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群众充分利用近海的优势,发挥自身的体育特长,成立了帆板队。以京族学校队员为主的东兴市帆板队在1999年、2000年、2001年参加自治区青少年帆板锦标赛共夺得了6枚金牌、2枚银牌、2枚铜牌;在区九运会上夺得了2枚金牌、2枚铜牌。为此,京族学校先后分别获得了“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少数民族体育先进集体”、自治区第九届运动会“特别贡献奖”等称号。全民健身的风气引得各项比赛纷纷垂青京族聚居区。澫尾金滩曾成功承办了1999年全国帆板冠军赛、2000年的中国帆板公开赛、亚洲帆板巡回赛、全国帆板锦标赛等国际、国内的比赛。
第七节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是民间传下来的一种游戏形式,它代表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京族民间的游戏样式颇为丰富,游戏的开展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它往往不受人数、年龄、场地和时间局限,人们可以利用点滴的时间自由的玩耍,取材方便,简便易行,一般都来自于日常生活和自然的材料及半成品。贝壳、小石子、木棍,这些随处可得的东西便可使游戏开展起来。
例如,以海上的彩贝为玩具开展的“捉贝”,其玩法和规则与别的地方的“抓石头子”是一样的,但玩具为贝壳或海螺,体现了浓浓的地方特色。还有“走田”,(相当于汉族“猪仔煲”)等。
还有一种盛行的“捉迷藏”,民间俗称“黯鸡估”。开始时大家围成一圈,由领首的“小头头”随意拿出一件物品(如大螺壳或彩贝之类),顺序传递,迅速交接。传递物到谁的手上接不稳而掉了,谁就当“黯鸡”,伙伴们就用一条毛巾把他的双眼蒙牢,他就像一只“盲眼”一样,伸开双手瞎扑,扑向伙伴们。谁要是逃避不及,就会被“黯鸡”抓住,然后“黯鸡”就摸被抓到的人的头和脚,“估”(猜)他的姓名,如果“估”中了,就会换被抓到的人来当“黯鸡”,否则,原来的“黯鸡”就得当下去,等到抓着人,又猜中了,才能把毛巾解开,让被猜中者去“黯鸡”。游戏就这样反复进行。
还有些游戏带有竞技性质,与体育运动联系密切,如“打狗”。该项传统体育活动类似于现代体育项目“曲棍球”。休息时,五六个人在一起,每人拿一条木棍或扁担在海边的沙滩或草地、平地上挖几个小坑,就可打起“狗”(球状的物体)来,直到“狗”进入坑内。此项活动已有200年的历史,可以以个人赛和团体赛多种方式进行,场地、器材简单,不用花钱,但需要有一定体力和耐久力,因此,是一项能使身心都得到很好锻炼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京族儿童的游戏也是颇多的。
在传统的村社社会,由于与外界接触较少、环境呈一定的封闭性,京族民间游戏得以保存下来。由于京族民间游戏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是人们日常的生活,有些游戏还配有歌谣,一般都是当地的语言,这些都使得民间游戏具有相当明显的民族性。
近些年来,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及经济的迅猛发展,现代化成了一种发展潮流,京族民间游戏也逐渐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就日常消遣场所常见的休闲游戏来说,打牌、下象棋等大众化娱乐方式逐渐代替了传统民间游戏。一些民间游戏只听其名,不见其踪,已经消失在多样化的现代生活中,这不能不说是京族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遗憾。
第八节民间造型艺术
身着一袭白袍,头戴尖顶斗笠,妩媚多姿的京族姑娘倩影是京岛旅游业的“形象使者”。尖顶斗笠源于何时何地已不可考,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尤其是越南很常见。
