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送神:“唱哈”结束后就送走神灵。哈节最后一天的吉时,香公在神位前念颂《送神词》“恭维王!三江孕秀,五岳储精。秉北方之正气,维东海之英灵。天地共其德,日月秉其明。感之必通,求之必应。今日良辰,起驾还官。来年仲秋,再御龙亭。承蒙圣德洋洋,瞻仰天恩浩浩。相安相乐,男女康宁。”然后卜“杯珓”,得“胜珓”后,撤下“封庭杆”,表示神灵可以走了。哈妹们跳起“花棍舞”,将神灵平安送走。唱哈节最后一天还要举行“新旧哈头交接仪式”,用以表彰刚卸任的“哈头”为唱哈节所作的贡献,同时选出新一届的“哈头”(筹哈节祭品的人),继续履行“哈头”的职责。送神仪式后,哈节便告结束。
祭神、娱神与乡饮等活动,实际上并非截然分开,而是或分或合或交互进行。除了祭神之外还要娱神。这里的娱神,指的是在祭神过程中,哈妹穿插其间向神灵和先祖三行献礼并唱歌跳舞。哈节的本意乃是唱歌来娱神,因此唱歌是哈节的重头戏。从祭神起,“唱哈”就已经开始了,分下午和晚上两段。哈妹们跳着“进香舞”、“花舞”、“跳天灯”、“竹竿舞”等祭祀舞蹈以及一些新编排的反映京族人民生产生活的舞蹈;唱着内容丰富的“哈歌”。由哈妹二人和哈哥一人共同演唱:主唱的哈妹站在哈亭中间,手拿两个小竹片,边唱边敲;伴唱的哈妹坐在旁边的地上,敲竹梆和之。哈妹唱完一句,哈哥拨奏三弦琴一节,如果主唱的哈妹唱累了,就由另外一个哈妹来主唱。“唱哈词”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1)民间宗教信仰,目的在于借助神灵来对族人进行道德规范教育;(2)京族各种故事传说(民间叙事诗),如《琴仙》、《宋珍陈菊花》等;(3)汉族古典诗词,主要是叙事诗和抒情诗,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等都译成京语用京曲演唱;(4)哲理诗和抒情诗;(5)情歌。当哈妹唱到精彩处时,旁边有人负责敲击鼓、钹应和,将“哈节”的气氛推向高潮。除了哈妹在哈亭里唱哈之外,京族男女还在哈亭外不远处的树林间自由对唱。
以前在哈节开幕之前,还举行斗牛、男子比武角力等活动,如今已经消失了。自20世纪80年代恢复哈节后,“唱哈”的也只有哈妹,没有哈哥。现今的哈节,祈福禳灾的宗教因素逐渐淡化,社交娱乐的成分日益增多,增添了许多新的具有时代特点的因素,除了唱哈、跳舞、弹独弦琴等传统的京族节目外,还吸收了许多外来的和现代的文化艺术,如西洋乐、健美舞、扭秧歌和通俗歌曲等。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京族哈节文化形成了自己的特征:
1、凝聚了京族节日习俗、信仰习俗、村社习俗、宗教习俗、文娱习俗、社节习俗;
2、拥有固定的场所、时间和相对稳定的内容和程序;
3、形成了世代相传的民间管理组织;
4、反映了中越两国跨境民族密切的文化联系以及中华民族族际文化的交流与影响。
作为一个隆重的庆典,每年一度的哈节由民间组织“众村”负责组织,通常是由“翁村”(村老)主持,“翁记”(文书)、“翁祝”(主祭)、陪祭、香公、哈头、“翁宽”、哈妹等也是不可缺少的角色;他们是哈节文化的传承人,因此,哈节文化遗产的动态性保护,就是要让文化传承后继有人。目前,哈节文化遗产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如一些仪式程序缺失、传承人青黄不接等。建立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核心和关键。2009年,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时年74岁的京族澫尾村“翁村”罗周文入选。京族的历任翁村,由能干、负责、公道、有威信的人担任,由全体村民选举产生,每届有一定的任期,主要负责监督执行村规民约、主持哈节活动、筹办修桥铺路等事务。现任翁村罗周文,1935年生,中共党员,老村干,全国五届人大代表,初小文化,有一子一女,1998年由澫尾村群众选举担任翁村至今,成功主持了多届哈节庆典,是京族哈节文化的代表性传承人。
(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弦琴艺术、鱼露制作工艺
