了江平,5月成立了防城县临时人民政府(设在江平)。京族人民以最大的革命热情和实际行动,响应人民政府的号召,积极支援前线,迎接解放大军的到来。同年底,京族地区全境获得了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在保卫祖国边疆的战斗中,京族人民也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抗美援越时,当时只有几千人口的京族人就有300多名男子离开三岛去征战;1979年,自卫还击战爆发,京族人凭借自身的语言优势,投身到保卫家园的战斗中。作为各种政治、军事力量较量的前沿阵地,京族人时刻牢记着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子的光荣使命,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为保卫边疆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第四节大力推动祖国建设
京族聚居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灿烂的人文景观,加之沿海沿边独特的区位优势,集“边、海、少”于一身,其发展的潜力是相当大的。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京族聚居区的社会发展一直较为缓慢,在战争年代,甚至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现象。直到解放前夕,京族聚居区仍是文盲率极高、疾病肆虐、民不聊生的景象。以澫尾村为例,1949年有70%的劳动力从事渔业生产,从事渔业生产的时间每年达9个月之多,渔民大都依靠租用渔箔进行经营,被剥削的现象非常严重,一年到头忙碌苦辛仍难以果腹,生活极其贫困。
解放后,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京族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通过土地改革和渔业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受剥削受压迫的渔民翻身当家作主,激发了京族人建设家园、建设祖国的热情。1950年代的合作化运动,使京族的集体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较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封建迷信”。20世纪60-70年代,全国“以粮为纲”的农业产业政策和“农业学大寨”的政治潮流,唤起了京族同胞摆脱贫困的强烈欲望,掀起了轰动一时的围海造田热潮。据记载:1969年4月1日即党的“九大”开幕当天,“全县最大的围垦工程——-榕树头大堤合龙断流,县党政领导和民兵1万多人,在大堤上举行庆祝合龙典礼。大堤全长3000米,用工135万个工作日,国家投资180多万元,用粮(大米)150多万公斤(不含社、队自筹部分),造田2万多亩”。这一史无前例的壮举使三个岛屿得以与大陆连成一片,拦潮大堤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自然遭害的施虐,密切了京族三岛外界的交往,同时也使得京族的人均耕地面积大大提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由单一的以海洋捕捞为主转向突出“以粮为纲”的渔业与农业种植并重发展,京族人民的吃饭问题得到了缓解。由于滨海土地多为沙质,不适合耕种,农业上人力和物力的集中投入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大回报,而且不得不付出削弱主体产业——-渔业发展的巨大代价,京族群众的人均收入水平没有明显提高,生活仍处于贫困状态,京族一首歌谣是这么描述贫苦渔民的生活的:“挑着鱼虾去赶圩,担重路远饿又累。鱼虾发臭无人买,丢去可惜又担回。老少在家等米煮,饿得肚皮贴后背。”京族人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仍吃国家返销粮,粮食不能自给。
八十年代后,京族聚居区落实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集体经济开始解体,村民家庭的经济状况逐渐改善,可自主支配的财物不断增多。但是,由于适逢中越关系恶化的年代,作为前沿地带,京族群众的生活受到战事的极大影响,社会发展还是较为缓慢。
直至八十年代后期,和平环境降临,而且全国范围内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相继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突破了经济运行的制度壁垒,京族人民这才迎来了放开手脚、利用当地资源、发挥自身聪明才智建设家园、大力推动祖国建设事业的绝好时机。京族人民通过适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淘汰了缺乏发展潜力的低效产业——-种植业,推进了传统渔业生产向现代产业化方向转变,扩大了渔民的增收致富空间。更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在对外开放政策以及沿海沿边地区开放开发政策的综合引导和大力支持下,京族群众发挥自身的语言优势,把经济活动领域从传统的渔业生产拓宽到了边境贸易,在20世纪90年代,巫头村70%的渔户、澫尾和山心两村30%以上的渔户均参与了边境贸易,几乎所有的京族家庭都从中直接或间接地获得了可观的收益,京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改变了多年的贫困面貌。京族人民在逐步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历史进程中突破了诸多限制性条件,积极吸收外来的先进生产方式,提高自身的环境适应力,探索经济自强自立的发展道路,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实现了民族整体富裕,在短短数年时间迅速富裕起来,一跃而成为国内经济发展较快的少数民族,为民族的进步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而更具发展价值的是,在面对国内外两大市场双向开放的对外经济交往中,现代的经济发展理念和市场运营机制一方面促使京族同胞改变了传统的发展思路,促进其积极主动地探索现代经济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在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民族内部的产业分工得以强化,民族整体素质得以提高,为民族的进一步进步与繁荣奠定了基础。
发展并不是仅仅体现在经济收入的增长上。社会需要全面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地全面发展,京族人民建设小康生活的发展模式,有以下工作值得推广:一是加强包括人畜饮水、交通、通电、广播电视、安居、基本农田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努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到2007年,京族农民人均纯收已达5767元,家电普及率达96%,手机、程控电话普及率达90%,摩托车普及率达97%。二是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立足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群众增收。1993年开始实施的澫尾岛金滩旅游开发区的建设,让京族群众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也在短时间内得到完善,京族人逐渐过上了城市人的生活。虽然1996年我国政府加强对边境贸易的规范管理之后,京族人的收入增长有所减缓,但海水养殖业、海洋捕捞业以及旅游业的发展仍使大部分村民家庭的生活比较富足。三是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促进社会进步。在京族聚居区,家庭和个人不仅进行了微观教育投资(交学杂费、书本费等),也承担了相当一部分应由国家承担的宏观教育投资,例如捐资办学、投工投劳修建校舍等。1997年,京族三岛采取国家投入与群众自筹资金相结合的方式,投入了140万元扩建澫尾小学,同时,还创建了京族中学,村级农民成人教育学校;2003年京族中学与氵澫尾小学合并建立了京族学校,使京族学生升入初中就读的比例明显提高。四是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加强科普工作,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1997年氵澫尾村级农民成人教育学校的成立是一个好的开端,继而京族学校从2000年起,每年暑假都举办越语培训班也形成了一个好传统。京族群众还自发聘请一些专家来到在当地开展水产科技、旅游餐饮等的培训,出现了一些致富能手。
经过将近十多年的飞速发展,京族地区今非昔比。它以独特的边境区位、良好的旅游环境、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谐共处的民族交往氛围、社会全面发展的面貌等成为地方政府对外宣传的典型和各种媒体争相报告的对象,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京族人享有的这些社会资源助长了村民的优越感,京族人的自我认同也得到了强化,反过来又增强了京族人民建设家乡、建设边疆、建设祖国的动力。
自二00五年起,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全面启动,中越两国共同打造的“两廊一圈”成为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性举措。2008年1月16日国家正式批准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从国家战略层面,将北部湾定为“中国沿海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是我国首个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是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之后的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级”。京族所在的北部湾经济区开放正式纳入国家战略。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设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我国沿海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北部湾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占广西的比重提高到45%。京族聚居区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可以预见,京族因为与越南主体民族同源同宗,具备克服跨边界交往“屏障效应”的能力,将继续发挥不可取代的“天然桥梁”和“人文通道”作用。京族人民以自身的努力,更进一步地推进祖国的建设和中华民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