京族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斗笠。在长日晒多雨淋的京族聚居区,人们不论是外出劳作或上街都会戴着它,它早已成为京族人的标志之一。现代化进程中,很多传统服饰悄然流逝,但斗笠仍牢牢扎根于京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尖顶斗笠最大的特征,是它圆锥状的造型。将竹子削刮成竹篾以作为胎骨,再附上一层层的竹叶或当地产的野生小葵的叶子,并使用丝线固定即成斗笠。有的还在斗笠上点缀一些花纹装饰。斗笠的美观完全依靠制笠匠巧妙的双手。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叶子的选用和处理、竹篾的削制、骨架的搭建、针脚的疏密等工序,无不需要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艺。斗笠质地轻盈,内斗很深,直径三十厘米左右,顺着笠顶而尖细,姑娘们戴在头上,几乎盖过大半个脸部,挂于颈后,略小于肩,飘逸简约的风韵,与京族人民含蓄勤劳的性格非常相配。对京族人来说,斗笠不仅仅是一种遮阳避雨的用具,还是一种感情信物。如果小伙子遇到自己中意的姑娘,会送给她一顶斗笠,如果姑娘收下,则表示她接受了小伙子的求爱。也有女子把自己的斗笠送给男子表心意的。如京族民歌《过桥风吹》有这样的唱词:“相爱脱笠相送,回家撒谎过桥遇大风。风吹了,风吹了,阵阵风把帽吹向天空……”讲的是一对男女过桥时一见钟情,男的便将上衣送给女的,女的也将斗笠送给男的。回家就跟家人解释,说是过桥时衣服和斗笠被风吹走了。
随着京族聚居区旅游业的升温,现在京族人巧手制作的斗笠达到了实用和装饰的完美结合,走出了京族三岛,成为一种饶有趣味的民间艺术造型。到京族地区旅游观光的人们,喜欢买一顶带回家做纪念,更是使斗笠拥有了艺术鉴赏的特质。
木屐也是京族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品。一块木材从中间用线锯一剖而二就变成一双木屐的粗胚,再利用斧头、凿子将木屐的形状修出来,最后用刨刀把木屐修平,钉上一小条皮革做鞋面(皮革兴起之前则是棕树皮、棕绳、麻绳等),一双木屐就做成了。当然,木屐也有粗制与精致之分。一般的木屐,白底而无装饰,冲凉或纳凉时穿,精致点儿的,彩漆描花,甚为漂亮,已不仅仅是一双木屐,而是一件艺术品了。
曾几何时,彩色木屐在京族婚俗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男女相爱后,会通过蓝梅(媒人)同时送对方一只木屐,如果双方赠送的木屐合在一起,正好成一双,说明这对情人是天作之合;如果不配对,便意味着无缘相许,结不成情侣。花屐配对后,即选期送礼盒联亲。这一风俗叫“送花屐”。
无独有偶,广东也有制作彩色木屐并把它作为婚俗信物的。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中有载:“今粤中脾媵,多着红皮木屐。士大夫皆尚屐……新会尚朱漆屐,东莞尚绣花屐,以轻为贵。”东莞的木屐,不论男女都画有花草树木,男式是红底,而女式则就上下红色,中间为渐变的黄。东莞的传统婚俗,新媳妇过门,也要穿彩色木屐。这与京族的“送花屐”甚为相似。其中的文化传播、居民迁徙因素,有待深入探讨。
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塑料工业兴起,各种新型拖鞋脱颖而出,进入每个家庭,京族人历数百年来穿的木屐,现已甚为罕见,“送花屐”之俗也几近消亡了。但作为一种民间艺术造型,彩色木屐仍有自身的艺术价值、民俗价值。
第九节民间歌舞艺术
(一)民间音乐
一般说来,缺乏文字记载自身发展历史的民族,口头文学、民间音乐相对比较发达。京族民间音乐有民歌、器乐、戏曲等。
京族民歌包括劳动歌曲、山歌(海歌)、风俗礼仪歌、儿歌(包括摇篮曲)、小调叙事说唱、舞歌等。它们反映了京族渔家的生产劳动、伦理道德、历史人情等各个层面。民歌曲调丰富多采,旋律明快,节奏规整,韵律独特。京族人民的生活中,几乎处处离不开民歌,婚丧嫁娶、喜庆节日,特别是在哈节中,更是歌舞不断。