独弦琴,京语称“旦匏”,即匏琴,因为它的共鸣筒是用大半个葫芦(匏瓜)做成的。又由于它的音律悲凉婉转,因此民间又把它称为“悲凉琴”。关于独弦琴的来源,一般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它是中国的传统乐器,另一种认为独弦琴来源于古代的骠国(今缅甸)。
过去流传于京族民间的独弦琴较为粗糙,只用简易的竹筒(也有木制的)做成,摇杆为竹片,鱼网丝线为琴弦,完全依靠一条琴弦和一个摇杆,来实现对音乐作品的演绎,因此琴声很小,调子枯燥,要弹奏出好的曲子很不容易。所以,京族人最初仅将它安在船头,单纯用作消遣之用,最多在自娱自乐时偶尔作个伴奏,打个节拍,图个热闹而己。
竹制独弦琴一般选用毛竹制成,把一截长1米、直径12-16厘米的竹筒顺竹纹削去2/5,所余部分即成琴身。把竹筒内竹节挖空,剖面朝下,在竹筒表面右端10厘米处钻一小孔(用以穿弦),筒内侧立一竹制琴马,琴底置一木制弦轴。再在竹筒表面左端4厘米处钻孔插入一竹制摇杆,摇杆下端穿过一个去底的小葫芦做的共鸣器。把琴弦张好固定住,便可用竹制的挑棒进行演奏了。
木制独弦琴的结构和竹制独弦琴一样也分琴身(共鸣箱)、弦轴、摇杆、葫芦共鸣筒、琴弦、挑棒几部分,所不同的是质料和形制上的区别。木制独弦琴外观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匣状,琴身由面板、底板和框板胶合而成,面板使用桐木制作,表面呈微拱型,底板使用松木制作,底板首端留有一个方形缺口,用于安装琴弦,也是出音口。框板用红木或花梨木制成,弦轴是木制锥型轴或金属齿轮轴,置于琴首腔内,旋柄伸出框板之外。摇杆有竹制的,也有牛角或象牙制成的,摇杆下端插在琴尾的中央部位,直穿过木材旋制的半片小葫芦共鸣箱。琴弦可以是钢丝弦,也可以是尼龙缠钢丝弦,右端压住琴马、穿过琴面弦孔、缠绕于琴首内的弦轴上,左端通过葫芦日系于摇杆的下部。挑棒多用竹片制作,现代也有采用有机玻璃、牛角或象牙制作的。
在京族地区,由于民间艺人师徒作坊式传教或父子相传的保守授琴法,使得通晓这一乐器的人极其有限。20世纪80年代以来,独弦琴在乐器改进、演奏技法探索和人才培养上取得了很大进步。
独弦琴已将扩音喇叭改制为外制电源音箱和琴体电声一体化两种形制,可以弹奏复杂的乐曲。一些新的演奏技法使得所奏乐曲音调丰富、音色优美。例如,独弦琴演奏家何绍根据竹制独弦琴的特点,保存其竹制外形,制作了“京族多功能独弦匏琴”。并且把用竹签弹奏改为指套弹奏,小指第一关节切弦。这种独弦琴使用牛角做摇杆,去掉葫芦匏,琴弦直接系于摇杆上,外接音箱。琴面上像古琴那样标出了泛音位置,并在琴面增设木制指板,类似吉它,共十六的品位,演奏时用指套上的金属块压住琴弦,与品位接触,奏出实音,这种演奏方法丰富了独弦琴的音色与表现力。此琴获得1993年文化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在演奏技法方面,何绍采用的是左手“中指挽杆”法,是在原先的“拳(全)握式”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改变了过去的那种左手整个握住摇杆的弹法,但又保留了左手相对摇杆的固定性。左手采用中指扣住摇杆,握杆位置低。这种方法使左手的控杆位置固定,便于音准的控制,能灵活控制装饰音。
弦独而音不独是独弦琴的最大特色。演奏时,将琴置于桌上,演奏者端坐于桌前,右手用竹制挑棒拨动弦线,外掌边轻演奏时,用右手掌(或手指)一侧指肉轻触于琴弦等分音位上(即切弦),手握竹棒或手带假指甲弹挑。弹弦时,小指迅速离开琴弦,使发出琴弦所切取部分的泛音和全弦振动的基音,这种复合音响,泛音十分优美,很柔和,音量较大,基音反而比较弱。独弦琴通常使用切弦于二分点、三分点、四分点、五分点、六分点、八分点,六个音位切弦取音必须要“同起同落”——食指弹弦,小指切弦。切弦于二分点时,发出基音上高八度的音;切弦于三分点时,发出基音上高八度加一个纯五度的音;切弦于四分点时,可发出比基音高两个八度……以此类推。弹奏时不仅要弹出清澈干净的音色来,既不能哑也不能尖,而且在音位把握上要十分严格。
独弦琴的摇杆位于琴身的左端,它起到改变音高、修饰音色的关键作用。在弹奏独弦琴时,通过摇杆柔韧度的伸拉变化,从而改变弦长并使音高发生各种变化(摇杆左拉弦长增长音高上升,摇杆右压弦长缩短音高下降)。所以独弦琴除了用切弦提取泛音一个突出特点之外,更重要的是将摇杆控制得当、准确把握音准,才能大大的发挥此琴的艺术美感。当具体表现乐曲时,摇杆就能够灵活运用,起到润色点缀的功用。
独弦琴演奏全用泛音,但却不会使人产生乏味感,原因在于它有个依附性的低声部。泛音演奏的主旋律,加上依附的基音低声部,形成独弦琴独特的艺术风格。其音多带有颤音和装饰音,琴声丰满、淳厚,音色清澈,优美动听,委婉之中透出清亮宽广的气质。
京族琴师弹奏时大多不看乐谱,全凭记忆弹奏或即兴发挥。优秀的民间琴师,在伴奏民歌时,往往能和歌手达成惊人的默契,歌声出而琴声至。京族独弦琴弹奏曲目目前最为古老的是《高山流水》,其它十分流行的曲目有《过桥风吹》、《穿针引线》等,都为越南民歌改编,这些民歌在流传过程中,本身已经与越南本地同名乐曲有所不同了,所以改编成乐曲之后也有所差别。还有一些短小的曲子,人们都会弹,一听都知道是越南的曲调,但是却说不上名字。京族的独弦琴手,最着名的前有苏善辉,后有阮世和,现今则有苏海珍、苏春发等。苏善辉善弹的曲子有《高山流水》、《骑马》、《这样好那样好》等。阮世和善弹的曲子有《高山流水》、《静静的大海》、《做海歌》等。苏海珍专门前往越南学习独弦琴的演奏技术,苏春发则从事独弦琴的传承和发扬,在自家的阳台上安装了高音喇叭,演奏时全村人都能听到其琴声,时而婉转抒情沁人心脾,时而呜咽悲凉如夜莺啼鸣,时而活泼轻快如溪水涓涓。他们以其个人的艺术造诣与民族的集体创造相结合,为京族独弦琴艺术增添了光彩。
随着时代的发展,独弦琴不断尝试其他民族风韵的乐曲,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对吸收外来音乐元素,对乐器的改革创新,对拓展乐曲创作道路无疑留有更深更广的空间。实践也证明,独弦琴以其独到之处极具魄力的演绎糅合出更多的音乐艺术精华。2002年,独弦琴从乡土气息颇浓的京族民间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的大雅之堂,这一举措从某种程度上提升了它的知名度,扩大了受众面。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人士开始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于它的艺术魅力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这说明了独弦琴正是有了“名易实难”的特性,才能散发出意味隽永的艺术感召力。如果说在苏善辉的时代,中国京族的独弦琴风格与越南是一脉相承的话,那么现今的独弦琴在中国则有了它独特的风格,与越南的演奏方法已大大不同了,已真正成为了京族独特的音乐的突出代表。
2007年,京族的独弦琴艺术和哈节文化一起入选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08年,53岁的琴师苏春发入选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2009年,由文化部公布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名单中,广西东兴市由于京族独弦琴而榜上有名。
鱼露,是一种以主要以鱼为原料发酵而成的调味酱汁,其制作原理就是利用鱼体内的有关酶及各种耐盐细菌发酵,使鱼体蛋白质水解,经过晒炼溶化、过滤、灭菌而成。我国沿海的广东、福建省也有鱼露,它在东南亚国家尤其是越南、泰国和柬埔寨是常见的调味品。有人认为鱼露原产自中国,因为西周时期人们就懂得把鱼肉加盐和酒腌制成美味的调味酱,这门技艺随着移民迁徙而后传到其他东南亚国家及地区。其实,不同的地理环境,是不同文化类型和不同文化特性产生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类文化类型与特质的形成。亚洲、北欧、冰岛等地,都可以寻找到鱼露的踪迹,世界各地沿海渔民在捕获水产品后,正如腌制咸鱼一样,鱼露很自然的成为水产品的副产品之一。大致相似的渔业文化类型,当然有大致相似的饮食种类,这也就不足为奇了。又由于不同民族自有其文化特质,使得各自的鱼露制作工艺又呈现出细微的差别。譬如,泰国等地的鱼露偏咸,京族的鱼露偏鲜香,这里边就是民族饮食嗜好不同导致用料和制作方法略有差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