京族民歌中数量最多和最有代表性的小调是“唱哈调”、“送新娘”、“棹船调”、“叮叮”等。①唱哈调:哈节中演唱,曲调有多种类型,一定内容的唱词都有其固有的曲调,如《赏月歌》的基本歌腔以sol、do、mi、sol4个音作和弦分解式进行。旋律中常出现向下属方向的转调。②送新娘:京族人民婚嫁时唱的风俗歌,内容多为感恩、惜别、告慰和伦理等。音调明朗、华彩、悠扬。常采用五声宫调式。③棹船调:常用于男女间的对唱和民间小戏唱段。基本歌腔由上下句组成,下句是上句的下五度模仿,曲调以sol为主音。常用特征音型:贯穿全曲,如男女对唱《送郎打老番》,尽管唱词内容复杂,语言声调多变,装饰性乐汇也较多,但旋律进行仍以特征音型为核心。④叮叮:以歌尾常用的固定衬词“叮叮”而得名。多在游戏、劳动和舞蹈时演唱。曲调活泼明快,节奏短促跳荡,旋律进行常强调四、五度跳进。
舞歌是哈节中表演的歌舞曲,曲调主要来自小调,但加强了节奏,因此更为明朗,富于弹性;旋律流畅,富于歌唱性。
此外,京族民间歌曲中还有曲调接近口语,多唱故事、童话内容的叙事歌(如《渔家四季歌》),以及曲调简单、朴素、徐缓的摇篮歌、儿歌等。
器乐是相对于声乐而言,完全用乐器演奏而不用人声或人声处于附属地位的音乐。有些器乐曲也应用部分人声,一般没有歌词只是作为效果,但部分器乐有时也加入一些人声,人声演奏的口哨、哼唱等经常被加入到器乐曲中增加某些效果。京族的器乐大部分为独弦琴所奏,还有吉弹、竹杠、竹梆、锣、鼓、钹等器乐。
独弦琴,京语称为“旦匏”,适于表现节奏舒展、旋律悠长的乐曲,尤擅长演奏回音、颤音、滑音等装饰音,传统曲目有《高山流水》、《孤山寒影》、《骑马》等。我国着名的剧作家田汉曾参观京族三岛,听完独弦琴演奏后写下“织网林间亏女力,月下弹琴等郎求”的诗句。
吉弹,又名三弦,是三根弦的弹拨乐器,所奏之乐,多为唱哈的伴奏。
竹梆,是互击体鸣乐器。两根为一副,演奏时,奏者两手各执一根,举于胸前互击发音,音响清脆高亢,音色与响板接近。用于歌舞伴奏,演唱者手执竹梆自击自唱,富有南国气息。
竹梆
京族有自己的传统戏曲,称为“嘲剧”。演员身着越式长袍,唱腔格调有一定的规律,是以唱哈曲艺为基础吸收汉族粤剧唱腔和表演艺术形成的戏曲。其代表剧目主要有《阮文龙英勇杀敌》、《等喜娘》、《二度梅》等。嘲剧有唱词,也有道白,多使用二胡、笛子、锣、鼓、竹梆等伴奏,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为了发展京族传统文化,培育文明村风,江平边防派出所组织文艺小分队到村里作宣传演出,为群众放映电影,组织村民开展潮剧(京族的戏剧)比赛。
受京族语言、劳动生活和特色乐器的影响,京族音乐的基本特点是:曲体上单乐段为主;曲调婉转缠绵,波音较多;旋律进行以级进、跳进、和弦分解、混合式为多见;在音阶调式上,以徵调式为多,宫、羽调式次之;节奏律动突出特点是短长节奏的运用,一短一长的节奏形成强拍变弱,弱拍变强的特殊关系;节拍比较多样,有混合节拍;在歌词结构上,上句六字、下句八字多见(即“六八体”),押六八韵是其独特形式;在唱法上,男歌手一般用真声,女歌手用真假声结合的唱法,行腔时喜用鼻音和轻声,余音较长。歌手们擅长模仿独弦琴的各种音色,巧妙地运用颤音、回音、波音和滑音,装饰润腔丰富多彩。
(二)民间舞蹈
和许多南方少数民族一样,由于民族性格含蓄,京族人在日常生活中是极少聚众舞蹈的。但是,在祭祀、娱神、为死者做道场等场合,则通过舞蹈来表达对鬼神的尊崇与敬畏。这刚好印证了艺术起源于巫术这一观点。
京族的传统舞蹈主要有“进香舞”、“进酒舞”、“跳天灯”、“花棍舞”、“道场舞”、“摇船舞”、“纸马舞”、“采茶摸螺”等。
“进香舞”顾名思义是给神灵上香时跳的舞蹈,一般在哈节第一晚表演开始之前跳。由三位身着白色礼服、黑色长裤、左手拿香的女舞者(称“哈妹”或“桃姑”),面向神台站成横排,一边唱进香歌,一边做“轮指绕香”、“三角步”、“圆场步”等舞蹈动作,前后穿插变换舞步。
“进酒舞”是在哈节迎神程序中所跳的舞蹈。由主祭人带头上前敬酒,几个女舞者随其后,在大鼓、小鼓、锣、钹的伴奏下起舞,主要动作为“轮指手花”和“轮指手组合”,表现祭祀人反复向神灵敬酒之意。